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單體及設置有該喇叭單體的耳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06:52:21

本實用新型涉及聲學技術領域,更為具體地,涉及一種喇叭單體及設置有該喇叭單體的耳機。
背景技術:
喇叭(單體)作為將電能轉變為聲能的常用電聲換能器件,其在聲放系統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喇叭在聲放系統中是一個最薄弱的器件,而對於聲放效果而言,它又是一個最重要的部件。喇叭的種類繁多,音頻電能通過電磁,壓電或靜電效應,使其紙盆或振膜振動並與周圍的空氣產生共振而發出聲音。因此,正是有了喇叭或揚聲器的出現,人們才得以聽到美妙聲音。
目前,喇叭主要包括磁路系統和振動系統,部分喇叭還設置有保護振膜的前蓋結構,並在前蓋上設置有喇叭出聲孔,喇叭通過前蓋的出聲孔作為出聲通道。但是,現有的出聲孔一般設置在喇叭前蓋的前端,隨著耳機使用多發聲單元的不斷普及,在耳機內增設發聲單元時,增設的發聲單元容易覆蓋或者擋柱喇叭前蓋的前端出聲孔,從而對耳機的音質造成不良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喇叭單體及設置有該喇叭單體的耳機,以解決目前喇叭的前端出聲孔容易被阻擋,影響耳機的音質,且不利於耳機多發聲單元的發展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喇叭單體,包括單體外殼和收容在單體外殼內的振動系統和磁路系統;單體外殼為圓柱體臺階狀結構,單體外殼包括收容部和設置在收容部一端的凸臺;振動系統和磁路系統限位固定在收容部內;凸臺包括與收容部固定連接的豎向側壁和與豎向側壁垂直設置的橫向端面;其中,在豎向側壁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側出聲孔。
此外,優選的結構是,收容部包括筒壁和與筒壁相垂直的平臺,平臺與橫向端面相平行,且平臺的邊緣與豎向側壁相結合。
此外,優選的結構是,振動系統包括金屬環、振膜和粘貼固定在振膜遠離凸臺一側的音圈;金屬環設置在振膜與平臺的內側壁之間。
此外,優選的結構是,還包括用於連接喇叭單體內外部電路的電連接板;音圈與電連接板導通。
此外,優選的結構是,側出聲孔為圓形結構,側出聲孔的中軸線方向與音圈的中軸線方向相垂直。
此外,優選的結構是,磁路系統包括導磁軛、固定在導磁軛靠近振膜一側的磁鐵、固定在磁鐵遠離導磁軛一側的華司;磁路系統粘貼固定在收容部的內壁側上。
此外,優選的結構是,在導磁軛的中部設置有向振膜一側延伸的凸起,磁鐵和華司套設在凸起外側;磁鐵和華司與凸起之間形成磁間隙,音圈懸設在磁間隙內。
此外,優選的結構是,收容部與凸臺為一體成型結構。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耳機,包括耳機外殼、收容固定在耳機外殼內的喇叭單體;喇叭單體如上;其中,在耳機外殼上設置有沿耳機外殼的內側壁延伸出的出聲通道,喇叭單體的側出聲孔與出聲通道連通。
此外,優選的結構是,在耳機外殼上還設置有前出聲孔以及設置在喇叭單體靠近前出聲孔一側的高頻發聲單元;高頻發聲單元與前出聲孔連通。
從上面的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喇叭單體及設置有該喇叭單體的耳機,將單體外殼設置為臺階狀結構,將喇叭單體的出聲孔設置為均勻分布在凸臺的豎向側壁上的側出聲孔結構,不僅能夠滿足多發聲單元的同時作業,還能夠起到更好的防塵作用,確保喇叭單體及設置有該喇叭單體的耳機結構合理、性能穩定。
附圖說明
通過參考以下結合附圖的說明,並且隨著對本實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結果將更加明白及易於理解。在附圖中: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喇叭單體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喇叭單體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喇叭單體的剖面圖;
圖4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耳機局部剖面圖。
其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喇叭單體10、單體外殼1、凸臺11、橫向端面111、豎向側壁112、收容部12、筒壁121、平臺122、振膜3、音圈4、金屬環5、華司6、磁鐵7、導磁軛8、電連接板9、耳機20、前出聲孔21、出聲通道22。
在所有附圖中相同的標號指示相似或相應的特徵或功能。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喇叭單體及設置有該喇叭單體的耳機結構,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圖1和圖2分別從不同角度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喇叭單體的整體結構;圖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喇叭單體的剖面結構。
如圖1至圖3共同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喇叭單體,包括單體外殼1和收容在單體外殼1內的振動系統和磁路系統;其中,單體外殼1為圓柱體臺階狀結構,單體外殼1包括收容部12和設置在收容部12一端的圓形結構的凸臺11,振動系統和磁路系統限位固定在收容部12內;凸臺11進一步包括與收容部12固定連接的豎向側壁112和與豎向側壁112垂直設置的橫向端面111。在豎向側壁112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若干側出聲孔,側出聲孔的位置不僅能夠有效防止其他出聲單元對其進行堵塞,還能夠起到一定的防塵作用,確保喇叭單體的音質長期穩定有效。
