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器及其製作方法
2023-05-15 10:48:51 1
專利名稱:散熱器及其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與散熱器有關,尤其涉及一種散熱效果佳、穩固性佳及製作組裝簡單的 散熱器及其製作方法。
背景技術:
臺灣公告第M346014號專利揭示了一種常見的散熱器結構,其結構主要由一散 熱鰭片組及一導熱底板組成,並且以錫膏或導熱膠將兩者結合在一起。然而,其散熱鰭 片組中的每一散熱單元只是依靠底部一小面積的狹長片來吸收來自導熱底板的熱,因此 整體的散熱效率不佳。而且,該散熱鰭片組僅是利用錫膏或導熱膠將底面黏合在該導熱 底板上,所以其側向承受力較差。因此兩者在結合上的穩定性不佳,易發生鬆脫的情 形。臺灣公告第M337724號專利揭示一種夾心式散熱模塊,其雖可改善上述結合上 穩定性不佳的問題,而且其散熱鰭片組的每一散熱單元依靠兩側面與銅夾心組件接觸的 部分及底面與銅底座接觸的部分來傳導熱,雖具有較大的導熱面積而使整體具有比上述 較佳的散熱速率。但是其複數個金屬鰭片與銅夾心組件需藉由螺栓將其緊密地鎖固在一 起,因此製作組裝上較為費時費工。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散熱效果及穩固性佳的散熱器及其製作方法。本發明所述的散熱器包括一導熱板及一散熱鰭片組。其中該導熱板包括一第一 板及複數凸塊,該第一板具有一個平的頂面,該複數凸塊間隔並排地形成在該第一板頂 面,且每一個凸塊兩長邊具有相背對的寬面。該散熱鰭片組包括複數散熱單元,每一散 熱單元包括一底片及兩側片垂直連接在該底片的兩相對長邊。其中,每一散熱單元的底 片緊貼在該第一板的頂面,每一散熱單元的兩側片接近該底片的部分分別緊貼於每一對 相鄰凸塊的寬面。較佳地,本發明的散熱器更可包括複數熱管。該熱管具有一吸熱段及一散熱 段,該吸熱段橫穿過該導熱板,並緊貼於該散熱鰭片組的每一散熱單元的底片,該散熱 段延伸自該吸熱段。較佳地,本發明的散熱器的導熱板更包括一第二板。其中該第一板的底面形成 有一橫溝,該橫溝在縱深方向貫穿該第一板的頂面,使得該些散熱單元的底片露出在該 橫溝中,該熱管的吸熱段位於該橫溝內。該第二板具有平的頂面及底面,該第二板的頂 面緊密地結合在該第一板的底面與該熱管的吸熱段。如此,藉由每一散熱單元的底片緊貼在該第一板的頂面,及每一散熱單元的兩 側片接近該底片的部分分別緊貼於每一對相鄰凸塊的寬面,使得每一散熱單元皆與該導 熱板具有大的接觸面積,因此可增加熱的傳導速率,以提升散熱效果。而且每一熱管的 吸熱段緊貼在該散熱鰭片組每一散熱單元的底片,更可將散熱單元的熱導出,以進一步提升散熱的效果。另外,每一散熱單元的底片及兩側片的底部直接嵌入而迫緊於該導熱 板的每一對相鄰的凸塊之間,使其具有較佳的結合穩固性。 本發明所述的散熱器的製作方法是為製作上述散熱器的一種較佳的製作方法。 該製作方法包括提供上述導熱板、散熱鰭片組及熱管;將該散熱鰭片組以能使每一散熱 單元分別對應嵌入每一對相鄰的凸塊之間的方式,組合該第一板與該散熱鰭片組;在該 橫溝內塗布錫膏;將該熱管吸熱段組裝在該第一板的橫溝內;在該第二板的頂面塗布錫 膏;將該第二板已塗有錫膏的頂面覆蓋在該第一板的底面;及加熱上述的錫膏,以使上 述構件焊合在一起。本發明這種「將每一散熱單元的底片及兩側片的底部直接嵌入而迫緊於該導熱 板的每一對相鄰的凸塊之間」的做法,就不需要如同習知散熱器般地利用螺栓等結合組 件來組合,所以,本發明具有製作、組裝簡單快速的優點,從而具有低成本的優勢。
圖1為本發明散熱器第一實施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散熱器第二實施例上側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發明散熱器第二實施例下側的立體分解圖。圖4為本發明散熱器組合剖面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散熱鰭片組與導熱板結合的動作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於橫溝塗布錫膏的動作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熱管的組裝動作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於第二板塗布錫膏的動作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組裝程序完成後的立體外觀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顯示本發明所述散熱器的第一實施例,其中指出該散熱器包括一導熱板1及 一散熱儲片組2。