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棋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20:47:36
專利名稱:四方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一種棋,與象棋、圍棋、軍棋等同屬於棋類,屬於生活日用品領域。由於四方棋的攻防招式與中國武術(散打)非常相象,再加上四方棋的勝負裁定與拳擊,摔跤,柔道等搏擊運動的勝負裁定非常相似,所以四方棋又稱為「搏擊棋」,在本說明書中,「四方棋」和「搏擊棋」的含意是一樣的。
據申請人所知,目前還沒有與本申請相類似的技術。
製作一種全新的四方棋,並使之在大眾中廣泛推廣和普及,為廣大群眾提供健康的、有趣的、可以鍛鍊智力的娛樂活動,以配合國家的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和精神文明建設。
本發明的優點以及推廣普及四方棋的積極效果四方棋的優點①規則少。
四方棋不象圍棋、象棋等有許多規則,它的規則極少,甚至可以說基本上沒有行棋規則。
②易懂易下,容易在群眾中推廣和普及。
四方棋的關鍵在於掌握其計分方法,只要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了解計分方法,就可進行對弈,所以極容易在群眾中推廣和普及。
③四方棋看似簡單,實則包含著變化無窮而又深奧莫測的內容。
四方棋初看起來有些簡單,但接觸過它的人一定會發現,四方棋就象其別名「搏擊棋」一樣,從一開盤到結束,就象一對武林高手在對打,那種一開棋雙方便進行驚心動魄的絞殺的激烈場面非常具有吸引力,而那些深奧莫測又變化無窮的著法又具有獨特的魅力。
④可自動計步、計譜。
四方棋的棋子的一面(副面)有數碼,採用「計步著法」時,這些數碼棋子可以起到計步的作用,對弈結束時,整盤棋的棋譜一目了然。
推廣普及數碼棋的積極效果我國政府正在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健身應該包括身體鍛鍊和智力鍛鍊,四方棋的發明為廣大群眾提供了一種健康的、有趣的娛樂活動,從這一點上說,本發明對於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具有積極的意義。
本發明的內容本發明包括四方棋的實物設計和四方棋的對弈說明二大部分。
一、四方棋的實物設計分棋子、棋盤、棋盒三部分。
1.棋子。
四方棋的棋子分為「黑子」和「白子」二種,每一種為128枚,它們除了物理規格相同外,其作用也等同。在對弈過程中,所用的棋子數視雙方搏殺的激烈程度而定,但每一方最多只能用128枚。
棋子為矮園柱體(高度小於底園的直徑),無數碼的一面稱為正面,有數碼的一面稱為副面,正面和副面的距離是該園柱體的高,實際上就是棋子的厚度。
黑子的正面、副面、柱面(側面)顏色為黑色,副面有編號為1~128的數碼,數碼的顏色為白色,即黑底白字。
白子的正面、副面、柱面(側面)顏色為白色,副面有編號為1~128的數碼,數碼的顏色為黑色,即白底黑字。
棋子的正面用於普通著法,落子時,正面朝天,有數碼的副面貼在棋盤上;棋子的副面用於計步著法,落子時,有數碼的副面朝天,沒有數碼的正面貼在棋盤上。在計步著法中,棋子中的數碼具有自動計步和計譜的作用。
棋子的物理外形和尺寸見《說明書附圖》中
圖1.和本說明書中《附面說明》中的圖1.部分。
2.棋盤。
四方棋的棋盤由16條橫線和16條縱線交織而成,其中橫線稱為「排」,縱線稱為「列」,排和列分別用十六進位數1、2、3、4、5、6、7、8、9、A、B、C、D、E、F、0(0表示進位)標記,分別稱為1排、2排......F排、0排和1列、2列......F列、0列。
棋盤四周邊線簡稱為「邊」,邊是特殊的排和列,邊附近的區域稱為「邊緣」,邊緣是一個大概範圍。
邊與邊的連接點稱為「角」,角是一個特殊的點,角附近的區域稱為「角部」,角部也是一個大概的範圍。
排與列的交叉處或連接處稱為「點」,四方棋共有16×16=256個點。
點是四方棋落子的地方。
棋盤中央的四個小黑點統稱為「中心點」,它們的據中度是一樣的,四個中心點的作用有二一是起到標示棋盤中心的作用;二是這四個中心點構成的圖形就是四方棋最高級別的棋形——四方形棋。
由四個中心點構成的那個小地方叫「四方臺」,一般來說雙方的搏擊從四方臺或四方臺附近開始。
棋盤上的每一個點都可以用排和列作坐標標定其位置,坐標值由二位十六進位數組成,第一位表示排,第二位表示列。例如四個中心點的坐標值分別是88;89;98和99,用坐標值可以確定落子的實際位置。
棋盤的樣式及尺寸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2.和本說明書的《附面說明》中的圖2.部分。
