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共享物理資源的方法和裝置與流程
2023-04-26 06:01:47 3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共享物理資源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通信相關領域的發展,無線通信是推動教育、醫療、企業、政府、車聯網、物聯網等領域發展的重要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的性能雖然不斷提高,但是依然無法滿足部分領域的需求。其中,時延和資源利用率是衡量無線通信技術性能的重要指標。
為了降低時延,可以採用非授權(grant-free)模式分配物理資源。授權(grant)模式下,終端設備有數據需要發送時,首先申請物理資源,然後通過調度分配物理資源,最後使用分配的物理資源發送數據。grant-free模式下,為終端設備預分配物理資源。終端設備有數據需要發送時,直接使用預分配的物理資源發送數據,不再需要調度;終端設備沒有數據需要發送時,預分配的物理資源處於閒置狀態。所以,grant-free模式雖然降低了時延,但是也降低了資源利用率。
為了提高資源利用率,多個終端設備可以在grant-free模式下共享物理資源。為多個終端設備預分配多個物理資源。終端設備有數據需要發送時,首先終端設備按照一定的方法選擇物理資源,然後使用選擇的物理資源發送數據。該模式面臨的問題包括:一方面每個終端設備需要發送的數據量可能動態變化導致選擇物理資源的個數動態變化,另一方面多個終端設備同時選擇同1個物理資源時將發生衝突。
aloha技術是共享物理資源的有效技術。
現有的aloha技術中,每個終端設備只能在1個時間分段的開始選擇該物理資源並進行發送。需要終端設備發送的數據量與物理資源粒度匹配,即每次發送的數據量必須小於或者等於該物理資源的1個時間分段承載的數據量。但是,隨著物理資源粒度的逐漸細化,每個物理資源在1個時間分段內所能承載的數據量越來越小,同時終端設備每次需要發送的數據量可能動態變化,當終端設備發送的數據量與物理資源粒度不匹配時,即終端設備需要發送的數據量大於1個物理資源的1個時間分段承載的數據量,無法直接使用現有的aloha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共享物理資源的方法和裝置,以解決現有的非授權模式共享物理資源時,終端設備需要發送的數據量與物理資源的承載粒度不匹配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共享物理資源的方法,應用在共享至少一個物理資源的至少兩個終端設備中的任一終端設備,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所述分組信息包括分組內能夠共享的物理資源的個數n和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與任意個物理資源之間的映射關係,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包括所述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
所述終端設備基於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量和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確定所述終端設備需要使用的物理資源的個數q,1≤q≤n;
所述終端設備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n,x,q均為正整數,1≤x≤q。
這樣,終端設備需要發送數據時能夠根據終端設備需要傳輸的數據量,確定所述終端設備所需的物理資源個數q,從而從n個物理資源中選擇至少一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解決了終端設備發送的數據量與物理資源的承載粒度不匹配的問題,降低共享物理資源時終端設備發生衝突的概率,並提高物理資源的利用率。
結合第一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向基站發送資源請求,所述資源請求中包括所述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終端設備接收所述基站基於所述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反饋的所述終端設備所在的分組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
結合第一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概率數組表達式。
結合第一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條件概率數組表達式。
結合第一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時,所述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符與任意個物理資源標識之間的對應關係。
結合第一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基於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量和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確定所述終端設備需要使用的物理資源的個數q,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基於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確定所述物理資源規定的數據承載量,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包括所述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
所述終端設備將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量除以每個物理資源規定的數據承載量得到需要使用的資源個數q。
結合第一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循環執行如下處理,直至選擇到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或x≤0為止:
獲取預設的所述終端設備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對應的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px,利用所述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px嘗試在n個物理資源中選擇x個物理資源;
若選擇成功,採用選擇到的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
若選擇失敗,令x遞減y得到新的x,y為預設的正整數;
其中,嘗試在n個物理資源中第一次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所述x等於q。
這種實現方法中,終端設備採用最初嘗試選擇q個物理資源,若選擇失敗則減少選擇物理資源個數的策略,來逐步降低物理資源的選擇個數,從而能夠根據終端設備需要發送的數據量的多少,靈活地選擇多個物理資源,最終選擇出來的物理資源的個數準確度高,提高物理資源的利用率。
結合第一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獲取預設的所述終端設備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對應的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px,利用所述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px嘗試在n個物理資源中選擇x個物理資源;
若選擇失敗,則確定選擇不到任意一個物理資源;
若選擇成功,循環執行如下處理,直至選擇到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
所述終端設備獲取預設的所述終端設備在選擇x個物理資源的條件下,繼續選擇y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或條件概率數組py∣x,採用所述的在選擇x個物理資源的條件下,繼續選擇y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或條件概率數組py∣x繼續嘗試在剩餘的n-x個物理資源中選擇y個物理資源,y為預設的正整數,且滿足x+y≤q;
若選擇失敗,則確定選擇到x個物理資源;
若選擇成功,判斷x+y是否等於q,若是,則將x遞加y得到新的x,確定選擇到x個物理資源;否則,將x遞加y得到新的x;
其中,嘗試在n個物理資源中第一次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所述x為預設的小於等於q的正整數。
這種實現方法中,終端設備採用最初嘗試選擇較少的物理資源,若選擇成功則在成功的基礎上逐步選擇更多物理資源的策略,直到成功選擇到所需要的q個物理資源,從而能夠根據終端設備需要發送的數據量的多少,靈活地選擇多個物理資源,利用這種方法搶佔物理資源方法過程中信令開銷較小。
結合第一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終端設備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包括:
所述終端設備基於設備標識符與需要佔用的q個物理資源分別對應的物理資源標識之間的對應關係,使用所述終端設備對應的設備標識符從所述對應關係中查找到對應的q個物理資源標識;
所述終端設備從n個物理資源中選擇查找到的q個物理資源標識分別對應的q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
這種方法中,終端設備根據需要發送的數據量大小,基於預先規定的終端設備標識符、所需物理資源的個數,與物理資源標識符的映射關係選擇出需要的物理資源個數,利用這種方法搶佔物理資源方法過程中信令開銷較小,且實現簡單。
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共享物理資源的方法,包括:
