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8 03:18:11 3
專利名稱: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可降低連接器內外電磁幹擾的電子連接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在電子連接器領域,為降低連接器內、外的電磁幹擾,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採用金屬殼體對連接器進行包覆並將金屬殼體接地。而對於用以傳輸高頻信號的電子連接器,如手機信號連接器等,為保證信號傳輸質量,此方法已經成為必需。
在2003年7月2日公告的美國專利第6,413,112號揭示了一種採用上述方法降低連接器內、外電磁幹擾的手機插頭連接器。該插頭連接器具有一塑料內殼體,收容有若干端子,內殼體外包覆一對上、下金屬屏蔽殼體,二者通過一對彼此扣持的塑料上、下蓋的包覆而可固持在插頭連接器內。所述彼此配合的上、下金屬屏蔽殼體與一接地結構導通而處於接地狀態。
此外,上述插頭連接器的塑料上蓋活動連接一按壓部,塑料下蓋前端面兩側凸伸出一對固定柱,每一固定柱內收容有鎖扣片,按壓部向下活動抵頂鎖扣片,由此實現該插頭連接器與對接連接器之間的鎖扣或分離。
然而,當上述插頭連接器與對接連接器反覆插拔時,上、下屏蔽殼體僅通過彼此扣合的塑料上、下蓋的內部形狀固持配合,彼此間並無可靠的導通、扣合機構,故而,極易相對滑動而出現縫隙甚至形成斷路,從而難以實現屏蔽的連續性及接地的可靠性,無法有效、可靠的降低連接器內外的電磁幹擾。此外,所述固定柱一體成型於強度較差的塑料下蓋上,易於因強度不夠而折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可使上、下屏蔽殼體可靠、確實的導通、扣合,而實現屏蔽的連續性及接地的可靠性,從而有效、可靠的降低連接器內外的電磁幹擾。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能夠增加設於其上並與對接連接器插拔扣合的固定柱的強度,使固定柱在反覆插拔時避免因強度不夠而折斷。
為實現上述主要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包括一塑料殼體,內部收容有若干端子,該塑料殼體並收容、固持一上屏蔽殼體及一下屏蔽殼體。所述上、下屏蔽殼體之一與一接地機構接觸、導通而處於接地狀態,且上、下屏蔽殼體通過一定位機構彼此導通、扣合。該定位機構包括至少一夾持片及一導通片,夾持片為切割上屏蔽殼體並彎折延伸而成的彎折式彈片,下屏蔽殼體的側邊伸入夾持片與上屏蔽殼體側邊之間,夾持片抵頂並夾持下屏蔽殼體側邊,導通片為切割上屏蔽殼體或下屏蔽殼體而形成的懸臂式彈片,其上設有一導通部,導通部抵頂下屏蔽殼體側邊或上屏蔽殼體側邊。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另一目的,所述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的塑料殼體由內殼體及一對彼此扣合的上蓋及下蓋組成,所述上屏蔽殼體收容、固持於上蓋與內殼體之間,所述下屏蔽殼體收容、固持於下蓋與內殼體之間,內殼體外部為上述上、下屏蔽殼體所包覆,內部並收容有上述端子,另於內殼體前端面兩側分別凸伸出一固定柱,每一固定柱內收容有鎖扣片,與一對接連接器鎖扣或分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定位機構進一步包括一扣合機構,扣合機構由若干開設於上屏蔽殼體的扣合槽及對應布設於下屏蔽殼體的扣合片組成,扣合片伸入扣合槽內,與扣合槽扣持配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定位機構的夾持片可設於上屏蔽殼體頂面並向下傾斜彎折。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定位機構的夾持片亦可設於上屏蔽殼體側邊並向外彎折。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定位機構包括一對夾持片,分別布置於所述導通片兩側。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定位機構的導通片設於上屏蔽殼體的側邊或下屏蔽殼體的側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所述接地機構包括一塊收容於上、下屏蔽殼體內的電路板,與上述端子及一外部線纜電性連接,電路板上印刷有接地電路,下屏蔽殼體的後牆向內伸出一抵頂彈片,抵接於電路板的接地電路上。