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更年期綜合症的中藥湯劑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0:02:1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更年期綜合症的中藥湯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更年期綜合症的中藥湯劑。
背景技術:
更年期綜合症是在更年期出現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為主的症狀,包括月經紊亂、陣發性頭暈、頭痛、心悸、健忘、煩躁易怒、汗出、便糖、浮腫、倦怠乏力等,歸屬於祖國醫學的「絕經前後諸證」、「髒燥」範疇。傳統中醫多從腎論治,認為更年期症候群是腎氣不足,天癸衰少,以至陰陽平衡失調造成。因此在治療時,以補腎氣、調整陰陽為主要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更年期綜合症的中藥湯劑。其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治療更年期綜合症的中藥湯劑,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製作而成的黃苗30g、紅參15g、白朮12g、益智仁12g、山藥15g、葛根15g、黃柏9g、知母6g、牡丹皮9g、麥冬12g、女貞子12g、旱蓮草12g、防風9g、陳皮9g、升麻6g、白芍15g、川牛膝15g、珍珠母20g、酸率仁15g、柴胡12g、鬱金12g、合歡皮12g、浮小麥30g、大率10g、玫瑰花6g、青蒿20g、地骨皮15g。上述中藥湯劑可採用如下方法製備將上述重量份的中藥原料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淨水,加水量以超過液面2 3cm為宜;入煎前將上述中藥原料浸泡半小時,使其充分溼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後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當煎熬15分鐘左右停止,除去藥渣,取湯劑即成。上述黃柏與知母優選採用黃酒炮製而成的酒制黃柏與酒制知母。如酒制黃柏可採用如下方法炮製取黃柏片,加黃酒拌勻,悶透,用文火炒幹,取出,放涼。每100公斤黃柏片,用黃酒10公斤。本發明的藥理及效果如下更年期綜合症多見於女性,屬於祖國醫學的「絕經前後諸症」、「髒燥」範疇,世人多從腎論治,而脾胃對本病的認識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脾乃「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夫胃為水谷之海,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李東垣《脾胃論》)。更年期的烘熱汗出、頭暈耳鳴、煩躁不安、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等症狀與脾胃虛弱,陰火上衝有關;寒熱錯雜乃係「脾胃之氣下流,使谷氣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則無陽一護其榮衛,則不任風寒,乃生寒熱,此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李東垣《脾胃論》)。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而婦女又以血為本,故從脾胃論治本病。脾胃虛弱是本病的重要病機,婦女絕經期由於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乏源,營衛失調引起天癸的逐漸減少直至耗盡,月經減斷,出現臟腑氣血陰陽失調一系列病理變化。如《靈樞營衛生會》雲「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請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中,營周不休…老者之氣血衰,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而脾胃陰火中的「陰火」一詞見於李東垣《脾胃論》,體現了脾胃虛弱之發熱病起於陰,火生於內,正氣已虛的病理特點,之所以稱之為陰火,是因為它不同於我們通常所闡述的陰虛火旺症或實熱症,由於脾胃虛弱而不能提昇陽氣,使內臟的生理之火不能正常行使其功能,故而化作病理之火,內擾五臟六腑,正如李東垣所云「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陰火得以乘土位」。經雲溫能除大熱。治療當以辛甘之劑,補其中而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自愈也。故擬補脾益氣除熱湯劑治療該病,其中黃芪、紅參、山藥、葛根等藥甘溫補氣健脾生清陽;甘麥大棗湯、酸棗仁、珍珠母等補脾益氣、養心定悸;脾虛肝欲乘之,白芍、玫瑰花、柴胡、合歡皮等以柔肝解鬱;佐酒制知母、麥冬、酒制黃柏、地骨皮、青蒿清虛熱;女貞子、旱蓮草滋補腎陽;川牛膝引血下行;升麻為脾胃經的引經藥;脾胃虛易生內溼,陳皮理氣降逆燥;防風有風能勝溼的作用。全方共奏健脾胃、清虛熱、柔肝養心。脾胃運化正常,則氣血旺,五臟六腑得以濡養,臟腑功能恢復正常。 並且據現代藥理研究其中的紅參、山藥、葛根、牛膝、甘麥大棗湯、女貞子、旱蓮草等有雌激素樣作用。所以本方治療後消除該類患者陣法性烘熱、面赤、心悸、健忘、煩躁易怒、汗出、便糖、浮腫、倦怠乏力及頭暈等症狀,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臨床資料 選取2008. 