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黃瓜白毛病的復配藥物的製造方法
2023-04-26 06:36:56 3
一種治療黃瓜白毛病的復配藥物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治療黃瓜白毛病的復配藥物的製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驟:A、備料:10%世高水分散劑,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大蒜油,黃芪多糖,黃芩素,75%百菌清,知母,升麻;B、醇浸提知母和升麻的提取液:將知母、升麻進行碎斷,洗淨,晾乾作業後,置一密閉容器內,加入質量百分比60%乙醇溶液,浸潤悶泡18小時後,再裝入滲漉器,所述滲漉器是一個桶子結構,底下是個圓錐體,圓錐體下接個開關可以滴水的設備,用於藥材成分抽取,把藥材均勻放入桶中,加入浸泡液:水或是酒,慢慢滴漏,收集滲漉液,加熱回收乙醇後得提取液;C、將10%世高水分散劑,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大蒜油,黃芪多糖,黃芩素,75%百菌清,與步驟B所得提取液進行復配,攪拌均勻後,紫外滅菌,得治療黃瓜白毛病的復配藥物。本發明配比簡單,使用方便,治療黃瓜白粉病效果好,經過試驗測試,混合物的400-600倍液,對真菌屬半知菌亞門單絲殼白粉菌具有明顯的滅活作用,殺菌效果好。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黃瓜白毛病的復配藥物的製造方法
[0001]【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蔬菜用藥物,特別涉及一種治療黃瓜白毛病的復配藥物的製造方法。
[0002]【背景技術】:
黃瓜白粉病俗稱「白毛病」,以葉片受害最重,其次是葉柄和莖,一般不危害果實。發病初期,葉片正面黃瓜白粉病危害的葉片或背面產生白色近圓形的小粉斑,逐漸擴大成邊緣不明顯的大片白粉區,布滿葉面,好像撒了層白粉。抹去白粉,可見葉面褪綠,枯黃變脆。發病嚴重時,葉面布滿白粉,變成灰白色,直至整個葉片枯死。白粉病侵染葉柄和嫩莖後,症狀與葉片上的相似,惟病斑較小,粉狀物也少。在葉片上開始產生黃色小點,而後擴大發展成圓形或橢圓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狀黴層。一般情況下部葉片比上部葉片多,葉片背面比正面多。黴斑早期單獨分散,後聯合成一個大黴斑,甚至可以覆蓋全葉,嚴重影響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陳代謝受到幹擾,造成早衰,產量受到損失。由於近年來,白粉病產生一定抗藥性,而且一年四季均可發病,給防治帶來一定難度。一般年份減產在10%左右,流行年份減產在20%-40%左右。北方溫室和大棚內最易發生此病,其次是春播露地黃瓜,而秋黃瓜發病較輕。因白粉病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對黃瓜生長後期造成很大的產量損失。該病原菌為真菌屬半知菌亞門單絲殼白粉菌,為專性寄生病,可常年寄生於寄主植物上,成為初侵染源。該病菌的發病適溫在20-25°C,對空氣相對溼度要求不嚴格,在25%左右的空氣相對溼度條件下,病害也可發生及流行。
[0003]本發明針對目 前黃瓜白粉病產生的抗藥性問題,提供一種配比簡單,使用方便,治療黃瓜白粉病效果好的一種治療黃瓜白毛病的復配藥物的製造方法。
[0004]
【發明內容】
: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配比簡單,使用方便,治療黃瓜白粉病效果好的一種治療黃瓜白毛病的復配藥物的製造方法。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黃瓜白毛病的復配藥物的製造方法,其中,包括如步驟:
A、備料:10%世高水分散劑,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大蒜油,黃芪多糖,黃芩素,75%百菌清,知母,升麻;
B、醇浸提知母和升麻的提取液:
將知母、升麻進行碎斷,洗淨,晾乾作業後,置一密閉容器內,加入質量百分比60%乙醇溶液,浸潤悶泡18小時後,再裝入滲漉器,所述滲漉器是一個桶子結構,底下是個圓錐體,圓錐體下接個開關可以滴水的設備,用於藥材成分抽取,把藥材均勻放入桶中,加入浸泡液:水或是酒,慢慢滴漏,收集滲漉液,加熱回收乙醇後得提取液;
C、將10%世高水分散劑,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大蒜油,黃芪多糖,黃芩素,75%百菌清,與步驟B所得提取液進行復配,攪拌均勻後,紫外滅菌,得治療黃瓜白毛病的復配藥物。
[0006]製得的治療黃瓜白毛病的復配藥物,其中,包括如下重量單位的組分:
10%世高水分散劑10-15份,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12份,大蒜油10-15份,黃芪多糖4-8份,黃芩素4-8份,75%百菌清6-10份,知母4_8份,升麻6_10份。
[0007]或者,包括如下重量單位的組分:
10%世高水分散劑10-12份,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10份,大蒜油10-12份,黃芪多糖4-6份,黃芩素4-6份,75%百菌清6-8份,知母4_6份,升麻6_8份。
[0008]或者,包括如下重量單位的組分:
10%世高水分散劑12-15份,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12份,大蒜油12-15份,黃芪多糖6-8份,黃芩素6-8份,75%百菌清8-10份,知母6_8份,升麻8_10份。 [0009]使用時,將上述組分混合一起後,配置成質量倍數400-600倍液,進行噴灑作業。
[0010]百分號為質量百分比。
[0011]本發明的優點為,配比簡單,使用方便,治療黃瓜白粉病效果好,具體為:
