兩段式摩託車省力立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07:26:11 2
專利名稱:兩段式摩託車省力立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兩段式摩託車省力立架,其為一種能使摩託車直立停放的立架結構,屬於摩託車的附件類。
以現有的摩託車結構觀之,一般供停放時的支架可分為側架及立架兩種,側架主要是供臨時停放或是地面傾斜時停放運用,其所需要的停放空間較大,同時會使車身傾斜一側,雖然在正常狀況下將車身傾斜停放並不會造成任何不良影響,但在某些特殊狀況下將車身傾斜停放時(諸如傾斜角度過大或其他因素),會使化油器中的浮筒產生誤動作,而造成化油器關閉不良而產生漏油,故一般人在正常使用狀況下,均習慣運用立架來停放摩託車。
現有的摩託車立架即如圖8、9所示,是在車身底面近中央處設一支軸90,而在該支軸90處鉸接一立架91,同時在立架91側延伸出一壓杆92,當使用者欲使用時,即以一腳踩踏壓杆92,讓立架91產生轉動,先使立架91底端的底板93觸及地面,接著即以手臂施力,而將摩託車向上及向後抬起,同時踩踏壓杆92的腳部亦保持壓杆92於定位,如此方能夠讓立架91轉動至
圖10中所示的站立位置,此種設計沿用多年而未曾改良,對使用者而言,其在摩託車停放時必須花費相當大的力量,對力量較弱或身材較小巧的使用者必然造成相當大的負擔。
倘進一步的對現有摩託車立架91結構加以分析,其支軸90設置在車身底面處,而立架91的長度接近三十公分,當使用者在停放摩託車時,將該立架91以壓杆92下壓轉動至圖9位置上時,即為真正施力的作用點,在此一狀態下以力學角度加以分析可知,其立架91可視為一槓桿,其支點為底板93與地面接觸的位置,抗力臂為底板93至支軸90的長度,施力臂為底板93至壓杆92的長度,其抗力臂要較施力臂長得多,尤其是當使用者欲將摩託車立起時,其施力方向為向摩託車上方後側的角度,因而使得其抗力臂的垂直長度變得更短,依槓桿原理而論,此實為一相當費力的設計,又一輛摩託車的重量輕則數十公斤,重則達百餘公斤,依其施力臂與抗力臂的比例,倘使用者要以槓桿作用將摩託車立起,則可能要對壓杆92施以數百公斤的力量才有可能,對一般使用者而言,根本不可能運用立架91來提供適當的槓桿作用來將摩託車立起,因而僅能夠靠手臂的施力將摩託車抬起後移,此即造成使用者相當的不方便,而使用者一直被迫接受既有的使用方式,此確實是現有摩託車立架設計不夠優異所造成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兩段式摩託車省力立架,其將立架採用兩段式的設計,而讓使用者在停放摩託車時,能夠發揮相當優異的槓桿作用,而達到省力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達到的一種兩段式摩託車省力立架,包括一腳座,在腳座的下端為一底板,又在腳座後側延伸出一壓杆,且在壓杆的末端設有一踩踏板;它還包括一立架座,立架座的頂端設有可藉由上樞軸與摩託車的底面相鉸接的鉸接塊,在立架座的一側設有彈簧勾,而在彈簧勾與摩託車底面間組裝有彈簧,另在立架座的下端側邊設有相貫穿的軸孔,同時在立架座下端的前側設有一擋板,所述腳座通過一穿過所述軸孔的下樞軸與所述立架座相鉸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通過兩段式立架結構增加施力臂的長度,從而可較省力較方便的完成使摩託車停放的動作。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及目的。
附圖簡要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外觀示意圖。
圖2為上述實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圖。
圖3-圖7為上述實施例的操作動作側視示意圖。
圖8-
圖10為現有摩託車立架的操作動作側視示意圖。
請參閱
圖1所示,於此圖中可以見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兩段式摩託車省力立架10是由一立架座20與腳座30所組合而成的,在立架座20的頂端設有鉸接塊21,而可藉由上樞軸50(參見圖2)與摩託車的底面相鉸接,在立架座20的一側設有彈簧勾22,而在彈簧勾22上組裝有彈簧40,該彈簧40的另一端則與摩託車底面相銜接,另在立架座20的下端以下樞軸51鉸接有腳座30,同時在立架座20下端的前側設有一擋板24,其是用來將腳座30卡合在定位的;在腳座30的下端為一底板31,其可用來支撐在地面上,又在腳座30後側延伸出一壓杆32,且在壓杆32的末端設有一踩踏板33,其可供使用者停放摩託車時控制立架10轉動。
