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自動轉換電熱水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20:42:06 1
專利名稱:感應自動轉換電熱水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熱水器。
現有電熱水器的主要部件是由電熱絲、耐熱絕緣層和密封金屬殼組成的電熱元件。這類熱水器通電後若不浸入水中,易燒壞電熱元件及容器。而前幾年申請過專利的離子熱水器(申請號88218354.0)和零屏蔽清水專用電熱器將兩電極直接置於水中,但很重要的一點,必須是內電極接火線,外電極接零線或使用專用插座才能工作。由於消費者往往顧慮水中帶電,使用時是否安全,因此有很大的局限性,使之不易推廣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克服上述專利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使得不管兩電極如何接線,插頭任意插入電源,結果都能保證火線在內極,零線在外極。從而確保電熱水器的使用安全。
本實用新型電熱水器由內電極(4)和外電極(5)組成,兩電極間留有一定的間隙,其間以水作為導電介質進行工作,在外電極管壁上開設一些孔隙(6),供冷、熱水對流循環用。該熱水器特別設置了電氣部分,一旦將外電極接到了火線上,即通過感應作用,引發繼電器工作,將火線與零線的接線位置轉換。通過這樣的自動轉換,能夠保證工作時始終是火線在內極、零線在外極。
本實用新型電熱水器不含電熱絲,而是以水導電,當其離開水時電源自行切斷,所以不會空燒損壞熱水器及容器。更由於設計了電氣部分自動轉換裝置,始終保證火線極在內,零線極在外,使得外電極不帶電,並起到零屏蔽作用,使水中不帶電,這樣用戶盡可放心使用,保證用電安全。另外,水分子在兩個電極間的交變磁場的直接作用下,劇烈運動,可使水質軟化和磁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電熱水器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氣部分及插頭、2-電源線、3-絕緣體、4-內電極、5-外電極、6-小槽,A、B-兩極接線處、N-手接觸感應點。)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氣自動轉換部分電路圖。
以下結合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當A接零線時,由於三極體GB不導通,繼電器不工作,火線通過繼電器①腳到內極(4)、使火線在加熱部分內極接線管(4)工作。零線通過繼電器③腳到外極接線管(5)。
當A接火線時,通過R1、R2、D1構成迴路,使a處產生電壓。當手在插電源時接觸到N,由於人體感應作用,在a與N兩站引成電容CX,使三極體GB導通,從而觸發可控矽Si導通工作,電容C充電,繼電器J工作,吸合轉換觸頭,火線通過繼電器④腳到加熱部分內極接線管(4)工作。當手在N處鬆開時,由於C充電,可控矽Si仍導電,繼電器繼續吸合工作,火線始終通過繼電器④腳到內極接線管(4)上。零線通過繼電器②腳到外極接線管(5)。這樣就達到了火線、零線自動轉換,始終保證火線極在內,零線極在外的目的。確保水中不帶電,使用安全。
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熱水器內電極(4)下端比外電極(5)短5mm,內、外電極間隙控制在2mm左右,電極材料可用不鏽鋼,絕緣體(3)可選用聚四氟乙烯工程塑料等材料。
本實用新型電熱水器還可裝配多對電極,使功率大小可調。改變熱水器的形狀、尺寸,就可做成淋浴器、電茶壺等多種類型和用途的電熱器具。只要具備上述火線、零線自動轉換部分,即可達到安全用電的設計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轉換電熱水器,由內電極(4)和外電極(5)組成,兩電極間留有一定的間隙,以水為導電介質,其特徵是在電極接線的插頭部位有一控制火線、零線自動轉換的電氣盒(1),插頭拿手部位設有感應觸點N。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轉換電熱水器,其特徵在於電氣轉換控制盒將火線、零線(A)、(B)分別通過繼電器接線端接到加熱器內、外電極(4)、(5),同時又在火線與零線之間設置了電阻R、二極體D和繼電器J,當人體感應作用在感應點N與有電阻壓降的某點a之間,相連於a點與二極體D之間的三極體GB、可控矽Si導通,電路中的電容器C充電,從而繼電器J吸合,改變內、外電極的接線端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轉換電熱水器,其特徵在於外電極管壁(5)上開有若干孔槽(6)。
專利摘要一種電熱水器,它不含電熱絲,而將內、外兩電極組成的熱水器直接插入水中,以水為導電介質進行加熱,當其離開水時,電源自行切斷。為保證水中不帶電,設計了一種自動轉換裝置,將接線任意插入電源,都能始終保證火線極在內,零線極在外,使用安全可靠。使用該電熱水器燒開水,還能使水質軟化和磁化,該電熱水器也可用於淋浴器上。
文檔編號F24H1/10GK2235092SQ9521956
公開日1996年9月11日 申請日期1995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1995年9月13日
發明者陳旭良 申請人:陳旭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