基站接收至少一個終端設備發送的資源請求,所述資源請求中包括所述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基站基於所述至少一個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確定每個終端設備所在的分組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並向每個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所在的分組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所述分組信息包括所述終端設備所在的分組內能夠共享的物理資源的個數n和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與任意個物理資源之間的映射關係,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包括所述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
這樣,基站能夠根據所有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對所有終端設備進行分組,並向每個終端設備反饋該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使終端設備能夠基於該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在需要發送數據時,根據需要發送的數據量的大小,從所在分組內的物理資源中選擇出至少一個物理資源來發送數據,降低多個終端設備共享物理資源時,物理資源選擇發生衝突的概率。
結合第二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基站向每個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概率數組表達式。
結合第二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基站向每個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條件概率數組表達式。
結合第二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基站向每個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時,所述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符與任意個物理資源標識之間的對應關係。
第三方面,提供一種共享物理資源的終端設備,包括:
收發單元,用於獲取所述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所述分組信息包括分組內能夠共享的物理資源的個數n和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與任意個物理資源之間的映射關係,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包括所述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
處理單元,用於基於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量和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確定所述終端設備需要使用的物理資源的個數q,1≤q≤n;
所述處理單元,還用於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n,x,q均為正整數,1≤x≤q。
結合第三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收發單元在獲取所述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時,具體用於:
向基站發送資源請求,所述資源請求中包括所述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
接收所述基站基於所述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反饋的所述終端設備所在的分組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
結合第三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收發單元在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時,具體用於:
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概率數組表達式。
結合第三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收發單元在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時,具體用於:
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條件概率數組表達式。
結合第三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收發單元在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時,具體用於:
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時,所述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符與任意個物理資源標識之間的對應關係。
結合第三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處理單元在基於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量和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確定所述終端設備需要使用的物理資源的個數q時,具體用於:
基於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確定所述物理資源規定的數據承載量,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包括所述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
將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量除以每個物理資源規定的數據承載量得到需要使用的資源個數q。
結合第三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處理單元在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時,具體用於:
循環執行如下處理,直至選擇到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或x≤0為止:
獲取預設的所述終端設備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對應的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px,利用所述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px嘗試在n個物理資源中選擇x個物理資源;
若選擇成功,採用選擇到的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
若選擇失敗,令x遞減y得到新的x,y為預設的正整數;
其中,嘗試在n個物理資源中第一次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所述x等於q。
結合第三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處理單元在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時,具體用於:
獲取預設的所述終端設備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對應的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px,利用所述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px嘗試在n個物理資源中選擇x個物理資源;
若選擇失敗,則確定選擇不到任意一個物理資源;
若選擇成功,循環執行如下處理,直至選擇到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
獲取預設的所述終端設備在選擇x個物理資源的條件下,繼續選擇y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或條件概率數組py∣x,採用所述的在選擇x個物理資源的條件下,繼續選擇y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或條件概率數組py∣x繼續嘗試在剩餘的n-x個物理資源中選擇y個物理資源,y為預設的正整數,且滿足x+y≤q;
若選擇失敗,則確定選擇到x個物理資源;
若選擇成功,判斷x+y是否等於q,若是,則將x遞加y得到新的x,確定選擇到x個物理資源;否則,將x遞加y得到新的x;
其中,嘗試在n個物理資源中第一次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所述x為預設的小於等於q的正整數。
結合第三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處理單元在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時,具體用於:
基於設備標識符與需要佔用的q個物理資源分別對應的物理資源標識之間的對應關係,使用所述終端設備對應的設備標識符從所述對應關係中查找到對應的q個物理資源標識;
從n個物理資源中選擇查找到的q個物理資源標識分別對應的q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
第四方面,提供一種共享物理資源的網絡設備,包括:
