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預冷翅片管組的複合型表冷器的製造方法
2023-04-26 16:11:16
一種帶有預冷翅片管組的複合型表冷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有預冷翅片管組的複合型表冷器,包括預冷翅片管組、冷卻盤管組和連通管。預冷翅片管組包括第一水室、第二水室,第一水室與第二水室之間連通有翅片管,翅片管包括基管,基管的外壁上設有翅片,基管的截面為橢圓形或圓形,第一水室上連通有進口管;冷卻盤管組包括第三水室、第四水室,第三水室與第四水室之間連通有冷卻盤管,第四水室上連通有出口管;第二水室和第三水室利用連通管連通;第一水室、第二水室、第三水室和第四水室有六邊形、半圓形、圓形三種形式。此結構採用了預冷翅片管組與冷卻盤管組相結合的形式,增強了換熱效果,提高了散熱效率高,減少了外界冷媒消耗量,延長了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一種帶有預冷翅片管組的複合型表冷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表冷器,可廣泛應用於封閉式冷卻塔、蒸髮式空冷器、管殼式換熱器、空氣冷卻器等設備,適用於石油、化工、電力、冶金、建材、食品等行業的冷卻,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帶有預冷翅片管組的複合型表冷器,屬於換熱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表冷器是一種應用於各類換熱設備中的芯體,主要由進口管、水室、冷卻管及出口管組成,利用冷卻管與外界冷媒進行熱交換,以達到傳熱的目的,是整個換熱過程中的核心部件,
[0003]傳統表冷器的工作原理為:工藝熱流從進口管進入表冷器,並在表冷器的冷卻管中流動,通過管壁與外界冷媒進行熱交換,將工藝熱流的溫度降低,然後從出口管流出。
[0004]由於工藝熱流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直接進入表冷器進行冷卻很難將溫度一次性降低到工藝要求溫度,必須進行循環冷卻,導致冷卻效果差,散熱效率低,外界冷媒消耗量大。因此必須對表冷器進行預冷設計。
[0005]另外,表冷器的水室結構多為方形,方形水室在工藝熱流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受力不均勻,極易發生變形,嚴重影響到表冷器的使用壽命。因此必須對表冷器的水室結構進行創新設計。
[0006]在實現本發明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問題,市場上普遍存在的表冷器不設置預冷機構,且其水室多為方形結構,導致表冷器冷卻效果差,散熱效率低,外界冷媒消耗量大,使用壽命短。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帶有預冷翅片管組的複合型表冷器,克服了現有表冷器效果差、散熱效率低、外界冷媒耗量大、使用壽命短的缺陷,採用本實用新型的複合型表冷器後,具有結構合理可靠、冷卻效果好、散熱效率高、外界冷媒消耗量小、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0008]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帶有預冷翅片管組的複合型表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複合型表冷器包括預冷翅片管組和冷卻盤管組,預冷翅片管組和冷卻盤管組利用連通管連通。
[0009]—種優化方案,所述預冷翅片管組包括第一水室、第二水室,第一水室與第二水室之間連通有翅片管;
[0010]所述第一水室上連通有進口管;
[0011]所述翅片管包括基管,基管的外壁上設有翅片。
[0012]另一種優化方案,所述基管的截面為橢圓形或圓形。
[0013]再一種優化方案,所述冷卻盤管組包括第三水室、第四水室,第三水室與第四水室之間連通有冷卻盤管;[0014]所述第四水室上連通有出口管。
[0015]進一步的優化方案,所述連通管連通在第二水室與第三水室之間。
[0016]再進一步的優化方案,所述第一水室、第二水室、第三水室和第四水室的截面分別為六邊形、半圓形或圓形。
[0017]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上技術方案後,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複合型表冷器採用預冷翅片管組與冷卻盤管組相結合的形式,第一水室、第二水室、第三水室、第四水室分別為六邊形、半圓形或圓形,翅片管基管的截面為橢圓形或圓形,結構合理可靠、散熱效率高、冷卻效果好、外界冷媒消耗量小、使用壽命長。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複合型表冷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2是附圖1中預冷翅片管組的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3是附圖1中翅片管的截面圖;
[0022]附圖4是附圖1中另一種翅片管的截面圖;
[0023]附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水室的截面圖;