06—2012. 07就診於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中醫醫院中醫科門診更年期綜合症患者200例,隨機分成兩個組進行治療,其中對照組100例,治療組100例;對照組常規應用刺五加片、谷維素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加用本發明湯劑治療。臨床療效組別例數治癒例數好轉例數無效例數有效率治療組100 6130991. 0%對照組100 51242575. 0%統計學方法以SPSS10. O統計軟體進行了數據處理。數據以均值土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採用t檢驗,率的比較採用卡方檢驗。P < O. 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較卩< O. 05,有統計學差別。治療組的治癒率、好轉率以及總有效率均高於對照組,說明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本發明湯劑來治療更年期綜合症療效顯著,值得更進一步臨床推廣。典型病例病例I患者張某,女,53歲,陣發性頭暈、汗出、面色潮紅3個月,伴煩躁不安,納呆,神倦乏力,寐差,舌淡紅邊有齒痕苔薄白,脈沉弱。以往健康,絕經半年。查體T36、I0C BP120/80mmHg,神志清,面略潮紅,雙肺呼吸音清,心率70次/分,律規整,心音有力,餘(_)。病機脾氣虛,內熱上擾,心神不安,治則健脾補氣清虛熱安神,方藥本發明湯劑,每日一劑,分早晚服用,服用一周後複診,患者述,上述症狀明顯減輕,效不更方,繼續服用I周后,症狀基本消失,停用湯劑。囑患者服補中益氣丸6gbid鞏固療效。病例2患者薛某,女,48歲,病案號008712。患者因「陣發性心悸半年」於2011年10月12入院,伴煩躁,汗出,寐不安,舌淡邊有齒痕苔薄,根部略黃,脈沉弱。查體神志清,雙肺呼吸音清,心率78次/分,律規整,心音有力,腹軟,雙下肢無浮腫。既往健康,月經不規律半餘年。入院後查甲狀腺功能、血糖、心臟彩超無異常,血脂總膽固醇6、lmmol/L、低密度脂蛋白3、75mmol。心電圖竇性心率,多導ST-T改變。給予靜滴丹紅注射液40ml入液qd,口服比索洛爾2、5mgqd,治療5天後症狀無改善,要求服中藥湯劑。刻下見煩躁,汗出,神疲肢倦,面色潮紅,寐不安,舌脈同上,病機脾氣虛,內熱上擾心神,治則健脾補氣清虛熱,養心安神,方藥本發明湯劑,日一劑,分早、晚服,服用5天後,上述症狀減輕,仍寐不安,夜夢多,上方加茯神12g、當歸15g、龍眼肉12g以補血養心安神,三劑後睡眠好轉,繼服五劑,患者症狀基本消失,停用湯劑。囑患者服人參歸脾丸I丸bid鞏固療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治療更年期綜合症的中藥湯劑,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製作而成的黃芪30g、紅參15g、白朮12g、益智仁12g、山藥15g、葛根15g、酒制黃柏9g、酒制知母6g、牡丹皮9g、麥冬12g、女貞子12g、旱蓮草12g、防風9g、陳皮9g、升麻6g、白芍15g、川牛膝15g、珍珠母20g、酸率仁15g、柴胡12g、鬱金12g、合歡皮12g、浮小麥30g、大率10g、玫瑰花6g、 青筒20g、地骨皮15g。上述中藥湯劑的製備方法如下將上述重量份的中藥原料放入煎藥器具內,加入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潔淨水,加水量以超過液面2 3cm為宜;入煎前將上述中藥原料浸泡半小時,使其充分溼潤,以利藥汁充分煎出;然後用武(猛)火煮沸,再改用文(微)火煎熬。當煎熬15分鐘左右停止,除去藥渣,取湯劑即成。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更年期綜合症的中藥湯劑,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製作而成的黃苗30g、紅參15g、白朮12g、益智仁12g、山藥15g、葛根15g、黃柏9g、知母6g、牡丹皮9g、麥冬12g、女貞子12g、旱蓮草12g、防風9g、陳皮9g、升麻6g、白芍15g、川牛膝15g、珍珠母20g、酸率仁15g、柴胡12g、鬱金12g、合歡皮12g、浮小麥30g、大率10g、玫瑰花6g、青筒20g、地骨皮15g。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更年期綜合症的中藥湯劑,其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製作而成的黃芪30g、紅參15g、白朮12g、益智仁12g、山藥15g、葛根15g、黃柏9g、知母6g、牡丹皮9g、麥冬12g、女貞子12g、旱蓮草12g、防風9g、陳皮9g、升麻6g、白芍15g、川牛膝15g、珍珠母20g、酸棗仁15g、柴胡12g、鬱金12g、合歡皮12g、浮小麥30g、大棗10g、玫瑰花6g、青蒿20g、地骨皮15g。本發明湯劑可有效治療更年期綜合症患者出現的陣法性烘熱、面赤、心悸、健忘、煩躁易怒、汗出、便糖、浮腫、倦怠乏力及頭暈等症狀,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文檔編號A61K36/9066GK102872425SQ20121041429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6日
發明者謝春紅, 武美英, 劉娟 申請人:謝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