其中該導熱板1包括導熱金屬制的一第一板10,該第一板10具有一個平的頂面11及 多個間隔並排地形成在該第一板10頂面11的凸塊12。每一個凸塊12的兩長邊分別具有 相背對的一寬面13。該散熱鰭片組2包括多個散熱單元20,每一散熱單元20包括一底片21及兩側 片22,該兩側片22垂直連接在該底片21的兩相對長邊。每一散熱單元20的底片21緊 貼在該第一板10的頂面11。每一散熱單元20的兩側片22接近該底片21的部分,分別 緊貼於每一對相鄰凸塊12的寬面13。在本發明中該散熱鰭片組2的散熱單元20的底片 21可一體延伸自一側片22的底側邊,然後頂抵於另一側片22的底側邊,或是該散熱單元 20的底片21及兩側片22可為一體。在該第一實施例中,由於每一散熱單元20的底片21緊貼在該第一板10的頂 面,以及每一散熱單元20的兩側片22接近該底片的部分分別緊貼於每一對相鄰凸塊12 的寬面13。所以使得每一散熱單元20皆與該導熱板1具有大的接觸面積,因此可增加熱 的傳導速率,以提升散熱效果,而且其亦具有較佳的結合穩固性。
圖2至圖4顯示本發明所述散熱器的第二實施例,其指出該散熱器更包括複數導 熱管3。其中該導熱板 1更包括導熱金屬制的一第二板14。該第一板10的底面具有一橫溝 15,該橫溝15在縱深方向貫穿該第一板10的頂面,使得該些散熱單元20的底片21露出 在該橫溝15中。該第二板14具有平的頂面及底面,該第二板14的頂面貼合在該第一板 10的底面。在本發明中該第一板10與該第二板14可以是一體的。該散熱鰭片組2的每一散熱單元20的兩側片22上分別具有複數相對應的插孔 23。該熱管(heat pipe) 3具有一吸熱段30及一散熱段31。該吸熱段30位於該第一 板10的橫溝15中,並緊貼於該散熱鰭片組2的每一散熱單元20的底片21及該第二板14 的頂面。該散熱段31延伸自該吸熱段30,且插入該散熱鰭片組2的該些散熱單元20的 插孔23中。在本發明中該些熱管3的散熱段31亦可延伸到該散熱鰭片組2的外部,或 是插設於另外一散熱鰭片組上。在該第二實施例中,其除了具有上述散熱效果及結合穩固性佳的優點外。更是 可藉由每一熱管3的吸熱段30緊貼在該散熱鰭片組2的每一散熱單元20的底片21的結 構設計,供其可將散熱單元20底部的熱迅速的導出,以進一步提升散熱的效果。圖5至圖9顯示一種製作上述散熱器的較佳製作方法。該製作方法包括提供上述的第一板10、第二板14、散熱鰭片組2及熱管3。以能使該散熱鰭片組2的每一散熱單元20分別對應嵌入該第一板10的每一對相 鄰的凸塊12之間的方式,組合該第一板10與該散熱鰭片組2,如圖5所示。使得該散 熱鰭片組2的每一散熱單元20的兩側片22接近該底片21的部分,都分別緊貼於每一對 相鄰的凸塊10的寬面13,且每一散熱單元20的底片21都露出在該第一板10的橫溝15 中,如圖4所示。在該橫溝15內的每一散熱單元20的底片21底面及凸塊12的底面塗布錫膏A, 如圖6所示。將該熱管3組裝到該組合後的第一板10與該散熱鰭片組2上,使該熱管3的吸 熱段30位於該第一板10的橫溝15內,如圖7所示。在該第二板14的頂面塗布錫膏A,如圖8所示。將該第二板14已塗有錫膏A的頂面覆蓋在該第一板10的底面,以完成如圖9所 示的散熱器半成品。接著,使該散熱器半成品通過一高溫爐進行加熱,以將上述的錫膏A熔化成錫 液,待錫液固結之後,即完成由上述各構件所組成的散熱器成品。上述塗布於該橫溝15內的錫膏A可使該散熱鰭片組的每一散熱單元20與該第一 板10焊合得更為牢固,而且並可使每一散熱單元20的底片21與該些熱管3焊合得更為 緊密。如圖6所示,還可在該些散熱單元20的插孔23中注入錫膏A,然後,如圖7所 示,將該些熱管3的散熱段31插入該些散熱單元20相對應的插孔23中。該插孔23中 的錫膏A可使該散熱鰭片組2與該些熱管3牢固且緊密的焊合在一起。如此,該熱管3 就能將熱迅速的傳導到該散熱鰭片組2,從而提升散熱的效率。
