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熔融沉積成型3D印表機的機械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9:48:3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3D列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熔融沉積成型3D印表機的機械組件。
背景技術:
3D列印技術,屬於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它是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特殊蠟材、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列印一層層的粘合材料來製造三維物體的技術。3D印表機是利用3D列印技術來列印三維物體的設備,目前,市面上銷量最多且應用最廣的是熔融沉積成型3D印表機。熔融沉積成型3D印表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把數據和原料放進3D印表機中,機器通過加熱把原料融化,並按照程序把產品一層層地列印出來。熔融沉積成型3D印表機在列印前需要將列印平臺加熱到一定溫度才能開始列印,列印成型後的物體必須要等成型腔自然冷卻後才能取出。列印產品的成型精度除了受傳動精度的影響外,受材料冷卻變形的影響也較大。而現有的熔融沉積成型3D印表機大多採用單一功能的機械組件,如專利申請號為2014205645075的《一種小型3D印表機》,其將3D印表機的機架設置成一體化的井字形結構,降低了工作平臺的振動,但其單一功能的工作平臺和列印頭組件沒有有效的冷卻裝置,從而會降低列印產品的成型精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熔融沉積成型3D印表機的機械組件,其結構簡單緊湊、可簡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列印效率,還通過自帶的壓力傳感器進行自動調平,避免轉動後的工作平臺不平導致的列印失敗或低質量。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熔融沉積成型3D印表機的機械組件,其特徵在於,包括列印頭組件和設置於列印頭組件下方的工作平臺,所述工作平臺為圓形,沿圓周方向上設有若干獨立塊和隔溫板,所述隔溫板設於相鄰獨立塊之間,所述獨立塊內部設有冷卻組件和加熱組件;所述列印頭組件包括加熱機構、與該加熱機構連接的散熱機構,加熱機構包括加熱塊和噴嘴部,所述加熱塊設於噴嘴部下方,所述散熱機構包括散熱管,散 熱液體和若干散熱翅片,散熱管設於加熱塊上方,散熱翅片設於散熱管的側面;所述工作平臺連接有旋轉驅動裝置。
所述加熱塊和噴嘴部之間設有壓力傳感器。
所述冷卻組件包括冷卻通道、進口和出口,所述進口設於獨立塊的側面,出口設於獨立塊底部,進口和出口通過冷卻通道連通;所述加熱組件包括加熱電阻絲,該加熱電阻絲沿冷卻通道均勻布置。
所述進口處設有吹風機,所述出口處設有排風機。
所述冷卻通道為螺旋形或S形。
所述冷卻組件和加熱組件上均設有溫度傳感器。
所述獨立塊數量為3個。
所述散熱管為筒狀雙層中空結構,其上還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散熱翅片為中空結構,且與散熱管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列印頭組件在列印用獨立塊上進行列印,鄰另兩塊獨立塊分別作為冷卻區和預熱區,也在進行冷卻和預加熱的工作,如此循環工作,節省了預熱和冷卻的時間,提高了列印設備的工作效率,節約了資源;
2、三個獨立塊均可進行快速冷卻與加熱,不僅有效的提高其使用效率,且節約工作間隔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冷卻介質為冷空氣,可重複循環使用,節能減排;
3、工作平臺轉動時容易導致平臺走位,需要經常性的調平,比較繁瑣;而且手動調節的平臺不能實現無人化操作,既繁瑣又不安全。本裝置利用壓力傳感器可以達到自動化調節的目的,節省時間,且安全,操作簡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工作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列印頭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示說明:1-獨立塊,2-隔溫板,3-進口,4-冷卻通道,5-加熱塊,6-噴嘴部,7-壓力傳感器,8-散熱管,9-散熱液體,10-散熱翅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熔融沉積成型3D印表機的機械組件,其特徵在於,包括列印頭組件和設置於列印頭組件下方的工作平臺,所述工作平臺為圓形,沿圓周方向上設有若干獨立塊(1)和隔溫板(2),所述隔溫板(2)設於相鄰獨立塊(1)之間,隔溫板(2)可有效的防止獨立塊(1)之間溫度差的相互影響;所述獨立塊(1)內部設有冷卻組件和加熱組件;所述列印頭組件包括加熱機構、與該加熱機構連接的散熱機構,加熱機構包括加熱塊(5)和噴嘴部(6),所述加熱塊(5)設於噴嘴部(6)下方,所述散熱機構包括散熱管(8),散熱液體(9)和若干散熱翅片(10),散熱管(8)設於加熱塊(5)上方,散熱翅片(10)設於散熱管(8)的側面;所述工作平臺連接有旋轉驅動裝置。
所述加熱塊(5)和噴嘴部(6)之間設有壓力傳感器(7)。
所述冷卻組件包括冷卻通道(4)、進口(3)和出口,所述進口(3)設於獨立塊(1)的側面,出口設於獨立塊(1)底部,進口(3)和出口通過冷卻通道(4)連通;所述加熱組件包括加熱電阻絲,該加熱電阻絲沿冷卻通道(4)均勻布置。
所述進口(3)處設有吹風機,所述出口處設有排風機。
所述冷卻通道(4)為螺旋形或S形。
所述冷卻組件和加熱組件上均設有溫度傳感器,用以監測獨立塊(1)的實時溫度情況。
所述獨立塊(1)數量為3個。
所述散熱管(8)為筒狀雙層中空結構,其上還設有溫度傳感器,用以監測散熱管(8)中散熱液體(9)的實時溫度情況。所述散熱翅片(10)為中空結構,且與散熱管(8)連通,進一步增加散熱液體(9)的流經路徑長度,提高散熱效率。
工作原理:將對應列印頭組件的獨立塊(1)設為列印區,相鄰另兩塊獨立塊(1)分別作為冷卻區和預熱區,通過轉動工作平臺把已預熱好的獨立塊(1)送至列印區進行列印,與此同時開始加熱下一獨立塊(1);獨立塊(1)當需要冷卻時,氣體可以順利通過 冷卻道進行冷卻,當需要預熱時,電阻絲快速加熱進行預熱,縮短工作間隙,提高工作效率。為了保證列印質量,每次轉動列印頭組件後需要進行調平,當兩者碰觸時,獨立塊(1)平臺對列印頭施加壓力傳導到壓力傳感器(7),壓力傳感器(7)輸出信號發生變化被相連電路及處理器識別,立即停止相對運動,確定該時刻位置為起始位置。這時候列印頭開始列印,第一層可以剛好結合到平臺面。當列印成型完成,將帶有成型的獨立塊(1)經轉動工作平臺移至冷卻區並通過吹風機及排風機組合進行冷卻,同時已預熱的下一獨立塊(1)已經送至列印區進行新工件的列印,待第一次列印成型工件冷卻完成後,可輕鬆取下成型工件。而列印獨立塊(1)和冷卻獨立塊(1)分別旋轉至冷卻區和預熱區,進行下一輪的列印。
以上所述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