收發單元,用於接收至少一個終端設備發送的資源請求,所述資源請求中包括所述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
處理單元,用於基於所述至少一個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確定每個終端設備所在的分組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收發單元,還用於向每個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所在的分組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所述分組信息包括所述終端設備所在的分組內能夠共享的物理資源的個數n和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與任意個物理資源之間的映射關係,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包括所述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
結合第四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收發單元在向每個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時,具體用於:
向所述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概率數組表達式。
結合第四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收發單元在向每個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時,具體用於:
向所述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條件概率數組表達式。
結合第四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收發單元在向每個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時,具體用於:
向所述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時,所述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符與任意個物理資源標識之間的對應關係。
第五方面,提供一種終端設備,該終端設備包括處理器、存儲器、收發器,其中,所述存儲器中存有計算機可讀程序,所述處理器通過運行所述存儲器中的程序,控制所述收發器,實現第一方面涉及的共享物理資源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種基站,該基站包括處理器、存儲器、收發器,其中,所述存儲器中存有計算機可讀程序,所述處理器通過運行所述存儲器中的程序,控制所述收發器,實現第二方面涉及的共享物理資源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種通信系統,該通信系統包括第一設備和第二設備,其中,所述第一設備為第三方面涉及的終端設備或第五方面涉及的終端設備,所述第二設備為第四方面涉及的網絡設備或第六方面涉及的基站。
相較於現有技術,採用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共享物理資源的方案,終端設備需要發送數據時能夠根據終端設備需要傳輸的數據量,確定所述終端設備所需的物理資源個數q,從而從n個物理資源中選擇至少一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解決了終端設備發送的數據量與物理資源的承載粒度不匹配的問題,降低共享物理資源時終端設備發生衝突的概率,並提高物理資源的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為多通道時隙aloha技術多個終端設備共享物理資源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共享物理資源的方法流程圖;
圖4a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的流程圖;
圖4b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的流程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共享物理資源的方法流程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確定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時的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的流程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二中共享物理資源的方法流程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二中確定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時的條件概率向量或條件概率數組的流程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三中共享物理資源的方法流程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三中確定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時物理資源標識與終端設備標識符的映射關係時的流程圖;
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共享物理資源的終端設備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共享物理資源的終端設備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共享物理資源的網絡設備結構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另一種共享物理資源的網絡設備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並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如圖1所示,多通道時隙aloha技術中,終端設備d1、終端設備d2、終端設備d3和終端設備d4共享物理資源f1和物理資源f2。終端設備d1選擇物理資源f1的概率為0.2,選擇物理資源f2的概率為0.8,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為[0.2,0.8]。終端設備d2選擇物理資源f1的概率為0.3,選擇物理資源f2的概率為0.7,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為[0.3,0.7]。終端設備d3選擇物理資源f1的概率為0.5,選擇物理資源f2的概率為0.5,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為[0.5,0.5]。終端設備d4選擇物理資源f1的概率為0.5,選擇物理資源f2的概率為0.5,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為[0.5,0.5]。同1個終端設備基於自身對兩個物理資源的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可以選擇物理資源f1或者物理資源f2。從而,合理地優化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可以有效降低發生衝突的概率。
但是,每個終端設備只能在1個時間分段的開始選擇一個物理資源並進行數據發送,如當終端設備數據量較大時,無法在1個時間分段內選擇多個物理資源,即終端設備需要發送的數據量與物理資源粒度出現了不匹配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應用的網絡架構中包括基站和至少一個終端設備,其中,圖2中示出了基站20與三個終端設備,如終端設備21、終端設備22、終端設備23的連接示意圖。基站20可附加地包括發射機鏈和接收機鏈,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它們均可包括與信號發送和接收相關的多個部件,例如處理器、調製器、復用器、解調器、解復用器或天線等。基站20可以與接入的終端設備,例如接入終端設備21、接入終端設備22和接入終端設備23通信。然而,可以理解,基站20可以與類似於接入終端設備21、22和23的基本上任意數目的接入終端設備通信。接入終端設備21、22和23可以是例如蜂窩電話、智慧型電話、可攜式電腦、手持通信設備、手持計算設備、衛星無線電裝置、全球定位系統、pda和/或任意其它適合設備。在給定時間,基站20、接入終端設備21和/或接入終端設備22和/或接入終端設備23可以是發送無線通信裝置和/或接收無線通信裝置。當發送數據時,發送無線通信裝置可對數據進行編碼以用於傳輸。具體地,發送無線通信裝置可具有,例如生成、獲得、在存儲器中保存等,要通過信道發送至接收無線通信裝置的一定數目的信息比特。這種信息比特可包含在數據的傳輸塊或多個傳輸塊中,其可被分段以產生多個碼塊。此外,發送無線通信裝置可使用極性碼編碼器來對每個碼塊編碼,以提高數據傳輸的可靠性,進而保證通信質量。
終端設備21、終端設備22、終端設備23初始接入基站20後,分別向基站上報自身的上下文信息,基站20針對接入的每個終端設備對應的上下文信息,對終端設備21、終端設備22、終端設備23進行分組,並確定分組內能夠共享的物理資源的個數、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若終端設備21在有上行數據需要發送時,需要獲取終端設備21的分組信息,具體的,獲取終端設備21所在的分組內能夠使用的物理資源的個數n、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基於終端設備21需要傳輸的數據量,確定需要使用的物理資源的個數,從而與分組內其他終端設備來搶佔物理資源,使得終端設備在發送數據時不再需要基站調度物理資源。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物理資源包括用時間和頻率構成的時頻資源。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可以被規定,例如3gpp裡面20m帶寬下,1個物理資源為一個物理資源塊組(resourceblockgroup,rbg),一個rbg包括四個物理資源塊(physicalresourceblock,prb),一個prb包括12個子載波。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共享物理資源的方案,應用在m個終端設備共享n個物理資源的場景下,每個終端設備都根據各自需要發送的數據量的多少而靈活選擇多個物理資源來發送數據,致力於解決基於grant-free模式共享物理資源時,終端設備發送的數據量與物理資源粒度不匹配的問題,降低共享物理資源時終端設備發生衝突的概率,提高物理資源的利用率。
