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壓熱水鍋爐本體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14:24:11 1
專利名稱:常壓熱水鍋爐本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熱發生裝置的常壓熱水鍋爐的部件。
中國專利號91229889.8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公開了一種常壓式燃油熱水爐,燃燒室設在爐體下部,爐體與燃燒室之間由水間隔,與燃燒室連通的火管通過水箱與煙室連通,給水管通過煙室,給水管內的水先經煙室預熱後再進入爐體水箱,上述的熱水爐是對傳統熱水爐的一種改進,熱效率雖有一定的提高,但水流紊亂,熱效率不夠理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水流與熱氣逆向運行且為多回程的常壓熱水鍋爐的本體。
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該鍋爐本體具有2~4個夾套式鍋筒,其夾套腔即為水腔,進水孔和火焰出口設置在鍋筒的一端,出水孔和火焰進口設置在的另一端,相鄰鍋筒中的上方鍋筒出水孔與下方鍋筒進水孔之間由水管連接,相鄰鍋筒中的上方鍋筒火焰進口與下方鍋筒火焰出口之間由設置在水管內的火管連接,相鄰鍋筒間設置連接架。
上述的鍋爐本體中置於最上方的鍋筒上設有放空口,置於最下方的鍋筒上設有排汙口,鍋筒上均設有手檢孔。
鍋筒間的連接架為「」形彈性支架。
可以在鍋筒夾套腔內設有環繞鍋筒內膽的螺旋形旋流板。
可以在鍋筒腔內設有1~3根兩端與鍋筒夾套腔連通的水管。
可以在鍋筒腔內設有3根以上兩端與鍋筒夾套腔連通的水管。
可以在僅設有1~3根水管鍋筒內的水管腔內設有固定在其內壁上螺旋形旋流板。
本實用新型改變了傳統熱水鍋爐的結構,採用多鍋筒式,冷水從最上方鍋筒的進水孔進入該鍋筒的夾套腔和水管腔,經過幾個回程,最後進入最下方的鍋筒夾套腔後由出水孔流出,熱交換面積較大,而熱氣從置於在最下方鍋筒內腔的燃燒室往上升,通過火管最後由最上方鍋筒的火焰出口即排煙口排出,水與熱氣逆向運行,熱量能被充分吸收到,本實用新型水的流向有序,對夾套、水管內壁起一定的衝刷作用,使內壁不易結垢,對提高熱效率也起一定作用,在夾套腔內與水管腔內設置螺旋形旋流板,不僅增加了熱交換面積,而且由於水旋轉流動,使衝刷作用更明顯,樣機經測試,熱效率高於92%;本實用新型利用鍋筒內腔作為煙道,因積碳而堵塞的現象可以減少。臥式鍋筒的垂直相疊結構,充分利用了空間,鍋爐成品佔地面積並不因鍋筒的增多而增大,相反由於單個鍋筒體積小,而使鍋爐佔地面積減小。
圖1為實施例1的結構(剖視)示圖;圖2為實施例2的結構(剖視)示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所示的實施例1採用上、中、下三個鍋筒,鍋筒均為夾套式,具有內膽4,內膽形狀與殼體形狀相似,夾套腔3即為水腔,內腔為火腔,為增加水流回程,採取進水孔10和火焰出口9設置在鍋筒的一端,出水孔14和火焰進口18設置在另一端,鍋筒的一端或兩端封頭上設有手檢孔11。上鍋筒的進水孔10-1設置在鍋筒圓柱形筒體頂部,其火焰出口即排煙口9-1設置在同端的上鍋筒圓柱形筒體的側面或頂部,出水孔14-1和火焰進口18-1處於上鍋筒的同一位置,設置在上鍋筒圓柱形筒體另一端底部,排空口2設置在上鍋筒頂部;中鍋筒的火焰出口9-2與進水孔10-2設置在鍋筒圓柱筒體與上鍋筒出水孔14-1對應的一端的頂部,其火焰進口18-2與出水孔14-2設置在中鍋筒圓柱筒體另一端的底部;最下方的鍋筒的進水孔10-3和火焰出口9-3設置在鍋筒圓柱筒體與中鍋筒出水孔14-2對應的一端的頂部,其出水孔14-3設置在下鍋筒圓柱形筒體另一端底下部,下鍋筒的火焰進口即燃燒器安裝孔18-3設置在該鍋筒出水孔14-3同端的鍋筒封頭上,排汙口15設置在下鍋筒底部上。