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封閉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22:59:21 2
專利名稱:容器封閉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容器封閉裝置,並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容器封閉裝置,其中容器封閉裝置在衛生方面是清潔的,並且因為不需要用手接觸用於排出存儲在容器內的內容物的排出通道以及不需要密封容器的入口而便於使用。
背景技術:
圖1是示出根據現有技術的容器封閉裝置的剖視圖。
具有常規開口結構的容器封閉裝置由以下部分構成以可拆卸的方式結合到容器1的入口的主體3,所述入口由密封構件2密封;安裝在主體3的外側上部內的升降構件4,其可以向上和向下直線地移動;以及用於罩蓋主體3的上部的蓋5。
當使用者飲用存儲在容器內的飲料時,具有上述結構的常規容器封閉裝置的主體3從飲料容器1分離,然後移除密封容器1的入口的密封構件2。當在主體3再次與容器1的入口結合併且打開蓋5之後用手抓住並向上拉升降構件4時,升降構件4的上表面4』與封閉裝置的主體的頭部3』分離,然後飲料容器1的入口打開,使得使用者可以通過傾斜飲料容器1並且使飲料容器1流出飲料而飲用飲料。
當不需要飲用飲料時,使用者用手按壓升降構件4,並且使得升降構件返回初始位置,使得容器1的入口密封。
但是,如上所述的常規容器封閉裝置具有不便使用的問題,其原因在於,為了打開容器,在主體3從容器1分離後,需要用手或者通過使用諸如刀子等的另外的器具來移除固定至容器入口並密封容器入口的密封構件2。
特別地,由於當用手移除密封構件2時密封構件2附著在容器入口的緣部,從而難以將密封構件2從緣部移除,因此存在使用者要再次移除密封構件2的麻煩,並且常規容器封閉裝置存在衛生問題。
常規容器封閉裝置還因為排出飲料的排出部分可能被弄髒而存在衛生方面不清潔的問題,這是由於,為了飲用飲料使用者要用手向上拉升降構件4,並且在飲用飲料後,使用者要用手推升降構件4使之再次移動到初始位置。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容器封閉裝置,由於不需密封安裝在容器封閉裝置內的密封構件,因此該容器封閉裝置能夠消除將密封構件從容器入口移除的不便。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容器封閉裝置,由於當轉動並打開蓋時本發明的封閉裝置的升降構件是打開的,因此該容器封閉裝置能夠消除常規容器封閉裝置的不便,而常規封閉裝置的升降構件需要由手拉動以排出存儲在容器內的內容物,並且由於不需要用手抓握本發明的封閉裝置的升降構件,因此其在衛生方面是清潔的。
本發明的再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便於飲用內容物的容器封閉裝置,其在升降構件和主體之間形成通道,當使用者將封閉裝置含在嘴內並飲用存儲在容器內的內容物時,使得外部的空氣通過該通道流入容器內。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這些目的,提供了一種容器封閉裝置,其包括結合到容器的入口的主體;形成有用於排出存儲在容器內的內容物的排出通道的升降構件,升降構件插入到主體內,在主體內上下移動,並且密封或打開容器的入口;以及以可拆卸的方式與主體結合的蓋,蓋通過沿正向或反向轉動而上下移動升降構件。
主體由以下部分構成以可拆卸的方式結合至容器入口的結合單元;以及形成在結合單元的上部內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升降構件插入升降構件引導單元並在其中向上或向下移動。
密封構件沿圓周方向安裝在主體的內部的上表面上,並且緊密地接觸容器入口的上表面,從而密封容器的入口。
密封構件是中心部開口的盤,並且在盤的外部處與容器入口緊密接觸,以及在盤的內部處與升降構件緊密接觸。
插入在升降構件引導單元內並在其中向上或向下移動的升降構件沿其縱向形成有排出通道,內容物通過排出通道排出,升降構件還形成有用於密封容器入口的開關板,該板在升降構件的下表面與密封構件的內部緊密接觸。
在主體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的內表面上形成有防分離突起,並且在升降構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與防分離突起相鉤接的鉤接突起,從而防止升降構件從主體脫離。
