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筒絞車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17:05:21 3
專利名稱:單筒絞車的製作方法
專利說明
一、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單筒絞車,適合於中、小型煤礦提升、拖拉、運輸重物使用。
二背景技術:
目前廣泛應用中、小型煤礦中的JTD-800型單筒絞車由電動機、聯軸器、傳動裝置、捲筒、齒輪罩、左右支承座、操縱裝置及電器控制設備等組成,全部組件均安裝在槽鋼焊接而成的底座上。其中聯軸器採用帶有制動輪的彈性柱銷聯軸器,制動輪裝在減速器高速軸上,半聯軸器裝在電機軸上,在制動輪上裝有電力液壓制動器,以備在突然停電的情況下,起安全制動作用。傳動裝置是由中心距為500毫米的兩級圓柱斜齒輪減速箱和一級開式圓柱齒輪組成齒輪傳動裝置,傳動平穩、工作可靠。捲筒藉助一對滑動軸承支承在捲筒軸上,捲筒軸靠左、右支承座支撐,並固定在焊接的底座上。捲筒一端為錐形摩擦離合器,操縱裝置的離合器手柄可使捲筒沿捲筒軸左右移動,從而使捲筒內錐面與捲筒軸上大齒輪外錐面吻合與脫離開,實現離合作用,捲筒左端有直徑為900毫米的制動鼓,並裝有帶式制動器,操縱裝置的制動器手柄可實現人工制動,使捲筒停止運轉或在空車溜放時控制其下放速度。單筒絞車備有30kw繞線異步電動機作為動力源,通過齒輪轉動傳至捲筒軸的大齒輪,交替操縱離合器手柄和制動器手柄,可以進行提升重物和重載溜放。
JTD-800型單筒絞車的特點是;操作簡單、安裝方便、提升速度快,可以空車溜放;以磨擦輪進行磨擦提升,具有手動制動和高速軸連接制動輪制動雙重製動功能等,因此深受廣大用戶的青睞。但是,JTD-800型單筒絞車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具體表現為沒有過卷制動和深度指示裝置,溜放時容易蹲罐和拉坯井架;無緊急制動裝置,當手動制動失控及高速軸斷裂時,沒有進一步的緊急制動裝置,容易造成人身傷害和經濟損失。
三、技術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在具有上述單筒絞車功能作用的基礎上,提供一種具有緊急制動裝置和深度指示的單筒絞車。
本實用新型單筒絞車的結構與JTD-800型單筒絞車的結構基本相同,都包括有一個捲筒;固定在底座上用於支承捲筒的左右支承架;用於控制單筒絞車工作的電動機和傳動裝置;連接在電動機與傳動裝置之間的聯軸器和連接在聯軸器上的電力液壓制動裝置;調整電動機工作狀態的凸輪控制器以及由離合器操縱杆和制動器操縱杆組成的手動操作單筒絞車的操縱裝置。
不同JTD-800型單筒絞車,本實用新型在捲筒上增加了一組緊急制動裝置,該緊急制動裝置由一個制動輪,一個制動器和一組剎車塊組成,制動輪固定在捲筒右側,圍繞著制動輪的剎車塊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與固定在底座上的制動器連接。
所述的剎車塊由一根彈簧,兩條彎臂,二塊剎車箍和二塊剎車皮組成,兩條彎臂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分別連接在彈簧的兩側,並同彈簧一起連接到制動器上,兩剎車箍圍繞在制動輪的兩側邊,分別固定在兩條彎臂上,剎車箍的表面附有一層剎車皮。
正常工作時,制動器起動張開,彈簧呈收縮狀態,兩條彎臂張開,剎車箍與制動輪保持一定距離;遇緊急情況或到達指定深度時,制動器關閉,彈簧彈開,使兩條彎臂向內收縮,剎車箍抱緊制動輪,使捲筒停車。