3.棋盒。
棋盒由下半部和上半部組成,二者用合頁連接,上半部起到盒蓋的作用,也可以在盒蓋內側畫上棋盤,供對弈用。盒蓋的平面尺寸與盒座相同,厚度可適當靈活。
盒座內每一方有128個小格,每一小格都編有一個從1~128的號碼。見圖3.。
盒座內每一小格放一枚棋子。
對於普通著法,正面朝天時棋子可不分編號隨意存放。見圖4.。
對於計步著法,有數碼的棋子副面必須朝天,這時,棋子的號碼與盒座內小格的號碼應一一對應。見圖5.。
棋盒的主要作用是裝棋子,也可以把盒蓋的內面畫上棋盤供對弈用,對於普通著法,棋盒可有可無,對於計步著法,棋盒是必需的。
棋盒(下半部)樣式和尺寸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3.和本說明書的《附面說明》的圖3.部分。
四方棋的棋子、棋盤、棋盒都分為標準型和非標準型,採用標準尺寸製作的稱為標準型,用非標準尺寸製作(或因地制宜臨時製作)的屬於非標準型,非標準型的四方棋雖然也可對弈,但正式比賽場合應使用標準型棋。
標準型棋又分為小棋和大棋二種,大棋尺寸與小棋尺寸比是4∶3,小棋的優點是便於攜帶,大棋的優點是便於對弈,各有長處。對於大棋也可不製作棋盒,但這樣一來,只能採用普通著法了。
二、四方棋的對弈說明包括基本規則、計分說明、勝負裁定、常用術語及重要棋形說明四部分。
1.基本規則。
基本規則是指技術上的規則,一些道德上、行政上的規定如悔棋、幹擾對方、比賽遲到等等不在此說明。
四方棋的著法分為普通著法和計步著法。基本規則如下(1).四方棋供二人對弈,一方執黑子,一方執白子。
(2).普通著法使用棋子的正面;計步著法使用有數碼的副面,順序是從1號子開始逐一遞增,至128號子結束。
每一方最多可下128手,下完128手的棋稱為「滿盤」或「滿棋」。
(3).執黑子的一方為先手方首先落子,執白子的一方為後手方緊接著落子,雙方你來我往直至對弈結束。
(4).棋子落在棋盤的點上(落定的棋子不能在棋盤上移動),雙方分別搶佔棋盤上的有利點,對弈結束後,根據計分方法分出勝負(或和棋)。
(5).一方弈出四方形棋時即視為獲勝而中止對弈,如果雙方直至結束都沒能弈出四方形棋,則用排列分或連接分分出勝負。
(6).在對弈過程中,當一方感到自己的劣勢已經無法挽回時,可以主動提出停止對弈,這時應判對方為勝方,己方為負方,這種情形稱為「中盤認負」。
2.計分說明。
在了解計分規則之前,必須了解以下四種棋子組合孤子孤子是指那些在排上和列上前後左右與己方棋子失去聯繫的單個棋子,簡單地說就是前後左右被對方隔斷的棋子。互相隔斷的棋子也屬於孤子。見附圖中的圖6.。
連接子在排上或列上前後左右與己方一個以上棋子有聯繫的棋子,實際上就是除了孤子以外的棋子。見附圖中的圖7.。
排列子在排上或列上,三個以上連成一線的棋子叫排列子,這種棋形稱為排列棋。其中三個棋子連成的稱為三排列;四個棋子連成的稱為四排列;五個棋子連成的稱為五排列;六個棋子連成的稱為六排列;依次類推。見附圖中的圖8.。
排列子是一種特殊連接子,參加連接分的計算。
四方形棋一方的四枚棋子構成了一個四方形,這種棋形稱為四方形棋。見附圖中的圖9.。
各種組合的計分方法(1).四方形棋在四方棋(搏擊棋)中,四方形棋是最重要的棋形,如果有一方弈出四方形棋時對弈便結束,形成四方形棋的一方獲勝。四方形棋只判勝負,不計分。
所以在對弈中,必須努力促進己方四方形棋的形成和嚴防對方四方形棋的形成。
(2).排列棋的計分方法三排列的分值是3,n個三排列的分數是n×3;四排列的分值是4,n個四排列的分數是n×4;五排列的分值是5,n個五排列的分數是n×5;六排列的分值是6,n個六排列的分數是n×6;其它依次類推。
排列棋的總分=三排列分數+四排列分數+五排列分數+六排列分數+……排列棋是四方棋(搏擊棋)中第二重要的棋形,在沒有四方形棋形成的情況下,就要以排列棋分數的高低決出勝負。
(3).連接分的計分方法連接分的計分比較簡單,計分公式如下連接分=128-孤子數連接棋是搏擊棋中最普通的棋形,大多數的對局用排列分就可以決出勝負,一般情況下無需用連接分決出勝負,只有在排列分不能決出勝負時才用連接分裁定。
計分注意事項①已經參加過一次排列組合的棋子不能再參加其它排列組合,也不能重複參加其它排列分的計算。
②對於有二種以上的計分方式時,採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選擇一種最高分的計分。
③孤子不計分,其作用是破壞對方得分。
3.勝負裁定。
對弈結束後進行勝負裁定。裁定順序是首先用四方形棋裁定,沒有出現四方形棋再用排列分裁定,排列分也無法分出勝負時最後用連接分裁定。
(1).如果出現四方形棋,弈成四方形棋的一方為勝方,另一方為負方。