在主體的升降構件的外表面和主體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的內表面之間形成有用於防止升降構件轉動的防轉動單元,並且防轉動單元由以下部分構成形成在通道單元的外表面上的鉤接肋,鉤接肋在通道單元的圓周方向上以規則的間隔從通道單元的外表面突出;以及在升降構件引導單元的圓周方向上以規則的間隔形成在升降構件引導單元的內表面上的鉤接槽,鉤接槽相應地插有相應鉤接肋。
在蓋的外表面形成有多個突起,使得使用者的手可以容易地抓住並轉動蓋,並且在蓋的下部的內表面上形成有鉤接突起,鉤接突起與形成在升降構件引導單元的外表面上的鉤接肋鉤接。
在蓋和升降構件之間形成有用於根據蓋沿正向或反向的轉動而向上或向下運動升降構件的操作單元,操作單元由以下部分構成形成在升降構件的上部的內表面上的陰螺紋單元;插在升降構件內的支撐單元,支撐單元以圓筒形形狀從蓋的上部到蓋的下部從蓋的內表面突出;以及形成在支撐單元的外表面上並與陰螺紋單元結合的陽螺紋單元。
還提供了一種容器封閉裝置,其包括主體,主體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結合至容器的入口的結合單元、以及形成在結合單元的上部內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以及升降構件,升降構件形成有用於排出存儲在容器內的內容物的排出通道,升降構件插入到升降構件引導單元內,在主體內向上或向下移動,並且密封或打開容器的入口。
容器封閉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與主體結合的蓋,蓋通過沿正向或反向轉動而向上或向下移動升降構件。沿著結合單元的縱向在主體的結合單元的外表面上進一步形成至少一個加強肋。另外,在升降構件的內表面上進一步形成加強肋。
在主體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的內表面上可以形成有防分離突起,並且在升降構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與防分離突起相鉤接的鉤接突起,從而防止升降構件從主體脫離。在升降構件引導單元的內表面上可以進一步形成有鉤接保持突起,鉤接保持突起用於在升降構件到達升降構件引導單元的最高部時保持與鉤接突起的鉤接狀態。在升降構件的外表面上可以進一步形成有第二鉤接突起,用於當鉤接突起經過防分離突起時,通過保持與鉤接保持突起的鉤接狀態而防止升降構件進一步降到第二鉤接突起之下。鉤接突起可以由多個沿著升降構件的外表面突出的突起構成。
有益效果具有上述結構和操作的根據本發明的容器封閉裝置具有以下優點由於密封構件安裝在容器封閉裝置內,緊密接觸容器的入口,密封容器入口,並且開關板緊密接觸容器入口並密封容器入口,因而不需要密封密封構件,因此根據本發明的容器封閉裝置能夠消除將密封構件從容器封閉裝置移除的不便;而且由於當使用者從容器入口去除密封構件時可以防止用手抓握容器入口,因此根據本發明的容器封閉裝置在衛生上是清潔的。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容器封閉裝置具有便於使用的優點,因為升降構件通過根據罩蓋主體的蓋沿正向或反向轉動而向上或向下運動來打開或密封容器,並且因為不需要用手接觸升降構件的排出通道,可以保持衛生上的清潔。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容器封閉裝置具有下述優點因為外部空氣通過形成在升降構件和主體之間的間隙而流入容器內,因此容器封閉裝置能夠平穩地排出內容物。
圖1是示出根據現有技術的容器封閉裝置的剖視圖。
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容器封閉裝置的立體圖。
圖3是示出圖2中去掉蓋後的容器封閉裝置的立體圖。
圖4是示出圖2中容器封閉裝置的立體圖,該容器封閉裝置進一步在主體中形成有加強肋。
圖5是示出圖2中容器封閉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6是示出圖2中容器封閉裝置的剖視圖。
圖7是示出容器封閉裝置的沿圖6中的A-A線的剖視圖。
圖8和9是示出圖2中容器封閉裝置的橫截面圖和縱視圖,該容器封閉裝置進一步在其內部形成有加強肋。
圖10至1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容器封閉裝置的操作的狀態圖。
圖14至17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容器封閉裝置的操作的狀態圖。
圖18是示出容器封閉裝置的沿圖14中的B-B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將參考實施方式和附圖詳細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容器封閉裝置。
