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油棕種子育苗方法
2023-05-23 08:58:36 3
專利名稱:一種油棕種子育苗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植物種苗繁殖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油棕種子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屬棕櫚科油棕屬,原產非洲,主要分布於亞洲的 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非洲的西部和中部、南美洲的北部和中美洲。植株高大,鬚根系,莖 直立,不分枝,圓柱狀。葉片羽狀全裂,單葉,肉穗花序(圓錐花序),雌雄同株異序,果實屬 核果。油棕的果肉、果仁含油豐富,在各種油料作物中,有「世界油王」之稱。我國引種油棕 已有80多年的歷史,主要分布於海南、雲南、廣東、廣西。油棕喜高溫、溼潤、強光照環境,要求土壤肥沃,喜溼但不耐澇。常規繁育方法是採 用種子育苗,一般定植3年可以開花結實,但要作為生產使用的種子要求母樹樹齡在8年以 上,常年開花結實;從授粉完成到果實成熟需要6個月時間,果皮具纖維質,含油量大,種子 顆粒大,千粒重大於2000克,無明顯休眠期(但處理不當會導致種子休眠)。一般選擇6-7 月進行育苗,發芽不整齊,夏季高溫期,發芽前後可持續60天左右,發芽率為60%左右,從 種子採收到種苗出圃種植需要2年左右時間,此種方法的局限性及弊端表現為發芽不整 齊,育苗床維護時間長;催芽期間如果溫度和水分控制不慎,將影響種子的胚活性;育苗階 段受自然氣溫及光照條件的局限性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油棕種子育苗方法,通過去除 外果皮種子的催芽和育苗方式相結合可有效地縮短催芽及育苗周期,具有種子發芽整齊、 出芽率高、幼苗生長良好等特點,兼適用於科研機構的項目苗配備及油棕大規模種植生產 運用。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油棕種子育苗方法,其具體步驟如下1、種子選取與催芽選取果齡6個月以上的飽滿、硬實的油棕種果,用清水浸泡10 15天,待種果的 外果皮腐爛變軟後將其去除,清洗乾淨,攤開自然晾置ι 2天,選取籽粒飽滿、大小一致的 種子置於35 40°C的溫水中浸泡36 72小時,去除漂於水面的種子,然後將清洗乾淨的 種子置於0. 05 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30 50分鐘,洗淨,待用。2、苗床準備在溫室大棚內用育苗基質修築呈苗床,並淋透1000 2000倍甲基託布津溶液,待 晾至半乾即可;所述育苗基質是由有機肥、腐熟椰糠和細粒河沙按體積比有機肥腐熟 椰糠細粒河沙=0.5 1 1 2的比例混合;所述腐熟椰糠為腐熟去酸處理的椰糠。所述有機肥為腐熟的動物糞便。3、播種及育苗管理
在苗床上開出深4 5釐米的淺溝,將經過催芽處理的油棕種子按照行間距10釐 米,種子間距為1 2釐米的規格均勻地行播在淺溝裡,胚孔朝上,蓋上細沙後淋透水;大棚 頂端拉上遮陽網,每周淋水3 4次,保持土壤基質溼潤;待種子萌發並露出沙面後,保持蔭 棚內溼度在75 80%,棚內溫度25 32°C之間。4、移栽選取營養袋裝營養土,將長出2 4片葉的苗移栽入營養袋中,淋透水,放入 蔭棚管理,保持營養土溼潤,移栽一個月後每個月按5 20克/株的標準施複合肥 (15 15 15),每隔1 2個月噴施一次農藥,種苗長到10片葉時煉苗移出蔭棚,按照株 距60釐米進行等邊三角形擺放;繼續按照以上方法管理,直至所培育苗木可用於移栽。所 述營養土是由有機肥、椰糠和紅土按體積比有機肥椰糠細粒河沙=2 3 1 3的 比例混合。所述椰糠為腐熟去酸處理的椰糠。所述農藥是阿維菌素1000 1500倍液和多菌靈600 800倍液的混合液。所述有機肥為腐熟的動物糞便。本發明過程簡單,操作方便,通過催芽和育苗方式相結合能有效地提高油棕種子 萌發速度、萌發率及整齊度,提升種苗品質,培育健壯種苗,縮短油棕非生產期時間,為油棕 種植業需要的規模化種苗生產提供了一種高效的方法。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採用非限定性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1、種子選取及催芽處理選取2009年6月份採收的飽滿、硬實的油棕種果,放入水桶中,清水沒過種子10 釐米,2天更換一次水,待11天後種子的外果皮腐爛變軟,手工除去外果皮,清水衝洗乾淨, 攤開自然晾置1天,將晾乾的種子置於38°C的溫水中,去除漂於水面的種子,每隔M小時換 一次水,浸泡48小時,然後將清洗乾淨的種子置於0. 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30分鐘並 用自來水衝洗乾淨,待用。2、苗床準備將腐熟的動物糞便、腐熟椰糠、細粒河沙按照配方為(體積比):有機肥腐熟椰 糠細粒河沙=0.5 1 2的比例混合均勻,後修築苗床,淋透1500倍甲基託布津溶液, 晾至半乾待用。3、播種及育苗管理將經過催芽處理的種子368粒,按照行間距10釐米,種子間距為1 2釐米的規 格均勻地行播在苗床上,胚孔朝上,再蓋上一層細沙,淋透水;大棚頂端拉上遮陽網,每周淋 水3次,保持土壤基質溼潤;84天後種子萌發並先後露出沙面,此時保持蔭棚內溼度在80% 左右,棚內溫度25 32度之間,1個月後共成苗298株,成苗率81%。