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杆切段磨碎的製造方法
2023-05-09 18:55:31
禾杆切段磨碎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禾杆切段磨碎機是把農田糧食收穫後的禾杆,如稻草、麥草、玉米杆、油菜杆等用此機器切段磨碎後翻耕入層肥田養田,解決了禾杆用火燒毀掉了有機肥資源汙染空氣的大問題,此機利用動力,將傳送上來的禾杆,用切段架上的多個齒片輪切成3-4釐米長的小段,禾杆小段落入下面磨滾與半園板組成的齒狀交錯滾動磨擦成碎爛狀,易於翻耕入土肥田。作用:環保、肥田。
【專利說明】禾杆切段磨碎機
[0001]【技術領域】:屬農業機械技術
[0002]【背景技術】:這是將農田莊稼糧食收穫後的禾杆,用此機械切段,象農村的鍘菜刀具鍘草刀具側草,機械磨碎象磨麵機磨麵那樣的原理。禾杆先切斷後磨碎後回歸農田肥田養田。
[0003]
【發明內容】
:農田禾杆指的是糧食收穫後的水稻草、麥草、玉米杆、油菜杆等,由於禾杆自身長、韌,無法回歸農田作肥料,農民只好燒掉,毀掉了原本很好的有機肥料,還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禾杆切段磨碎機將禾杆先切段(約3-4釐米長)後磨碎,易於翻耕進入土層,或堆慪爛作底肥,增加土壤有機肥料改良土壤,少用化肥,增產增收糧食。
[0004]技術方案:禾杆切段磨碎機(以下簡稱禾杆機)分三個部份說明:
[0005]1、動力部份2、切段部份3、磨碎部份。
[0006]1、動力部份,禾杆機大約象中型拖拉機車箱的長度(略短些),寬I米多,前兩個輪子後兩個輪子支撐整個機架,它要一臺機動車帶動,如拖拉機就很合適,但是禾杆機的動力(如柴油機、約10匹碼力)不在本機上,而在拖拉機的後架(無拖鬥)上,後架需要改裝,適合與禾杆機連接架連接和動力與機架皮帶輪的連接,形成一個整體,可以自由行進在田間地頭和公路上。禾杆機連接架中部有兩個對接孔與拖拉機後架同位處兩個對接孔對接成一個整體。
[0007]連接架後是傳動力軸架,軸架豎杆與傳動力軸是軸承連接,與柴油機皮帶輪相連接的傳動力皮帶輪在軸架中部,軸架兩頭各兩個皮帶輪,分別與切段皮帶輪和磨碎皮帶輪連接。
[0008]2、切段部份,傳動力軸架後是切段架,在前輪橫杆上。切段軸架上有多個齒片輪,間距在3-4釐米,齒片輪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兩個半剖圓盤;二是圓齒片,圓齒片被夾在兩個半剖圓盤中。禾杆切段靠的是齒片,齒片的齒類似鋼鋸片的齒,具有淺、密、鋒利等特點(稍比鋼鋸片深些),禾杆的稻草、麥草有軟、韌、細等特點,如果齒排列、深、稀不僅截不斷還會帶走,只有象鋼鋸片那樣的淺、密、鋒利才能在高速轉動中靠一點點的磨食,達到切段的目的。切段離不開另一個幫手,那便是段槽,它類似鍘草刀具的邊幫,沒有段槽兩邊邊幫的抵拱作用,再好的鋸齒也截不斷草的。每個齒片輪下齒片位便有段槽,段槽與段架連接,另外,段槽前面連接有斜板,斜板是承受傳送帶運上來的禾杆,順斜板流下來進入切段處理的。