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夾持片的夾持及導通部的抵頂,可使上、下屏蔽殼體可靠、確實的導通、扣合,而實現屏蔽的連續性及接地的可靠性,從而有效、可靠的降低連接器內外的電磁幹擾,且通過彎折式夾持片的剛性及懸臂式導通片的彈性可使上、下屏蔽殼體可靠、穩固的組裝為一體。此外,通過上、下屏蔽殼體對與固定柱一體成型的內殼體的包覆,可明顯增加固定柱的強度,使其於反覆插拔時避免因強度不夠而被折斷,而通過扣合機構的設計則可進一步實現上、下屏蔽殼體間的可靠、確實的導通、扣合。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的立體組合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應用於本實用新型的上屏蔽殼體的立體圖。
圖4為應用於本實用新型的上、下屏蔽殼體的立體組合圖。
圖5為應用於本實用新型的上、下屏蔽殼體的立體組合剖視圖。
圖6為應用於本實用新型的上、下屏蔽殼體的又一立體組合剖視圖。
圖中各元件的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00.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20.塑料殼體,21.內殼體,23.上蓋,24.下蓋,25.固定柱,26.鎖扣片,27.按壓部,30.端子,42.上屏蔽殼體,44.下屏蔽殼體,441.抵頂彈片,51.扣合槽,52.導通片,53.扣合片,54.夾持片,56.導通部,60.電路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例舉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請參閱圖1及圖2,本實用新型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100包括一塑料殼體20,塑料殼體20由內殼體21及一對彼此扣合的上蓋23及下蓋24組成,內殼體21與上蓋23之間收容、固持一上屏蔽殼體42,內殼體21與下蓋24之間收容、固持一下屏蔽殼體44,內殼體21外部包覆上、下屏蔽殼體42、44,內部收容若干端子30,上、下屏蔽殼體42、44通過一定位機構彼此導通、扣合,下屏蔽殼體44並與一接地機構接觸、導通而處於接地狀態。
請結合圖5,所述接地機構包括一塊收容於上、下屏蔽殼體42、44內的電路板60,電路板60與若干端子30及一外部線纜(圖中未示)電性連接,由此實現兩者間的信號傳輸。電路板60上印刷有接地電路,下屏蔽殼體44的後牆向內伸出一抵頂彈片441,抵接於電路板60的接地電路上,使得彼此導通、配合的上、下屏蔽殼體42、44處於接地狀態。
請結合圖3至圖6,所述定位機構包括一對導通片52及布置於每一導通片52兩側的一對夾持片54。導通片52為切割上屏蔽殼體42的側邊而形成的懸臂式彈片,一端為固定端,另一端為彈性良好的自由端,導通片52上並設有一圓形凸點狀導通部56,朝向夾持片54凸伸。夾持片54為切割上屏蔽殼體42的頂面並向下傾斜延伸的一對彎折式彈片,具有較好的剛性。
組裝時,下屏蔽殼體44的側邊伸入上屏蔽殼體42側邊與夾持片54之間,導通部56通過導通片52的彈性向內抵頂下屏蔽殼體44的側邊,夾持片54通過其自身的剛性向外抵頂、夾持下屏蔽殼體44的側邊,由此使得上、下屏蔽殼體42、44可靠、穩固的組裝為一體,二者間並形成可靠、確實的導通、扣合。
如圖6所示,所述定位機構進一步包括一扣合機構,由若干開設於上屏蔽殼體42的扣合槽5 1及對應布設於下屏蔽殼體44的扣合片53組成。扣合片53伸入扣合槽5 1內,與其扣持配合,由此進一步實現上、下屏蔽殼體42、44之間可靠、確實的導通、扣合。
請再參閱圖2,本實用新型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100的上蓋23活動連接一按壓部27,內殼體21的前端面兩側分別凸伸出一固定柱25,每一固定柱25內收容有鎖扣片26,上蓋23的按壓部27向下抵頂鎖扣片26,由此實現鎖扣片26與一對接連接器(圖中未示)之間的鎖扣或分離。因本實用新型的固定柱25一體成型於內殼體21上,通過上、下屏蔽殼體42、44對內殼體21的包覆,固定柱25的強度明顯增加,故而可避免固定柱25與對接連接器反覆插拔時因強度不夠而被折斷。