在圖2中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立架10的元件分解示意圖中可以更進一步的了解本實用新型立架10的各個構件的結構,其立架座20頂端設有一鉸接塊21,而可配合上樞軸50鉸接在摩託車的底面上,立架座20側的彈簧勾22可配合組裝彈簧40,立架座20側邊相貫穿的軸孔23可配合一下樞軸51來組裝腳座30,立架座20側的擋板24則是用來卡合腳座30於定位的;腳座30與立架座20通過穿設在軸孔23中的下樞軸51相鉸接,而腳座30兩側下端分別設有一底板31,其是用來支撐在地面上的,又在腳座30一側延伸出一彎曲的壓杆32,且在壓杆32的末端設有一踩踏板33,藉此組合而成本實用新型的省力立架10。
再由圖3-圖7的本實用新型立架10的操作動作側視示意圖觀之,即可見到本實用新型的操作狀態,當立架10收合時,會因為彈簧40的彈力而貼合在摩託車底面固定座60後側,而呈圖3的狀態,當使用者欲停放摩託車而對壓杆32的踩踏板33向下施力時,會先使立架座20依上樞軸50產生轉動,而讓彈簧40被拉伸,經由圖4轉動至圖5的狀態,此時立架座20的前側已貼至固定座60的後側,而使立架座20轉動至一定位而無法再產生轉動,在此一操作過程中因為不受摩託車重量的影響,因而在操作時並不費力,接著使用者即可對壓杆32末端的踩踏板33施力,而讓腳座30依下樞軸51產生轉動,並兩臂託車向上及向後產生位移(如圖6所示的狀態),在腳座30轉至與立架座20擋板24相貼合的位置時,即會呈圖7中所示的狀態,此時即讓摩託車被移動至一停放的定位。
倘就圖6的狀態來加以分析,當使用者以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兩段式摩託車省力立架使車停放時,其真正施力的時間即在將腳座30由圖5轉動至圖7間的操作過程,此時依槓桿原理作用的支點在腳座30的底板31前端與地面接觸的位置,而施力臂為壓杆32末端踩踏板33至底板31前端的長度,而抗力臂則為下樞軸51至底板31前端的長度,亦即以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兩段式摩託車省力立架的設計,使得立架10在停放摩託車時,其施力臂的長度要較抗力臂長得多,依一般摩託車的重量,使用者僅需對踩踏板33施以十餘公斤的力量,即可使摩託車立起,該力量僅需一般使用者的部份體重即已足夠,倘再配合使用者手臂對摩託車的施力,當更可輕易的讓摩託車立起,而無需如同現有的摩託車立架那樣,在使用者將摩託車立起時,需靠手腳並用並以相當大的力量才能夠使摩託車停放至定位,其確具進步性與實用性。
權利要求1.一種兩段式摩託車省力立架,包括一腳座,在腳座的的下端為一底板,又在腳座後側延伸出一壓杆,且在壓杆的末端設有一踩踏板,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一立架座,立架座的頂端設有可藉由上樞軸與摩託車的底面相鉸接的鉸接塊,在立架座的一側設有彈簧勾,而在彈簧勾與摩託車底面間組裝有彈簧,另在立架座的下端側邊設有相貫穿的軸孔,同時在立架座下端的前側設有一擋板,所述腳座通過一穿過所述軸孔的下樞軸與所述立架座相鉸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兩段式摩託車省力立架,其是由立架座與腳座所鉸接而成的,其中立架座的頂端以上樞軸鉸接在摩託車的底面上,在立架座側邊設有相貫穿的軸孔,而可由一下樞軸將腳座鉸接在立架座上,同時在立架座前側設有一擋板,其可將腳座卡合於定位,在腳座一側延伸出一彎曲的壓杆,可供使用者控制立架的轉動,藉此可由腳座與壓杆來提供良好的槓桿作用,而使摩託車停放時可以較為省力與方便。
文檔編號B62H1/00GK2124845SQ9222206
公開日1992年12月16日 申請日期1992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1992年5月20日
發明者趙崇亮 申請人:趙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