三片葉後小苗裝袋, 轉入育苗養護。4、移栽將3片葉的幼苗移入裝有營養土(配方為有機肥椰糠紅土 = 2 1 3)的 19X40釐米營養袋,淋透水,放入蔭棚管理,每周淋透水1 2次,保持營養土溼潤,移栽一個月後每個月施複合肥(15 15 15) 10克/株,每隔2個月噴施一次阿維菌素1500倍 液+多菌靈800倍液,種苗長到10片葉時煉苗移出蔭棚,按照株距60釐米進行等邊三角形 擺放;繼續按照以上方法管理,直至所培育苗木可用於移栽。實施例二1、種子選取及催芽處理選取2009年11月份採收的飽滿、硬實的油棕種子,放入水桶中,清水沒過種子10 釐米,2天更換一次水,待13天後種子的外果皮腐爛變軟,手工除去外果皮,清水衝洗乾淨, 攤開自然晾置2天,將晾乾的種子置於38°C的溫水中,去除漂於水面的種子,每隔M小時換 一次水,浸泡48小時,然後將清洗乾淨的種子置於0. 8%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40分鐘並 用自來水衝洗乾淨,待用。2、苗床準備將腐熟的動物糞便、腐熟椰糠、細粒河沙按照配方為(體積比):有機肥腐熟椰 糠細粒河沙=1 1 2的比例混合均勻,後修築苗床,淋透1000倍甲基託布津溶液,晾 至半乾待用。3、播種及育苗管理將經過催芽處理的種子674粒,按照行間距10釐米,種子間距為1_2釐米的規格 均勻地行播在苗床上,胚孔朝上,再蓋上一層細沙,淋透水;大棚頂端拉上遮陽網,每周淋水 3次,保持土壤基質溼潤;90天後種子萌發並先後露出沙面,此時保持蔭棚內溼度在80%左 右,棚內溫度25 32度之間,1個月後共成苗539株,成苗率80%。三片葉後小苗裝袋,轉 入育苗養護。4、移栽將3片葉的幼苗移入裝有營養土(配方為有機肥椰糠紅土 = 2 1 3)的 19X40釐米營養袋,淋透水,放入蔭棚管理,每周淋透水1 2次,保持營養土溼潤,移栽一 個月後每個月施複合肥(15 15 15)8克/株,每隔2個月噴施一次阿維菌素1200倍液 +多菌靈800倍液,種苗長到10片葉時煉苗移出蔭棚,按照株距60釐米進行等邊三角形擺 放;繼續按照以上方法管理,直至所培育苗木可用於移栽。
權利要求
1.一種油棕種子育苗方法,其特徵在於,其具體步驟如下1)、種子選取與催芽選取果齡6個月以上的飽滿、硬實的油棕種果,用清水浸泡10 15天,待種果的外果 皮腐爛變軟後將其去除,清洗乾淨,攤開自然晾置1 2天,選取籽粒飽滿、大小一致的種子 置於35 40°C的溫水中浸泡36 72小時,去除漂於水面的種子,然後將清洗乾淨的種子 置於0. 05 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30 50分鐘,洗淨,待用;2)、苗床準備在溫室大棚內用育苗基質修築呈苗床,並淋透1000 2000倍甲基託布津溶液,待晾 至半乾即可;所述育苗基質是由有機肥、腐熟椰糠和細粒河沙按體積比有機肥腐熟椰 糠細粒河沙=0.5 1 1 2的比例混合;所述腐熟椰糠為腐熟去酸處理的椰糠;3)、播種及育苗管理在苗床上開出深4 5釐米的淺溝,將經過催芽處理的油棕種子按照行間距10釐米, 種子間距為1 2釐米的規格均勻地行播在淺溝裡,胚孔朝上,蓋上細沙後淋透水;大棚頂 端拉上遮陽網,每周淋水3 4次,保持土壤基質溼潤;待種子萌發並露出沙面後,保持蔭棚 內溼度在75 80%,棚內溫度25 32°C之間;4)、移栽選取營養袋裝營養土,將長出2 4片葉的苗移栽入營養袋中,淋透水,放入蔭棚管理, 保持營養土溼潤,移栽一個月後每個月按5 20克/株的標準施複合肥,每隔1 2個月 噴施一次農藥,種苗長到10片葉時煉苗移出蔭棚,按照株距60釐米進行等邊三角形擺放; 繼續按照以上方法管理,直至所培育苗木可用於移栽;所述營養土是由有機肥、椰糠和紅土 按體積比有機肥椰糠細粒河沙=2 3 1 3的比例混合;所述椰糠為腐熟去酸處 理的椰糠。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棕種子育苗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有機肥為腐熟的動物 糞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棕種子育苗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農藥是阿維菌素 1000 1500倍液和多菌靈600 800倍液的混合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於植物種苗繁殖的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油棕種子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種子採收與催芽,2)苗床準備,3)播種及育苗管理,4)移栽。本發明過程簡單,操作方便,通過催芽和育苗方式相結合能有效地提高油棕種子萌發速度、萌發率及整齊度,提升種苗品質,培育健壯種苗,縮短油棕非生產期時間,為油棕種植業需要的規模化種苗生產提供了一種高效的方法。
文檔編號A01C1/00GK102084774SQ20101054786
公開日2011年6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5日
發明者馮美利, 吳多揚, 孫程旭, 李 傑, 範海闊, 趙松林, 雷新濤 申請人: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