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幅織物卷繞張力、速度恆定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1:40:16 1
專利名稱:平幅織物卷繞張力、速度恆定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工業印染生產中平幅織物卷繞張力、速度恆定控制裝置,如卷染機上採用的平幅織物卷繞張力、速度恆定控制裝置。
常用的織物平幅卷繞設備,如卷染機,又稱染缸,主要有染槽、卷布輥、導布輥組成,為間隙式染色設備。織物先平幅卷繞於第一隻卷布輥上,通過導布輥進入染槽染液後卷繞於第二隻卷布輥上,當織物即將卷完時,再從第二隻卷布輥退卷到第一隻卷布輥上,如此往復,直到上染完畢。目前,為提高染色質量,卷染機都裝有織物張力或運行速度自動控制裝置。通常情況下,採用液壓控制方式以等速度控制整個卷繞過程,但由於織物卷繞直徑的不斷變化,卷染過程中織物所受的張力也不斷變化,故織物的色差明顯,次布率高,尤其是織物首尾部分的張力差異最大,色差也最嚴重;當採用恆張力方式控制卷繞過程時,卷繞直徑較小時速度尚可達到預設工藝要求,但隨著卷繞直徑的增大,速度明顯下降,致使產量下降。目前,卷染機還沒有將張力和速度一併考慮的自動控制系統,其他類似的織物平幅卷繞處理設備採用的卷繞張力、速度自動控制裝置的情況也是如此。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建立一種能克服上述缺陷的平幅織物卷繞張力、速度恆定控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如下。它以原卷繞設備為基礎,另包括設於導布輥的軸承座下方的張力傳感器,與所述軸承下端固定並傳遞導布輥張力變化給張力傳感器的託板,設於導布輥軸端部、並用聯軸器與導布輥相連的速度傳感器,設於控制櫃內的程序控制計算機系統,聯接傳感器與程序控制計算機系統的電纜信號線,接受程序控制計算機系統指令並分別控制兩卷布輥傳動電動機的兩隻電動機驅動器。在上述結構條件下,形成了兩個自動閉環控制系統上述張力傳感器所受的壓力信號通過電纜信號線傳遞到控制櫃內的程序控制計算機系統,經去除幹擾信號、濾波、消零等處理後,按一定比例運算,並與所需工藝要求相對應的預設張力值比較,通過程序控制計算機預置的程序處理,分別給兩隻對應電動機驅動器發出調整速度(提速或減速)的切換信號指令,電動機動作後織物張力發生變化,並逐步達到預設張力要求,兩卷布輥電動機的同步則由程序控制系統的同步驅動控制器保證;另外,上述速度傳感器得到的導布輥實際運行速度信號也通過電纜信號線傳遞到控制櫃內的程序控制計算機系統,經去除幹擾信號、濾波等處理後,經角速度和線速度轉換及其信號放大,與對應工藝要求所預設的車速相比較,通過程控計算機預置程序處理後作出電動機驅動切換信號指令,兩隻電動機驅動器分別使兩隻對應的電動機動作,使兩卷布輥卷繞速度產生變化並逐步達到預設的速度要求,兩卷布輥驅動電動機的同步也由程序控制系統的同步驅動器保證。上述雙閉環自動控制系統對張力和速度具有即時控制、調節功能,實現織物卷繞恆速度和恆張力(預設張力)的工藝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採用這種張力、速度恆定控制系統後,可減少織物首尾處理差異,如色差,使卷染機車速提高到120m/s,增大卷布輥容量,提高產量,減少拆裝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與傳統控制系統相比,電能可節約40%。採用計算機控制系統,可使用人機界面控制,通過菜單、人機對話等方式使操作更直接、方便,實現該類設備的全自動化和傻瓜化。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張力傳感器、速度傳感器安裝位置示意圖;附圖2為採用本實用新型的卷染機的總體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採用的程序控制系統方框圖。圖中1. 張力傳感器;2. 速度傳感器;3. 導布輥;4. 卷布輥;5. 染槽; 6. 軸承座;7. 聯軸器;8. 託板; 9. 支撐筋;10.託架; 11.螺帽; 12.託架。
以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實施說明。
如
圖1所示,張力傳感器1設置於託架10上,託架10通過支撐筋9與軸承座6聯結。速度傳感器2為光電編碼器,可通過L型託架12與聯軸器7相連,L型託架12固定在託板8上;速度傳感器2也可通過同樣的方式設於卷布輥的軸端。程序控制計算機系統所用軟硬體為已知技術,兩臺電動機驅動器為直接或交流單相可逆控制器,置於電氣控制櫃中。使用本實用新型恆定控制系統時,卷繞機卷繞速度範圍為20~120m/min,卷繞張力範圍為5~50kg。如處理牛仔布時,速度和張力分別設定為50m/min和50kg,織物首尾無色差。
權利要求1.平幅織物卷繞張力、速度恆定控制裝置,包括卷布輥、導布輥等,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設於導布輥3的軸承座6下方的張力傳感器1,與所述軸承座6的下端固定並傳遞導布輥3的張力變化給張力傳感器1的託板8,設於導布輥3軸端部、並用聯軸器7與導布輥3軸端相連的速度傳感器2。
專利摘要紡織印染生產中採用的平幅織物卷繞張力、速度恆定控制裝置,特徵是設有導布輥張力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與上述傳感器相聯的程序控制計算機系統,接受所述計算機系統指令並控制卷布輥傳動電動機的電動機驅動器,由此形成卷繞張力、速度兩閉環自動控制系統。採用後可減少織物首、尾處理的差異,如色差;提高車速、產量;增大卷布輥容量,提高效率;實現設備的全自動化和傻瓜化。
文檔編號B65H23/00GK2423259SQ00216758
公開日2001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00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00年3月9日
發明者蘇壽喜 申請人:上海海泰克系統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