(2).如果沒有出現四方形棋,則比較雙方的排列分,排列分高者為勝方,排列分低者為負方。
(3).如果排列分也無法決出勝負,則比較雙方的連接分,連接分高者為勝方,連接分低者為負方。
(4).如果連接分還是無法決出勝負,則判雙方為和棋。
(5).在對弈過程中,如果有一方中盤認負,則判另一方為勝方。
(6).違規、違例、違紀、異權等行為的處罰屬於行政處罰,不屬本裁定範圍。
4.常用術語和重要棋形說明。
常用術語(1).站臺——黑棋第一步落子在中間的四方臺上。動詞。
(2).站位——黑棋第一步落子在四方臺以外的點上。動詞。
(3).連環——四方棋的一種棋形或一種著法,即己方二子相連,也簡稱「連」。
(4).掛角——四方棋的一種棋形或一種著法,即己方二子在「口」字對角上,簡稱「掛」。
(5).跟——與對方棋子貼身落子。
(6).對——在對方棋子的對角落子。
(7).衝——以己方棋子為基礎,以連接的方式向開闊地域前進。
(8).攔——阻止對方向前「衝」的著法。
(9).封——對方「衝」,己方「攔」住了一頭,對方又在另一頭「衝」,己方又在另一頭「攔」。
(10).跳——四方棋的一種棋形或一種著法,以己方棋子為基礎,在排或列上隔一至二個位置向開闊地域前進。
(11).斷——對方「跳」時,在空位上落子,阻止其形成排列棋。
(12).擋——阻止對方連「跳」的著法。
(13).隔——以對方棋子為基礎,在排上或列上隔一個位置落子。
(14).補——「跳」以後,對方不「斷」,己方填一手形成排列棋。
(15).飛——四方棋的一種棋形或一種著法,以己方棋子為基礎,落子在「日」字的對角上。
(16).離——以對方棋子為基礎,落子在「日」字的對角上。
(17).點——方形成「單刃劍」時,另一方落子在中間防止「雙叫」的著法。
(18).壓——方形成「單刃劍」時,另一方落子在兩端防止「雙叫」的著法。
(19).打——方形成「雙連環」時,另一方阻止其形成「五子連環」的著法。
(20).叫殺——差一步就形成四方形棋的棋形稱為「叫殺」,簡稱「叫」。
(21).雙叫——走一步形成兩個「叫」。雙叫棋是絕殺,因為對方無法全應。
(22).應——當一方叫殺後,另一方採用阻止其成殺的著法。
(23).殺——當一方叫殺後,另一方不應或無法全應,叫殺方形成了四方形棋,雙方結束戰鬥。
重要棋形二子棋形(1).連環。最重要的棋形,由連環演變的三子棋形都具有極強的殺傷力。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10.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10.部分。
(2).掛角。常用棋形,由掛角演變的三子棋形都具有比較強的殺傷力。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11.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11.部分。
(3).跳。常見棋形,「跳」是常用的戰術,暗藏殺機。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12.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12.部分。
(4).飛。初看起來,「飛」比較鬆散,但具有後方支援作用。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13.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13.部分。
三子棋形劍形劍形的布子特點是三個棋子都在同一排(或列)上,形狀象一把劍。劍形是常見的棋形,具有比較強的威懾力。
(5).單刃劍——一側已有對方棋子的三子排列,是一種殺傷力較強的棋形。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14.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14.部分。
(6).雙刃劍——一種兩側無對方棋子影響的三子排列。雙刃劍是絕殺,必須嚴加防範。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15.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15.部分。
(7).短劍——在排或列上,二子連環後再跳一位的棋形,是殺傷力較強的棋形。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16.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16.部分。
