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恆溫的除溼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9:15:46 2
專利名稱:可恆溫的除溼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除溼裝置,特別是一種可恆溫的除溼裝置,其主要是在空氣調節系統中增設一個散熱裝置及恆溫器。
在本實用新型的恆溫除溼的控制系統中,並不同於一般的空調系統,只依溫度的上、下限控制空調系統的運轉,由於在一般室內,人們只感受到室溫的變化,利用空調系統運轉的送風速度調整室溫,僅為簡易的空調系統,如果存放在一密閉室中的物品為藥品、農產品或設置了某些精密儀器時,就必需在空間中保持特定的溫度及低溼度,才能正常儲存,精密儀器才不會因溼度太高造成不準確或故障。如圖1所示,其為現有省電型可恆溫的除溼裝置的示意圖,其是以空調系統來配合,在壓縮機1將致冷劑壓縮為高壓高溫氣體後,進入散熱器2開始散熱,使致冷劑成為高壓常溫的液態,再經膨脹閥3或毛細管減壓後,經蒸發器4釋出低溫,依此方式循環,在空氣進入系統中時,先經蒸發器4予以降溫,再經散熱器2後,由鼓風機5送出,在密閉的空間中進行空氣循環,使該空間內的溫度及溼度達到預定的目標。以上述圖1的恆溫除溼控制方式,雖然在降溫時能利用蒸發器4達到預定的露點溫度,但是,在隨後的散熱器不斷加溫時,卻使得室溫不斷提高,無法控制,因此,此系統雖可達到除溼的目的,但卻無法控制恆溫。
為此,另有人設計了另一種可控制溫度的系統,如圖2所示,在壓縮機1將致冷劑壓縮為高溫高壓氣體後,將隨之做為散熱用的散熱器2設置在機體外,再經膨脹閥3降壓後,進入機體內的蒸發器4吸熱並釋出低溫,在機體內裝設一個電熱器6,利用設在出風口內的感溫器7,將送出的空氣溫度感測後,經控制器8控制電熱器6加熱。上述的控制裝置,由於散熱器2裝設在機體外,使空氣溫度在經蒸發器4後由鼓風機5送出時,可達到恆溫需求,當所吹出的空氣溫度達到預定的溫度,但溼度較高時,由感溫器7傳感後,經控制器8啟動電熱器6進行加溫,而在溫度上升超過設定溫度時,就停止加熱器6的加溫動作,加熱器6的啟閉皆由電磁開關等元件控制,因此,溫度及溼度的變化較快時,電熱器6及其控制元件的電磁開關就會持續進行開、關的啟動,使這些機具很容易損壞,另外,由於採用外加電源使加熱器6動作,也耗費了相當多的電能,以電熱器來說1仟瓦的電功率僅能產生860千卡/小時的熱量,故在此控制方式下進行恆溫除溼的控制是很不合算的,且維護很麻煩,成本較高。
因此,就目前所知,用來進行恆溫除溼的控制系統,大都只能進行恆溫控制或恆溼控制,欲達到恆溫恆溼同時控制的系統,不僅很難,而且因設計上的不當,控制元件時常損壞,成本高昂,難以解決。
本實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消耗電能少的可恆溫的除溼裝置,其主要是利用致冷劑經壓縮後的散熱功能,在機體外散熱後,再引入機體內進行加溫用散熱,經膨脹降壓降溫後的致冷劑,以設於機體內的蒸發器吸熱釋出低溫,以達到降溫及加熱後除溼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提供一種可恆溫的除溼裝置,其主要是利用機體內的感溫器配合控制器,在吹出的空氣溫度高於或低於設定溫度時,控制一散熱風扇的轉速,依散熱器的散熱速度來調節機體內恆溫用再熱盤管的加溫,達到恆溫除溼的目的。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如下技術措施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恆溫的除溼裝置,包括控制器、壓縮機、散熱器、膨脹閥及蒸發器;還包括一個位於機體內的恆溫用再熱盤管;散熱器設在機體外;壓縮機、散熱器、再熱盤管、膨脹閥及蒸發器依次連接;蒸發器又連接壓縮機,形成一個致冷劑的循環迴路;由壓縮機壓縮後的高溫高壓致冷劑,先在散熱器散熱,再導入機體內的再熱盤管,降溫後的致冷劑再經膨脹閥降壓,導入機體內的蒸發器吸熱釋出低溫,再回流入壓縮機。
其中,還可包括一個與所述控制器連接的感溫器;所述散熱器包括一個用於調節所述再熱盤管溫度的散熱風扇,散熱風扇連接用於控制其轉速的控制器。
其中,所述散熱器還可包括一個用於防止致冷劑過冷卻的回溫散熱器;回溫散熱器位於機體外,並連接在所述再熱盤管與膨脹閥之間。
其中,所述感溫器可設在機體內或室內空間。
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詳細說明如下
圖1、2兩種現有可恆溫的除溼裝置的示意圖;圖3本實用新型的可恆溫的除溼裝置的示意圖。
