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固態繼電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08 07:58:51 1
新型固態繼電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固態繼電器;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固態繼電器,散熱效果較好,有效提高使用壽命;散熱器包括相互連接為一體結構的底板、側板、散熱片和導流板,底板和側板分別貼合固定在繼電器本體的底部以及側面,散熱片為多個,散熱片垂直固定並對稱分布在側板的外側面,導流板環繞固定在散熱片的外側,導流板頂端與側板頂端的間距大於導流板底端與側板底端的間距,導流板的底部還設置有導流氣孔、並且導流氣孔的內側開口處向上傾斜,導流氣孔的外側開口處還設置有擋流板,散熱器為銅散熱器。
【專利說明】新型固態繼電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固態繼電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固態繼電器。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固態繼電器是一種由微電子電路、分立電子器件、電力電子功率器件組成的無觸點開關裝置,廣泛應用於電路控制中;現有的固態繼電器,通常包括繼電器本體和散熱器,散熱器為金屬材質的散熱底板,繼電器本體設置在散熱底板上,這種散熱器難以有效地保證散熱效果,長期使用後容易出現繼電器本體內的電子元件因高溫而受損的問題,進而影響固態繼電器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散熱效果較好,有效提高使用壽命的新型固態繼電器。
[0004]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固態繼電器,包括繼電器本體和散熱器,所述散熱器包括相互連接為一體結構的底板、側板、散熱片和導流板,所述底板和側板分別貼合固定在所述繼電器本體的底部以及側面,所述散熱片為多個,所述散熱片垂直固定並對稱分布在所述側板的外側面,所述導流板環繞固定在所述散熱片的外側,所述導流板頂端與所述側板頂端的間距大於導流板底端與側板底端的間距,所述導流板的底部還設置有導流氣孔、並且所述導流氣孔的內側開口處向上傾斜,所述導流氣孔的外側開口處還設置有擋流板,所述散熱器為銅散熱器。
[0005]進一步的,所述側板的外側面還設置有導流突條,所述導流突條與所述散熱片相互平行。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包括繼電器本體和散熱器,散熱器包括相互連接為一體結構的底板、側板、散熱片和導流板,底板和側板分別貼合固定在繼電器本體的底部以及側面,散熱片為多個,散熱片垂直固定並對稱分布在側板的外側面,導流板環繞固定在散熱片的外側,導流板頂端與側板頂端的間距大於導流板底端與側板底端的間距,導流板的底部還設置有導流氣孔、並且導流氣孔的內側開口處向上傾斜,導流氣孔的外側開口處還設置有擋流板,散熱器為銅散熱器;這樣,繼電器本體產生的熱量可以通過底板、側板、散熱片和導流板相互傳導並實現多層同時散熱,有效增大了散熱面積,而側板、散熱片與導流板圍成的散熱空腔內,空氣與散熱器之間的熱量得到充分交換,並且熱空氣上升,在負壓的作用下,冷空氣自底部的通道以及導流板上的導流通氣孔進入,即使沒有散熱風扇的作用,散熱器內部也可形成自循環的散熱氣流,有效地提高了散熱效果,若存在散熱風扇等外源風源,擋流板則又可以有效地將空氣導入至散熱器內部,有效地提高了散熱效果,有效提聞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向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0010]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固態繼電器,包括繼電器本體I和散熱器,散熱器包括相互連接為一體結構的底板2、側板3、散熱片4和導流板5,底板2和側板3分別貼合固定在繼電器本體I的底部以及側面,散熱片4為多個,散熱片4垂直固定並對稱分布在側板3的外側面,導流板5環繞固定在散熱片的外側,導流板5頂端與側板3頂端的間距大於導流板底端與側板底端的間距,導流板5的底部還設置有導流氣孔6、並且導流氣孔的內側開口處向上傾斜,導流氣孔的外側開口處還設置有擋流板7,散熱器為銅散熱器;這樣,繼電器本體產生的熱量可以通過底板、側板、散熱片和導流板相互傳導並實現多層同時散熱,有效增大了散熱面積,而側板、散熱片與導流板圍成的散熱空腔內,空氣與散熱器之間的熱量得到充分交換,並且熱空氣上升,在負壓的作用下,冷空氣自底部的通道以及導流板上的導流通氣孔進入,即使沒有散熱風扇的作用,散熱器內部也可形成自循環的散熱氣流,有效地提高了散熱效果,若存在散熱風扇等外源風源,擋流板則又可以有效地將空氣導入至散熱器內部,有效地提高了散熱效果,有效提高使用壽命;另外,導流板頂端與側板頂端的間距大於導流板底端與側板底端的間距,可以有助於熱空氣向外排出並在散熱器底部形成負壓。
[0011]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固態繼電器,側板的外側面還設置有導流突條8,導流突條8與散熱片4相互平行;這樣,可以進一步完成散熱器內部空氣的導流,使熱空氣順利上升排出。
[0012]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固態繼電器,包括繼電器本體和散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器包括相互連接為一體結構的底板、側板、散熱片和導流板,所述底板和側板分別貼合固定在所述繼電器本體的底部以及側面,所述散熱片為多個,所述散熱片垂直固定並對稱分布在所述側板的外側面,所述導流板環繞固定在所述散熱片的外側,所述導流板頂端與所述側板頂端的間距大於導流板底端與側板底端的間距,所述導流板的底部還設置有導流氣孔、並且所述導流氣孔的內側開口處向上傾斜,所述導流氣孔的外側開口處還設置有擋流板,所述散熱器為銅散熱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固態繼電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側板的外側面還設置有導流突條,所述導流突條與所述散熱片相互平行。
【文檔編號】H01H45/12GK203398015SQ201320523854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7日
【發明者】王武林 申請人:捷碩(長泰)電力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