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式萬向動力頭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0:01:51 5
專利名稱:手提式萬向動力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提式萬向動力頭,具體地說是一種用手提拉手把,通過繩索傳遞動力的動力頭,可用於驅動各種人力車輛。
背景技術:
目前的自行車、三輪車、殘疾人車以及娛樂用車多採用腳踏或手搖驅動裝置,其傳動為鏈輪機構。該鏈輪機構在其大鏈輪轉動時,存在上下死點,力矩不平衡,傳動效率低。發明名稱為「臂力滑板車結構」的中國專利(專利號02203186,公告日2003年4月9日)公開了一種臂力滑板車結構,主要在一車體後方底面樞設兩可獨立旋轉的車輪,兩車輪的相對側分別延伸出一輪軸,其特徵在於該車體底面兩側分別朝下凸出一基座,並且使兩輪軸樞設在基座接近後段的位置上,車體後方中央設有一軸承座支撐輪軸的自由端,並在車體兩側的基座與軸承座之間的輪軸上,分別套設一驅動總成;各驅動總成由一捲筒、一單向軸承及一蝸形彈簧所構成,該捲筒呈中空狀並套設在輪軸上,該捲筒一端嵌設有一單向軸承,另端容置有一固定套筒,該固定套筒一端固接在車體上,並使一蝸形彈簧卡嵌在固定套筒與捲筒之間,又該捲筒外緣繞卷有一繩索,該繩索另端穿過車體頂面,並在繩索穿出車體的自由端上固接一握把。其不足之處是,結構龐大,傳動效率低;蝸形彈簧的設置增加了握把的拉動阻力,握把的回程靠蝸形彈簧的彈力工作,此回程不做功,造成能源的浪費;無轉向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的可用於文體健身娛樂器材及童車、福利車的動力頭,它結構簡練,傳動效率高,手把來回行程均做功,手把同時還具有全方位轉向的功能。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手提式萬向動力頭,包括手把,與手把連接的牽杆,與牽杆連接並受牽杆牽引的導索,用於導索換向的上導輪、過渡輪和往返輪,卷輪以及與卷輪連接的驅動輪,所述的卷輪通過超越離合器與驅動輪連接,其特徵是還有與所述的手把連接的外導管和在外導管內可與外導管作軸向相對運動的內導管,所述的牽杆、導索、上導輪、過渡輪、往返輪以及卷輪置於外導管和內導管及與內導管為一體的萬向託腳內,所述的驅動輪的兩側各有一卷輪及超越離合器,卷輪上卷繞有導索,驅動輪兩側的卷輪上導索的卷繞方向相反,所述的手把通過外導管和內導管及萬向託腳連接於支撐軸。
本發明還可以採用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的過渡輪有4個,其軸線與往返輪的軸線在水平面上有一夾角θ,0°<θ<90°。
所述的外導管及內導管的橫截面是橢圓形或多邊形。
所述的導索卷繞在卷輪上的長度等於外導管相對於內導管作軸向運動的最大行程。
所述的內導管上有調節導索鬆緊度的調節螺母。
由於本發明採取了上述的技術措施,它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結構簡練所有驅動部件和轉向部件均整合在一長管(導管)上;2、傳動效率高整個導索系統在手把的作用下來回連續做功,帶動驅動輪等力矩工作;3、有驅動輪轉向功能在手把提拉驅動輪子行走的同時,可操縱驅動輪走向作360°方向的轉動,使車輛左右前後的運行都成為可能,達到集轉動、速度、方向三位一體的效果,操作非常簡便。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B-C-D向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的F-F向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1的E-E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照附圖,本發明包括外導管7和在外導管7內可與外導管7作軸向相對運動的內導管6,一手把1固定於外導管7上。外導管7與牽杆4固定連接,牽杆4通過緊固件5連接於導索3上。內導管6上端有與內導管6連接的用於導索3換向的上導輪2,與內導管6聯為一體的萬向託腳11內有4個過渡輪13和1個往返輪12。4個過渡輪13和1個往返輪12安裝在支架10上。過渡輪13用於導索3的過渡,往返輪13用於導索3的往返換向。過渡輪13的軸線與往返輪12的軸線在水平面上有一夾角θ,0°<θ<90°,最好是50°左右。驅動輪14的兩側各有一卷輪15及超越離合器16,所述的卷輪15通過超越離合器16與驅動輪14連接。超越離合器16可採用單向棘輪機構,或稱飛輪機構。所述的牽杆4、導索3、上導輪2、過渡輪13、往返輪12以及卷輪15等均置於外導管7和內導管6以及與內導管6聯為一體的萬向託腳11內。內導管6的下部外面由2個鋼碗軸承9連接萬向託腳11。2個鋼碗軸承9之間固定有支撐腳18,可方便的將本動力頭安裝在各種器材和人力車輛上。手把1通過外導管7和內導管6及萬向託腳11連接於支撐軸17上。由於牽杆4為一U形杆,它活動地穿於內導管6上部的兩孔中,可作相對於內導管6的軸向運動,但不能作相對於內導管6的周向轉動;又由於外導管7及內導管6的橫截面是橢圓形或多邊形,也使手把1可作相對於內導管6的軸向運動,但不能作相對於內導管6的周向轉動。這樣,當手把1作平行於地面的旋動時,可操縱支撐軸17及安裝在支撐軸17上的驅動輪14的任意走向。