參閱圖3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共享物理資源的方法,所述方法應用在共享至少一個物理資源的至少兩個終端設備中的任一終端設備,具體流程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30: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所述分組信息包括分組內能夠共享的物理資源的個數n和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描述所述終端設備與任意個物理資源之間的映射關係,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包括所述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
步驟31:所述終端設備基於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量和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確定所述終端設備需要使用的物理資源的個數q,1≤q≤n。
步驟32:所述終端設備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n,x,q均為正整數,1≤x≤q。
需要說明的是,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中除包括對應分組內能夠共享的物理資源的個數n和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還包括其他使終端設備能夠接入對應物理資源的相關參數信息。
具體的,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具體過程為:
所述終端設備向基站發送資源請求,所述資源請求中包括所述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
接收所述基站基於所述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反饋的所述終端設備所在的分組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
其中,步驟30中,所述終端設備在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時,在具體實施時,可以包括以下三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為: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概率數組表達式。
第二種方式為: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條件概率數組表達式。
第三種方式為:所述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時,所述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符與任意個物理資源標識之間的對應關係。
具體的,所述終端設備確定所述終端設備需要使用的物理資源的個數q時,基於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確定所述物理資源規定的數據承載量,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包括所述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將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量除以每個物理資源規定的數據承載量得到需要使用的資源個數q。
實際應用中,由於q取正整數,因此,將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量除以每個物理資源規定的數據承載量得到的數值不為正整數時,進行向上取整得到正整數q。
在該實施例中,由於上述指示信息可以採用三種方式描述,因此,步驟32中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時,對應的也包括以下三種實現方法。
可選的,所述終端設備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第一種實現方法流程可參閱圖4a所示:
循環執行如下處理,直至選擇到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或令x遞減到x≤0為止,嘗試在n個物理資源中第一次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所述x等於q。
s41:終端設備獲取預設的所述終端設備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對應的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px。
s42:終端設備利用所述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px嘗試在n個物理資源中選擇x個物理資源。
s43:終端設備確定是否選擇成功,在選擇成功時,執行s44;在選擇失敗時,執行s45。
s44:若選擇成功,終端設備採用選擇到的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這裡的選擇成功指的是終端設備採用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的概率向量和概率數組能夠成功搶佔到x個物理資源。
s45:若選擇失敗,令x遞減y得到新的x,返回s41,y為預設的正整數,這裡的選擇失敗指的是終端設備採用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的概率向量和概率數組不能成功搶佔到x個物理資源。
需要說明的是,第一種實現方法中,若物理資源選擇成功時,最終得到的物理資源的選擇個數x只能為小於等於q的任一正整數,由於概率向量中各分量之和為1,因此採用概率向量選擇物理資源時,最終肯定能夠成功選擇到至少一個物理資源;由於概率數組中各分量之和小於等於1,因此採用概率數組選擇物理資源時,最終可能出現未成功選擇到任何一個物理資源的情形。
這種實現方法中,終端設備採用最初嘗試選擇q個物理資源,若選擇失敗則減少選擇物理資源個數的策略,來逐步降低物理資源的選擇個數。
可選的,所述終端設備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第二種實現方法流程可參閱圖4b所示:
s1:終端設備獲取預設的所述終端設備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對應的條件概率向量或條件概率數組px。
其中,嘗試在n個物理資源中第一次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所述x為預設的小於等於q的正整數。
s2:終端設備利用所述條件概率向量或條件概率數組px嘗試在n個物理資源中選擇x個物理資源。
s3:終端設備確定是否成功選擇x個物理資源,在選擇成功時,執行s5;在選擇失敗時,執行s4。
s4:若選擇失敗,終端設備確定選擇不到任意一個物理資源,流程結束。這裡的選擇失敗指的是終端設備採用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的條件概率向量和條件概率數組不能成功搶佔到x個物理資源;選擇成功指的是終端設備採用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的條件概率向量和條件概率數組能夠成功搶佔到x個物理資源。
s5:若選擇成功,終端設備採用在選擇x個物理資源的條件下,繼續選擇y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或條件概率數組py∣x繼續嘗試在剩餘的n-x個物理資源中選擇y個物理資源,y為預設的正整數,且滿足x+y≤q;
s6:確定是否成功選擇y個物理資源,在選擇成功時,執行s8;在選擇失敗時,執行s7。
s7:若選擇失敗,終端設備確定選擇到x個物理資源;
s8:若選擇成功,終端設備判斷x+y是否等於q,若是,執行s10;否則,執行s9。
s9:將x遞加y得到新的x,返回s5。
s10:將x遞加y得到新的x,終端設備確定選擇到x個物理資源。
循環執行上述處理,直至終端設備選擇到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
需要說明的是,第二種實現方法與第一種實現方法相同,若物理資源選擇成功時,最終得到的物理資源的選擇個數x只能為小於等於q的任一正整數,由於條件概率向量中各分量之和為1,因此採用條件概率向量選擇物理資源時,最終肯定能夠成功選擇到至少一個物理資源;由於條件概率數組中各分量之和小於等於1,因此採用條件概率數組選擇物理資源時,最終可能出現未成功選擇到任何一個物理資源的情形。
這種實現方法中,終端設備採用最初嘗試選擇較少的物理資源,若選擇成功則在成功的基礎上逐步選擇更多物理資源的策略,直到成功選擇到所需要的q個物理資源。
可選的,所述終端設備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第三種實現方法為:
基於設備標識符與需要佔用的q個物理資源分別對應的物理資源標識之間的對應關係,使用所述終端設備對應的設備標識符從所述對應關係中查找到對應的q個物理資源標識;
從n個物理資源中選擇查找到的q個物理資源標識分別對應的q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
需要說明的是,第三種實現方法中,使用終端設備標識符、所需物理資源的個數,與物理資源標識符的映射關係選擇物理資源,因此得到的物理資源的選擇個數x只能為q。
下面通過幾個實施例來詳細說明上述三種實現方法。
實施例一
