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管散熱器用散熱盒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15:07: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器,尤其是用於熱管散熱器的散熱盒。
背景技術:
熱管散熱器是一種常見的散熱器結構,其被廣泛地應用到電子、電器行業。其通常包括中空的散熱盒和熱管。散熱盒和熱管先組裝,然後灌注冷媒,最後密封。散熱盒一面和需要散熱的部件(如半導體晶片)緊密貼合,將晶片熱端的熱量導出,該熱量驅動冷媒在散熱器內部循環流動,再通過風扇對熱管強制散熱或熱管自身自然對流散熱,從而達到給部件散熱的目的。如何在相同體積和材料材質的情況下,提高散熱效率是每個廠家都追求的對象。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散熱效果好的熱管散熱器用散熱盒。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熱管散熱器用散熱盒,其包括橫截面為長方體的盒體,所述盒體上設置有縱向貫通的流道,其特徵在於:所述流道的橫截面為長方形,所述流道橫截面的每個邊均與一所述盒體橫截面的邊相平行,所述流道橫截面的每個邊與最近的所述盒體橫截面的邊之間的距離為2-30mm。
優選的,所述流道橫截面至少有兩個相對邊上間隔設置有若干個向內突出的突出部。
優選的,所述突出部設置在所述流道橫截面的兩長邊上,所述突出部的高度為所述流道橫截面短邊的長度的1/4~1/2。
優選的,所述流道橫截面的每個邊均設置有若干個向內突出的鋸齒部。
優選的,所述突出部的橫截面的每個邊均設置有若干個所述鋸齒部。
優選的,所述盒體相對的兩側面外側設置有向外延伸的散熱翅。
優選的,所述盒體的材質為鋁、銅、鋁合金或銅合金。
本實用新型的熱管散熱器用散熱盒改進了流道的橫截面結構,使其具有薄壁的特徵,各處厚度接近,受熱相同,並增加內表面面積,從而加快熱源從散熱盒到冷媒的熱傳遞過程,提高散熱效率。本實用新型的熱管散熱器用散熱盒具有結構簡單、散熱效果好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一種熱管散熱器用散熱盒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熱管散熱器用散熱盒包括橫截面為長方體的盒體10。盒體10上設置有縱向貫通的流道12,這樣盒體10兩端和熱管密封連接後,形成一個冷媒循環的通路。
盒體10由金屬(鋁、銅、鋁合金或銅合金等)製成,其壁厚影響熱傳導,越厚熱傳導越慢。為了減少壁厚,本發明的流道12的橫截面設計為長方形。流道12和盒體10的每個面相互平行(即流道12橫截面的每個邊均與一盒體10橫截面的邊相平行),既方便加工也使得壁厚一致且薄,各處受熱均勻,熱傳導效果好。流道12橫截面的每個邊與最近的盒體10橫截面的邊之間的距離為2-30mm,尤其是10mm左右最佳。
流道12橫截面至少有兩個相對邊上間隔設置有若干個向內突出的突出部14。如圖1中,一條邊上設置3個,另一條邊上設置1個。用於增加流道12的內表面積,擴大與冷媒的接觸面。
突出部14設置在流道12橫截面的兩長邊上,突出部14的高度為流道12橫截面短邊的長度的1/4~1/2。這是為了避免過大的突出部14,使得流道12中液體通過的空間過於狹窄。
進一步地,流道12橫截面的每個邊,以及突出部14的橫截面的每個邊均設置有若干個向內突出的鋸齒部16,以增加流道12的內表面積。
進一步地,盒體10相對的兩側面外側設置有向外延伸的散熱翅18,其可以與本實施例中一致的方形結構,也可以是鰭片結構,用於增加盒體10的外表面積,加快散熱。
以上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其中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