(8).長劍——在排或列上,二子連環後再跳二位的棋形。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17.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17.部分。
刀形刀形的布子特點是有二子連環,另有一子在附近配合。刀形是最常用棋形之一,不論是刀形本身,還是其演變形,都有很好的隱蔽性和極強的殺傷力。
(9).三角刀——「叫殺」棋形。如果周邊無對方棋子影響,三角刀是絕殺,必須嚴加防範。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18.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18.部分。
(10).短刀——三角刀的姐妹棋。具有極強的殺傷力,稍有疏忽就會導致「雙叫」。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19.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19.部分。
(11).立刀——與短刀相似的姐妹棋。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20.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20.部分。
(12).大刀——與立刀相似的姐妹棋。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21.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21.部分。
(13).長刀——與立刀相似的姐妹棋。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22.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22.部分。
槍形槍形的布子特點是三子構成等腰三角形,底邊二子相隔一位同在一排(列)上,整個棋形就象一把槍頭,是常用的棋形之一。槍形暗藏殺機,需對應得當。
(14).短槍——矮的槍形,如不注意,就形成「雙叫」。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23.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23.部分。
(15).長槍——高的槍形,威懾力較強,對應需正確。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24.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24.部分。
棍形棍形的布子特點是三子不連環,但又相互配合。棍形的威懾力不及其它棋形,是一種攻防兼備的棋形。
(16).直棍——三子同在一排(列)上。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25.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25.部分。
(17).短棍——三子在對角上成一線。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26.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26.部分。
(18).角棍——短棍的端子平移一步,前二子在「口」角上,後二子在「日」角上。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27.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27.部分。
(19).斜棍——角棍的姐妹棋。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28.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28.部分。
(20).曲棍——角棍的姐妹棋。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29.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29.部分。
