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00:21:21 1
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包括:上壓片、下壓片、第一連接螺釘、第二連接螺釘、第三連接螺釘以及第四連接螺釘;上壓片包括一上壓片本體以及從上壓片本體一側延伸出來的一彎角,上壓片本體上設有一第一長腰孔和一第二長腰孔,第一長腰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排第一鋸齒;下壓片包括一下壓片本體以及從下壓片本體一側延伸出來的一彎角,下壓片本體上設有第一排螺紋孔和第二排螺紋孔,第一排螺紋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排第二鋸齒;第一鋸齒和第二鋸齒相互嚙合,第一連接螺釘以及第二連接螺釘穿過第一長腰孔,螺接第一排螺紋孔中的兩個螺紋孔,第三連接螺釘以及第四連接螺釘穿過第二長腰孔,螺接第二排螺紋孔中的兩個螺紋孔。
【專利說明】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臨床醫學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已往胸骨劈開手術後的胸骨固定的主要方式有鋼絲縫合固定(目前最常用)和美國B1MET MICROFIXAT1N, INC公司生產的鋼板螺釘固定系統。對老年骨質疏鬆或再手術病人往往因固定不牢而出現鬆動,縱隔積液感染及癒合不良。國內華森(專利未查)胸骨固定裝置雖能解決上述問題,但裝置厚重,對胸骨壓迫較重,不利軟組織縫合及癒合。由於其抱緊葉片的寬度小於肋間寬度,可能因上下滑動而引起鬆動,其缺乏胸骨柄固定裝置,需另加鋼絲縫合固定胸骨柄。再者,該裝置操作複雜,需利用特殊的固定和對合裝置。所有鋼絲固定都可能引起出血及損傷,止血延長了手術時間,不利於病患恢復。
[0003]有鑑於此,本領域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克服了現有技術的困難,為克服上述現有胸骨固定裝置的缺陷及不足,本專利採用了合攏式胸骨抱緊,上下片齒合防滑及螺釘固定等多重結構,既能保證劈開胸骨的緊密接觸固定,防止鬆動及滑動,其輕薄的設計有利於軟組織的縫合和癒合。利用常規手術器械不需特殊設備即能輕便快速安裝,利於推廣應用。
[0005]本專利要解決的問題是心胸外科胸骨劈開手術後的胸骨固定。本產品還根據胸骨柄的特殊性,設計了同時固定胸骨柄的獨特胸骨柄固定系統,而無需另外附加鋼絲固定。由於本產品輕薄,不致因凸出於體表而影響美觀。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包括:上壓片、下壓片、第一連接螺釘、第二連接螺釘、第三連接螺釘以及第四連接螺釘;
[0007]所述上壓片包括一上壓片本體以及從上壓片本體一側延伸出來的一彎角,所述上壓片本體上設有一第一長腰孔和一第二長腰孔,所述第一長腰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排第一鋸齒;
[0008]所述下壓片包括一下壓片本體以及從下壓片本體一側延伸出來的一彎角,所述下壓片本體上設有第一排螺紋孔和第二排螺紋孔,所述第一排螺紋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排第二鋸齒;
[0009]所述第一鋸齒和所述第二鋸齒相互嚙合,所述第一連接螺釘以及第二連接螺釘分別穿過所述上壓片本體的第一長腰孔,螺接在所述下壓片本體的第一排螺紋孔中的兩個螺紋孔,
[0010]所述第三連接螺釘以及第四連接螺釘分別穿過所述上壓片本體的第二長腰孔,螺接在所述下壓片本體的第二排螺紋孔中的兩個螺紋孔。
[0011 ] 優選地,所述彎角向所述上壓片本體的下表面彎曲,所述彎角向所述下壓片本體的下表面彎曲。
[0012]優選地,所述第一長腰孔與所述第二長腰孔平行。
[0013]優選地,所述下壓片本體的第一排螺紋孔位於所述上壓片本體的第一長腰孔的下方,所述第一排螺紋孔的排列方向對應所述第一長腰孔的長度方向;
[0014]所述下壓片本體的第二排螺紋孔位於所述上壓片本體的第二長腰孔的下方,所述第二排螺紋孔的排列方向對應所述第二長腰孔的長度方向。
[0015]優選地,所述下壓片本體的兩邊分別還設有若干組導向槽,所述上壓片本體沿所述導向槽之間滑動。
[0016]優選地,所述導向槽包括第一導向槽和第二導向槽,所述第一導向槽和第二導向槽的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鋸齒設置在所述第一導向槽與第二導向槽之間。
[0017]優選地,所述上壓片本體上還設有一鏤空孔,所述鏤空孔位於所述第一長腰孔和第二長腰孔之間;
[0018]所述下壓片本體上還設有一鏤空孔,所述鏤空孔位於所述第一排螺紋孔和第二排螺紋孔之間。
[0019]優選地,所述上壓片本體上的鏤空孔的形狀為梯形,且所述下壓片本體上的鏤空孔的形狀為梯形。
[0020]優選地,所述第一排螺紋孔的螺孔之間的間距為3cm,所述第二排螺紋孔的螺孔之間的間距為3cm。
[0021]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與現有技術相比,材料強度可靠,生物相容性好,不引起機體排斥反應。性能可靠,價格實惠。利於推廣。降低醫療成本,節約費用,同時因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增強民族企業活力,減少進口。如能出口,將還可大大增加外匯收入。