如圖8所示,還可另外對位於該橫溝15內的熱管3的吸熱段30底面塗布錫膏 A。藉由該錫膏A使該第二板14與該些熱管3焊合得更為緊密。本發 明藉由上述方法所製作完成的散熱器,能使該散熱鰭片組2的每一散熱單 元20牢固的結合在該第一板10上,並能使該些熱管3牢固且緊密的結合在該第一板10 的橫溝15與第二板14之間。因此,本發明的散熱器的各個構件之間的結合會具有較佳 的穩固性,還有,本發明的散熱器並不需要如公知的散熱器般地利用螺栓等結合組件來 組合,所以,本發明的散熱器的製作、組裝較為簡單快速,從而達到降低成本之目的。無論如何,任何人都可以從上述例子的說明獲得足夠教導,並據而了解本發明 確實不同於先前技術,且具有產業上之實用性及足具創造性,特依法提出申請。
權利要求
1.一種散熱器,包括一導熱板,包括一第一板,所述第一板具有一個平的頂面,及多個間隔並排地形成 在所述第一板所述頂面的凸塊,每一個所述凸塊的兩長邊分別具有相背對的寬面;及一散熱鰭片組,包括多個散熱單元,每一所述散熱單元包括一底片及兩側片,所述 兩側片垂直連接在所述底片的兩相對長邊,其中,每一所述散熱單元的所述底片緊貼在 所述第一板的所述頂面,且每一所述散熱單元的所述兩側片接近所述底片的部分分別緊 貼於每一對相鄰所述凸塊的所述寬面。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更包括至少一熱管,所述熱管具有一 吸熱段及一散熱段,所述吸熱段橫穿過所述導熱板,並緊貼於所述散熱鰭片組的每一所 述散熱單元的所述底片,所述散熱段延伸自所述吸熱段。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板的所述底面形成有一橫 溝,所述橫溝在縱深方向貫穿所述第一板的所述頂面,使得所述散熱單元的所述底片露 出在所述橫溝中,所述熱管的所述吸熱段位於所述橫溝內。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熱板還包括一第二板,所述第 二板具有平的頂面及底面,所述第二板的所述頂面緊密地結合在所述第一板的所述底面 與所述熱管的所述吸熱段。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熱管的所述散熱段連接所述散熱 鰭片組。
6.—種散熱器的製造方法,包括提供導熱金屬制的第一板,所述第一板具有一頂面、一底面、多個間隔並排地形成 在所述第一板所述頂面的凸塊、及一位於所述第一板所述底面的橫溝,每一個所述凸塊 的兩長邊分別具有相背對的寬面,所述橫溝的縱深貫穿所述頂面; 提供導熱金屬制的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具有一頂面及一底面; 提供一散熱鰭片組,所述散熱鰭片組包括多個散熱單元,每一所述散熱單元包括一 底片及兩側片,所述兩側片垂直連接在所述底片的兩相對長邊; 提供一熱管,所述熱管具有一吸熱段及一散熱段;以能使所述散熱鰭片組的每一所述散熱單元分別對應嵌入每一對相鄰的所述凸塊之 間的方式,組合所述第一板與所述散熱鰭片組,並使得所述散熱鰭片組的每一所述散熱 單元的所述兩側片接近所述底片的部分,都分別緊貼於每一對相鄰的所述凸塊的所述寬 面,且每一所述散熱單元的所述底片都露出在所述第一板的所述橫溝中; 在所述橫溝內塗布錫膏;將所述熱管組裝到組合後的所述第一板與所述散熱鰭片組上,並使所述熱管的所述 吸熱段位於所述第一板的所述橫溝內; 在所述第二板的頂面塗布所述錫膏;將所述第二板已塗有所述錫膏的頂面覆蓋在所述第一板的所述底面;及 加熱所述錫膏,以使上述構件焊合在一起。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對位於所述橫溝內的所述熱 管的所述吸熱段塗布所述錫膏。
全文摘要
一種散熱器包括一導熱板及一散熱鰭片組。該導熱板包括一第一板,該第一板的頂面具複數間隔並排的凸塊。該散熱鰭片組包括複數散熱單元,每一散熱單元有一底片及兩側片,該底片緊貼該第一板的頂面,該兩側片部分緊貼在相鄰凸塊上。在本發明中該第一板的底面可具有一橫溝貫穿至頂面,使得該些散熱單元的底片露出在該橫溝中,該散熱器包括複數熱管設在該橫溝內且緊貼該些散熱單元的底片,該導熱板包括一第二板結合在該第一板的底面。上述散熱器之一種較佳製作方法包括將每一散熱單元對應嵌入相鄰凸塊間;在橫溝內塗布錫膏;將熱管組裝到橫溝內;在第二板的頂面塗布錫膏並將其覆蓋在第一板的底面;及加熱上述的錫膏,以使上述構件焊合在一起。
文檔編號F28F3/06GK102012183SQ20091017016
公開日2011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4日
發明者毛黛娟, 黃順治 申請人: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