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包裹夾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03:24:46 3
專利名稱:神經包裹夾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於包裹治療 神經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神經外科技術中常需要對神經腺體進行包裹治療, 一方面有 利於神經鞘再生,另一方面加厚神經外膜阻止或緩解腫瘤或血管瘤 引起周圍異常組織對神經的壓迫作用,防止手術引起的周圍組織對 神經腺體的粘連,保護神經組織。這種包裹治療在三叉神經痛、動 眼神經和面神經痙攣中應用得最多。這種包裹治療,目前仍是用傳 統的手工包繞再縫合的方法,操作十分不便,耗時費力,尤其對操 作空間很小的顱腦神經區間。本發明設計的神經包裹夾,用精巧專 用工具將夾張開,伸進要包裹的神經腺段,再夾緊便可。將神經包 裹,完全不用手工包繞、縫合等繁瑣操作,使用十分方便、有效。發明內容本發明提供一種對神經進行包裹治療的簡便裝置,這種裝置由一個金屬彈簧夾A及固定於夾臂上的包膜B組成。金屬彈簧夾A是 由彈簧圈l,操作臂2,伸延臂3及夾臂4組成(見圖)。彈簧圈是產生彈力的,它是由金屬彈簧條繞一圈以上製成。操作臂是與彈簧 圈相連的兩個小弧形臂,是用於施加或釋放壓力使夾臂張合的。伸 延臂是與操作臂相連的兩個大弧形臂,是用於放大位移和改變移動 方向的,夾臂是用於夾緊東西的。而包膜5則是一醫用薄膜,按一 定大小剪裁後固定在夾臂上而製成。包膜的寬度應與夾臂的長度相 同或相近,包膜的有效長度與兩弧形伸延臂所形成的圓環的周長相 同或相近。這裡的醫用薄膜可以是合成材料醫用膜,也可以是生物 膜,以生物膜為好。作為本發明的神經包裹夾的附件,還有一個將 彈簧圈及操作臂壓縮藏入管內,同時使伸延臂及夾臂張開,以及將 彈簧圈及操作臂釋放使伸延臂及夾臂夾緊的管狀施放裝置。其工作 原理是向操作臂施加一個向內的壓力,伸延臂及夾臂便向外張開(如 圖2所示),將夾臂跨過要包裹的神經,使包膜裹在神經外壁上,松 開對操作臂2的壓力,伸延臂及夾臂隨即向內夾緊,形成對神經的 包裹。本發明的優點是可以很方便地對某一神經段進行包裹保護和治 療,無需縫合,操作簡便、快捷。尤其對那些處於腦部深處,難於 縫合操作的神經的包裹治療,更顯得獨特的優越性。當包膜用發明 人及申請人在另一專利《生物型外科補片》發明的生物膜時,此種 包裹不僅僅是簡單的加固或隔離,此時生物膜會與神經的外鞘膜長 合在一起,對受損的神經外鞘膜起到誘導再生,最終實現再生性修 復的作用。
附圖l:是本發明的神經包裹夾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是彈簧圈,2是操作臂,3是伸延臂,4是夾臂,5是包膜附圖2:是神經包裹夾的操作示意圖。箭頭是指示壓力及張力的方向。
具體實施例方式取醫用不鏽彈簧鋼或鈦合金彈簧鋼,按通用的機械加工法製成圖1所示,由彈簧圈l、操作臂2、伸延臂3及夾臂4結構組成的彈 簧夾。另取寬度與夾臂長度相同而長度比兩伸延臂3形成的圓環的 周長略長的醫用薄膜,粘合於兩夾臂上,形成一個膜管5與兩弧形 伸延臂所形成的圓環相當的包膜,這樣便製得了本發明的神經包裹 夾。
權利要求
1.一種神經包裹夾,其特徵在於它包括金屬彈簧夾和用於包裹神經的包膜,包膜設置在金屬彈簧夾上。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神經包裹夾,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彈簧夾 由彈簧圈、兩個操作臂、兩個伸延臂及兩個夾臂構成;彈簧圈是由 金屬彈簧條繞至少一個圈組成的,金屬彈簧條的兩頭分別連接兩個 小弧形操作臂,兩個操作臂再分別連接兩個大弧形伸延臂,兩個伸 延臂分別再垂直固定連接兩個夾臂;包膜的一邊固定在一個夾臂上, 另一邊固定在另一個夾臂上。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神經包裹夾,其特徵在於所述包膜為醫用 薄膜,此醫用薄膜合成材料膜或生物膜。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神經包裹夾,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彈簧夾 是由醫用不鏽鋼或鈦合金鋼製成。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神經包裹夾,其特徵在於所述包膜的寬度 與夾臂的長度相同,其有效長度與兩弧形伸延臂所形成圓形的周長 相同或相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神經包裹夾,它包括金屬彈簧夾和用於包裹神經的包膜,包膜設置在金屬彈簧夾的夾臂上。金屬彈簧夾由彈簧圈、兩個操作臂、兩個伸延臂及兩個夾臂構成。傳統的神經包裹是用手直接將薄膜包繞縫合於神經體上。傳統的手工包繞再縫合的方法,存在操作不便、耗時費力的問題,尤其面對操作空間很小的顱腦神經區間時,操作更難施展。本發明為了克服該問題,提供了一種神經包裹夾,它可以很方便地對某一神經段進行包裹保護和治療,無需縫合,操作簡便、快捷。尤其對那些處於腦部深處,難於縫合操作的神經的包裹治療,更顯得獨特的優越性。
文檔編號A61B17/00GK101332100SQ20081002965
公開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22日
發明者斌 徐, 漆松濤 申請人:廣州知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