在上述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定位機構也可採用其它設計,例如,導通片52設於下屏蔽殼體44側邊,導通部56向外抵頂上屏蔽殼體42的側邊;或者夾持片54設於上屏蔽殼體42側邊並向外彎折,下屏蔽殼體44的側邊伸入並夾持於夾持片54與上屏蔽殼體42側邊之間,導通片52設於上屏蔽殼體42側邊,導通部56向外抵頂下屏蔽殼體44側邊;亦或夾持片54設於上屏蔽殼體42側邊並向外彎折,下屏蔽殼體44的側邊伸入並夾持於夾持片54與上屏蔽殼體42側邊之間,導通片52設於下屏蔽殼體44側邊,導通部56向內抵頂上屏蔽殼體42側邊;又或將導通片52及夾持片54均設於下屏蔽殼體44上;再或將扣合槽51開設於下屏蔽殼體44上,扣合片53則對應布設於上屏蔽殼體42上。此外,為實現上、下屏蔽殼體42、44處於接地狀態,也可將上屏蔽殼體42與所述接地機構接觸、導通。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通過上述實施例及相關
,已具體、詳實的揭露了相關技術,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據以實施。而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是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本實用新型的權利範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來界定。至於本文中所述元件數目的改變或等效元件的代替等仍都涵蓋於本實用新型的權利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包括一塑料殼體,內部收容有若干端子,該塑料殼體並收容、固持一上屏蔽殼體及一下屏蔽殼體,該上、下屏蔽殼體之一與一接地機構接觸、導通,其特徵是所述上、下屏蔽殼體並通過一定位機構彼此導通、扣合,該定位機構包括至少一夾持片及一導通片,夾持片為切割上屏蔽殼體並彎折延伸而成的彎折式彈片,下屏蔽殼體的側邊伸入夾持片與上屏蔽殼體側邊之間,夾持片抵頂並夾持下屏蔽殼體側邊,導通片為切割上屏蔽殼體或下屏蔽殼體而形成的懸臂式彈片,其上設有一導通部,導通部抵頂下屏蔽殼體側邊或上屏蔽殼體側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其特徵是該塑料殼體由內殼體及一對彼此扣合的上蓋及下蓋組成,所述上屏蔽殼體收容、固持在上蓋與內殼體之間,所述下屏蔽殼體收容、固持在下蓋與內殼體之間,內殼體外部為上述上、下屏蔽殼體所包覆,內部並收容有上述端子,另於內殼體前端面兩側分別凸伸出一固定柱,每一固定柱內收容有鎖扣片,與一對接連接器鎖扣或分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其特徵是該定位機構進一步包括一扣合機構,所述扣合機構由若干開設於上屏蔽殼體的扣合槽及對應布設於下屏蔽殼體的扣合片組成,扣合片伸入扣合槽內,與扣合槽扣持配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其特徵是該定位機構的夾持片設於上屏蔽殼體頂面並向下傾斜彎折。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其特徵是該定位機構的夾持片設於上屏蔽殼體側邊並向外彎折。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其特徵是該定位機構包括一對夾持片,分別布置於所述導通片兩側。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其特徵是該定位機構的導通片設於上屏蔽殼體的側邊或下屏蔽殼體的側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其特徵是該接地機構包括一塊收容於上、下屏蔽殼體內的電路板,與所述端子及一外部線纜電性連接,所述電路板上印刷有接地電路,下屏蔽殼體的後牆向內伸出一抵頂彈片,抵接於電路板的接地電路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可降低電磁幹擾的連接器包括一對處於接地狀態的上、下屏蔽殼體,二者通過一定位機構彼此導通、扣合。該定位機構包括至少一夾持片及一導通片,夾持片為切割上屏蔽殼體並彎折延伸而成的彎折式彈片,下屏蔽殼體的側邊伸入夾持片與上屏蔽殼體側邊之間,夾持片抵頂並夾持下屏蔽殼體側邊,導通片為切割上屏蔽殼體或下屏蔽殼體而形成的懸臂式彈片,其上設有一導通部,導通部抵頂下屏蔽殼體側邊或上屏蔽殼體側邊,由此實現上、下屏蔽殼體之間可靠、確實的導通、扣合,從而有效、可靠的降低連接器內外的電磁幹擾。
文檔編號H01R13/648GK2731783SQ20042008877
公開日2005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22日
發明者蘇家生, 劉波 申請人:富港電子(東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