圖1是示出根據現有技術的容器封閉裝置的剖視圖;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容器封閉裝置的立體圖;圖3是示出圖2中容器封閉裝置的立體圖,其中容器封閉裝置的蓋被移除;圖4是示出圖2中容器封閉裝置的立體圖,該容器封閉裝置進一步在主體中形成有加強肋;圖5是示出圖2中容器封閉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6是示出圖2中容器封閉裝置的剖視圖;圖7是示出容器封閉裝置沿圖6中的A-A線的剖視圖;圖8和9是示出圖2中容器封閉裝置的橫截面圖和縱視圖,該容器封閉裝置進一步在其內部形成有加強肋。
根據本發明的容器封閉裝置由以下部分構成結合到容器10的入口12的主體16,入口12排出存儲在容器10內的內容物;形成有用於排出存儲在容器10內的內容物的排出通道的升降構件18,升降構件18插入主體16內,在主體16內向上或向下移動,並且密封或打開容器10的入口12;以及以可拆卸的方式與主體16的上部結合的蓋20,蓋20通過沿正向或反向轉動而向上或向下移動升降構件18,並且保護升降構件18的用於排出內容物的入口部分。
主體16由以下部分構成以可拆卸的方式結合至容器10的入口12並形成為圓筒狀的結合單元24;以及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其從結合單元24向上延伸,並且升降構件18插入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中並在其內向上或向下移動,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的直徑小於結合單元24的直徑。
在結合單元24的外表面上以預定的間隔形成有多個突起22,使得結合單元24可以容易地由使用者的手抓住並轉動;在結合單元24的內表面上形成有陰螺紋單元28,其與形成於容器10的入口12的外表面上的陽螺紋單元30結合。
除了陰螺紋單元28和陽螺紋單元30的連接之外,還可以選用在容器封閉裝置和容器10的入口12之間以可拆卸的方式將容器封閉裝置與容器10的入口12連接起來的任何連接方式。
同時,存在下面的問題,由於主體16和容器10之間的連接所施加的彎矩,升降構件18被主體16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擠壓,因此升降構件18的運動會受到幹涉。因此,如圖4所示,至少一個加強肋23可以進一步沿著縱向形成在主體16的外表面上,以減小主體16和容器10之間的連接所施加的彎矩。
另外,可以在主體16內形成加強肋13,以及與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同心的至少一個加強肋23a。
密封構件32沿圓周方向安裝在結合單元24的上部上,並且緊密地接觸容器10的入口12的上表面。密封構件32是中心部開口的盤,並且當主體16的結合單元24與容器10的入口12結合時,該盤與容器10的入口12的上表面緊密接觸,由此密封存儲在容器10內的內容物。
如上所述,本發明能夠消除需要將密封構件從容器10的入口12移除的不便,因為密封構件32位於容器封閉裝置內,並且不需要另外的密封構件來密封入口12。
在此,密封構件32在其外部與容器10的入口12緊密接觸,並且在其內部與升降構件18緊密接觸,從而密封容器10。
直徑小於結合單元24的直徑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從結合單元24向上延伸,並且用於插裝升降構件18的引導孔34穿過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並形成於其中。
防分離突起36沿著圓周方向形成在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的內表面上,並且與蓋20鉤接的鉤接肋40沿著圓周方向形成在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的外表面上。
升降構件18插在主體16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內,升降構件18在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中向上或向下移動,並且形成有沿著其縱向的排出通道42,內容物通過排出通道42排出,升降構件18還形成有具有擴大的直徑的盤形的開關板44,板44的下表面緊密地接觸密封構件32的內部,用於進行密封。在此,流入開口46沿著圓周方向形成在升降構件18的下部,當升降構件18向下移動時,存儲在容器10內的內容物通過流入開口46流入到排出通道42。