導索3的繞法若假設牽杆4與導索3的連接點(緊固件5處)為導索3一端的起點,從這點開始,導索3先通過上導輪2,再經過驅動輪14一側的上下2個過渡輪13。經過上過渡輪13時從上過渡輪13的內側通過,經過下過渡輪13時從下過渡輪13的外側通過。再繞過同一側的卷輪15。導索3卷繞在卷輪15上的長度最好等於外導管7相對於內導管6作軸向運動的最大行程,在卷輪15上繞3圈左右為宜。導索3再繞過往返輪12到達驅動輪14的另一側,如上所述同樣卷繞過驅動輪14另一側的卷輪15,但導索3的卷繞方向與前一側卷輪15的相反。再經過同一側的下上2個過渡輪13。經過下過渡輪13時從下過渡輪13的外側通過,經過上過渡輪13時從上過渡輪13的內側通過。最後回到牽杆4與導索3的連接點(緊固件5處)閉合導索系統。內導管6上有調節螺母8,通過調節上導輪2與萬向託腳11的相對位置而達到調節導索3鬆緊度的目的。
本發明萬向動力頭的工作過程參照圖1,當用手向上提起手把1時,牽杆4就帶動導索3向上運動,牽引點為緊固件5處,這一側的導索向上運動。導索3帶動驅動輪14這一側的卷輪15轉動,卷輪15通過超越離合器16帶動驅動輪14轉動。而驅動輪14另一側的卷輪15因為導索3在其上的卷繞方向相反而與前一卷輪15轉動方向相反,其上連接的超越離合器16打滑空轉;當用手向下推動手把1時,牽杆4推動導索3向下運動,牽引點為緊固件5處,這一側的導索向下運動。導索3帶動驅動輪14這一側的卷輪15轉動,轉動方向與牽杆4拉動導索3時的轉動方向相反,此側的超越離合器16打滑空轉。而驅動輪14另一側的卷輪15因為導索3在其上的卷繞方向相反,其上的超越離合器16不再打滑,而是帶動驅動輪14轉動。如此,只要不斷地上下提動手把1,就可以將手把1的往復直線運動轉換為驅動輪14的連續等力矩圓周運動。手把1在作上下往復直線運動的同時,並可作平行於地面的旋動,帶動萬向託腳11上的支撐軸17及安裝在支撐軸17上的驅動輪14作平行於地面的正反360°任意行走方向的轉動,改進了現有技術中驅動機構和方向機構分別設置的繁瑣和操作上的不便。
權利要求
1.一種手提式萬向動力頭,包括手把(1),與手把(1)連接的牽杆(4),與牽杆(4)連接並受牽杆(4)牽引的導索(3),用於導索(3)換向的上導輪(2)、過渡輪(13)和往返輪(12),卷輪(15)以及與卷輪(15)連接的驅動輪(14),所述的卷輪(15)通過超越離合器(16)與驅動輪(14)連接,其特徵是還有與所述的手把(1)連接的外導管(7)和在外導管(7)內可與外導管(2)作軸向相對運動的內導管(6),所述的牽杆(4)、導索(3)、上導輪(2)、過渡輪(13)、往返輪(12)以及卷輪(15)置於外導管(7)和內導管(6)及與內導管(6)為一體的萬向託腳(11)內,所述的驅動輪(14)的兩側各有一卷輪(15)及超越離合器(16),卷輪(15)上卷繞有導索(3),驅動輪(14)兩側的卷輪(15)上導索(3)的卷繞方向相反,所述的手把(1)通過外導管(7)和內導管(6)及萬向託腳(11)連接於支撐軸(1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式萬向動力頭,其特徵是所述的過渡輪(14)有4個,其軸線與往返輪(12)的軸線在水平面上有一夾角θ,0°<θ<9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式萬向動力頭,其特徵是所述的外導管(7)及內導管(6)的橫截面是橢圓形或多邊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式萬向動力頭,其特徵是所述的導索(3)卷繞在卷輪(15)上的長度等於外導管(7)相對於內導管(6)作軸向運動的最大行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式萬向動力頭,其特徵是所述的內導管(6)上有調節導索(3)鬆緊度的調節螺母(8)。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手提萬向動力頭,包括手把,與手把連接的牽杆,與牽杆連接並受牽杆牽引的導索,用於導索換向的上導輪、過渡輪和往返輪,卷輪以及與卷輪連接的驅動輪,卷輪通過超越離合器與驅動輪連接,還有與手把連接的外導管和在外導管內可與外導管作軸向相對運動的內導管,牽杆、導索、上導輪、過渡輪、往返輪以及卷輪置於外導管和內導管及與內導管為一體的萬向託腳內,驅動輪的兩側各有一卷輪及超越離合器,卷輪上卷繞有導索,驅動輪兩側的卷輪上導索的卷繞方向相反,手把通過外導管和內導管及萬向託腳連接於支撐軸。本發明結構簡練,傳動效率高,使用輕巧簡便,能達到集轉動、速度、方向三位一體的效果,可用於驅動各種人力車輛。
文檔編號B62M1/00GK1673024SQ200510049528
公開日2005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1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1日
發明者黃德榮 申請人:黃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