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三傑: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 他們之間的關係如何?
2023-03-25 23:20:47
北洋軍閥是袁世凱掌權之後由北洋新軍主要將領組成的勢力集團,在北洋軍閥中有三位袁世凱的得力助手,北洋之龍王士珍、北洋之虎段祺瑞、北洋之犬馮國璋,這三位被稱為是「北洋三傑」,除了段祺瑞和馮國璋之外,王士珍可能比較少人知道,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北洋三傑的故事。
北洋三傑介紹:
北洋之龍:王士珍
王士珍,字聘卿,號冠儒,河北省正定縣牛家莊人。他憑藉過人的才智,得到以袁世凱為代表的統治階層的青睞,先後擔任軍政要職,直至北洋政府國務總理,被譽為北洋三傑之龍。1917年9月1日,孫中山就任廣州護法軍政府大元帥,出兵北伐,開始了護法戰爭。北洋三傑內部出現矛盾,由於王士珍贊成馮國璋的「和平統一」政策,致使時任國務總理的段祺瑞被排斥,並不得不於11月22日辭職。幾日後,王士珍被馮國璋任命為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1930年7月1日,王士珍因患腸癌,病逝於北平,終年70歲。
北洋之虎:段祺瑞
段祺瑞,原名啟瑞,字芝泉,合肥人。段祺瑞14歲時家道中落,16歲時獨自懷揣1塊銀元從合肥去威海投親,其後段獨撐三個幼年弟妹的重擔。段祺瑞20歲考入北洋武備學堂,是袁世凱倚重的兩員大將之一。其人性格堅定,蠻橫粗暴,令人生畏,在「府院之爭」之時。他表面擁護黎元洪繼任大總統,實際「挾總統以令北洋」,曾不止一次地說:「我是叫他(黎元洪)來籤字蓋章的,不是叫他壓在我頭上的。」是名副其實的「北洋虎」。
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譽,即致電逼迫清帝退位、抵制袁世凱稱帝、討伐張勳復闢。他曾多次組閣,是北洋軍閥中少有的鐵腕人物。段祺瑞一生甘於清貧,在其任政府總理時,他「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人稱「六不總理」,在物慾橫流、無官不貪的民國時期,他是個官場的另類。三一八慘案後,被馮玉祥趕下臺。「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曾脅迫段祺瑞去東北組織傀儡政府,段嚴詞拒絕。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於上海宏恩醫院。
北洋之犬:馮國璋
馮國璋,字華甫,直隸河間詩經村人。直系軍閥的首領,為「北洋三傑」中的「北洋之犬」。是袁世凱倚重的兩員大將之一,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總統,國會選馮國璋為副總統,他不願失去地盤,故在江蘇就職,仍兼江蘇督軍。1917年7月,張勳復闢,黎元洪進入外國使館。馮國璋以副總統代理大總統,通電討伐張勳。是「北洋三傑之犬」。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經過國會補選馮國璋為副總統,在南京辦公。後黎元洪與段祺瑞爆發「府院之爭」,引發張勳復闢,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辭職,馮國璋進京任代理總統,段祺瑞復任國務總理。1918年8月13日,馮國璋通電辭去副總統。1919年返回河間故裡。1919年10月,馮國璋抵北京,1919年12月28日,馮國璋因傷寒在北京逝世。終年60歲。臨終前,馮國璋遺言:「和平統一,身未及見,死有遺憾。」
北洋三傑的關係如何?
事實上是袁世凱的小站練兵成就了他們三個人的事業,也成就了他們之間的友誼。而其中,王士珍與馮國璋、段祺瑞的友誼一直保持不斷,不像馮與段二人有過激烈的爭鬥。王士珍與馮、段的關係不是一般的近,他似乎更注重與馮國璋的友誼。袁世凱預謀帝制自為,段祺瑞公開表示反對,馮國璋則消極抵抗,王士珍雖然不動聲色,但在態度上更「偏袒於馮」。
王士珍與馮國璋保持著比較親密的關係,可以從馮國璋後人的回憶中看出一二。馮國璋四子馮家邁回憶說:「至於我父親和王士珍之間的良好關係,一直保持到了我父親死後。他有時還主動到我們家裡來看望我母親和我們弟兄,也還替我們處置過一些家中的事務。」人已逝去,還關心他的親屬子女,這本身就是深厚友誼的表現。馮國璋逝世使得第十五師官兵感覺失去了依託,這才鼓譟鬧事。幸虧王士珍一力承擔,才化險為夷,避免了一場禍事,也算是對得住死去的朋友了。
王士珍與段祺瑞的關係,要遠遜於與馮國璋的友誼,這可能跟他中樞任職有關。王士珍和段祺瑞走動得並不頻繁。在段祺瑞做著袁世凱大總統的內閣總理時,他想用自己最得力的助手徐樹錚為院秘書長,但袁就是不同意,卻派總統府機要秘書王式通做段的秘書長。段無奈,只好求助於王士珍。王士珍知道袁世凱最討厭徐樹錚,內心極不願去替段求這個情,但當面又不好拒絕段的請求,只是頻頻點頭,嘴裡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