實施例一描述了上述第一種實現方法中採用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的方式共享物理資源的方法,終端設備首先嘗試選擇終端設備所需要的物理資源的個數,若選擇失敗則減少選擇物理資源個數的策略;這種方法得到搶佔物理資源的個數精度較高,適用於終端設備共享的物理資源個數較多的場景,具體步驟如圖5所示:
步驟50:任一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概率數組表達式。所述分組信息包括分組內能夠共享的物理資源的個數n和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
具體的,每個終端設備有選擇1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和選擇l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l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2小於等於n,從而得到第i個終端設備選擇l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l大於等於1,同理,每個終端設備選擇l個物理資源的概率數組也可以採用這種方式得到,l大於等於1。
以第i個終端設備為例,i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1小於等於m;第i個終端設備選擇1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為pi,1=[pi,1,...,pi,j,...,pi,n]。
其中pi,j代表第i個終端設備選擇第j個物理資源的概率;j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1小於等於n,pi,j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0小於等於1,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0小於等於1。
第i個終端設備選擇l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為其中代表第i個終端設備選擇第j1,j2,...,jl個物理資源的概率;j1,j2,...,jl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1小於等於n且滿足j1<j2<...<jl,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0小於等於1,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0小於等於1。
可選的,確定每個終端設備選擇1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和選擇至少兩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時可以採用但不局限於如下方法:
具體的,可參閱圖6所示。
步驟s61:終端設備向基站發送資源請求,所述資源請求中包括所述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但不局限於發包概率、包長度概率分布、業務類型,服務質量(qualityofservice,qos)需求等信息。
步驟s62:基站根據當前所有接入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確定每個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每個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概率數組表達式。
具體的,基站根據當前所有接入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確定每個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時,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基站根據終端設備發包概率,包長度概率分布,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物理資源的編碼信息,基於最小化所有物理資源的最大衝突概率,或者最小化所有物理資源上的平均衝突概率為準則,確定優化問題並求解,得到每個終端設備選擇k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概率數組表達式。
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a可以事先在協議中規定,物理資源的編碼信息b根據信道狀態信息確定,從而得到每個物理資源規定的數據承載量c,由於c是a,b的函數,用c(a,b)表示每個物理資源規定的數據承載量。
例如,設終端設備i發包概率fi,包長度概率分布gi(x),其中x為包長度,則當前時刻需要使用q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分布為
設終端設備i選擇k個物理資源的選擇概率為pi(k)=[pi,(1,2,...k),pi,(2,2,...k+1),...];則對於任意一個物理資源x,被終端設備i選到的概率為
公式中第一部分表示終端設備i選擇q個資源時選擇到物理資源x,第二部分表示用戶i選擇q個物理資源失敗後,選擇q-1、q-2個物理資源時選擇到物理資源x;所以物理資源x發生搶佔衝突的概率為:
公式中第一部分表示沒有終端設備i選擇物理資源x,第二部分表示只有一個終端設備選擇物理資源x;當以最小化所有物理資源的最大衝突概率為準則時,以為目標,獲得優化的pi(k);當以最小化所有物理資源上的平均衝突概率為準則時,以為目標,獲得優化的pi(k)。
具體的,基站根據當前所有接入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確定每個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時,另一種的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基於協議中定義的分組內終端設備的發包概率,所述分組內終端設備的包長度概率分布,所述分組內終端設備個數,所述分組的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與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概率的對應關係。
由於系統中有些終端設備搶佔一些物理資源的概率為0,可以將終端設備進行分組,每組終端設備只搶佔總物理資源資源中的一部分,具體的對終端設備的分組可以基於終端設備搶佔物理資源的概率確定,具體原則不唯一。
步驟s63:基站向終端設備反饋資源響應消息,所述資源響應消息中攜帶分組信息和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概率數組表達式。
具體的,基站通過終端設備專用信道向終端設備反饋分組內能夠使用的物理資源的個數n和該分組能夠使用的組播信道等信息,基站通過組播信道,向分組內終端設備反饋所述分組所能使用的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
具體的,在固定反饋比特的情況下,協議中定義不同的反饋比特取值對應的概率取值區間。基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對照所述協議,確定該概率對應的反饋比特信息;所述基站採用所述終端設備專用信道,向所述終端設備反饋所述反饋比特信息;終端設備根據接收到的所述反饋比特信息,查詢協議,得到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表達式。
步驟51:在第i個終端設備有數據需要傳輸的情形下,執行步驟52;在第i個終端設備沒有數據需要傳輸的情形下,執行步驟58。
步驟52:根據需要發送的數據量的多少確定選擇l′個物理資源,l′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1小於等於n。
步驟53:第i個終端設備採用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中選擇l′個物理資源對應的概率值pi,l′選擇l′個物理資源。
步驟54:判斷是否成功選擇了l′個物理資源,如果選擇成功,執行步驟55;如果選擇失敗,執行步驟56。
步驟55:第i個終端設備採用選擇的l′個物理資源發送數據並結束。
步驟56:設置l′=l′-y,y為預設的正整數,可選的,本實施例中y設置為1,令l』依次遞減1。
步驟57:判斷是否滿足l′≤0,若是,則執行步驟58;否則,執行步驟53繼續選擇物理資源。
步驟58:第i個終端設備不發送數據並結束。
實施例二
實施例二描述了上述第二種實現方法中採用條件概率向量或條件概率數組的方式共享物理資源的方法,終端設備首先嘗試選擇較少物理資源,若選擇成功則在成功的基礎上逐步選擇更多的物理資源,這種方法得到搶佔物理資源的個數精度較高,適用於終端設備共享的物理資源個數較少的場景,具體步驟如圖7所示:
步驟70:任一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或條件概率數組。
具體的,實施例一中給出了每個終端設備有選擇l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針對在選擇了f個物理資源條件下,選擇g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或條件概率數組,以第i個終端設備為例,i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1小於等於m;第i個終端設備選擇l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為
其中代表第i個終端設備選擇第j1,j2,...,jl個物理資源的概率;j1,j2,...,jl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1小於等於n且滿足j1<j2<...<jl,pi,(j1,j2,…,jl)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0小於等於1,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0小於等於1。
第i個終端設備在選擇了f個物理資源條件下,選擇g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為