相鄰鍋筒中上方的鍋筒出水孔與下方的鍋筒進水孔之間即上鍋筒出水孔14-1與中鍋筒進水孔10-2間及中鍋筒出水孔14-2與下鍋筒進水孔10-3間分別由水管17-1、17-2連接,進、出水孔中心一至;相鄰鍋筒中的上鍋筒火焰進口18-1、中鍋筒火焰出口9-2分別與各自鍋筒的出水孔14-1、進水孔10-2處於同一位置,上鍋筒火焰進口18-1與中鍋筒火焰出口9-2之間由設置在水管17-1內的火管16-1連接,同樣,中鍋筒火焰進口18-2與下鍋筒火焰出口9-3之間由設置在水管17-2內的火管16-2連接,水管17與火管16間形成的夾套腔為水通道。除最下方的鍋筒因其內腔為燃燒室,其它的鍋筒腔內均設置一根兩端與夾套腔連通的水管6,在所有鍋筒夾套腔內設有環繞鍋筒內膽4的螺旋形旋流板7,旋流板固定在內膽上,與外螺紋相似,旋流板長度一般為進水孔至出水孔的長度,在水管6腔內同樣設置螺旋形旋流板8,旋流板固定在水管內壁上,與內螺紋相似,鍋筒間設有起支撐作用的連接架13,考慮到熱脹造成各鍋筒變形不一至,鍋筒間應柔性連接,連接架成「」形,由鋼板彎曲而成,略具彈性,為減小該部分鍋筒殼體的壓強,連接架通過襯板12固定在鍋筒殼體上。
圖2所示的實施例2採用2個鍋筒,主要考慮到某些場所空間有限,鍋筒為夾套式,夾套腔3為水腔,內腔為火腔,上鍋筒內設置可以由3根至幾十根水管6,以增加吸熱面積,內膽可以與殼體形狀相似,考慮到水管兩端與夾套腔連接的加工方便,上鍋筒內膽為圓柱體,即兩端採用管板隔斷水腔與煙腔,夾套腔內設置螺旋形旋流板7,水管6因內徑細不再設置螺旋形旋流板,其它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不再細述。
權利要求1.一種常壓熱水鍋爐本體,具有鍋筒,其特徵在於該鍋爐本體具有2~4個夾套式鍋筒(1),其夾套腔即為水腔,進水孔(10)和火焰出口(9)設置在鍋筒的一端,出水孔(14)和火焰進口(18)設置在另一端,相鄰鍋筒中的上方鍋筒出水孔(14)與下方鍋筒進水孔(10)之間由水管(17)連接,相鄰鍋筒中的上方鍋筒火焰進口(18)與下方鍋筒火焰出口(9)之間由設置在水管(17)內的火管(16)連接,相鄰鍋筒間設置連接架(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常壓熱水鍋爐本體,其特徵在於置於最上方的鍋筒上設有放空口(2),置於最下方的鍋筒上設有排汙口(15),鍋筒上均設有手檢孔(11)。
3.根據權利要求1述的常壓熱水鍋爐本體,其特徵在於連接架(13)為「」形彈性支架。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常壓熱水鍋爐本體,其特徵在於在鍋筒夾套腔(3)內設有環繞鍋筒內膽(4)的螺旋形旋流板(7)。
5.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常壓熱水鍋爐本體,其特徵在於鍋筒腔(5)內設有1~3根兩端與鍋筒夾套腔(3)連通的水管(6)。
6.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常壓熱水鍋爐本體,其特徵在於鍋筒腔(5)內設有3根以上兩端與鍋筒夾套腔(3)連通的水管(6)。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常壓熱水鍋爐本體,其特徵在於水管(6)腔內可以設有固定在其內壁上螺旋形旋流板(8)。
專利摘要一種常壓熱水鍋爐本體,具有2~4個夾套式鍋筒,進水孔和火焰出口設置在鍋筒的一端,出水孔和火焰進口設置在的另一端,相鄰鍋筒中的上方鍋筒出水孔與下方鍋筒進水孔之間由水管連接,相鄰鍋筒中的上方鍋筒火焰進口與下方鍋筒火焰出口之間由設置在水管內的火管連接,相鄰鍋筒間設置連接架。在鍋筒夾套腔內設有環繞鍋筒內膽的螺旋形旋流板。本實用新型水流與熱氣逆向運行且為多回程,熱交換面積較大、熱量能被充分吸收,熱效率高於92%。
文檔編號F24B1/00GK2380850SQ99227968
公開日2000年5月31日 申請日期1999年4月3日 優先權日1999年4月3日
發明者黃元城, 黃旻 申請人:黃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