[0024]附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另一種水室的截面圖;
[0025]附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再一種水室的截面圖;
[0026]圖中,
[0027]1-進口管,2-第一水室,3-翅片管,4-第二水室,5-連通管,6_第三水室,7_冷卻盤管,8-第四水室,9-出口管,10-基管,11-翅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8]實施例,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帶有預冷翅片管組的複合型表冷器,包括預冷翅片管組、冷卻盤管組和連通管5。預冷翅片管組包括第一水室2、第二水室4,第一水室2與第二水室4之間連通有翅片管3,翅片管3包括基管10,基管10的外壁上設有翅片11,基管10的截面為圓形,第一水室2上連通有進口管I ;冷卻盤管組包括第三水室6、第四水室8,第三水室6與第四水室8之間連通有冷卻盤管7,第四水室8上連通有出口管9 ;第二水室4和第三水室6利用連通管5連通。
[0029]下面說明上述複合型表冷器的應用,工藝熱流由進口管I進入預冷翅片管組的第一水室2,在第一水室2中匯集後進入翅片管3,並在其中流動,通過翅片管3的管壁及翅片11與外界空氣進行熱交換,將工藝熱流的溫度降至較低水平,流入第二水室4中匯集,然後經過連通管5流入冷卻盤管組的第三水室6,在第三水室6中匯集後,進入冷卻盤管7,並在其中流動,通過冷卻盤管7的管壁與外界冷媒進行熱交換,將工藝熱流降低到工藝要求溫度,流入第四水室8中匯集,最後經過出口管9流出。此結構,增強了換熱效果,提高了冷卻效率,降低了外界冷媒消耗量。
[0030]如圖4所示,以上翅片管3的基管10截面還可以為橢圓形,在工藝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橢圓管比圓管的散熱效果更好。
[0031]如圖5所示,以上第一水室2、第二水室4、第三水室6和第四水室8的截面為半圓形;如圖6所示,以上第一水室2、第二水室4、第三水室6和第四水室8的截面還可以為六邊形;如圖7所示,以上第一水室2、第二水室4、第三水室6和第四水室8的截面還可以為圓形。此結構在工藝熱流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受力均勻,不易發生變形,延長了表冷器的使用壽命。
[0032]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方式的舉例,其中未詳細述及的部分均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任何基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啟示而進行的等效變換,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帶有預冷翅片管組的複合型表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複合型表冷器包括預冷翅片管組和冷卻盤管組,預冷翅片管組和冷卻盤管組利用連通管(5)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預冷翅片管組的複合型表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預冷翅片管組包括第一水室(2)、第二水室(4),第一水室(2)與第二水室(4)之間連通有翅片管(3); 所述第一水室(2 )上連通有進口管(I); 所述翅片管(3)包括基管(10),基管(10)的外壁上設有翅片(11 )。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有預冷翅片管組的複合型表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基管(10)的截面為橢圓形或圓形。
4.如權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種帶有預冷翅片管組的複合型表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卻盤管組包括第三水室(6)、第四水室(8),第三水室(6)與第四水室(8)之間連通有冷卻盤管(7); 所述第四水室(8)上連通有出口管(9)。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帶有預冷翅片管組的複合型表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連通管(5)連通在第二水室(4)與第三水室(6)之間。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帶有預冷翅片管組的複合型表冷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水室(2)、第二水室(4)、第三水室(6)和第四水室(8)的截面分別為六邊形、半圓形或圓形。
【文檔編號】F28F1/12GK203405099SQ201320369056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6日
【發明者】李紹志, 曹繼, 孫業勝, 李文龍, 朱金龍, 李龍濤 申請人:濰坊恆安散熱器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