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工頻節能型電採暖爐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7:42:42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採暖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工頻節能型電採暖爐。
背景技術:
目前,採暖設備中的採暖爐多為燒煤型採暖爐或燒氣型採暖爐與水暖裝置相連通的結構形式,其使用過程中帶來很大的環境汙染和環保問題,且熱循環效率低,取暖效果不佳。現有技術中還存在電採暖爐形式,一般採用金屬電熱絲加熱,此種採暖方式的缺點是熱量散熱不均勻且耗能較多,而且不能實現真正的水電隔離。
採用納米電熱膜材料的電加熱件能夠實現真正的水電隔離並且熱效率高,其它納米電熱膜材料的加熱水箱結構是加熱件橫向伸入加熱水箱,由於水受熱後,上部水溫高於下部水溫,其最脆弱的固定部位在側面,上部的加熱件固定部位故障率升高,設備的使用壽命縮短。另外,由於電採暖爐一般都設有安裝底角,如果進出水管從箱體的下部出口,就會使電採暖爐在安裝時下端還要有足夠的外部管路的安裝空間,如果底角與地面之間距離不夠大就很不容易安裝,給安裝造成很大困難。
公告號為CN 202303635 U的中國專利提出的電採暖爐雖然採用了納米電熱膜材料的加熱件但是也是採用了加熱件橫插式安裝結構,並且進出水管路也是布置於下端。
採用石英玻璃納米熱膜電加熱件由底部向上伸入加熱水箱的安裝方式,所有加熱件均勻恆溫工作,且最脆弱的結構部分在底部,受溫底,長時間使用也不會產生故障,大大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並且採用在側面設置進出水管的方式,節省下部管路出口的安裝空間,更適用於平面落地放置。
再有,現有的電採暖爐都採用了水溫傳感器作為控溫檢測元件,當這個水溫傳感器信號故障時,使加熱水箱內產生高溫,甚至水蒸汽,直至幹燒,使設備產生故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工頻節能型電採暖爐,採用納米電熱膜材料的電加熱件並採用電加熱件由底部向上伸入加熱水箱的安裝方式,實現真正的水電隔離和提高熱效率,採用在側面設置進出水管的方式,節省下部管路出口的安裝空間,更適用於平面落地放置,採用超溫傳感器作為水溫傳感器的故障備用,在水溫傳感器故障時,由超溫傳感器進行超溫保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工頻節能型電採暖爐,包括殼體、加熱水箱、進水管、出水管、補水管、大氣連通管、電加熱件、安裝隔板、水位傳感器、水溫傳感器、超溫傳感器、漏電保護開關、主控制板、功率繼電器、操作面板、接地端子。
所述的殼體內設置有加熱水箱,加熱水箱左右兩側設置有進水管、出水管、補水管和大氣連通管。
所述的加熱水箱正面上部設置有水位傳感器、水溫傳感器、超溫傳感器,超溫傳感器作為水溫傳感器的故障備用。
所述的電加熱件為石英玻璃納米熱膜電加熱件,由加熱水箱下部向上伸入到加熱水箱內,一端固定安裝在加熱水箱底部。
所述的殼體內設置有安裝隔板和接地端子,所述的主控制板和功率繼電器安裝在安裝隔板上,主控制板通過導線與水位傳感器、溫度傳感器、超溫傳感器、功率繼電器、操作面板、漏電保護開關相連接,主控制板通過功率繼電器與石英玻璃納米熱膜電加熱件相連接,接地端子與漏電保護開關接地端相連接。
所述的石英玻璃納米熱膜電加熱件的底部安裝部位通過四周的螺栓固定,並內襯耐高溫矽膠墊進行密封。
所述的主控制板為單片機控制裝置,所述的操作面板為LCD顯示屏及配套的按鈕。
所述的水溫傳感器為NTC溫度傳感器,通過加熱水箱上部安裝孔插入加熱水箱內。
所述的超溫傳感器為95度溫度開關,通過加熱水箱上部安裝孔插入加熱水箱內。
所述的操作面板設置在殼體正面上部的罩板上,所述的漏電保護開關設置在殼體側面,所述的接地端子固定在殼體內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採用納米電熱膜材料的電加熱件並採用電加熱件由底部向上伸入加熱水箱的安裝方式,實現真正的水電隔離和提高熱效率,並且電加熱件的安裝方式使加熱件的脆弱部分是溫度最低的部分設備故障率低;
2、採用在側面設置進出水管的方式,節省下部管路出口的安裝空間,更適用於平面落地放置;
3、採用超溫傳感器作為水溫傳感器的故障備用,在水溫傳感器故障時,由超溫傳感器進行超溫保護;
4、採用補水管用來連接補水箱,確保加熱水箱內始終有水和緩解加熱水箱內熱水膨脹產生的水量。大氣連通管用來連接大氣連通管,確保加熱水箱內的氣體及時排放出去和緩解加熱水箱內熱水膨脹產生的水量;
5、通過進水管及出水管與暖氣片相連通,通過外部的循環泵將加熱水箱中的熱水循環到暖氣片中,加熱水箱持續加熱,熱水不間斷循環,從而實現暖氣片的高效散熱。其具有預約定時、即時調溫、加熱功率可調,使用方便節能;