與JTD-800型單筒絞車不同的是,本實用新型還增加了一組深度指示裝置,該深度指示裝置通過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包括有變速箱、絲杆、指針和行程開關,其中絲杆連接變速箱,指針旋在絲杆上隨絲杆的旋轉而上下移動,行程開關設置在深度指示裝置內指針的上方,高度可調,並由指針觸發。深度指示裝置的絲杆的後方還設置有刻度尺。變速箱通過一組齒輪組與制動輪的內齒連接,從而根據捲筒的旋轉來指示深度。
齒輪組由一根齒輪軸,齒輪軸兩端的小齒輪以及一個大齒輪組成,齒輪軸固定在分別位於支承架和支架上的軸承座內,其一端的小齒輪與制動輪內齒相嚙合,另一端的小齒輪通過大齒輪連接變速箱。
工作時,將行程開關調到所需的深度,捲筒溜放時,制動輪內齒帶動小齒輪轉動,通過齒輪組傳遞到變速箱進而帶動絲杆旋轉,使指針向上移動,當到達預定深度時,指針接觸行程開關,引發制動器,制動捲筒停車。
與傳統的JTD-800型單筒絞車相比,本實用新型增加了緊急制動裝置,在手動制動失控、高速軸斷裂等意外情況發生時及操作出現失誤時可以進行緊急制動,將捲筒絞車鎖死制動,避免了由此引發的拉壞井架,燒損電動機等事故。
本實用新型增加的深度指示裝置在工作時可以給操作者一個明確的指示和幫助,起到過卷制動的作用,防止了操作中的失誤和事故現象,使單筒絞車的操作和使用更加方便和安全。
四
圖1是本實用新型單筒絞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單筒絞車深度指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單筒絞車的結構如圖1、圖2所示,一個30kw繞線型異步電動機9通過聯軸器19與傳動裝置8連接,傳動裝置8通過齒輪轉動傳至捲筒軸15的大齒輪,捲筒13通過滑動軸承支承在捲筒軸15上,捲筒13的右端為錐形磨擦離合器,捲筒13可以由操縱裝置10的離合器手柄操縱沿捲筒軸15左右移動,從而使捲筒13內錐面與捲筒軸15上大齒輪外錐面吻合與脫離開,實現離合作用,捲筒軸15靠左右支承架16支撐,聯軸器19為帶制動輪的彈性柱銷聯軸器,制動輪裝在減速器高速軸上,半聯軸器裝在電動機軸上,制動輪連接電力液壓制動器11,操縱裝置10上還有制動器手柄,通過帶式制動器連接捲筒13左側的制動鼓,實現人工制動。絞車上還設置有凸輪控制器12。以上組件均固定安裝在由槽鋼焊接成的底座14上。
本實用新型的單筒絞車在捲筒13的左側還安裝了一個制動輪3,並在底座4上固定有一個YWZ400型液力制動器18,制動器18連接一根彈簧5、兩條彎臂7一端分別連接彈簧5的兩端,另一端固定在底座14上,兩條彎臂7上各固定有一塊剎車箍6,並圍繞住制動輪3,剎車箍6上附有剎車皮4。制動輪3與制動器18一起構成緊急制動裝置,在手動制動及電力液壓制動失靈時或誤操作時,啟動緊急制動裝置可以使單筒絞車緊急制動剎車,避免出現事故。
在制動輪3的內側設有內齒2,與一個小齒輪1相嚙合,小齒輪1通過一個齒輪組連接深度指示裝置的變速箱20,從而將通過捲筒13轉動體現的深度傳遞給深度指示裝置。深度指示裝置結構如圖3所示,通過支架30固定在底座14上,上面安裝有與齒輪組連接的變速箱20,變速箱20連接絲杆21,指針23旋在絲杆21上並可隨絲杆21的旋轉而上下移動,在深度指示裝置內還設有一個行程開關24,可以調整高低位置,並由指針23觸發,在絲杆21的後面設置有顯示深度的刻度尺22。齒輪組由一根齒輪軸25,連接小齒輪,齒輪軸25固定在位於支承架16和支架30上的軸承座26、27內,另一端固定有一個小齒輪29,小齒輪嚙合與變速箱20連接的大齒輪28。捲筒13傳動時,將旋轉的距離通過內齒2、小齒輪1、齒輪組和變速箱20傳至絲杆21,帶動指針23向上運動,將捲筒13轉動到指定深度時,指針23觸發行程開關24,啟動緊急制動裝置,使絞車剎車,防止過卷。