突起單元48可沿著圓周方向形成在升降構件18的上端,使得使用者可以容易地用牙齒或嘴唇咬住升降構件18的外表面,並且在升降構件18的中部外表面上形成鉤接突起38,鉤接突起38與形成在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的內表面上的防分離突起36鉤接。
在此,鉤接突起38和防分離突起36之間的鉤接防止升降構件18向下從主體16脫離,並且限制升降構件18的移動距離。
在升降構件18和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之間形成有空氣可以通過的間隙60,當存儲在容器10內的內容物通過升降構件18的排出通道42排出時,因為外部空氣通過間隙60流入容器10,內容物可以容易地排出,而不會間歇地流出。
同時,如圖8和9所示,在升降構件18的內表面上可以一體地形成用於從結構上加強流入開口46的一部分的加強肋55。加強肋55可以形成在距升降構件18的下端預定高度處,特別是高於流入開口46,並且加強肋55可以具有各種形狀,例如「-」形、「+」形等。
在升降構件18的外表面和主體16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的內表面之間形成有用於防止升降構件18轉動的防轉動單元50。
如圖7所示,防轉動單元50由以下部分構成在升降構件18的外表面上形成的至少一個鉤接突起54,該鉤接突起沿著升降構件18的圓周方向以規則的間隔從升降構件18的外表面突出;以及沿著圓周方向以規則的間隔形成在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的內表面上的至少一個鉤接槽52,每個鉤接槽52插有各鉤接肋54。換句話說,當升降構件18插入到主體16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中時,由於鉤接突起54插入到鉤接槽52中,升降構件18可以沿著向上和向下的方向運動,但是防止升降構件18轉動。如果升降構件18的截面形狀為多邊形,諸如為矩形等,升降構件18的形狀本身可以作為防轉動單元50。在此,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的內表面對應於升降構件18,具有與升降構件18的截面形狀相對應的形狀。
與主體16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的外表面相結合的蓋20起到保護用於排出內容物的升降構件18排出通道42的作用,在蓋20的外表面上形成多個突起,使得使用者可以容易地用手抓住並轉動蓋20,並且在蓋20的下部的內表面上形成有鉤接突起64,鉤接突起64與形成在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的外表面上的鉤接肋40相鉤接。
在此,所述蓋的鉤接突起64具有以下結構在鉤接突起64與鉤接肋40相鉤接的鉤接狀態,當預定的向上力施加至鉤接突起64上時,鉤接突起64從形成在升降構件引導單元64的外表面上的鉤接肋40脫離。
在蓋20的下端上形成有用於將蓋20固定至主體16的外表面的裙緣單元66,其通過多個連接構件66a與蓋20連接,連接構件66a可以容易地從蓋20分離,當蓋20由大於預定的轉動力轉動時,裙緣單元66從蓋20分離,然後蓋20從主體16分離。
在蓋20和升降構件18之間形成有用於根據蓋20沿正向或反向的轉動而使升降構件18向上或向下運動的操作單元70。
操作單元70包括以下部分在升降構件18的上部的內表面上形成的陰螺紋單元72;插在升降構件18內的支撐單元76,支撐單元76以圓筒形的形狀從蓋20內部的上部到蓋20的下部從蓋20的內表面突出;以及形成在支撐單元76的外表面上並與陰螺紋單元72結合的陽螺紋單元74。
該操作單元70的操作為由於防轉動單元50支撐升降構件18並且防止其在主體16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的內表面上轉動,蓋20的鉤接突起64與形成在主體16的外表面上的鉤接肋40相鉤接,並且升降構件18的陰螺紋單元72以及蓋70的陽螺紋單元74彼此螺紋連接;當蓋20轉動時,蓋20在主體16的外表面上進行空轉,並且蓋20的空轉使得升降構件18的陰螺紋單元72沿著蓋20的陽螺紋單元74向上或向下運動。
同時,儘管在附圖中沒有示出,操作單元70可以由以下部分構成在升降構件18的外表面上形成的陽螺紋單元、以及在蓋20的內表面上形成的與相應陽螺紋單元螺紋結合的陰螺紋單元。
下面將說明根據本發明容器封閉裝置的操作。
圖10至13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容器封閉裝置的操作的狀態圖。
在容器封閉裝置封閉容器的入口12的情況下,密封構件32在容器10外部緊密地接觸容器10的入口12的上表面,並且密封構件32在升降構件內部緊密地接觸升降構件18的開關板44,從而密封容器10。因此,存儲內容物的容器10保持在密封狀態。
