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劍針的製作方法
2023-05-07 03:30:11
專利名稱:經絡劍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經絡劍針,該經絡劍針是一種對經絡作用的醫用針。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醫生對人體解剖更深刻了解,古老的針灸器具已滿足不了現代疾病的治療需要,因此各種針灸器具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如小針刀、鈹針、銀質針、刃針、浮針、埋線針、撥針等。其中,具代表性的療效較好的有超然撥針,參見公告號CN2460056Y,公告日2001年11月21日的實用新型專利,超然撥針是由針體和針柄一體構成,針體為長錐形。使用時,是先局麻,然後用大小合適的注射針打眼,再將超然撥針的針體插入病變部位,在針柄上用適度的力撥動針體,以松解病變部位的軟組織,達到治療效果。上述超然撥針雖有一定的療效,但仍有以下不足:1、因針體和和針柄一體,針體固定為長錐形,治療時僅適於採用撥動的手法,適用範圍較窄;2、也因針體和和針柄一體,撥針整體長度有30cm,要整個進行消毒處理,成本不低,而若一次性使用成本更是過高,完全不可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經絡劍針,使針體可更換,增大適用範圍和便於消毒和一次性使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經絡劍針,由針體和針柄前後兩部分組成,所述針柄包括一柄體,該柄體上沿前後方向貫穿設有一容置孔,該容置孔包括第一孔段和連接於第一孔段後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徑大於第一孔段;所述第二孔段內從前向後依次設有一夾頭及一頂杆,所述夾頭中心開設有中心孔,夾頭的前端抵靠於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間的臺階上,且夾頭的後端外周上均布有至少兩條沿著前後方向開設的長槽,這些長槽均與中心孔相通,以此夾頭的後端形成多瓣狀;所述頂杆的前端中心上開設有避讓孔,該避讓孔的前端孔口與夾頭的後端相抵配合,在避讓孔的孔口與夾頭的後端的配合面中至少一者為斜面;所述針體的後端從前向後插入柄體的容置孔,經第一孔段、夾頭的中心孔穿至頂杆的避讓孔內;當頂杆向前運動時,避讓孔的孔口壓迫夾頭的多瓣狀後端合攏夾持住針體,在此狀態下頂杆相對柄體間設有定位結構定位;當頂杆向後運動時,避讓孔的孔口與夾頭的多瓣狀後端脫離,鬆開針體。上述技術方案的變化和解釋如下:1、上述方案中,「當頂杆向前運動時,避讓孔的孔口壓迫夾頭的多瓣狀後端合攏夾持住針體,在此狀態下頂杆相對柄體間設有定位結構定位」,此句中所述「定位結構」可以是各種形式,譬如插銷定位、螺紋連接等。上述插銷定位是指針對頂杆前移的這個狀態,頂杆上與柄體間一者上設插銷另一者上設有定位面,即在頂杆前移的狀 態時插銷可伸出與定位面配合,從而阻止頂杆後移。
上述螺紋連接是指頂杆與柄體間可以設有螺紋,以螺紋連接,即頂杆前移時可通過螺紋自鎖住,不會自行後移。上述方案還包括以下優選具體方案:所述柄體的後端上還設有一抵壓手柄,該抵壓手柄從後端穿入容置孔內與容置孔螺紋連接,抵壓手柄前端抵壓作用於頂杆上,以此構成頂杆相對柄體間的定位結構。並且,所述夾頭的後端上套置有一壓簧,該壓簧作用於夾頭和頂杆之間,壓簧力迫使頂杆後移脫離夾頭。2、上述方案中,所述柄體為圓柱形,其外周面上設置有螺紋槽,以防滑,並增加使用的手感。3、上述方案中,所述針體的前端針尖根據治療的部位和治療的手法可選擇,如三稜錐形、圓錐形及扁平圓弧形。由於上述技術方案的應用,本實用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由於本發明的針體可拆卸更換,在先行設計時,就可設計出不同形狀針尖的針體,或不同長度規格的針體,使用時醫生根據疾病的種類、治療的部位和治療的手法來選擇合適的針體安裝於針柄上即可,治療手法可以是刺、撥、挑、撬等,使用靈活,擴大了適用範圍,並且也降低了整體成本;2、由於本發明的針體可拆卸,僅需對針體消毒,針體集中消毒方便,降低了醫院的人工的成本;3、由於本發明的針體可拆卸,可將針體設計為一次性使用,而針柄永久使用,這樣的一次性使用的成本並不高,患者負擔得起;4、本發明結構本身設計合理,製作成本並不高,更換針體的操作也方便快捷。
附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夾頭立體示意圖;附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頂杆立體示意圖;附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針體的第一種針尖形狀示意圖;附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針體的第二種針尖形狀示意圖;附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針體的第三種針尖形狀示意圖。以上附圖中:1、針體;2、針柄;3、柄體;4、容置孔;4a、第一孔段;4b、第二孔段;5、夾頭;5a、中心孔;5b、長槽;6、頂杆;6a、避讓孔;7、抵壓手柄;7a、手柄段;7b、螺杆;8、壓