其中代表第i個終端設備在選擇了第k1,k2,...,kf個物理資源的條件下,選擇第j1,j2,...,jl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k1,k2,...,kf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1小於等於n,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0小於等於1,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0小於等於1,同理,每個終端設備在選擇了f個物理資源條件下,選擇g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數組也可以採用這種方式得到。
可選的,確定每個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或條件概率數組時可以採用但不局限於如下方法:
具體的,可參閱圖8所示。
步驟s81:終端設備向基站發送資源請求,所述資源請求中包括所述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但不局限於發包概率、包長度概率分布、業務類型,服務質量(qualityofservice,qos)需求等信息。
步驟s82:基站根據當前所有接入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確定每個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每個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條件概率數組表達式。
具體的,基站根據當前所有接入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確定每個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時,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基站根據終端設備發包概率,包長度概率分布,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物理資源的編碼信息,基於最小化所有物理資源的最大衝突概率,或者最小化所有物理資源上的平均衝突概率為準則,確定優化問題並求解,得到每個終端設備選擇k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概率數組表達式。
具體的,基站根據當前所有接入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確定每個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時,另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基於協議中定義的分組內終端設備的發包概率,所述分組內終端設備的包長度概率分布,所述分組內終端設備個數,所述分組的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與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的對應關係。
由於系統中有些終端設備搶佔一些物理資源的概率為0,可以將終端設備進行分組,每組終端設備只搶佔總物理資源資源中的一部分,具體的對終端設備的分組可以基於終端設備搶佔物理資源的概率確定,具體原則不唯一。
步驟s83:基站向終端設備反饋資源響應消息,所述資源響應消息中攜帶分組信息和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條件概率數組表達式。
具體的,基站通過終端設備專用信道向終端設備反饋分組內能夠使用的物理資源的個數n和該分組能夠使用的組播信道等信息,基站通過組播信道,向分組內終端設備反饋所述分組所能使用的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
具體的,在固定反饋比特的情況下,協議中定義不同的反饋比特取值對應的概率取值區間。基站根據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對照所述協議,確定該概率對應的反饋比特信息;所述基站採用所述終端設備專用信道,向所述終端設備反饋所述反饋比特信息;終端設備根據接收到的所述反饋比特信息,查詢協議,得到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或條件概率數組表達式。
步驟71:在第i個終端設備有數據需要傳輸的情形下,執行步驟72;在第i個終端設備沒有數據需要傳輸的情形下,執行步驟75。
步驟72:根據需要發送的數據量的多少確定選擇l′個物理資源,l′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1小於等於n。
步驟73:第i個終端設備採用條件概率向量或條件概率數組中選擇l*個物理資源對應的概率值選擇l*個物理資源;l*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1小於等於l′,l*為預設的小於等於q的正整數,可選的,本實施例中l*設置為1。
步驟74:判斷是否成功選擇了l*個物理資源,如果選擇失敗,執行步驟75;如果選擇成功,則執行步驟76。
步驟75:第i個終端設備不發送數據並結束。
步驟76:第i個終端設備採用條件概率向量或條件概率數組中繼續選擇l**個物理資源對應的概率值繼續選擇l**個物理資源;l**為預設的正整數,且滿足l*+l**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1小於等於l′。
步驟77:判斷是否成功選擇了l**個物理資源,如果選擇成功,執行步驟78;如果選擇失敗,則執行步驟710。
步驟78:設置l*=l*+l**。
步驟79:判斷是否滿足l*=l′,若是,則執行步驟410;否則執行步驟46繼續選擇物理資源。
步驟710:第i個終端設備採用選擇的l*個物理資源發送數據並結束。
實施例三
實施例三描述了上述第三種實現方法中採用資源映射的方式共享物理資源的方法,應用m個終端設備採用grant-free模式共享n個物理資源中的任意一個終端設備,具體步驟如圖9所示:
步驟90:基站確定第i個終端設備選擇l個物理資源時,物理資源標識與終端設備標識符的映射關係,i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1小於等於m;l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1小於等於n。
具體的,以第i個終端設備為例,基站確定第i個終端設備選擇1個物理資源時,物理資源標識與終端設備標識符的映射關係,和選擇l個物理資源時,物理資源標識與終端設備標識符的映射關係,l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1小於等於n,從而得到第i個終端設備選擇l個物理資源時,物理資源標識與設備標識符的映射關係,l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1小於等於n。
可選的,確定每個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物理資源標識與終端設備標識符的映射關係時可以採用但不局限於如下方法,如圖10所示:
步驟s101:終端設備向基站發送資源請求,所述資源請求中包括所述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但不局限於發包概率、包長度概率分布、業務類型,服務質量(qualityofservice,qos)需求等信息。
步驟s102:基站根據當前所有接入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確定每個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每個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物理資源標識與終端設備標識符的映射關係。
具體的,協議中定義終端設備標識符、所需物理資源的個數,與物理資源標識符的映射關係。
步驟s103:基站向終端設備反饋資源響應消息,所述資源響應消息中攜帶分組信息、所述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符和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物理資源標識與終端設備標識符的映射關係。
步驟91:在第i個終端設備有數據需要傳輸的情形下,執行步驟92;否則執行步驟95。
步驟92:根據需要發送的數據量的多少確定選擇l′個物理資源。
步驟93:第i個終端設備獲取選擇l′個物理資源時,物理資源標識與設備標識符的映射關係,確定與l′個物理資源標識對應的l′個物理資源;l′的取值範圍為大於等於1小於等於n。
具體的,協議中定義終端設備標識符、所需物理資源的個數,與物理資源標識符的映射關係。
終端設備根據終端設備標識符,查詢協議,得到選擇l′個物理資源時與該設備標識符對應的l′個物理資源標識,從而選擇出l′個物理資源。
步驟94:第i個終端設備採用選擇的l′個物理資源發送數據並結束。
步驟95:第i個終端設備不發送數據並結束。
如圖11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共享物理資源的終端設備結構示意圖。該終端設備1100可以用於執行圖3-圖10所示的方法中終端設備的執行過程。該終端設備1100包括:收發單元110和處理單元111,其中:
收發單元110,用於獲取所述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所述分組信息包括分組內能夠共享的物理資源的個數n和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與任意個物理資源之間的映射關係,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包括所述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
處理單元111,用於基於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量和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確定所述終端設備需要使用的物理資源的個數q,1≤q≤n;