本發明使用時,10%世高水分散劑,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大蒜油,黃芪多糖,黃芩素,75%百菌清,知母,升麻。混合一起後,配置成質量倍數400-600倍液,進行噴灑作業。(知母和升麻使用時,使用醇浸提方法提取提取液,混合時使用的為提取液。)經過試驗測試,混合物的400-600倍液,對真菌屬半知菌亞門單絲殼白粉菌具有明顯的滅活作用,殺菌效果好。
[0012]【具體實施方式】:
例子I
10%世高水分散劑10份,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份,大蒜油10份,黃芪多糖4份,黃芩素4份,75%百菌清6份,知母4份,升麻6份。
[0013]製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重量單位的組分:
A、備料:10%世高水分散劑,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大蒜油,黃芪多糖,黃芩素,75%百菌清,知母,升麻;
B、醇浸提知母和升麻的提取液:
將知母、升麻進行碎斷,洗淨,晾乾作業後,置一密閉容器內,加入質量百分比60%乙醇溶液,浸潤悶泡18小時後,再裝入滲漉器,所述滲漉器是一個桶子結構,底下是個圓錐體,圓錐體下接個開關可以滴水的設備,用於藥材成分抽取,把藥材均勻放入桶中,加入浸泡液:水或是酒,慢慢滴漏,收集滲漉液,加熱回收乙醇後得提取液;
C、將10%世高水分散劑,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大蒜油,黃芪多糖,黃芩素,75%百菌清,與步驟B所得提取液進行復配,攪拌均勻後,紫外滅菌,得治療黃瓜白毛病的復配藥物。
[0014]例子2
10%世高水分散劑15份,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2份,大蒜油15份,黃芪多糖8份,黃芩素8份,75%百菌清10份,知母8份,升麻10份。
[0015]製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重量單位的組分:
A、備料:10%世高水分散劑,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大蒜油,黃芪多糖,黃芩素,75%百菌清,知母,升麻;
B、醇浸提知母和升麻的提取液:
將知母、升麻進行碎斷,洗淨,晾乾作業後,置一密閉容器內,加入質量百分比60%乙醇溶液,浸潤悶泡18小時後,再裝入滲漉器,所述滲漉器是一個桶子結構,底下是個圓錐體,圓錐體下接個開關可以滴水的設備,用於藥材成分抽取,把藥材均勻放入桶中,加入浸泡液:水或是酒,慢慢滴漏,收集滲漉液,加熱回收乙醇後得提取液;
C、將10%世高水分散劑,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大蒜油,黃芪多糖,黃芩素,75%百菌清,與步驟B所得提取液進行復配,攪拌均勻後,紫外滅菌,得治療黃瓜白毛病的復配藥物。
[0016]例子3
10%世高水分散劑12份,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份,大蒜油12份,黃芪多糖6份,黃芩素6份,75%百菌清8份,知母6份,升麻8份。
[0017]製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重量單位的組分:
A、備料:10%世高水分散劑,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大蒜油,黃芪多糖,黃芩素,75%百菌清,知母,升麻;
B、醇浸提知母和升麻的提取液:
將知母、升麻進行碎斷,洗淨 ,晾乾作業後,置一密閉容器內,加入質量百分比60%乙醇溶液,浸潤悶泡18小時後,再裝入滲漉器,所述滲漉器是一個桶子結構,底下是個圓錐體,圓錐體下接個開關可以滴水的設備,用於藥材成分抽取,把藥材均勻放入桶中,加入浸泡液:水或是酒,慢慢滴漏,收集滲漉液,加熱回收乙醇後得提取液;
C、將10%世高水分散劑,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大蒜油,黃芪多糖,黃芩素,75%百菌清,與步驟B所得提取液進行復配,攪拌均勻後,紫外滅菌,得治療黃瓜白毛病的復配藥物。
[0018]本發明配比簡單,使用方便,治療黃瓜白粉病效果好,本發明使用時,10%世高水分散劑,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大蒜油,黃芪多糖,黃芩素,75%百菌清,知母,升麻。混合一起後,配置成質量倍數400-600倍液,進行噴灑作業。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黃瓜白毛病的復配藥物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A、備料:10%世高水分散劑,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大蒜油,黃芪多糖,黃芩素,75%百菌清,知母,升麻; B、醇浸提知母和升麻的提取液: 將知母、升麻進行碎斷,洗淨,晾乾作業後,置一密閉容器內,加入質量百分比60%乙醇溶液,浸潤悶泡18小時後,再裝入滲漉器,所述滲漉器是一個桶子結構,底下是個圓錐體,圓錐體下接個開關可以滴水的設備,用於藥材成分抽取,把藥材均勻放入桶中,加入浸泡液:水或是酒,慢慢滴漏,收集滲漉液,加熱回收乙醇後得提取液; C、將10%世高水分散劑,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大蒜油,黃芪多糖,黃芩素,75%百菌清,與步驟B所得提取液進行復配,攪拌均勻後,紫外滅菌,得治療黃瓜白毛病的復配藥物。
【文檔編號】A01N37/34GK103598256SQ201310519758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9日
【發明者】李學勇 申請人:青島東頤錦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