簧;9、螺紋槽。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參見附圖1-6所示,一種經絡劍針,由針體I和針柄2前後兩部分組成。所述針柄2包括一柄體3,該柄體3上沿前後方向貫穿設有一容置孔4,該容置孔4包括第一孔段4a和連接於第一孔段4a後的第二孔段4b,所述第二孔段4b的孔徑大於第一孔段4a。所述第二孔段4b內從前向後依次設有一夾頭5及一頂杆6,所述夾頭5中心開設有中心孔5a,夾頭5的前端抵靠於第一孔段4a和第二孔段4b間的臺階上,且夾頭5的後端外周上均布有至少兩條沿著前後方向開設的長槽5b,這些長槽5b均與中心孔5a相通,以此夾頭5的後端形成多瓣狀,如附圖2所示。所述頂杆6的前端中心上開設有避讓孔6a,如附圖3所示,該避讓孔6a的前端孔口與夾頭5的後端相抵配合,在避讓孔6a的孔口與夾頭5的後端的配合面中至少一者為斜面,具體如附圖2及附圖3中所示,頂杆6的避讓孔6a的孔口與夾頭5的後端的配合面兩者均為斜面,即頂杆6的避讓孔6a的孔口處設有一段圓錐面,而夾頭5的後端也為圓錐臺形。所述針體I的後端從前向後插入柄體3的容置孔,經第一孔段4a、夾頭5的中心孔5a穿至頂杆6的避讓孔6a內。當頂杆6向前運動時,避讓孔6a的孔口壓迫夾頭5的多瓣狀後端合攏夾持住針體1,在此狀態下頂杆6相對柄體3間設有定位結構定位。當頂杆6向後運動時,避讓孔6a的孔口與夾頭5的多瓣狀後端脫離,鬆開針體I。具體,所述柄體3的後端上還設有一抵壓手柄7,該抵壓手柄7從後端穿入容置孔4內與容置孔4螺紋連接,抵壓手柄7前端抵壓作用於頂杆6上,以此構成頂杆6相對柄體3間的定位結構。並且,在夾頭5的後端上套置有一壓簧8,該壓簧8作用於夾頭5和頂杆6之間,壓簧力迫使頂杆6後移脫離夾頭5。具體,抵壓手柄7可以由一手柄段7a和一螺杆7b組成,螺杆7b —端與手柄段7a的中部垂直固定連接,而螺杆7b另一端伸入容置孔4內與容置孔4螺紋連接。所述柄體3為圓柱形,其外周面上設置有螺紋槽9,以防滑和增加手感。所述針體I的前端針尖可以為三稜錐形,如附圖4。所述針體I的前端針尖可以圓錐形,如附圖5。所述針體I的前端針尖可以扁平圓弧形,如附圖6。本實施例使用方法:治療時,可按治療部位選擇是否局麻處理,然後即將本經絡劍針插入病變部位,用適度的力以刺、撥、挑、撬的手法來作用於病變部位的軟組織,以剝離粘連組織以及刺激穴位等作用機理,來起到治療的作用。本經絡劍針尤其對肌筋膜疾病,強直性脊椎炎、滑膜炎、頸胸腰椎病、骨關節炎、各種手術術後疤痕粘連、骨折復位等疾病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本實施例的針體可拆卸更換,使用時醫生根據疾病的種類、治療的部位和治療的手法來選擇合適的針體,使用靈活,並且每次僅需對針體消毒,或將針體設計為一次性使用,降低了成本。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並據以實 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經絡劍針,由針體和針柄前後兩部分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針柄包括一柄體,該柄體上沿前後方向貫穿設有一容置孔,該容置孔包括第一孔段和連接於第一孔段後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徑大於第一孔段;所述第二孔段內從前向後依次設有一夾頭及一頂杆,所述夾頭中心開設有中心孔,夾頭的前端抵靠於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間的臺階上,且夾頭的後端外周上均布有至少兩條沿著前後方向開設的長槽,這些長槽均與中心孔相通,以此夾頭的後端形成多瓣狀;所述頂杆的前端中心上開設有避讓孔,該避讓孔的前端孔口與夾頭的後端相抵配合,在避讓孔的孔口與夾頭的後端的配合面中至少一者為斜面;所述針體的後端從前向後插入柄體的容置孔,經第一孔段、夾頭的中心孔穿至頂杆的避讓孔內;當頂杆向前運動時,避讓孔的孔口壓迫夾頭的多瓣狀後端合攏夾持住針體,在此狀態下頂杆相對柄體間設有定位結構定位;當頂杆向後運動時,避讓孔的孔口與夾頭的多瓣狀後端脫離,鬆開針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絡劍針,其特徵在於:所述柄體的後端上還設有一抵壓手柄,該抵壓手柄從後端穿入容置孔內與容置孔螺紋連接,抵壓手柄前端抵壓作用於頂杆上,以此構成頂杆相對柄體間的定位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經絡劍針,其特徵在於:所述夾頭的後端上套置有一壓簧,該壓簧作用於夾頭和頂杆之間,壓簧力迫使頂杆後移脫離夾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絡劍針,其特徵在於:所述柄體為圓柱形,其外周面上設置有螺紋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絡劍針,其特徵在於:所述針體的前端針尖為三稜錐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絡劍針,其特徵在於:所述針體的前端針尖為圓錐形。
7.根據權 利要求1所述的經絡劍針,其特徵在於:所述針體的前端針尖為扁平圓弧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經絡作用的醫用針,具體涉及一種經絡劍針,由針體和針柄組成,其特徵在於針柄包括一柄體,該柄體上設有一容置孔,該容置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內從前向後依次設有一夾頭及一頂杆,所述夾頭中心開設有中心孔,夾頭的後端外周上均布有至少兩條沿著前後方向開設的長槽,這些長槽均與中心孔相通,以此夾頭的後端形成多瓣狀;頂杆的前端中心上開設有避讓孔,該避讓孔的前端孔口與夾頭的後端相抵配合,當頂杆向前運動時,避讓孔的孔口壓迫夾頭的多瓣狀後端合攏夾持住針體,在此狀態下頂杆相對柄體間設有定位結構定位;當頂杆向後運動時,避讓孔的孔口與夾頭的多瓣狀後端脫離,鬆開針體。
文檔編號A61H39/08GK103099732SQ20131006083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7日
發明者周才生 申請人:周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