(21).折棍——三子構成九十度角。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30.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30.部分。
飛鏢(22).飛鏢——三子都不在同一排(列)的具有聯繫的等腰三角形。飛鏢暗藏絕殺,對方需對應得當。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31.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31.部分。
四子棋形雙連環(23).雙連環——兩個在排上和列上準備連接的連環棋形。雙連環可以演變成五子連環,暗藏絕殺棋形,需正確應對。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32.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32.部分。
五子棋形五子連環(24).五子連環——一種排上和列上三子排列(單刃劍或雙刃劍)的連接。五子連環暗藏絕殺,需提前預防。
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33.及本說明書《附面說明》中的圖33.部分。
附面說明單位mm圖1.棋子。
每一方共有棋子128枚,正面(普通面)供普通著法使用,副面(數碼面)供計步著法使用。
分小棋和大棋二種。
小棋大棋直徑13.5 直徑18厚度4.5 厚度6圖與實物線比例大約1∶1.5圖與實物線比例大約1∶2圖2.棋盤。
棋盤共有16排和16列256個點。
分小棋和大棋二種。
小棋 大棋棋盤規格225×225棋盤規格300×300其中其中排間距離15 排間距離20列間距離15 列間距離20圖與實物線比例大約1∶1.5 圖與實物線比例大約1∶2圖3.四方棋盒子圖(下半部)。
小格內的數碼表示計步著法時存放同號碼的棋子。
分小棋和大棋二種。
小棋大棋棋盒規格312×265.5 棋盒規格416×354其中其中小格內空15×15 小格內空20×20隔牆寬度1.5 隔牆寬度2隔牆淨高3 隔牆淨高4.5四邊淨高4.5 四邊淨高6圖與實物線比例大約1∶1.5 圖與實物線比例大約1∶2
圖4.棋盒裝子(普通)示意圖。
本圖是圖3用正面裝子後的示意圖,適合於普通著法。
棋盒規格與圖3相同;棋子規格見圖1圖面說明。
圖5.棋盒裝子(計步)示意圖。
本圖是圖3用副面裝子後的示意圖,適合於計步著法。
棋盒規格與圖3相同;棋子規格見圖1圖面說明。
圖6.孤子示意圖。
(1)圖中的黑子被白子包圍,在排上和列上與己方棋子無法聯繫,處於孤立狀態,這種棋子屬於孤子。
(2)圖中間的黑子和白子處於孤立狀態,這種相互隔斷的棋子也屬於孤子。
(3)圖中角上和邊上處於孤立狀態的子也是孤子。
圖7.連接子示意圖。
(1)圖中的黑子在排上已經連接,屬於連接子。
(2)圖中的黑子在排和列上都已連接,也是連接子。
(3)圖中的黑子屬於多子連接。
圖8.排列子示意圖。
(1)圖中的黑子屬於三排列。
(2)圖中的黑子屬於四排列。
(3)黑子也是排列子,根據「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這種棋形屬於一個橫向三排列和一個縱向的三排列。
排列子是一種特殊的連接子。
圖9.四方形棋示意圖。
(1)黑子準備形成四方形棋的情形,黑棋的這種情況稱「叫殺」,也簡稱「叫」。
(2)黑棋「叫」,白棋不理會,黑棋就可下出四方形棋,這種情形稱「成殺」,簡稱「殺」,成殺後便結束戰鬥。
(3)除非無可奈何,白棋是不會讓黑棋成殺的,這是白棋下出的棋形,這種情況稱為「應」。
圖10.四方棋棋形——連環。
(1)圖中黑子形成了排連環。
(2)圖中黑子形成了列連環。
(3)圖中「×」處是黑子連環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11.四方棋棋形——掛角。
(1)圖和(2)圖中白子形成掛角棋形。
(3)圖中「×」處是白子掛角後的關鍵點,黑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12.四方棋棋形——跳。
(1)圖是黑子在排上跳一步。
(2)圖是黑子在列上跳二步。
(3)圖中「×」處是黑子在排上跳一步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13.四方棋棋形——飛。
(1)圖是黑子在縱向上飛。
(2)圖是黑子在橫向上飛。
(3)圖中「×」處是黑子橫向飛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14.四方棋棋形——單刃劍。