從上述的狀態,當使用者使存儲在容器內的內容物排出時,首先沿著正向轉動蓋20。然後,裙緣單元66分離,且蓋20在從主體16分離的狀態下轉動。在此,因為鉤接突起64與形成在主體16的外表面上的鉤接肋40相鉤接,蓋20執行空轉。
以此方式,當蓋20轉動時,由於升降構件18通過形成在蓋20和升降構件18之間的操作單元70而下降,開關板44從密封構件32分離,從而容器10打開。換句話說,由於升降構件18的鉤接突起54插入在主體16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處形成的鉤接槽52內而防止升降構件18轉動,當蓋20轉動時,在升降構件18內形成的陰螺紋單元72從蓋20的陽螺紋單元74鬆開,然後升降構件18向下移動。
以此方式,升降構件18連續地下降,當形成於升降構件18的內表面上的鉤接突起38與形成在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的內表面上的防分離突起36接觸時,停止下降,然後,當蓋20進一步轉動時,施加使蓋20相對向上運動的力,從而蓋20的鉤接突起64從形成在主體16內的鉤接肋40分離。然後,當容器10在蓋20從主體16移除之後傾斜時,存儲在容器10內的內容物通過升降構件18的流入開口46流入排出通道42,並且通過排出通道42排出。
在此,因為升降構件18的端部形成有突起48,使用者可以容易地咬住並吮吸升降構件18。因為當內容物通過排出通道42排出時,外部空氣通過升降構件18和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之間的間隙60流入容器10的內部,內容物可以更容易地通過排出通道42排出。
如果在排出預定量的內容物之後使用者希望再次密封容器10,在蓋20蓋到主體16上之後,通過沿著反向轉動蓋20,蓋20的陽螺紋單元74緊固到升降構件18的陰螺紋單元72,並且升降構件18上升。然後開關板44與密封構件32緊密地接觸,從而密封容器10。如果進一步轉動蓋20,因為開關板44與密封構件32緊密地接觸,升降構件18可以不再上升,而蓋20相對下降。換句話說,由於升降構件18不會進一步上升,因此如果升降構件18的陰螺紋單元72緊固到陽螺紋單元74,那麼蓋20下降並且鉤接突起64越過主體16的鉤接肋40並與之鉤接。
圖14至17是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容器封閉裝置的操作的狀態圖,圖18是示出容器封閉裝置沿圖14中的B-B線的剖視圖。
此時,如果使用者希望排出存儲在容器內的內容物,根據本發明的容器封閉裝置需要保持在升降構件18的下降狀態,而在升降構件18的升起狀態使得存儲在容器內的內容物不能漏出。
因此,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容器封閉裝置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進一步形成有鉤接保持突起37,用於保持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和形成在升降構件18上的鉤接突起38之間的鉤接狀態。當升降構件18到達最高部時,鉤接保持突起37與鉤接突起38相鉤接,並且密封構件32的外部緊密地接觸容器10的入口12,而且密封構件32的內部緊密地接觸升降構件18,從而密封容器10。當使用者施加大於預定量的力時,鉤接突起38和鉤接保持突起37之間的鉤接狀態可以脫開。
此時,需要保持通過鉤接突起38從防分離突起36向下運動而實現的升降構件18的下降狀態,並且需要防止升降構件18進一步下降。因此,在鉤接突起28的上方,可以進一步地在升降構件18上形成第二鉤接突起39。
第二鉤接突起39形成於升降構件18的外表面上,以便防止鉤接突起28在越過防分離突起36並在防分離突起36下方移動之後進一步下降;以及當鉤接突起28越過防分離突起36時通過保持與鉤接保持突起37的鉤接狀態而防止升降構件18下降。
此時,由於主體16和容器10之間的連接所施加的彎矩,升降構件18受到主體16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的擠壓,因此存在升降構件18的運動可能受到幹涉的問題。
因此,鉤接突起38和第二鉤接突起39中的至少一個可以由柔性材料製成,或者如圖18中所示,可以由多個從升降構件18的外表面向外突出的突起39a構成。儘管升降構件18由於主體16和容器10之間的連接所施加的彎矩而受到主體16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的擠壓,但是通過鉤接突起38和第二鉤接突起39的多個突起39a的構造,升降構件18可以更容易地向上和向下移動。