[0022]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上壓片的立體圖;
[002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下壓片的立體圖;
[0025]圖3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的正視圖;以及
[0026]圖4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的立體圖。
[0027]附圖標記
[0028]I上壓片
[0029]11上壓片本體
[0030]12 彎角
[0031]13第一長腰孔
[0032]14第一鋸齒
[0033]15第二長腰孔
[0034]16鏤空孔
[0035]2下壓片
[0036]21下壓片本體
[0037]22 彎角
[0038]23第一導向槽
[0039]24第二鋸齒
[0040]25第二導向槽
[0041]26螺紋孔
[0042]27鏤空孔
[0043]28螺紋孔
[0044]3第一連接螺釘
[0045]4第二連接螺釘
[0046]5第三連接螺釘
[0047]6第四連接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0048]下面通過圖1至4來介紹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例。
[0049]實施例1
[0050]如圖1至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包括:上壓片1、下壓片
2、第一連接螺釘3、第二連接螺釘4、第三連接螺釘5以及第四連接螺釘6。所述上壓片I包括一上壓片本體11以及從上壓片本體11 一側延伸出來的一彎角12,所述上壓片本體11上設有一第一長腰孔13和一第二長腰孔15,所述第一長腰孔13的兩側分別設有一排第一鋸齒14 ;所述下壓片2包括一下壓片本體21以及從下壓片本體21 —側延伸出來的一彎角22,所述下壓片本體21上設有第一排螺紋孔和第二排螺紋孔,所述第一排螺紋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排第二鋸齒24 ;所述第一鋸齒14和所述第二鋸齒24相互嚙合,所述第一連接螺釘3以及第二連接螺釘4分別穿過所述上壓片本體11的第一長腰孔13,螺接在所述下壓片本體21的第一排螺紋孔中的兩個螺紋孔26,所述第三連接螺釘5以及第四連接螺釘6分別穿過所述上壓片本體11的第二長腰孔15,螺接在所述下壓片本體21的第二排螺紋孔中的兩個螺紋孔28。
[0051]所述彎角12向所述上壓片本體11的下表面彎曲,所述彎角22向所述下壓片本體21的下表面彎曲。所述第一長腰孔13與所述第二長腰孔15平行。所述下壓片本體21的第一排螺紋孔位於所述上壓片本體11的第一長腰孔13的下方,所述第一排螺紋孔的排列方向對應所述第一長腰孔13的長度方向;所述下壓片本體21的第二排螺紋孔位於所述上壓片本體11的第二長腰孔15的下方,所述第二排螺紋孔的排列方向對應所述第二長腰孔15的長度方向。所述下壓片本體21的兩邊分別還設有若干組導向槽,所述上壓片本體11沿所述導向槽之間滑動。所述導向槽包括第一導向槽23和第二導向槽25,所述第一導向槽23和第二導向槽25的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鋸齒24設置在所述第一導向槽23與第二導向槽25之間。
[0052]所述上壓片本體11上還設有一鏤空孔16,所述鏤空孔16位於所述第一長腰孔13和第二長腰孔15之間;所述下壓片本體21上還設有一鏤空孔27,所述鏤空孔27位於所述第一排螺紋孔和第二排螺紋孔之間。所述上壓片本體11上的鏤空孔16的形狀為梯形,且所述下壓片本體21上的鏤空孔27的形狀為梯形。所述第一排螺紋孔的螺孔26之間的間距為3cm,但不以此為限。所述第二排螺紋孔的螺孔28之間的間距為3cm,但不以此為限。
[0053]圖3和4示出了第一連接螺釘3、第二連接螺釘4、第三連接螺釘5以及第四連接螺釘6分別螺接下壓片本體21上的第一排螺紋孔中的兩個螺紋孔26和第二排螺紋孔中的兩個螺紋孔28,來連接上壓片I與下壓片2的使用狀態。
[0054]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如下:
[005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由上壓片1、下壓片2、第一連接螺釘3、第二連接螺釘4、第三連接螺釘5以及第四連接螺釘6組成,上壓片I和下壓片2分別延伸出彎角12和彎角22,彎角可從下端抱住胸骨,上端用螺釘連接固定,從而實現方便、快捷的固定連接。在接觸面增加鋸齒,作用可實現小距離調節和增大摩擦,每個小齒水平方向移動
0.5mm,每個規格移動5mm。上壓片上開兩個長腰槽,可實現移動位置的任意固定;下壓片上有兩排螺紋孔,分別與兩個長腰槽對應。每排螺紋孔之間的間距3cm,可保證在移動的任何位置連接2個螺紋,另外在兩邊增加了導向槽,方便上下壓片的移動。連接螺釘為自攻鎖緊螺釘,即能連接上下壓片,又能直接固定在胸肋骨上,增加了連接的穩固性。螺紋根據需求可分為3種長度,3mm、6mm、1mm,最短的3mm是考慮部分人群,比如老人胸肋骨骨質已經疏鬆,不能連接螺釘,只上下壓片連接即可。6mm和1mm螺釘可連接在骨頭上,使其更加牢固。