在捲筒13的外邊,還設有捲筒齒輪罩17。
權利要求1.一種供煤礦使用的單筒絞車,包括有一個捲筒(13);固定在底座(14)上,用於支承捲筒(13)的左、右支承架(16);用於控制單筒絞車工作的電動機(9)、傳動裝置(8);連接在電動機(9)與傳動裝置(8)之間的聯軸器(19)和連接在聯軸器(19)上的電動液壓制動裝置(11);調整電動機(9)工作狀態的凸輪控制器(12)以及手動操作單筒絞車的操縱裝置(10);其特徵是單筒絞車還包括有a、由帶有內齒(2)的制動輪(3)、剎車塊和制動器(18)組成的緊急制動裝置,其中制動輪(3)固定在捲筒(13)一側的捲筒軸(15)上,圍繞著制動輪(3)的剎車塊一端固定在底座(14)上,另一端與固定在底座(14)上的制動器(18)連接;b、通過支架(30)固定在底座(14)上,經齒輪組與制動輪(3)內齒(2)連接的深度指示裝置,包括有變速箱(20),絲杆(21)、指針(23)和行程開關(24),其中絲杆(21)通過變速箱(20)連接齒輪組,指針(23)旋在絲杆(21)上並可隨絲杆(21)的旋轉而上下移動,行程開關(24)設置在深度指示裝置內,高度可調,並由指針(23)觸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筒絞車,其特徵是所述的剎車塊由彈簧(5)、彎臂(7)、剎車箍(6)和剎車皮(4)組成,兩個彎臂(7)一端固定在底座(14)上,另一端分別連接在彈簧(5)的兩側,並一起連接到制動器(18)上,兩個剎車箍(6)圍繞在制動輪(3)的兩側邊,分別固定在兩個彎臂(7)上,剎車箍(6)的表面附有一層剎車皮(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筒絞車,其特徵是所述的齒輪組由一根齒輪軸(25)、齒輪軸(25)兩端固定的小齒輪(1)、(29)以及與小齒輪(29)相嚙合的大齒輪(28)組成,其中小齒輪(1)與制動輪(3)的內齒(2)相嚙合,大齒輪(28)連接深度指示裝置的變速箱(2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單筒絞車,其特徵是所述的齒輪軸(25)固定在位於支承架(16)和支架(30)上的軸承座(26)、(27)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筒絞車,其特徵是在深度指示裝置中絲杆(21)的後面設置有刻度尺(22)。
專利摘要一種中、小型煤礦使用的單筒絞車,包括電動機、聯軸器、傳動裝置、捲筒、電力液壓制動裝置和操縱裝置,還包括有一個由固定在捲筒上的制動輪、制動器及圍繞著制動輪的剎車塊組成的緊急制動裝置,以及一個深度指示裝置,其中緊急制動裝置可以在手動和電力液壓制動失靈時,由剎車塊抱緊制動輪,實現整個絞車的緊急剎車;深度指示裝置通過設置在制動輪上的內齒將捲筒的行程數傳遞到深度指示裝置的變速箱中,進而通過絲杆及指針表現出來,並可以通過行程開關控制單筒絞車到達指定深度時實現自動剎車,防止過卷和蹲罐。
文檔編號B66D1/54GK2504246SQ0126700
公開日2002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01年9月20日
發明者韓俊陸, 韓俊喜, 賈春玲, 郗建秀 申請人:韓俊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