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紡織品的加溼裝置的製造方法
2023-05-07 23:34:07 2
專利名稱:一種紡織品的加溼裝置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紡織品的加溼裝置,該裝置可以利用雨水回收對紡織品進行加溼,有效降低投資和運營成本。其結構包括工作倉,所述的工作倉上方設有一集水池,所述的集水池通過吸收管與吸水泵相連接,吸收管的左端設有球形過濾網;所述的吸水泵右側與進水管相連,進水管的另一端向下彎折進入工作倉,與第一箱體相連接;所述的工作倉內設有一平板,第一箱體設於平板右側的上方,第一箱體中設有大顆粒過濾網;第一箱體左端通過第一接頭與第二箱體相連接,第二箱體中設有中顆粒過濾網。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紡織品的加溼裝置,操作簡單,使用方便,適用於多種紡織品的加溼。
【專利說明】
一種紡織品的加溼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領域,尤其是一種紡織品的加溼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紡織工業生產使用的是纖維原料,在不同的溼度條件下,它們的物理特性和機械特性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同樣,由纖維原料紡織而成的半成品紡織品,在進行後續加工之前,其溼度也比較重要,會影響後續各道工序的生產情況,直接影響成品的產量和質量。
[0003]目前,紡織品的加溼方式採用較多的是中央空調噴淋室,其投資和運營成本較高,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紡織品的加溼裝置,該裝置可以利用雨水回收對紡織品進行加溼,有效降低投資和運營成本。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種紡織品的加溼裝置,其特徵是,其結構包括工作倉,所述的工作倉上方設有一集水池,所述的集水池通過吸收管與吸水慄相連接,吸收管的左端設有球形過濾網;所述的吸水慄右側與進水管相連,進水管的另一端向下彎折進入工作倉,與第一箱體相連接;
[0006]所述的工作倉內設有一平板,第一箱體設於平板右側的上方,第一箱體中設有大顆粒過濾網;第一箱體左端通過第一接頭與第二箱體相連接,第二箱體中設有中顆粒過濾網;第二箱體的左端通過第二接頭與第三箱體相連接,第三箱體中設有小顆粒過濾網;
[0007]第三箱體通過出水管與增壓慄相連接,增壓慄通過支架固定於平板的底面;增壓慄通過第三接頭與一兩端封閉的筒管相連接,筒管的底部設有若干網孔;
[0008]所述的筒管下方的工作倉的兩側分別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
[0009]優選的,所述的集水池上設有一錐形收納口。
[0010]優選的,所述的筒管通過支杆與平板的底面相連接。
[0011]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0012]1、由於所述的工作倉上方設有一集水池,所述的集水池通過吸收管與吸水慄相連接,吸收管的左端設有球形過濾網,因此,使用時,集水池可以收集雨水,球形過濾網可以對雨水中的雜物進行初步攔截,為後面紡織品的加溼做準備,它是一個節能、環保設備,具有很好的推廣利用價值。
[0013]2、由於第一箱體中設有大顆粒過濾網,第二箱體中設有中顆粒過濾網,第三箱體中設有小顆粒過濾網,因此,使用時,三個箱體可以依次對雨水進行過濾,防止後面加溼時設備的堵塞,保證加溼工作的順利進行。
[0014]3、由於第三箱體通過出水管與增壓慄相連接,增壓慄通過第三接頭與一兩端封閉的筒管相連接,筒管的底部設有若干網孔,因此,使用時,增壓慄可以起到增壓的作用,筒管上的若干網孔可以對紡織品進行噴淋,從而起到了加溼的作用,有效減少了投資和運營成本。
[0015]4、由於所述的筒管下方的工作倉的兩側分別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因此,紡織品可以通過進料口和出料口運行,筒管即可對從下方經過的紡織品進行加溼,結構合理,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7]圖2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標記說明:I集水池,2錐形收納口,3球形過濾網,4吸收管,5吸水慄,6進水管,7第一箱體,8支杆,9大顆粒過濾網,1第一接頭,11第二箱體,12中顆粒過濾網,13第二接頭,14增壓慄,15支架,16平板,17出水管,18小顆粒過濾網,19第三箱體,20出料口,21紡織品,22筒管,23網孔,24第三接頭,25進料口,26工作倉。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0]如圖1、圖2所示,該種紡織品的加溼裝置,其結構包括工作倉26,所述的工作倉26上方設有一集水池1,所述的集水池I通過吸收管4與吸水慄5相連接,吸收管4的左端設有球形過濾網3;所述的吸水慄5右側與進水管6相連,進水管6的另一端向下彎折進入工作倉26,與第一箱體7相連接。使用時,集水池可以收集雨水,球形過濾網可以對雨水中的雜物進行初步攔截,為後面紡織品的加溼做準備。
[0021]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所述的工作倉26內設有一平板16,第一箱體7設於平板16右側的上方,第一箱體7中設有大顆粒過濾網9;第一箱體7左端通過第一接頭10與第二箱體11相連接,第二箱體11中設有中顆粒過濾網12;第二箱體11的左端通過第二接頭13與第三箱體19相連接,第三箱體19中設有小顆粒過濾網18。使用時,三個箱體可以依次對雨水進行過濾,防止後面加溼時設備的堵塞,保證加溼工作的順利進行。
[0022]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第三箱體19通過出水管17與增壓慄14相連接,增壓慄14通過支架15固定於平板16的底面;增壓慄14通過第三接頭24與一兩端封閉的筒管22相連接,筒管22的底部設有若干網孔23。使用時,增壓慄可以起到增壓的作用,筒管上的若干網孔可以對紡織品進行噴淋,從而起到了加溼的作用,有效減少了投資和運營成本。
[0023]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所述的筒管22下方的工作倉26的兩側分別設有進料口25和出料口 20。使用時,紡織品可以通過進料口和出料口運行,筒管即可對從下方經過的紡織品進行加溼,結構合理,使用方便。
[0024]上述實施例中,更為具體的,所述的集水池I上設有一錐形收納口2。更加有利於雨水的收集。
[0025]上述實施例中,更為具體的,所述的筒管22通過支杆8與平板16的底面相連接。增加筒管的牢固性。
[002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紡織品的加溼裝置,通過工作倉、集水池、吸水慄、第一箱體、第二箱體、第三箱體、增壓慄和筒管相互配合,實現了對紡織品加溼的作用,它操作簡單,使用方便,適用於多種紡織品的加溼。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動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屬於本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
【主權項】
1.一種紡織品的加溼裝置,其特徵是,其結構包括工作倉,所述的工作倉上方設有一集水池,所述的集水池通過吸收管與吸水慄相連接,吸收管的左端設有球形過濾網;所述的吸水慄右側與進水管相連,進水管的另一端向下彎折進入工作倉,與第一箱體相連接; 所述的工作倉內設有一平板,第一箱體設於平板右側的上方,第一箱體中設有大顆粒過濾網;第一箱體左端通過第一接頭與第二箱體相連接,第二箱體中設有中顆粒過濾網;第二箱體的左端通過第二接頭與第三箱體相連接,第三箱體中設有小顆粒過濾網; 第三箱體通過出水管與增壓慄相連接,增壓慄通過支架固定於平板的底面;增壓慄通過第三接頭與一兩端封閉的筒管相連接,筒管的底部設有若干網孔; 所述的筒管下方的工作倉的兩側分別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紡織品的加溼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集水池上設有一錐形收納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紡織品的加溼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筒管通過支杆與平板的底面相連接。
【文檔編號】D06B23/20GK205711350SQ20162031804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5日
【發明人】施純嶼
【申請人】吳江市元通紡織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