所述處理單元111,還用於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n,x,q均為正整數,1≤x≤q。
可選的,所述收發單元110在獲取所述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時,具體用於:
向基站發送資源請求,所述資源請求中包括所述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
接收所述基站基於所述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反饋的所述終端設備所在的分組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
可選的,所述收發單元110在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時,具體用於:
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概率數組表達式。
可選的,所述收發單元110在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時,具體用於:
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條件概率數組表達式。
可選的,所述收發單元110在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時,具體用於:
獲取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時,所述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符與任意個物理資源標識之間的對應關係。
可選的,所述處理單元111在基於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量和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確定所述終端設備需要使用的物理資源的個數q時,具體用於:
基於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確定所述物理資源規定的數據承載量,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包括所述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
將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量除以每個物理資源規定的數據承載量得到需要使用的資源個數q。
可選的,所述處理單元111在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時,具體用於:
循環執行如下處理,直至選擇到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或x≤0為止:
獲取預設的所述終端設備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對應的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px,利用所述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px嘗試在n個物理資源中選擇x個物理資源;
若選擇成功,採用選擇到的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
若選擇失敗,令x遞減y得到新的x,y為預設的正整數;
其中,嘗試在n個物理資源中第一次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所述x等於q。
可選的,所述處理單元111在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時,具體用於:
獲取預設的所述終端設備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對應的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px,利用所述選擇概率向量或概率數組px嘗試在n個物理資源中選擇x個物理資源;
若選擇失敗,則確定選擇不到任意一個物理資源;
若選擇成功,循環執行如下處理,直至選擇到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
獲取預設的所述終端設備在選擇x個物理資源的條件下,繼續選擇y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或條件概率數組py∣x,採用所述的在選擇x個物理資源的條件下,繼續選擇y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或條件概率數組py∣x繼續嘗試在剩餘的n-x個物理資源中選擇y個物理資源,y為預設的正整數,且滿足x+y≤q;
若選擇失敗,則確定選擇到x個物理資源;
若選擇成功,判斷x+y是否等於q,若是,則將x遞加y得到新的x,確定選擇到x個物理資源;否則,將x遞加y得到新的x;
其中,嘗試在n個物理資源中第一次選擇x個物理資源時,所述x為預設的小於等於q的正整數。
可選的,所述處理單元111在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時,具體用於:
基於設備標識符與需要佔用的q個物理資源分別對應的物理資源標識之間的對應關係,使用所述終端設備對應的設備標識符從所述對應關係中查找到對應的q個物理資源標識;
從n個物理資源中選擇查找到的q個物理資源標識分別對應的q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
本發明實施例上述涉及的終端設備1100,可以是獨立的部件,也可以是集成於其他部件中,例如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終端設備1100可以是現有通信網絡中的基站,也可以是集成於基站內的部件。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終端設備1100的各個單元的功能實現以及交互方式可以進一步參照相關方法實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另外,以上各「單元」可以通過特定應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執行一個或多個軟體或固件程序的處理器和存儲器,集成邏輯電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來實現。
基於相同的構思,如圖12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終端設備結構示意圖。該終端設備1200可以用於執行圖3-圖10所示的方法中終端設備的執行過程。其中:該終端設備1200可以是無線終端,無線終端可以是指向用戶提供語音和/或數據連通性的設備,具有無線連接功能的手持式設備、或連接到無線數據機的其他處理設備。無線終端可以經無線接入網(例如,ran,radioaccessnetwork)與一個或多個核心網進行通信,無線終端可以是移動終端,如行動電話(或稱為「蜂窩」電話)和具有移動終端的計算機,例如,可以是可攜式、袖珍式、手持式、計算機內置的或者車載的移動裝置,它們與無線接入網交換語言和/或數據。例如,個人通信業務(pcs,personalcommunicationservice)電話、無繩電話、會話發起協議(sip)話機、無線本地環路(wll,wirelesslocalloop)站、個人數字助理(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等設備。無線終端也可以稱為訂戶單元(subscriberunit)、訂戶站(subscriberstation),移動站(mobilestation)、移動臺(mobile)、遠程站(remotestation)、接入點(accesspoint)、遠程終端(remoteterminal)、接入終端(accessterminal)、用戶終端(userterminal)、用戶代理(useragent)、用戶設備(userdevice)、或用戶設備(userequipment)。
參見圖12,該終端設備1200包括:處理器1201、存儲器1202和收發器1203,其中:
所述處理器1201、存儲器1202、收發器1203通過總線1204相互連接。
所述處理器1201,用於調用所述存儲器1202中存儲的程序,執行:通過所述收發器1203獲取所述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所述分組信息包括分組內能夠共享的物理資源的個數n和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與任意個物理資源之間的映射關係,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包括所述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基於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量和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確定所述終端設備需要使用的物理資源的個數q,1≤q≤n;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n,x,q均為正整數,1≤x≤q。
收發器1203可以是有線收發器,無線收發器或其組合。有線收發器例如可以為乙太網接口。乙太網接口可以是光接口,電接口或其組合。無線收發器例如可以為無線區域網收發器,蜂窩網絡收發器或其組合。處理器1201可以是cpu,np或者cpu和np的組合。處理器1201還可以進一步包括硬體晶片。上述硬體晶片可以是專用集成電路asic,pld或其組合。上述pld可以是cpld,fpga,gal或其任意組合。存儲器12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儲器,例如ram;存儲器1202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儲器,例如rom,快閃記憶體,hdd或ssd;存儲器1202還可以包括上述種類的存儲器的組合。
存儲器1202可以用於存儲所述收發器1203接收到的消息,以及處理器1201執行的程序。
