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芯底座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1:01:26 2
濾芯底座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濾芯底座結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同時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朝向一致。此款濾芯底座的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朝向一致,當淨水機在同一方向對應設有水路孔位/管頭時,濾芯底座可以直接(無需通過接駁軟管等進行中間過渡連接)與淨水機的相應孔位/管頭直線插接配合,安裝極其方便;另外,進水口和出水口同時位於濾芯底座上,以致進水口和出水口的距離較小,可以使其與淨水機主體結合後實現體積最小化。
【專利說明】濾芯底座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淨水機濾芯固定底座,特別是一種新型的濾芯底座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一些淨水機濾芯是通過底座和頂蓋固定的,底座和頂蓋上分別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故此,淨水機與進水口和出水口連接管道距離較大,甚至,有些底座和頂蓋的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朝向不一致時,進水口和出水口的距離更遠,與管道連接更麻煩,需用的管道更長,以致增大淨水機的體積及成本,局限了淨水機的設計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安裝方便、體積小的濾芯底座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5]一種濾芯底座結構,包括底座,其特徵是,所述底座上同時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朝向一致。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採用以下技術措施解決:
[0007]作為更具體的一種方案,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位於同一平面上;或者,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前後錯開;或者,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上下錯開。
[0008]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的中心線相互平行、並位於同一平面上,進水口和出水口的中心距離D在5mm-100_之間。
[0009]所述底座設有相互平行的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口位於進水管端部,出水口位於出水管端部。
[0010]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外周分別設有至少一環形凹槽,環形凹槽內設有密封圈。當進水管與出水管與淨水機主體的進出水孔配合時,可以直接實現接口處的密封,同時,由於密封圈位於進出水管外周與進出水孔內壁之間,起到一定的緊固作用,使得底座與淨水機主體之間連接更加可靠。
[0011 ] 所述進水口和出水口位於底座側部,底座底部沿進水口和出水口的中心線方向設有導向滑塊。
[0012]所述底座表面還設有固定連接件,固定連接件可以通過螺絲、卡口、頂住等方式與淨水機機體固定連接,以免濾芯與淨水機主體發生鬆脫。
[0013]所述底座頂部設有槽體與濾芯一端連接。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I)此款濾芯底座的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朝向一致,當淨水機在同一方向對應設有水路孔位/管頭時,濾芯底座可以直接(無需通過接駁軟管等進行中間過渡連接)與淨水機的相應孔位/管頭直線插接配合,安裝極其方便;
[0016]( 2 )進水口和出水口同時位於濾芯底座上,以致進水口和出水口的距離較小,可以使其與淨水機主體結合後實現體積最小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底座與濾芯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圖1主視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圖2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圖2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2]參見圖1-圖4所示,一種濾芯底座結構,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同時設有進水口 12和出水口 13,進水口 12和出水口 13的朝向一致。
[0023]所述進水口 12和出水口 13位於同一平面上。當然,進水口 12和出水口 13也可以前後錯開或上下錯開,圖中未示出。
[0024]所述進水口 12和出水口 13的中心線相互平行、並位於同一平面上,進水口 12和出水口 13的中心距離D在5mm-100mm之間。
[0025]所述底座1設有相互平行的進水管11和出水管14,進水口 12位於進水管11端部,出水口 13位於出水管14端部。
[0026]所述進水管11和出水管14外周分別設有兩道環形凹槽18,環形凹槽18內設有密封圈2。
[0027]所述進水口 12和出水口 13位於底座1側部,底座1底部沿進水口 12和出水口 13的中心線方向設有導向滑塊15。導向滑塊15中部還設有導向槽17。
[0028]所述底座1表面還設有固定連接件,其中,本實施例中固定連接件是連接耳16,連接耳16位於導向滑塊15左右兩側。當然,固定連接件也可以是通過卡扣方式或者頂緊固定的方式與淨水機固定。
[0029]所述底座1頂部設有槽體與濾芯3 —端連接,濾芯3的進口和出口位於濾芯3 —端、並分別與底座1的進水口 12和出水口 13內端連通。
【權利要求】
1.一種濾芯底座結構,包括底座(I ),其特徵是,所述底座(I)上同時設有進水口( 12)和出水口(13),進水口(12)和出水口(13)的朝向一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濾芯底座結構,其特徵是,所述進水口(12)和出水口(13)位於同一平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濾芯底座結構,其特徵是,所述進水口(12)和出水口(13)前後錯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濾芯底座結構,其特徵是,所述進水口(12)和出水口(13)上下錯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濾芯底座結構,其特徵是,所述進水口(12)和出水口(13)的中心線相互平行、並位於同一平面上,進水口(12)和出水口(13)的中心距離D在5mm-100mm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濾芯底座結構,其特徵是,所述底座(I)設有相互平行的進水管(11)和出水管(14),進水口(12)位於進水管(11)端部,出水口(13)位於出水管(14)端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濾芯底座結構,其特徵是,所述進水管(11)和出水管(14)外周分別設有至少一環形凹槽(18),環形凹槽(18)內設有密封圈(2)。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濾芯底座結構,其特徵是,所述進水口(12)和出水口(13)位於底座(I)側部,底座(I)底部沿進水口( 12 )和出水口( 13 )的中心線方向設有導向滑塊(15)。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濾芯底座結構,其特徵是,所述底座(I)表面還設有固定連接件。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濾芯底座結構,其特徵是,所述底座(I)頂部設有槽體與濾芯(3)—端連接。
【文檔編號】B01D35/00GK204134341SQ201420555025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5日
【發明者】陳小平, 劉新宇 申請人:佛山市雲米電器科技有限公司, 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陳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