同時,防分離突起36和鉤接保持突起37也可以由從升降構件引導單元26的內表面向內突出的多個突起構成。
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具有上述結構的容器封閉裝置,能夠以與根據第一實施方式的容器封閉裝置相類似的方式操作。但是當升降構件18完成下降時,鉤接突起38在越過防分離突起36之後保持與防分離突起36相鉤接,同時,第二鉤接突起39保持與鉤接突起37相鉤接。從而,升降構件18保持固定,並且,當容器10傾斜時,存儲在容器10內的內容物通過升降構件18的流入開口46流入排出通道42,並且通過排出通道42排出。
此時,如果蓋20被移除,升降構件18還可以由使用者的手或嘴拉動或推動,從而可以密封或打開容器10。
特別地,當升降構件18被拉至最高位置時,鉤接突起28通過越過鉤接保持突起37並保持與鉤接保持突起37鉤接的狀態而限制升降構件18的運動。因此,儘管已經移除蓋20,但通過固定升降構件18來保持容器的密封。
權利要求
1.一種容器封閉裝置,包括結合到所述容器的入口的主體;形成有用於排出存儲在所述容器內的內容物的排出通道的升降構件,所述升降構件插入所述主體內,在所述主體內向上或向下移動,並且密封或打開所述排出通道;以及以可拆卸的方式與所述主體結合的蓋,所述蓋通過沿正向或反向轉動而向上或向下移動所述升降構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所述主體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結合至所述容器的所述入口的結合單元;以及形成在所述結合單元的上部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所述升降構件插入所述升降構件引導單元並在其中向上或向下移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在所述主體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多個突起,使得使用者的手容易抓住並轉動所述主體。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所述結合單元是形成於所述主體內表面下部的陰螺紋單元,並且與形成於所述容器的所述入口的外表面上的陽螺紋單元結合。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密封構件沿圓周方向安裝在所述主體的內部的上表面上,並且緊密地接觸所述容器的所述入口的上表面,從而密封所述容器的所述入口。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所述密封構件是中心部開口的盤,所述密封構件通過與所述容器的所述入口的上表面緊密接觸而緊密地密封所述容器的所述入口。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所述密封構件是中心部開口的盤,並且在所述盤的外部與所述容器的所述入口緊密接觸,以及在所述盤的內部與所述升降構件緊密接觸。
8.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插在所述升降構件引導單元內並在其中向上或向下移動的所述升降構件形成有沿著其縱向的排出通道,所述內容物通過所述排出通道排出,所述升降構件還形成有開關板,用於通過與所述密封構件的內部緊密接觸而密封所述容器的所述入口。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在所述密封構件的下部形成有流入開口,存儲在所述容器內的內容物通過所述流入開口流入到所述排出通道。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在所述主體的所述升降構件引導單元的內表面上形成有防分離突起,並且在所述升降構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與所述防分離突起相鉤接的鉤接突起,從而防止所述升降構件從所述主體脫離。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在所述升降構件的外表面和所述主體的所述升降構件引導單元的內表面之間形成有用於防止所述升降構件轉動的防轉動單元。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所述防轉動單元包括形成在所述通道單元的外表面上的鉤接肋,所述鉤接肋在所述通道單元的圓周方向上以規則的間隔從所述通道單元的外表面突出;以及在所述通道單元的圓周方向上以規則的間隔形成在所述升降構件引導單元的內表面上的鉤接槽,所述鉤接槽相應地插有相應的所述鉤接肋。