(1)圖是黑子在排上形成的單刃劍棋形。
(2)圖是黑子在列上形成的單刃劍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單刃劍棋形後時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15.四方棋棋形——雙刃劍。
(1)圖是黑子在排上形成的雙刃劍棋形。
(2)圖是黑子在列上形成的雙刃劍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雙刃劍棋形後的絕殺點,白子無法兩面對應,所以在對弈中必須嚴防對方弈成雙刃劍棋形。
圖16.四方棋棋形——短劍。
(1)圖是黑子在排上形成的短劍棋形。
(2)圖是黑子在列上形成的短劍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短劍棋形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17.四方棋棋形——長劍。
(1)圖是黑子在排上形成的長劍棋形。
(2)圖是黑子在列上形成的長劍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長劍棋形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18.四方棋棋形——三角刀。
(1)圖是黑子形成的三角刀棋形,由於白子前二步對應有誤,實際上黑棋已成絕殺。
(2)圖是黑子形成的三角刀棋形,「×」處是關鍵點。
(3)圖是(1)圖的演變過程白1佔「?」處;黑1 ;白2;黑2形成雙叫棋,絕殺。
圖19.四方棋棋形——短刀。
(1)圖是黑子在橫向上形成的短刀棋形。
(2)圖是黑子在縱向上形成的短刀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短刀棋形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20.四方棋棋形——立刀。
(1)圖是黑子在橫向上形成的立刀棋形。
(2)圖是黑子在縱向上形成的立刀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立刀棋形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21.四方棋棋形——大刀。
(1)圖是黑子在橫向上形成的大刀棋形。
(2)圖是黑子在縱向上形成的大刀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大刀棋形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22.四方棋棋形——長刀。
(1)圖是黑子在橫向上形成的長刀棋形。
(2)圖是黑子在縱向上形成的長刀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長刀棋形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23.四方棋棋形——短槍。
(1)圖是黑子在縱向上形成的短槍棋形。
(2)圖是黑子在橫向上形成的短槍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短槍棋形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24.四方棋棋形——長槍。
(1)圖是黑子在縱向上形成的長槍棋形。
(2)圖是黑子在橫向上形成的長槍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長槍棋形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25.四方棋棋形——直棍。
(1)圖是黑子在排上形成的直棍棋形。
(2)圖是黑子在列上形成的直棍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直棍棋形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26.四方棋棋形——短棍。
(1)圖和(2)圖是黑子形成的短棍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短棍棋形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27.四方棋棋形——角棍。