具體地,收容部12包括筒壁121和與筒壁121相垂直的平臺122,平臺122與橫向端面111相平行,且平臺122的外邊緣與豎向側壁112相結合;換言之,平臺122的外圍直徑與筒壁121的直徑相一致,平臺122的內圍直徑與豎向側壁112的直徑相一致。
可知,上述凸臺與收容部可以分別製作並相互結合,但是,為確保單體外殼的整體結構強度,簡化製作工藝,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單體外殼1為一體成型結構,即收容部12與凸臺11為一體成型結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喇叭單體的振動系統包括金屬環5、振膜3和粘貼固定在振膜3遠離凸臺11一側的音圈4,金屬環5設置在振膜3與平臺122的內側壁之間。其中,振膜3為圓形結構,包括與單體外殼1固定連接的固定部(位于振膜的最外圍)、與固定部一體設置的凹/凸結構的折環部以及設置在折環部內部的平面部(位于振膜的最內部),補強部設置在振膜3的平面部,主要用於調節喇叭單體的聲學性能,為降低振動系統的總體質量,通常在平面部對應補強部的位置設置去料,補強部則覆蓋在該取料位置。
進一步地,銅環的上端面與平臺122的內側壁相結合,振膜3的固定部與銅環的下端面相貼合,在振膜進行大幅度振動時,能夠通過金屬環(一般採用銅環)對振膜進行支撐固定,其一,金屬環能夠確保固定振膜的膠水在各接觸面分布均勻,在聲音過大時,避免振膜出現失真或者破音;其二,在喇叭單體調節到大音量,振膜的運動幅度變大時,能夠避免音圈脫位或者振膜從單體外殼邊緣脫開等現象,喇叭單體的可靠性高、聲學性能穩定。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喇叭單體的磁路系統包括導磁軛8、固定在導磁軛8靠近振膜3一側的磁鐵7、固定在磁鐵7遠離導磁軛8一側的華司6,磁路系統整體固定後,粘貼固定在收容部12的內壁側上。此外,在導磁軛8的中部設置有向振膜3一側延伸的凸起,磁鐵7和華司6套設在凸起外側,磁鐵7和華司6與凸起之間形成磁間隙,音圈4懸設在磁間隙內,當處於磁場中的音圈4有音頻電流流過時,會受到一個交變推動力產生交變運動,從而帶動振膜振動,進而反覆推動空氣而發聲。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中,側出聲孔為圓形結構,側出聲孔的中軸線方向與音圈4的中軸線方向相垂直,此時,在凸臺的橫向端面111設置第二出聲單元時,能夠防止第二出聲單元將側出聲孔堵住,從而確保喇叭單體的正常出音,產品的音質也能夠得到較好的保證。
另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喇叭單體,還包括用於連接喇叭單體內外部電路的電連接板9;音圈4與電連接板9導通,電連接板9與外部電路導通,通過電連接板9實現音圈4與外部電路的導通。其中,電連接板9可採用FPCB(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柔性印刷電路板)等具有導電功能的線路板。
與上述喇叭單體相對應,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耳機,包括耳機外殼以及收容固定在耳機外殼內的喇叭單體。
具體地,圖4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耳機剖面結構。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耳機20,包括耳機外殼、收容固定在耳機外殼內的喇叭單體10(或第一發聲單元),在耳機外殼上設置有沿耳機外殼的內側壁延伸出的出聲通道22,喇叭單體10的側出聲孔與出聲通道22連通,圖4中箭頭所示走向為喇叭單體10的出聲路徑。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在耳機外殼上還設置有前出聲孔21以及設置在喇叭單體10靠近前出聲孔21一側的高頻發聲單元(或第二發聲單元,圖中未示出);高頻發聲單元與前出聲孔21連通;其中,高頻發聲單元可採用動鐵或者壓電陶瓷等多種類型的發聲裝置。
通過上述實施方式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喇叭單體及設置有該喇叭單體的耳機,將喇叭單體的出聲孔設置在單體外殼的四周,在產品使用雙發聲單元的喇叭結構時,能夠防止此喇叭單體的出聲孔被前端的發聲單元堵塞;同時,還能夠起到更好的防塵作用,防止空氣中的汙染後通過出聲通道直接進入到喇叭單體內部,從而使得產品的結構合理、性能穩定。
如上參照附圖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喇叭單體及設置有該喇叭單體的耳機。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對於上述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喇叭單體及設置有該喇叭單體的耳機,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內容的基礎上做出各種改進。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的內容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