首先請參閱圖3所示的控制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可恆溫的除溼裝置是利用壓縮機將致冷劑壓縮為高壓高溫氣體,導至設在機體外的散熱用散熱器及一個散熱風扇21予以調節其散熱速度,再將致冷劑導至機體內的另一恆溫用再熱盤管91,可再將致冷劑導至機體外的回溫用散熱器92,之後,可經膨脹閥3降壓,再導入機體內的蒸發器4,並經由蒸發器4將致冷劑蒸發後再回流至壓縮機1,繼續如前述的循環過程。散熱風扇21的轉動,是利用設在機體出風口或室內的感溫器71以及在密閉的室內空間另設有一個溼度傳感器72配合控制器8調節散熱風扇21的轉動速度,可依其轉動速度的快慢調節散熱器2的散熱能力,進而影響恆溫用再熱盤管91的散熱溫度,即由感溫器71及溼度傳感器72的感溫溼狀態間接調整加溫用再熱盤管91的加溫溫度。
當應用本實用新型的除溼裝置時,室內的空氣進入機體內,先經蒸發器4予以降溫,至所需的露點溫度,再經恆溫用再熱盤管91加溫,以達控制溫度及溼度的目的,當出風口內或室內的感溫器71感測的溫度較溫度控制器的設定值低時,則利用控制器調整散熱風扇21的轉速,使散熱風扇21對散熱器2的散熱量減小,則該機體內的致冷劑在恆溫用再熱盤管91的散熱量就會提高,以提高其加溫能力,使空氣溫度及溼度符合需求;反之,在機體內的空氣溫度較高,則可由感溫器71配合控制器的調控,加快散熱風扇的轉速,在散熱用散熱器2的散熱能力較大時,相對地,在機體內的恆溫用再熱盤管91就會降低其溫度,使加溫的溫度降低,以調節室內溫度在所設定溫度的數值內。另外,為了防止高壓液態致冷劑通過再熱盤管91後產生過冷卻現象,亦可在恆溫再熱盤管91之後,再將致冷劑導至另一個回溫散熱器閥92,以防止致冷劑過度冷卻,才將液態致冷劑導至膨脹閥3,以降壓降溫,並達到所需的露點溫度。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由於本實用新型的恆溫恆溼裝置可利用系統內原有的散熱功能進行加溫,不必另加電熱器,可節省電熱器的費用,又可避免電熱器及控制開關損壞的現象。再者,前述現有電熱器加熱所耗費的能源為1kw=860千卡/小時,而本實用新型以0.75kw的電量就可得3024千卡/小時以上的熱量,成本可以降低很多,其中,電費佔其成本的大部分,所以,本實用新型的裝置不僅可同時達到恆溫除溼的目的,且可降低成本,又可減少系統故障。
權利要求1.一種可恆溫的除溼裝置,包括控制器、壓縮機、散熱器、膨脹閥及蒸發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個位於機體內的恆溫用再熱盤管;散熱器設在機體外;壓縮機、散熱器、再熱盤管、膨脹閥及蒸發器依次連接;蒸發器又連接壓縮機,形成一個致冷劑的循環迴路;由壓縮機壓縮後的高溫高壓致冷劑,先在散熱器散熱,再導入機體內的再熱盤管,降溫後的致冷劑再經膨脹閥降壓,導入機體內的蒸發器吸熱釋出低溫,再回流入壓縮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個與所述控制器連接的感溫器;所述散熱器包括一個用於調節所述再熱盤管溫度的散熱風扇,散熱風扇連接用於控制其轉速的控制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散熱器還包括一個用於防止致冷劑過冷卻的回溫散熱器;回溫散熱器位於機體外,並連接在所述再熱盤管與膨脹閥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除溼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感溫器設在機體內。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除溼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感溫器設在室內空間。
專利摘要一種可恆溫的除溼裝置,包括控制器、壓縮機、散熱器、膨脹閥、蒸發器、再熱盤管及感溫器;散熱器設在機體外;壓縮機、散熱器、再熱盤管、膨脹閥及蒸發器依次連接;並形成一個致冷劑的循環迴路;散熱器包括一個用於調節再熱盤管溫度的散熱風扇及一個用於防止致冷劑過冷卻的回溫散熱器;散熱風扇連接用於控制其轉速的控制器;回溫散熱器位於機體外連接在再熱盤管與膨脹閥之間。本裝置可同時達到恆溫除溼目的,且可降低成本,減少系統故障。
文檔編號F24F11/02GK2447676SQ0025386
公開日2001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00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00年10月9日
發明者高英發 申請人:高英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