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成型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04:40:21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特別是涉及一種高效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衝壓加工是藉助於常規或專用衝壓設備的動力,使板料在模具裡直接受到變形力並進行變形,從而獲得一定形狀, 尺寸和性能的產品零件的生產技術。板料,模具和設備是衝壓加工的三要素。按衝壓加工溫度分為熱衝壓和冷衝壓。前者適合變形抗力高,塑性較差的板料加工;後者則在室溫下進行,是薄板常用的衝壓方法。它是金屬塑性加工(或壓力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也隸屬於材料成型工程技術。
在衝壓如圖3所示的零部件時,通常直接按照零部件的形狀來設計凸模和凹模,利用凸模和凹模來衝壓所需要的零部件,當需要大量生產時產生的形成如圖3所示的第一廢料較多。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高效成型模具,用於解決現有技術中大量衝壓某一零部件時產生如圖3所示的第一廢料較多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效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11、上墊板12、多個第一凹模14、兩個第二凹模15和多個上定位板13,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安裝有上墊板,所述上墊板上間隔安裝有多個上定位板,所述上墊板和多個上定位板形成多個上腔體,所述兩個第二凹模安裝在左右兩側的上腔體內,所述多個第一凹模安裝在其餘的上腔體內;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21、下墊板22、多個第一凸模24、兩個第二凸模25和多個下定位板23,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安裝有下墊板,所述下墊板上間隔安裝有多個下定位板,所述下墊板和多個下定位板形成多個下腔體,所述兩個第二凸模安裝在左右兩側的下腔體內,所述多個第一凸模安裝在其餘的下腔體內;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時第一凹模和第一凸模嚙合、第二凹模和第二凸模嚙合;將第一凹模、第二凹模、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按圖4中的第二廢料5的結構來設計,將衝壓零部件變成衝壓第二廢料,可以大大降低廢料的產生,可以將材料的利用率提高20%以上。
優選的,還包括有頂料裝置,所述頂料裝置包括:彈簧和頂杆,所述彈簧安裝在上墊板上的下表面上,所述彈簧的另一端安裝有頂杆,所述頂杆穿過凹模;在上模和下模合模時,彈簧在外力的作用下壓縮,當外力撤銷後,彈簧推動頂杆,從而實現頂杆將衝壓後的零部件頂出模具,本設計屬於常規設計因此在圖紙中未繪製相關結構。
優選的,還包括氮氣彈簧,所述氮氣彈簧安裝在下模座上,所述氮氣彈簧的推桿上連接有頂塊,所述頂塊穿過凸模;在上模和下模合模時,氮氣彈簧在外力的作用下壓縮,當外力撤銷後,氮氣彈簧將衝壓後的零部件頂出模具,本設計屬於常規設計因此在圖紙中未繪製相關結構。
優選的,上模座上還設置有導柱孔,所述下模座上還設置有導柱,所述模和下模合模時導柱插入導柱孔內,導柱和導柱孔可以用於上模和下模合模時進行定位。
優選的,所述下模座上還安裝有可旋轉的支撐板,當模具存放時可以將支撐板旋轉到與水平面垂直的狀態,從而支撐板的另一端可以頂住上模,使得上模和下模不直接接觸,避免了上模和下模在不工作時長時間壓合在一起而造成的模具損傷。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效成型模具,將第一凹模、第二凹模、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按衝壓後產生的廢料的結構來設計,將衝壓零部件變成衝壓第二廢料,這種衝壓結構的設計可以大大降低廢料的產生,可以將材料的利用率提高20%以上。
附圖說明
圖1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效成型模具的剖視圖;
圖2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效成型模具的下模的俯視圖;
圖3顯示為現有技術衝壓零部件時的示意圖
圖4顯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高效成型模具衝壓零部件時的示意圖
標號說明
1-上模,11-上模座,12-上墊板,13-上定位板,14-第一凹模,15-第二凹模,16-導柱孔;
2-下模,21-下模座,22-下墊板,23-下定位板,24-第一凸模,25-第二凸模,26-導柱,27-支撐板;
3-零部件;
4-第一廢料;
5-第二廢料。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請參閱圖1-4。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係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範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範圍,其相對關係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範疇。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效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11、上墊板12、多個第一凹模14、兩個第二凹模15和多個上定位板13,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安裝有上墊板,所述上墊板上間隔安裝有多個上定位板,所述上墊板和多個上定位板形成多個上腔體,所述兩個第二凹模安裝在左右兩側的上腔體內,所述多個第一凹模安裝在其餘的上腔體內;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21、下墊板22、多個第一凸模24、兩個第二凸模25和多個下定位板23,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安裝有下墊板,所述下墊板上間隔安裝有多個下定位板,所述下墊板和多個下定位板形成多個下腔體,所述兩個第二凸模安裝在左右兩側的下腔體內,所述多個第一凸模安裝在其餘的下腔體內;所述上模和下模合模時第一凹模和第一凸模嚙合、第二凹模和第二凸模嚙合;將第一凹模、第二凹模、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按圖4中的第二廢料5的結構來設計,將衝壓零部件變成衝壓第二廢料,可以大大降低廢料的產生,可以將材料的利用率提高20%以上。
本實施例中優選的,還包括有頂料裝置,所述頂料裝置包括:彈簧和頂杆,所述彈簧安裝在上墊板上的下表面上,所述彈簧的另一端安裝有頂杆,所述頂杆穿過凹模;在上模和下模合模時,彈簧在外力的作用下壓縮,當外力撤銷後,彈簧推動頂杆,從而實現頂杆將衝壓後的零部件頂出模具,本設計屬於常規設計因此在圖紙中未繪製相關結構。
本實施例中優選的,還包括氮氣彈簧,所述氮氣彈簧安裝在下模座上,所述氮氣彈簧的推桿上連接有頂塊,所述頂塊穿過凸模;在上模和下模合模時,氮氣彈簧在外力的作用下壓縮,當外力撤銷後,氮氣彈簧將衝壓後的零部件頂出模具,本設計屬於常規設計因此在圖紙中未繪製相關結構。
本實施例中優選的,上模座上還設置有導柱孔,所述下模座上還設置有導柱,所述模和下模合模時導柱插入導柱孔內,導柱和導柱孔可以用於上模和下模合模時進行定位。
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下模座上還安裝有可旋轉的支撐板,當模具存放時可以將支撐板旋轉到與水平面垂直的狀態,從而支撐板的另一端可以頂住上模,使得上模和下模不直接接觸,避免了上模和下模在不工作時長時間壓合在一起而造成的模具損傷。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效成型模具,將第一凹模、第二凹模、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按衝壓後產生的廢料的結構來設計,將衝壓零部件變成衝壓第二廢料,這種衝壓結構的設計可以大大降低廢料的產生,可以將材料的利用率提高20%以上。
所以,本實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利用價值。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