[0056]本實用新型主要使用在胸肋骨的上端,為了更好的固定增加了第三連接螺釘5以及第四連接螺釘6的連接位置,以便保證在任何移動位置都可實現4個螺釘的連接,強度增力口,穩定性增強。
[0057]綜上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與現有技術相比,材料強度可靠,生物相容性好,不引起機體排斥反應。性能可靠,價格實惠。利於推廣。降低醫療成本,節約費用,同時因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增強民族企業活力,減少進口。如能出口,將還可大大增加外匯收入。
[0058]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於使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不能僅以本實施例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變化或修飾,仍落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上壓片(I)、下壓片(2)、第一連接螺釘(3)、第二連接螺釘(4)、第三連接螺釘(5)以及第四連接螺釘(6); 所述上壓片(I)包括一上壓片本體(11)以及從上壓片本體(11) 一側延伸出來的一彎角(12),所述上壓片本體(11)上設有一第一長腰孔(13)和一第二長腰孔(15),所述第一長腰孔(13)的兩側分別設有一排第一鋸齒(14); 所述下壓片(2)包括一下壓片本體(21)以及從下壓片本體(21) —側延伸出來的一彎角(22),所述下壓片本體(21)上設有第一排螺紋孔和第二排螺紋孔,所述第一排螺紋孔的兩側分別設有一排第二鋸齒(24); 所述第一鋸齒(14)和所述第二鋸齒(24)相互嚙合,所述第一連接螺釘(3)以及第二連接螺釘(4)分別穿過所述上壓片本體(11)的第一長腰孔(13),螺接在所述下壓片本體(21)的第一排螺紋孔中的兩個螺紋孔(26 ), 所述第三連接螺釘(5 )以及第四連接螺釘(6 )分別穿過所述上壓片本體(11)的第二長腰孔(15),螺接在所述下壓片本體(21)的第二排螺紋孔中的兩個螺紋孔(28)。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彎角(12)向所述上壓片本體(11)的下表面彎曲,所述彎角(22 )向所述下壓片本體(21)的下表面彎曲。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長腰孔(13)與所述第二長腰孔(15)平行。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壓片本體(21)的第一排螺紋孔位於所述上壓片本體(11)的第一長腰孔(13)的下方,所述第一排螺紋孔的排列方向對應所述第一長腰孔(13)的長度方向; 所述下壓片本體(21)的第二排螺紋孔位於所述上壓片本體(11)的第二長腰孔(15)的下方,所述第二排螺紋孔的排列方向對應所述第二長腰孔(15)的長度方向。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下壓片本體(21)的兩邊分別還設有若干組導向槽,所述上壓片本體(11)沿所述導向槽之間滑動。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槽包括第一導向槽(23)和第二導向槽(25),所述第一導向槽(23)和第二導向槽(25)的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鋸齒(24)設置在所述第一導向槽(23)與第二導向槽(25)之間。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壓片本體(11)上還設有一鏤空孔(16),所述鏤空孔(16)位於所述第一長腰孔(13)和第二長腰孔(15)之間; 所述下壓片本體(21)上還設有一鏤空孔(27),所述鏤空孔(27)位於所述第一排螺紋孔和第二排螺紋孔之間。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壓片本體(11)上的鏤空孔(16)的形狀為梯形,且所述下壓片本體(21)上的鏤空孔(27)的形狀為梯形。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抓扣式胸骨固定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排螺紋孔的螺孔(26)之間的間距為3cm,所述第二排螺紋孔的螺孔(28)之間的間距為3cm。
【文檔編號】A61B17/68GK203988309SQ201420395792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7日
【發明者】楊立信, 王潔 申請人:楊立信, 王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