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厚油管掛體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4:05:06
專利名稱:外加厚油管掛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在油田採油裝置中的部件,具體是一種外加厚油管掛體。
背景技術:
目前在油田採油裝置中使用的油管掛體,如圖1所示,通常存在著以下一些缺點①掛體上部外側臺階A結構龐大,其給加工、裝配、更換造成一定的困難;②內設的導氣測試孔B上下直徑不一致,且孔徑較小,測試儀器下井操作不方便;③下端的油管扣C為TBG普通扣,易造成油管掛體接口處的油管斷裂,泵掛脫落,影響生產;④下部連接處定位不易準確,不能保持與掛體良好的同心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改進的外加厚油管掛體,它不僅減輕了重量、降低了成本、方便於安裝施工及測試儀器下井操作,而且提高了接管的抗拉強度,避免油管斷裂、泵掛脫落等事故的發生,保證了生產正常運轉。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按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外加厚油管掛體,其包括一個下部位帶有橫通孔的圓柱狀管體,管體內設有直通式導氣測試孔,管體下端部外側設有定位臺階。
本實用新型的外加厚油管掛體,其中所述管體外徑為φ174-176mm。
本實用新型的外加厚油管掛體,其中所述導氣測試孔直徑為φ34-36mm。
本實用新型的外加厚油管掛體,其中所述管體底端接扣為UP加厚扣,扣徑為φ77.6-79.6mm。
本實用新型的外加厚油管掛體,其中所述定位臺階尺寸為φ138-140×h14-16mm。
本實用新型是在原有產品上加以改進,其積極效果為減輕了重量、降低了成本、方便於安裝施工及測試儀器下井操作,並提高了接管的抗拉強度,避免油管斷裂、泵掛脫落等事故的發生,可較好地保持與掛體的同心度,保證了生產正常運轉。
圖1為原有產品結構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使用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詳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外加厚油管掛體,其包括一個下部位帶有橫通孔2的圓柱狀管體1,去掉了上部原有的φ218×45臺階,使其成為圓柱狀,管徑變小為φ174-176mm,其效果是減輕了重量,降低了成本,也方便了安裝施工。管體1內設有的導氣測試孔3改變成直通式,且其孔徑增大為φ34-36mm,這樣方便於測試儀器下井操作。其管體1底端接扣5採用UP加厚扣,扣徑為φ77.6-79.6mm,在保持油管通徑不變的情況下,加厚管壁,提高了接管的抗拉強度,避免了油管斷裂、泵掛脫落等事故的發生。並且在管體1下端部外側設有定位臺階4,在保持密封要求的狀況下,提高了密封段的位置,這樣可較好地保持其與掛體1的同心度,保證了正常生產運轉,也確保良好密封效果,同時也方便了安裝、拆卸檢修。其定位臺階4尺寸為φ138-140×h14-16mm。
本實用新型的外加厚油管掛體安裝使用時,如圖3所示,安裝在採油井口殼體6內,掛體1上端連接著抽油杆密封裝置7,下端連著油管8及抽油泵,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井口殼體6左右兩側裝有閥門及測壓儀表。
本實用新型的外加厚油管掛體,能適合採油生產要求,減少突發事故發生,方便於安裝、檢修及測試調整,具有實用推廣價值。
權利要求1.一種外加厚油管掛體,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個下部位帶有橫通孔(2)的圓柱狀管體(1),管體(1)內設有直通式導氣測試孔(3),管體(1)下端部外側設有定位臺階(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厚油管掛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管體(1)外徑為φ174-176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加厚油管掛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氣測試孔(3)直徑為φ34-36m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加厚油管掛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管體1底端接扣(5)為UP加厚扣,扣徑為φ77.6-79.6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厚油管掛體,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臺階(4)尺寸為φ138-140×h14-16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在油田採油裝置中的外加厚油管掛體,其包括一個下部位帶有橫通孔的圓柱狀管體,管體內設有直通式導氣測試孔,管體下端部外側設有定位臺階,其中管體外徑為φ174-176mm,導氣測試孔直徑為φ34-36mm,管體底端接扣為UP加厚扣、扣徑為φ77.6-79.6mm及定位臺階的尺寸為φ138-140×h14-16mm。該實用新型重量輕、成本低、安裝施工容易及測試儀器下井操作方便,並提高了接管的抗拉強度,避免油管斷裂、泵掛脫落等事故的發生,可較好地保持與掛體的同心度,保證了生產正常運轉,具有實用推廣價值。
文檔編號E21B33/03GK2628717SQ0326422
公開日2004年7月28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3年6月18日
發明者王延生 申請人:王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