[0009]3、磨碎部份磨碎部份由磨滾半園板和傳送帶構成,磨滾軸架由兩邊的支架(軸承連接)支撐,磨滾與切段軸架的切段位同長,磨滾中心有較粗的轉軸(在轉磨中不變形),磨滾由鐵板復益在軸外(軸與板間有支樁支撐),磨滾面有較密的磨滾齒,磨滾齒微上高下淺;緊鄰磨滾前面是與磨滾同長的是半圓板,稱它是半圓板是因為圍著磨滾一半成半圓形,板厚,上部稍後揚能全部迎接著切草杆段進入磨碎間中,板內有齒,半圓板齒也呈微下高上淺,與磨滾齒形成相反(便於交磨),象舊年代的石磨齒狀。
[0010]半圓板後面有兩根連接杆,連接杆與後面機架橫杆中心穿過(活動的),兩根連接桿頭又與一根獨立杆連接(固定的),每一根連接桿頭兩旁都各有一根進退螺絲杆穿過獨立杆和架橫杆(活動性的),進退螺絲杆的作用是讓半圓板能進能退。支撐半圓板的還有下面的支柱,支柱立於支架橫杆上,不過橫杆上支樁足位有一個紹短的滑槽,滑槽前口有擔擋螺絲,與半圓板後架螺絲同進退。
[0011]傳送帶:傳送由傳送帶和網架構成,寬一米多。上部轉鏈輪的轉動是靠下面磨滾軸帶動的,支撐轉動的是靠兩邊外撐杆與下面磨滾軸兩頭外端軸承連接固定禾杆是要人工放上去,要橫放便於切段,玉米杆要長些,餘下的可二次放上。
[0012]說明書附圖:圖1、禾杆切段磨碎機全圖(側面圖)1.連接架,2.傳動力皮帶輪,3.半圓板,4.切段皮帶輪(2個),5.齒片輪(多個),6.段槽(多個),7.斜板,8.支撐杆(2個),9.轉鏈輪(4個),10.鏈帶(2條),11.磨滾皮帶輪(2個),12.磨滾,13.支架與軸承(2套),14.機架,15.後輪(2個),16.前輪(2個)。
[0013]圖2、禾杆切段磨碎機前正面圖。17.連接孔(2個),18.傳動力軸架,19.切段架,20.段槽架。
[0014]圖3、禾杆切段磨碎機後正面圖。21.傳送網。
[0015]圖4、磨滾圈,22.半圓板齒,23.磨滾齒,24.阻擋螺絲(4個).27.支樁(4根)。
[0016]圖5、半圓磨板後架圖:25.連接杆(2把)26.進退螺絲(4根)
[0017]【具體實施方式】:禾杆切段磨碎機分三個部分說明I動力部份,2切段部份,3磨碎部份。
[0018]1、動力部份:禾杆切段磨碎機,前兩個輪子(16)後兩個輪子(15)支撐整個機架
(14),它要一臺機車帶動,如拖拉機很合適、但是禾杆切段磨碎機的動力(如10匹馬力),不在本機上,而在拖拉機的後架上(無拖鬥),後架需要改裝,適合與機架的連接架(I)連接和動力與傳動力軸架(18)中的皮帶輪連接,形成一個整體,可以自由行進在田間地頭和公路上。本機連接架(I)橫杆中有兩個對接孔(17)與拖拉機後架同位兩個對接孔對接成一個整體。
[0019]連接架(I)後是傳動力軸架(18),軸架豎杆與傳動力軸架(18)承連接,傳動力軸架(18)兩頭的各兩個輪子分別與兩個切段皮帶輪(4)和兩個磨滾皮帶輪(11)連接。
[0020]2、切段部份,傳動力軸架(18)後是切段段架(19),在前輪(16)橫杆架上,切段架
(19)上有多個齒片輪(5),間距在3-4釐米,齒片輪(5)由兩部分構成,I是兩個半剖園盤,2是園齒片,園齒片被夾在兩個半剖園盤中間。禾杆切段靠的是齒片,齒片的齒類似鋼鋸片的齒,具有淺、密、鋒利等特點(稍比鋼鋸片齒深些),稻草麥草有軟、韌、細特點,在高速運轉中靠一點一點磨食達到切段作用。切段離不開另一個幫手,那便是段槽(6),它類似鍘草刀具的邊幫,沒有段槽(6)兩邊的抵攔作用,再好的鋸片也切不斷草的,每一個鋸片輪(6)下齒片位便有段槽出)。段槽(6)與段架(20)連接,另外,段槽(6)前面連接有斜板(7),斜板(7)是承接傳送帶(10)運上來的竹杆,順斜板(7)流下來進入切段處。