1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在所述主體的所述升降構件引導單元的內表面和所述升降構件的外表面之間形成有間隙,使得外部空氣流入所述容器的內部。
1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在所述蓋的外表面形成有多個突起,使得使用者的手可以容易地抓住並轉動所述蓋,並且在所述蓋的下部的內表面上形成有鉤接突起,所述鉤接突起與形成在所述升降構件引導單元的外表面上的鉤接肋鉤接。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在所述蓋的下端內形成有用於將所述蓋固定至所述主體的外表面的裙緣單元,其中當所述蓋由轉動力轉動時,所述裙緣單元從所述蓋分離,並且然後所述蓋從所述主體分離。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在所述蓋和所述升降構件之間形成有用於根據所述蓋沿正向或反向的轉動而向上或向下移動所述升降構件的操作單元。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所述操作單元包括形成在所述升降構件的上部的內表面上的陰螺紋單元;插在所述升降構件內部的支撐單元,所述支撐單元以圓筒形的形狀從所述蓋的上部到所述蓋的下部從所述蓋的內表面突出;以及形成在所述支撐單元的外表面上並與所述陰螺紋單元結合的陽螺紋單元。
18.一種容器封閉裝置,包括結合到所述容器的入口的主體,所述主體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結合至所述容器的所述入口的結合單元、以及形成在所述結合單元的上部內的升降構件引導單元;以及升降構件,所述升降構件形成有用於排出存儲在所述容器內的內容物的排出通道,所述升降構件插入到所述升降構件引導單元內,在所述主體內向上或向下移動,並且密封或打開所述排出通道。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封閉裝置,進一步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與所述主體結合的蓋,所述蓋通過沿正向或反向轉動而向上或向下移動所述升降構件。
20.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沿著所述結合單元的縱向在所述主體的所述結合單元的外表面上進一步形成至少一個加強肋。
21.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在所述升降構件的內表面上進一步形成加強肋。
22.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在所述主體的所述升降構件引導單元的內表面上形成有防分離突起,並且在所述升降構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與所述防分離突起相鉤接的鉤接突起,從而防止所述升降構件從所述主體脫離。
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在所述升降構件引導單元的內表面上進一步形成有鉤接保持突起,所述鉤接保持突起用於在所述升降構件到達所述升降構件引導單元的最高部時保持與所述鉤接突起的鉤接狀態。
24.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在所述升降構件的外表面上進一步形成有第二鉤接突起,用於當所述鉤接突起經過所述防分離突起時,通過保持與所述鉤接保持突起的鉤接狀態而防止所述升降構件進一步下降。
25.如權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項所述的封閉裝置,其中,所述鉤接突起包括從所述升降構件的外表面突出的多個突起。
全文摘要
一種容器封閉裝置,其包括結合到所述容器的入口的主體;形成有用於排出存儲在所述容器內的內容物的排出通道的升降構件,所述升降構件插入所述主體,在所述主體內向上或向下移動,並且密封或打開所述排出通道;以及以可拆卸的方式與所述主體結合的蓋,所述蓋通過沿正向或反向轉動而向上或向下移動所述升降構件。因為所述升降構件通過根據罩蓋所述主體的所述蓋沿正向或反向的轉動而打開或密封所述容器,所述容器封閉裝置是便於使用的,並且因為不需要用手接觸升降構件的所述排出通道,可以保持在衛生方面的清潔。
文檔編號B65D47/04GK1968865SQ200580019265
公開日2007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12日
發明者盧喜權 申請人:盧喜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