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面積可摺疊式造紙烘乾用支撐網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13:32:36 1

本發明涉及造紙支撐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大面積可摺疊式造紙烘乾用支撐網。
背景技術:
造紙烘乾用支撐網,簡稱造紙網,在生產過程中,根據各個生產工藝的要求,需要將造紙網卷繞起來並運輸到需求的位置,或者將卷繞起來的造紙網拆網打開。目前造紙用成形網生產企業,使用的較常用的方法為,人工將造紙網卷繞到捲軸上,然後放到小車上,再推到或者抬到需要的位置,用力拉動造紙網時,造紙網網面會與小車摩擦,網面節點容易受損,同時容易在網面上留下折印,影響產品的質量,在現有的造紙網生產線中,造紙網的幅度越寬,其生產設備的投入成本越高。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大面積可摺疊式造紙烘乾用支撐網。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大面積可摺疊式造紙烘乾用支撐網,包括支撐單元和連接件,所述支撐單元和連接件交替連接,且支撐單元的兩側外壁上均設有卡槽,且支撐單元的一邊外壁上設有凹槽,且支撐單元遠離凹槽的一邊外壁上設有凸塊,且凸塊與凹槽配合,所述連接件包括兩個相互鉸接的連接件組件,且兩個連接件組件對稱設置,所述連接件組件包括連接塊和連接塊連接的卡塊,且卡塊與卡槽配合,所述支撐單元和連接件均由聚酯網切割而成,且聚酯網由縱向絲和橫向絲縱橫交織而成,縱向絲和橫向絲之間構成網孔,所述縱向絲包括棉纖維和第一金屬纖維,且縱向絲由棉纖維和第一金屬纖維以螺旋線的形式纏繞而成,所述橫向絲包括麻纖維和第二金屬纖維,且橫向絲由麻纖維和第二金屬纖維以螺旋線的形式纏繞而成,且縱向絲和橫向絲的連接處設有固定絲,且固定絲為環狀結構,且固定絲套接在縱向絲和橫向絲連接處的外壁上。
本發明中,所述凹槽的兩側內壁上均開有孔槽,且凸塊的兩側外壁上均設有連接柱,且連接柱與孔槽配合。
本發明中,所述第一金屬纖維和第二金屬纖維的表面均預先進行氧化處理。
本發明中,所述縱向絲、橫向絲和固定絲的連接處使用膠水粘接加固。
本發明中,所述支撐單元為正N邊形,N大於或等於四,且N為偶數。
本發明中,所述第一金屬纖維和第二金屬纖維的外壁上設有蜂窩狀孔槽,且孔槽的直徑為十至三十微米。
本發明中的有益效果為:
1.多個支撐單元通過連接件可連接,且相鄰的支撐單元之間設有能夠卡接的卡塊和與卡塊配合的卡槽,能夠將小面積的支撐網拼接成大面積的支撐網,使小型生產設備生產的支撐網能夠達到大型設備的效果,降低了生產投資成本;
2.支撐單元之間連接有連接件,且連接件由兩個相互鉸接的連接件組件構成,使支撐單元與連接件構成的支撐網可沿著連接件的中線位置摺疊,節省了存儲空間,便於收納和運輸。
本發明能夠將小塊的支撐網拼接成大面積的支撐網,降低了生產投資成本,且能夠沿著連接件方向進行摺疊,能夠節約存儲空間,便於包裝和運輸,降低出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大面積可摺疊式造紙烘乾用支撐網的實施例一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大面積可摺疊式造紙烘乾用支撐網的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大面積可摺疊式造紙烘乾用支撐網的聚酯網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撐單元、2連接件、3卡槽、4凹槽、5凸塊、6連接件組件、7卡塊、8縱向絲、9橫向絲、10棉纖維、11第一金屬纖維、12麻纖維、13第二金屬纖維、14固定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實施例一:
一種大面積可摺疊式造紙烘乾用支撐網,包括兩個支撐單元1和一個連接件2,兩個支撐單元1分別位於連接件2的一側,且兩個支撐單元1分別與連接件2的一側外壁連接,且支撐單元1的兩側外壁上均設有卡槽3,且支撐單元1的一邊外壁上設有凹槽4,且支撐單元1遠離凹槽4的一邊外壁上設有凸塊5,且凸塊5卡接在凹槽4內,連接件2包括兩個相互鉸接的連接件組件6,且兩個連接件組件6對稱設置,連接件組件6包括連接塊和連接塊連接的卡塊7,且卡塊7與卡槽4配合,支撐單元1和連接件2均由聚酯網切割而成,且聚酯網由縱向絲8和橫向絲9縱橫交織而成,縱向絲8和橫向絲9之間構成網孔,縱向絲8包括棉纖維10和第一金屬纖維11,且縱向絲8由棉纖維10和第一金屬纖維11以螺旋線的形式纏繞而成,橫向絲9包括麻纖維12和第二金屬纖維13,且橫向絲9由麻纖維12和第二金屬纖維13以螺旋線的形式纏繞而成,且縱向絲8和橫向絲9的連接處設有固定絲14,且固定絲14為環狀結構,且固定絲14套接在縱向絲8和橫向絲9連接處的外壁上。
實施例二:
一種大面積可摺疊式造紙烘乾用支撐網,包括多個支撐單元1和多個連接件2,每個連接件2的兩側外壁上均連接有支撐單元1,且支撐單元1的兩側外壁上均設有卡槽3,且支撐單元1的一邊外壁上設有凹槽4,且支撐單元1遠離凹槽4的一邊外壁上設有凸塊5,且凸塊5卡接在凹槽4內,連接件2包括兩個相互鉸接的連接件組件6,且兩個連接件組件6對稱設置,連接件組件6包括連接塊和連接塊連接的卡塊7,相鄰的支持單元1的相互連接,且支撐單元1的卡塊7卡接在相鄰的支撐單元1的卡槽內,支撐單元1和連接件2均由聚酯網切割而成,且聚酯網由縱向絲8和橫向絲9縱橫交織而成,縱向絲8和橫向絲9之間構成網孔,縱向絲8包括棉纖維10和第一金屬纖維11,且縱向絲8由棉纖維10和第一金屬纖維11以螺旋線的形式纏繞而成,橫向絲9包括麻纖維12和第二金屬纖維13,且橫向絲9由麻纖維12和第二金屬纖維13以螺旋線的形式纏繞而成,且縱向絲8和橫向絲9的連接處設有固定絲14,且固定絲14為環狀結構,且固定絲14套接在縱向絲8和橫向絲9連接處的外壁上。
本發明中,凹槽4的兩側內壁上均開有孔槽,且凸塊5的兩側外壁上均設有連接柱,且連接柱與孔槽配合,可將凸塊5的連接柱卡接在孔槽內,避免凸塊5與凹槽4的內壁脫落。
本發明中,第一金屬纖維11和第二金屬纖維13的表面均預先進行氧化處理,降低第一金屬纖維11和第二金屬纖維13被腐蝕的概率,延長第一金屬纖維11和第二金屬纖維13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中,縱向絲8、橫向絲9和固定絲14的連接處使用膠水粘接加固,膠水加固縱向絲8、橫向絲9和固定絲14的連接點,避免縱向絲8、橫向絲9和固定絲14脫落。
本發明中,支撐單元1為正N邊形,N大於或等於四,且N為偶數,偶數邊便於拼接和固定。
本發明中,第一金屬纖維11和第二金屬纖維13的外壁上設有蜂窩狀孔槽,且孔槽的直徑為十至三十微米,蜂窩狀的孔槽對異味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