其中,在圖12中,總線1204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總線和橋,具體由處理器1201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存儲器1202代表的存儲器的各種電路連接在一起。所述總線1204可以是外設部件互連標準(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簡稱pci)總線或擴展工業標準結構(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簡稱eisa)總線等。所述總線可以分為地址總線、數據總線、控制總線等。為便於表示,圖12中僅用一條粗線表示,但並不表示僅有一根總線或一種類型的總線。總線1204還可以將諸如外圍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連接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
如圖13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共享物理資源的網絡設備結構示意圖。該網絡設備1300可以用於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中基站的執行過程。參見圖13,該網絡設備1300包括:收發單元130和處理單元131,其中:
收發單元130,用於接收至少一個終端設備發送的資源請求,所述資源請求中包括所述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
處理單元131,用於基於所述至少一個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確定每個終端設備所在的分組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
所述收發單元130,還用於向每個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所在的分組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所述分組信息包括所述終端設備所在的分組內能夠共享的物理資源的個數n和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與任意個物理資源之間的映射關係,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包括所述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
可選的,所述收發單元130在向每個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時,具體用於:
向所述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概率數組表達式。
結合第四方面,一種可能的設計方式中,所述收發單元130在向每個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時,具體用於:
向所述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條件概率向量表達式或條件概率數組表達式。
可選的,所述收發單元130在向每個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時,具體用於:
向所述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時,所述終端設備的設備標識符與任意個物理資源標識之間的對應關係。
本發明實施例上述涉及的網絡設備1300,可以是獨立的部件,也可以是集成於其他部件中,例如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終端設備可以是現有通信網絡中的基站,也可以是集成於基站內的部件。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網絡設備1300的各個單元的功能實現以及交互方式可以進一步參照相關方法實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另外,以上各「單元」可以通過特定應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執行一個或多個軟體或固件程序的處理器和存儲器,集成邏輯電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來實現。
基於相同的構思,如圖1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網絡設備結構示意圖。該網絡設備1400可以用於執行上述方法實施例中基站的執行過程。該網絡設備1400可包括基站,或用於控制基站的無線資源管理設備,或包括基站和用於控制基站的無線資源管理設備;其中基站可為宏站或小站,比如:小小區(smallcell)、微小區(picocell)等,基站也可為家庭基站,比如:家庭節點b(homenodeb,hnb)、家庭演進節點b(homeenodeb,henb)等,基站也可包括中繼節點(relay)等。比如:對於lte系統,該網絡設備可為演進節點b(evolvednodeb,enodeb),對於td-scdma系統或wcdma系統,該網絡設備可包括:節點b(nodeb)和/或無線網絡控制器(radionetworkcontroller,rnc)。
參見圖14,該網絡設備1400包括:處理器1401、存儲器1402、收發器1403,其中:
所述處理器1401、存儲器1402、收發器1403通過總線1404相互連接。
收發器1403可以是有線收發器,無線收發器或其組合。有線收發器例如可以為乙太網接口。乙太網接口可以是光接口,電接口或其組合。無線收發器例如可以為無線區域網收發器,蜂窩網絡收發器或其組合。處理器1401可以是cpu,np或者cpu和np的組合。處理器1401還可以進一步包括硬體晶片。上述硬體晶片可以是專用集成電路asic,pld或其組合。上述pld可以是cpld,fpga,gal或其任意組合。存儲器14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儲器,例如ram;存儲器1402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儲器,例如rom,快閃記憶體,hdd或ssd;存儲器1402還可以包括上述種類的存儲器的組合。
存儲器1402可以用於存儲所述收發器1403接收到的消息,以及處理器1401執行的程序。
所述處理器1401,用於調用所述存儲器1402中存儲的程序,執行:通過所述收發器1403接收至少一個終端設備發送的資源請求,所述資源請求中包括所述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基於所述至少一個終端設備的上下文信息,確定每個終端設備所在的分組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通過所述收發器1403向每個終端設備反饋所述終端設備所在的分組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所述分組信息包括所述終端設備所在的分組內能夠共享的物理資源的個數n和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與任意個物理資源之間的映射關係,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包括所述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
其中,在圖14中,總線1404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總線和橋,具體由處理器1401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存儲器1402代表的存儲器的各種電路連接在一起。所述總線1404可以是外設部件互連標準(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簡稱pci)總線或擴展工業標準結構(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簡稱eisa)總線等。所述總線可以分為地址總線、數據總線、控制總線等。為便於表示,圖14中僅用一條粗線表示,但並不表示僅有一根總線或一種類型的總線。總線1404還可以將諸如外圍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連接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中,共享n個物理資源的m個終端設備中的任一終端設備,獲取所述終端設備的分組信息,以及所述終端設備選擇任意個物理資源的指示信息,所述分組信息包括分組內能夠共享的物理資源的個數n和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於指示所述終端設備與任意個物理資源之間的映射關係,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包括所述物理資源的時頻信息和編碼信息;基於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量和所述物理資源的屬性信息確定所述終端設備需要使用的物理資源的個數q,1≤q≤n;利用所述指示信息,從n個物理資源中動態選擇x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n,x,q均為正整數,1≤x≤q,這樣,終端設備需要發送數據時能夠根據終端設備需要傳輸的數據量,確定所述終端設備所需的物理資源個數q,從而從n個物理資源中選擇至少一個物理資源發送所述終端設備待傳輸的數據,解決了終端設備發送的數據量與物理資源的承載粒度不匹配的問題,降低共享物理資源時終端設備發生衝突的概率,並提高物理資源的利用率。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於磁碟存儲器、cd-rom、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儘管已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發明範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實施例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實施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