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暖氣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1:20:01 1
專利名稱:電暖氣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一種釆暖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電暖氣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電暖氣設備由電熱管直接浸入導熱油或水製成,電熱管通電 後,作為熱源嚮導熱油或水傳遞熱量,由導熱油或水將熱量傳遞給暖氣片, 由暖氣片向外界環境進行散熱,從而達到釆暖的目的。但由於導熱油或水與 暖氣片之間是通過溫度傳遞來傳送熱量,使得傳統電暖氣的升溫速度較慢, 熱效率較低,浪費了一部分能量,使得用電量增大,加大了採暖的成本。電 熱管直接浸入導熱油中,缺點是成本高、熱效率低、升溫速度慢;並且將電 熱管直接浸入水中時,需將暖氣片密封住,使得暖氣片內部壓力較大,比較 危險,也容易使得暖氣片焊接處容易開焊,減短傳統電暖氣^f吏用壽命,而不 密封則導致熱量散發浪費,開水溢出爽傷人,存在安全隱患。導熱油為酸性 物質,長時間使用會腐蝕暖氣片內壁,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暖氣設備,能夠加快升溫速度, 提高熱效率並且節約能源。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暖氣,包括電熱管、 暖氣片、控溫裝置和導熱介質,所述暖氣片內部為真空狀態,所述導熱^h質 注入在所述暖氣片內部。
所述導熱介質酸威變為中性,只有在真空狀態下才能導熱。
所述控溫裝置可根據外界溫度和設備升溫狀況自動調節電暖氣設備的工作狀態。
因此,通過具有上述結構的電暖氣設備,能夠加快升溫速度,提高熱效 率並且節約能源。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 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暖氣設備的實施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暖氣設備的實施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中A-A處的剖 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由於目前傳統的電暖氣設備由電熱管直接浸入導熱油或水製成,將電熱 管直接浸入導熱油中,由於導熱油或水與暖氣片之間是通過溫度傳遞來傳送 熱量,使得傳統電暖氣的升溫速度較慢,熱效率較低,浪費了一部分能量, 使得用電量增大,加大了採暖的成本。電熱管直接浸入導熱油中,缺點是成 本高、熱效率低、升溫速度慢;另外,將電熱管直接浸入水中時,需將暖氣 片密封住,使得暖氣片內部壓力較大,比較危險,也容易使得暖氣片焊接處 容易開焊,減短傳統電暖氣使用壽命,而不密封則導致熱量散發浪費,開水 溢出燙傷人,存在安全隱患,故本實用新型提供具有如下結構的電暖氣設備 實施例。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暖氣設備的實施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 用新型電暖氣設備的實施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中A-A處的剖視圖,如圖1和 圖2所示,本電暖氣設備實施例包括控溫裝置1,暖氣片2,電熱管3和導熱 介質4.暖氣片2內部為真空狀態,導熱介質4注入到暖氣片2內部,電熱管200820106263.0
3位於暖氣片2的下部,控溫裝置1左端與電源連接,右端與暖氣片2中的 電熱管3相連才妄。
導熱介質4隻有在真空狀態下才能導熱。
控溫裝置1可根據外界溫度和設備升溫狀況調節所述暖氣片溫度。 電暖氣設備通電後,根據控溫裝置1設定的溫度,電熱管3嚮導熱介質 4傳遞熱量,導熱介質4在電熱管3的作用下,其內部粒子之間互相碰撞, 以汽化的形式將熱量傳遞給暖氣片2,加快了升溫速度,提高了熱效率,也 節省了用電。然後再由暖氣片2向外界傳遞熱量。由於暖氣片2內部為真空 狀態,因為沒有熱量的散失,節約了能量。並且,控溫裝置1可根據外界溫 度和設備升溫狀況自動調節電暖氣設備的工作狀態,在達到設定的溫度後可 自動斷電。並且本實施例中導熱介質4酸威變為中性,長時間使用也不會腐 蝕暖氣片2,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因此本實施例由控溫裝置,暖氣片, 電熱管和導熱介質四部分組成.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加快升溫速度,提高 熱效率並且節約能源。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 其進行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 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 者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換亦不能使修改後的技術方案脫離本實 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電暖氣設備,包括電熱管和暖氣片,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控溫裝置和導熱介質,所述暖氣片內部為真空狀態,所述導熱介質注入在所述暖氣片內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暖氣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導熱介質酸鹼 度為中性,只有在真空狀態下才能導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電暖氣設備,包括電熱管、暖氣片、控溫裝置和導熱介質,所述暖氣片內部為真空狀態,所述導熱介質注入在所述暖氣片內部,所述導熱介質酸鹼度為中性,只有在真空狀態下才能導熱,所述控溫裝置可根據外界溫度和設備升溫狀況自動調節電暖氣設備的工作狀態。本實用新型通過具有上述結構的電暖氣設備,能夠加快升溫速度,提高熱效率並且節約能源。
文檔編號F24D13/04GK201322367SQ20082010626
公開日2009年10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20日
發明者李文通 申請人:李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