[0021]3、磨碎部份,磨碎部份由磨滾(12),半園板(3)和傳送帶(10)構成,磨滾(12)架由兩邊的支架(軸承連接)支撐,磨滾(12)與切段架(19)的切段位同長,磨滾(12)由厚鐵板腹蓋在轉軸上(轉軸與板之間有支樁支撐)磨滾(12)面有較密的磨滾齒(23),磨滾(齒
(23)微上高下淺,緊鄰磨滾(12)與磨滾(12)同長的是半園板(3),稱它是半園板(3)它是圍著磨滾(12) —半呈半園形,上部稍後揚能全部迎接切段進入磨碎間中,板內有齒(22),半園板齒(22)呈微下高上淺形,與磨滾齒(23)形成反向(便於交磨),象舊年代的石磨狀。
[0022]半園板(3)後面有兩根連接杆(25),連接杆(25)與後面機架(14)橫杆中心穿過(活動性的);兩根連接杆(25)頭又與一根獨立杆連接(固定的),兩板連接杆(25)兩旁都各有一根進退螺絲杆(26)穿過獨立杆和架橫杆(活動性的),進退螺絲杆作用是讓半園板
(3)能進能退,支撐半園板(3)還有下面支樁(27),支樁(27)立於機架(14)橫杆上,不過支樁(27)足位有短滑槽,滑槽口有阻擋螺絲(24),與半園板(3)後架螺絲杆(26)同進退。
[0023]傳送帶由傳送網(12)構成:寬I米多,上部轉鏈輪(9)的轉動靠下面磨滾(12)軸帶動的,支撐轉動的是靠兩邊外撐杆(8)與下面磨滾(12)軸兩頭外端軸承連接。
【權利要求】
1.禾杆切段磨碎機的權利要求分兩部份,切段部份和磨碎部份,切段部份由連接架(I)、傳動力皮帶輪(2)、切段皮帶輪(4)、齒片輪(5)、段槽(6)、斜板(7)、連接孔(17)、傳動力軸架(18)、切段架(19)、段槽架(20)構成,其特徵是:連接架(I)橫杆上的連接孔(17)與拖拉機後架連接,拖拉機後架上的動力皮帶與傳動力軸架(18)中部皮輪連接,傳動力軸架(18)軸兩端的傳動力皮帶輪皮帶(2)分別與切段架(19)軸兩端的切段皮輪(4)連接,多個齒片輪(5)均布在切段架(19)軸上,齒片輪(5)有段槽¢),段槽¢)與段槽架(20)連接,段槽(6)與前面斜板(7)連接。
2.磨碎部份是由半園板(3),撐杆(8),轉鏈輪(9),傳送帶(10),磨滾皮帶輪(11),磨滾(12),支架與軸承(13),機架(14),後輪(15),前輪(16),傳送網(21),半園板齒(22),磨滾齒(23),阻擋螺絲(24),支樁(27),連接杆(25),進退螺絲(26)構成,其特徵是:前輪(16)和後輪(15)支撐著整個機架(14),傳動力架(18)軸兩頭皮帶輪的皮帶與磨滾(12)軸兩頭的磨滾皮帶輪(11)連接,磨滾(12)上有磨滾齒(23),磨滾(12)緊鄰前面的半園板(3)上也有相交錯的半園板齒(22),半園板(3)後有連接杆(25)穿過橫杆和獨立杆連接(固定的),連接杆(25)兩旁的進退螺絲(26)穿過獨立杆和橫杆,半園板(3)下是支樁(27),支樁(27)前面是阻擋螺絲(24),傳送網(21)上的傳送帶(10)靠上部的轉鏈輪(9)運轉,轉鏈輪(9)的撐杆⑶連接在支架軸承(13)上。
【文檔編號】A01F29/09GK104396453SQ201410515079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6日
【發明者】陳潤, 陳仕瓊 申請人:陳潤, 陳仕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