6、設置有低溫啟動防凍加熱、超溫自動斷電報警、缺水報警斷電功能、漏電跳閘、手動補水、大氣連通排氣功能,安全耐用,節能高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原理正面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正面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左側原理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右側原理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電路原理示意圖。
圖中:1-殼體 2-加熱水箱 3-進水管 4-出水管 5-大氣連通管 6-補水管 7-水位傳感器 8-水溫傳感器 9-超溫傳感器 10-主控制板 11-功率繼電器 12-石英玻璃納米熱膜加熱件 13-安裝隔板 14-漏電保護開關 15-操作面板 16-接地端子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2、3、4所示,一種工頻節能型電採暖爐,包括殼體1、加熱水箱2、進水管3、出水管4、補水管6、大氣連通管5、電加熱件12、安裝隔板13、水位傳感器7、水溫傳感器8、超溫傳感器9、漏電保護開關14、主控制板10、功率繼電器11、操作面板15、接地端子16。
所述的殼體1內設置有加熱水箱2,加熱水箱2左右兩側設置有進水管3、出水管4、補水管6和大氣連通管5。
所述的加熱水箱2正面上部設置有水位傳感器7、水溫傳感器8、超溫傳感器9,超溫傳感器9作為水溫傳感器8的故障備用。
所述的電加熱件12為石英玻璃納米熱膜電加熱件,由加熱水箱2下部向上伸入到加熱水箱2內,一端固定安裝在加熱水箱2底部。
所述的殼體2內設置有安裝隔板13和接地端子16,所述的主控制板10和功率繼電器11安裝在安裝隔板13上,主控制板10通過導線與水位傳感器7、溫度傳感器8、超溫傳感器9、功率繼電器11、操作面板15、漏電保護開關14相連接,主控制板10通過功率繼電器11與石英玻璃納米熱膜電加熱件12相連接,接地端子16與漏電保護開關14接地端相連接。
所述的石英玻璃納米熱膜電加熱件12的底部安裝部位通過四周的螺栓固定,並內襯耐高溫矽膠墊進行密封。
所述的主控制板10為單片機控制裝置,所述的操作面板15為LCD顯示屏及配套的按鈕。
所述的水溫傳感器8為NTC溫度傳感器,通過加熱水箱2上部安裝孔插入加熱水箱2內。
所述的超溫傳感器9為95度溫度開關,通過加熱水箱2上部安裝孔插入加熱水箱2內。
所述的操作面板15設置在殼體1正面上部的罩板上,所述的漏電保護開關14設置在殼體1側面,所述的接地端子16固定在殼體1內部。
所述的主控制板10及功率繼電器11的作用是實現預約定時、設定水溫、功率調節及故障報警的功能。
所述的補水管6用來連接補水箱,確保加熱水箱2內始終有水和緩解加熱水箱2內熱水膨脹產生的水量。大氣連通管5用來連接大氣連通管,確保加熱水箱2內的氣體及時排放出去和緩解加熱水箱2內熱水膨脹產生的水量。
所述的水位傳感器7設置在加熱水箱2正面上部,水位傳感器7的設置是防止加熱件12幹燒,當加熱水箱2內部水量不足時,水位傳感器7會發出信號給主控制板10,主控制板10會發出停止加熱指令,自動報警提示並斷電。
所述的水溫傳感器8和超溫傳感器9固定在加熱水箱2的正面上部,當水溫傳感器8感應到加熱水箱2內熱水溫度達到操作面板15設定的溫度後,傳送信號給主控制板10,主控制板10會發出停止加熱指令,使整套裝置停止加熱。當水溫傳感器8故障時,超溫傳感器9感應到加熱水箱2內熱水溫度達到設定超限溫度後,傳送信號給主控制板10,主控制板10會發出停止加熱指令,使整套裝置停止加熱。
所述的石英玻璃納米熱膜加熱件12安裝在加熱水箱2內部,石英玻璃納米熱膜加熱件12一端自下而上伸入到加熱水箱2的下部裡面,一端固定在加熱水箱2的底部。其電能的熱轉換效率高,轉換效率可達98%,比傳統加熱管節能40%,同等電能其升溫速度更快,從而有效節約了電能。
所述的一種工頻節能型電採暖爐,其工作時通過進水管3及出水管4與外部的暖氣片、循環泵相連通,通過循環泵將加熱水箱2中的熱水循環到暖氣片當中,加熱水箱2持續加熱,熱水不間斷循環,從而實現暖氣片的高效散熱。
所述的一種工頻節能型電採暖爐還有防止水路凍結的功能,在通電狀態下停止使用時,當水溫降至8℃以下時,水溫傳感器8會將感應到的信號輸送到主控制板10,主控制板10會發出加熱指令,加熱件12啟動加熱,有效防止水路凍結。當水溫回升至18℃時,水溫傳感器8會將感應到的信號輸送到主控制板10,主控制板10會發出停止加熱指令,加熱件12停止加熱。當水溫控制出現故障,水溫超過80℃時,超溫傳感器9會將感應到的信號輸送到主控制板10,主控制板10會發出停止加熱指令並報警,加熱件12停止加熱,以防止因水溫過高採暖時把人燙傷;
所述的補水管6與外部的補水箱連接,補水不到位時,水位傳感器7發出信號給主控制板10,主控制板10發出停止加熱指令並報警,防止出現幹燒。當系統出現漏電時,漏電保護功能啟動,自動切斷電源。接地端子16通過漏電保護器14和電源地連接,防止裝置漏電和產生靜電。
以上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限於上述的實施例。上述實施例中所用方法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常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