(1)圖和(2)圖是黑子形成的角棍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角棍棋形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28.四方棋棋形——斜棍。
(1)圖是黑子在橫向上形成的斜棍棋形。
(2)圖是黑子在縱向上形成的斜棍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斜棍棋形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29.四方棋棋形——曲棍。
(1)圖是黑子在橫向上形成的曲棍棋形。
(2)圖是黑子在縱向上形成的曲棍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曲棍棋形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30.四方棋棋形——折棍。
(1)圖和(2)圖是黑子形成的折棍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折棍棋形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31.四方棋棋形——飛鏢。
(1)圖和(2)圖是黑子形成的飛鏢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飛鏢棋形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32.四方棋棋形——雙連環。
(1)圖和(2)圖是黑子形成的雙連環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雙連環棋形後時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圖33.四方棋棋形——五子連環。
(1)圖和(2)圖是黑子形成的五子連環棋形。
(3)圖中「×」處是黑子形成五子連環棋形後的關鍵點,白子必須認真對應。
實現本發明的最好方式本發明很容易實現,普通的棋類生產廠家只需要進行生產工藝的小改動就可生產四方棋(搏擊棋),一般的工藝廠、玩具廠和一般人進行小規模投資也可生產。
生產四方棋可用以下原材料和方法棋子可用塑料、金屬等壓模;陶瓷煅燒;木材雕刻等等。
棋盤可用塑料、紙等印刷;木板雕刻等等。也可刻(或印)在棋盒蓋內側。
棋盒標準裝可用塑料壓模或木板組裝,普通裝也可用一般的硬紙盒。
對弈說明書可濃縮成一頁印在一張紙上,也可印在棋盤的兩邊或棋盒上。
權利要求
1.四方棋的實物設計。包括棋子、棋盤、棋盒三部分。四方棋的棋子、棋盤、棋盒都分為標準型和非標準型,採用標準尺寸製作的稱為標準型,用非標準尺寸製作的屬於非標準型。標準型棋又分為小棋和大棋二種,大棋尺寸與小棋尺寸比是4∶3,小棋的優點是便於攜帶,大棋的優點是便於對弈,各有長處。四方棋棋子、棋盤、棋盒的技術特徵及標準規格如下(1).棋子。分為「黑子」和「白子」二種,每一種為128枚,它們的物理規格相同。棋子為矮園柱體,無數碼的一面稱為正面,另一有數碼的面稱為副面,正面和副面的距離是該園柱體的高,實際上就是棋子的厚度。黑子的正面、副面、柱面(側面)顏色為黑色,副面有編號為1~128的數碼,數碼的顏色為白色,即黑底白字。白子的正面、副面、柱面(側面)顏色為白色,副面有編號為1~128的數碼,數碼的顏色為黑色,即白底黑字。棋子的正面用於普通著法,落子時,正面朝天,有數碼的副面貼在棋盤上;棋子的副面用於計步著法,落子時,有數碼的副面朝天,沒有數碼的正面貼在棋盤上。在計步著法中,棋子中的數碼具有自動計步和計譜的作用。棋子的標準物理尺寸如下(單位mm)小棋直徑13.5厚度4.5大棋直徑18厚度6(2).棋盤。四方棋的棋盤由16條橫線和16條縱線交織而成,其中橫線稱為「排」,縱線稱為「列」,排和列分別用十六進位數1、2、3、4、5、6、7、8、9、A、B、C、D、E、F、0(0表示進位)標記,分別稱為1排、2排......F排、0排和1列、2列......F列、0列。排與列的交叉處或連接處稱為「點」,四方棋共有16×16=256個點。點是四方棋落子的地方。棋盤中央的四個小黑點統稱為「中心點」,它們的據中度是一樣的,四個中心點的作用有二一是起到標示棋盤中心的作用,二是這四個中心點構成的圖形就是四方棋最高級別的棋形——四方形。由四個中心點構成的那個小地方叫「四方臺」,一般來說雙方的搏擊從四方臺或四方臺附近開始。棋盤上的每一個點都可以用排和列作坐標標定其位置,坐標值由二位十六進位數組成,第一位表示排,第二位表示列。例如四個中心點的坐標值分別是88;89;98和99,用坐標值可以確定落子的實際位置。棋盤的標準物理尺寸如下(單位mm)小棋棋盤規格225×225其中排間距離15列間距離15大棋棋盤規格300×300其中排間距離20列間距離20(3).