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翻轉的機械抓手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9:33:21 1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傳動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可翻轉的機械抓手。
背景技術:
為了提高生產自動化和加工自動化的程度,對於加工中需要翻面的片狀物,或者裝配中需要翻轉的圓弧片體,對這類物件夾持後進行自動翻轉的機構顯得尤為必要,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節省加工成本和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可翻轉的機械抓手,這種機械抓手能實現夾持後對物件進行翻轉,結構合理、能提高生產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翻轉的機械抓手,包括機架,轉盤通過轉軸與機架活動連接,轉盤同軸固定有輪齒;連杆通過曲柄圓盤與電機輸出軸連接,連杆另一端開設腰形孔;擺杆一端與轉軸連接,擺杆另一端設有滑塊與腰形孔滑動連接;擺杆上固定有彈簧撥片,彈簧撥片與輪齒相牴觸;在轉盤上安裝有與輪齒數量相應的夾取裝置。
上述的一種可翻轉的機械抓手,所述的夾取裝置包括底板,在底板上端設有開口,在開口兩側通過定位銷安裝有飛輪,底板在飛輪的後端上開設末端帶螺紋的通孔,在通孔內依次安裝有頂針、彈簧及與通過螺紋配合的調節螺釘,頂針與飛輪相牴觸。
上述的一種可翻轉的機械抓手,在底板的開口兩側各安裝有兩個飛輪。
上述的一種可翻轉的機械抓手,在飛輪上設有卡槽。
彈簧撥片跟隨擺杆的擺動,帶動輪齒單向轉動,同時每一個齒的轉動帶動轉盤按一定角度旋轉,使得夾取裝置能進行合適的位移,實現夾取裝置的翻轉。
通過調節螺釘來調節彈簧對頂針施加的壓力,進而用於調節飛輪夾取片狀加工材料時力度。當夾取裝置向上旋轉移動,通過片狀材料的自身重力克服飛輪與頂針的壓力夾入飛輪之間,完成片狀材料的夾取;當夾取裝置向下旋轉移動時,片狀材料的重力克服飛輪與頂針的壓力脫出飛輪之間,完成材料的釋放。
本發明結構合理,通過擺杆上的彈簧撥片和輪齒的配合,實現轉盤的單向轉動,完成了材料夾取後的翻轉。同時利用材料自身的重力實現夾取,夾取速度快。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應用於片狀材料夾取的使用狀態俯視參考圖。
圖3為本發明擺杆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夾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1電機,2曲柄圓盤,3連杆,4機架,5擺杆,51彈簧撥片,6轉盤,61輪齒,7夾取裝置,71飛輪,72銷軸,73帶螺紋的通孔,74調節螺釘,75彈簧,76頂針,77底板,8送料通道,輸送帶81,9片狀材料,10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一種可翻轉的機械抓手,包括機架4,轉盤6通過轉軸10與機架活動連接,轉軸與機架之間通過軸承連接,轉盤同軸固定有輪齒61;連杆3通過曲柄圓盤2與電機1輸出軸連接,連杆另一端開設腰形孔31;擺杆一端與轉軸連接,擺杆另一端設有滑塊52與腰形孔滑動連接;擺杆上固定有彈簧撥片51,彈簧撥片與輪齒相牴觸;在轉盤上安裝有與四個輪齒數量相應的四個夾取裝置。
夾取裝置包括底板77,在底板上端設有開口,在開口兩側通過定位銷72各安裝有兩個飛輪71,底板在飛輪的後端開設末端帶螺紋的通孔73,在通孔內依次安裝有頂針76、彈簧及75與通過螺紋配合的調節螺釘74,頂針與飛輪相牴觸。
曲柄連杆機構帶動擺杆在腰形孔行程內進行擺動,當擺杆向前運動時,彈簧撥片抵住輪齒將轉盤帶動向前轉動,當擺杆向後運動時,彈簧撥片脫開與輪齒的牴觸,轉盤並不發生轉動。如此可以使轉盤發生單向的每次轉動一定角度的運動,從而可以控制抓取裝置的位置。
而抓取裝置上相對兩個飛輪間張力的形成是通過彈簧與頂針的壓力產生的,調節螺釘用於調節頂針與飛輪之間的壓力。當片狀材料9通過輸送帶81輸送到抓取裝置的位置,抓取裝置即時向上轉動穿過送料通道8,片狀材料的重力克服飛輪間的壓力,使片狀材料卡於飛輪間的齒槽內;當抓取裝置向下轉動時,片狀材料的重力同樣克服飛輪間的壓力脫離抓取裝置,落於輸送帶上。
轉盤這種帶角度的行程,給予上、下料充分的時間,能與輸送帶進行良好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