棋盒。棋盒由下半部和上半部組成,二者用合頁連接,上半部起到盒蓋的作用,也可以把盒蓋內側畫上棋盤,供對弈用。盒蓋的平面尺寸與盒座相同,厚度可適當靈活。盒座內每一方有128個小格,每一小格都編有一個從1~128的號碼。棋盒內每一小格放一枚棋子。對於普通著法,正面朝天時棋子可不分編號隨意存放。對於計步著法,有數碼的棋子副面必須朝天,這時,棋子的號碼與盒座內小格的號碼應一一對應。棋盒的主要作用是裝棋子,也可以把盒蓋的內面畫上棋盤供對弈用,對於普通著法,棋盒可有可無,對於計步著法,棋盒是必需的。棋盒(下半部)標準物理尺寸如下(單位mm)小棋棋盒規格312×265.5其中小格內空15×15隔牆寬度1.5隔牆淨高3四邊淨高4.5大棋棋盒規格416×354其中小格內空20×20隔牆寬度2隔牆淨高4.5四邊淨高6四方棋的棋子、棋盤、棋盒物理樣式及標準尺寸。
2.四方棋的對弈規則包括基本規則、計分辦法、勝負裁定。基本規則基本規則是指技術上的規則。四方棋的著法分為普通著法和計步著法。基本規則如下(1).四方棋供二人對弈,一方執黑子,一方執白子。(2).普通著法使用棋子的正面;計步著法使用有數碼的副面,順序是從1號子開始逐一遞增,至128號子結束。每一方最多可下128手,下完128手的棋稱為「滿盤」或「滿棋」。(3).執黑子的一方為先手方首先落子,執白子的一方為後手方緊接著落子,雙方你來我往直至對弈結束。(4).棋子落在棋盤的點上(落定的棋子不能在棋盤上移動),雙方分別搶佔棋盤上的有利點,對弈結束後,根據計分方法分出勝負(或和棋)。(5).一方弈出四方形棋時即視為獲勝而中止對弈,如果雙方直至結束都沒能弈出四方形棋,則用排列分或連接分分出勝負。(6).在對弈過程中,當一方感到自己的劣勢已經無法挽回時,可以主動提出停止對弈,這時應判對方為勝方,己方為負方,這種情形稱為「中盤認負」。計分辦法(1).四方形棋在四方棋(搏擊棋)中,四方形棋是最重要的棋形,如果有一方弈出四方棋形時對弈便結束,形成四方形棋的一方獲勝。四方形棋只判勝負,不計分。(2).排列棋的計分方法三排列的分值是3,n個三排列的分數是n×3;四排列的分值是4,n個四排列的分數是n×4;五排列的分值是5,n個五排列的分數是n×5;六排列的分值是6,n個六排列的分數是n×6;其它依次類推。排列棋的總分=三排列分數+四排列分數+五排列分數+六排列分數+……排列棋是四方棋中第二重要的棋形,在沒有四方形棋形成的情況下,就要以排列棋分數的高低決出勝負。排列子是特殊的連接子,參加連接分的計算。(3).連接分的計分方法連接分的計分比較簡單,計分公式如下連接分=128-孤子數連接棋是搏擊棋中最普通的棋形,大多數的對局用排列分就可以決出勝負,一般情況下無需用連接分決出勝負,只有在排列分不能決出勝負時才用連接分裁定。計分注意事項①已經參加過一次排列組合的棋子不能再參加其它排列的組合,也不能重複參加其它排列分的計算。②對於有二種以上的計分方式時,採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則,選擇一種最高分的計分。③孤子不計分,其作用是破壞對方得分。勝負裁定對弈結束後進行勝負裁定。裁定順序是首先用四方棋裁定,沒有出現四方形棋再用排列分裁定,排列分也無法分出勝負時最後用連接分裁定。(1).如果出現四方形棋,弈成四方形棋的一方為勝方,另一方為負方。(2).如果沒有出現四方形棋,則比較雙方的排列分,排列分高者為勝方,排列分低者為負方。(3).如果排列分也無法決出勝負,則比較雙方的連接分,連接分高者為勝方,連接分低者為負方。(4).如果連接分還是無法決出勝負,則判雙方為和棋。(5).在對弈過程中,如果有一方中盤認負,則判另一方為勝方。(6).違規、違例、違紀、異權等行為等行政處罰另立。四方棋的計分辦法及勝負裁定方法。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棋類。主要技術特徵:1.棋子分正面和副面,正面無數碼,用於普通著法;副面採用數碼設計,每個棋子有一數碼,用於計步著法。2.棋盤採用16排×16列結構,用十六進位數作座標值。3.棋盒設計用於裝棋子,盒座每小格有一數碼,與棋子副面數碼對應。4.排列分、連接分實行分級計分。5.逐級裁定勝負,先根據四方形棋判勝負,無四方形棋時再以排列分或連接分裁定。用途:為廣大群眾設計一種全新棋類,供娛樂、鍛鍊、比賽用。
文檔編號A63F3/02GK1307915SQ00134979
公開日2001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00年12月13日
發明者黎明 申請人: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