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補償支承環間隙結構的離合器蓋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22:36:51 1
一種可補償支承環間隙結構的離合器蓋總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補償支承環間隙結構的離合器蓋總成,包括離合器端蓋,離合器端蓋的內頂壁設有抵掣件,抵掣件下方抵接有膜片簧,所述膜片簧的下方抵接有下支承環,膜片簧和下支承環通過支撐銷鉚接在離合器端蓋上,離合器端蓋上設有U形鏤空部,離合器端蓋在U形鏤空部所圍區域內的部分形成彈性補償部,離合器端蓋在相鄰兩個U形鏤空部之間的部分形成連接部,彈性補償部的一端為弧形部,連接部在相鄰兩個U形鏤空部的圓弧段之間的部分為基準部。本實用新型降低了生產難度和設計驗證工作量,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穩定性,零件間配合性較好,而且有效延長了產品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一種可補償支承環間隙結構的離合器蓋總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補償支承環間隙結構的離合器蓋總成。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離合器的結構中,在對膜片簧進行固定時,膜片簧通常是被夾在抵掣件與支承環之間,抵掣件可以是支承環、或離合器端蓋向下延伸的環形凸臺,然後再利用支撐銷將支承環、膜片簧、抵掣件以及離合器端蓋鉚接在一起,以實現對膜片簧的固定。
[0003]工作時,膜片簧依靠支撐銷進行周向定位,依靠抵掣件和支撐環來進行軸向定位。膜片簧小端受力後,其大端會向相反方向變形,由於膜片簧是變形配件,其每次變形都會使抵掣件、支撐環產生一定程度的磨損,其自身也會產生磨損,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抵掣件、支撐環和膜片簧之間會產生間隙,這樣會造成支撐環鬆動,引起離合器失效。
[0004]膜片簧的預壓緊力主要由支撐銷鉚緊而形成。由於支撐環與膜片簧都是金屬件,決定預壓緊力的金屬變形量在約0.1mm以內,生產難度大,且這些零件磨損後,預壓緊力將迅速降低。此外,預壓緊力過大,將造成進回程阻尼過大,阻尼過大也將導致汽車踏板不容易踩下,同時也會導致離合器傳扭能力降低;預壓緊力過小,則支承環易鬆動。
【發明內容】
[0005]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靈活調節膜片簧的預壓緊力、可補償零件磨損產生的間隙結構的離合器蓋總成。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種可補償支承環間隙結構的離合器蓋總成,包括離合器端蓋,所述離合器端蓋的內頂壁在對應於下支承環的位置設有抵掣件,抵掣件下方抵接有膜片簧,所述下支承環位於膜片簧的下方並與膜片簧抵接,所述膜片簧和下支承環通過兩個以上的支撐銷鉚接在離合器端蓋上,離合器端蓋在對應於支撐銷的位置設有U形鏤空部,離合器端蓋在U形鏤空部所圍區域內的部分形成彈性補償部,離合器端蓋在相鄰兩個U形鏤空部之間的部分形成連接部,所述彈性補償部靠近離合器端蓋中心的一端為弧形部,連接部在相鄰兩個U形鏤空部的圓弧段之間的部分為基準部,在使用支撐銷鉚接前,弧形部的頂面比基準部的頂面低0.1mm以上,在使用支撐銷鉚接後,弧形部的頂面與基準部的頂面平齊。
[0008]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抵掣件為離合器端蓋的內頂壁向下延伸的環形凸臺。
[0009]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抵掣件為一上支承環。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中弧形部的頂面在支撐銷鉚接前比基準部的頂面低0.1mm以上,支撐銷鉚接後,弧形部的頂面不低於基準部的頂面,因此彈性補償部能始終對其下方的零件形成向下的壓力;如果零件之間因為磨損而產生了間隙,彈性補償部也能迅速向下運動而填補這個空隙,因此零件之間的磨損將不會造成鉚接力的減小,這樣在使用時下支承環不會鬆動。本實用新型降低了生產難度和設計驗證工作量,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穩定性,零件間配合性較好,而且有效延長了產品的使用壽命。【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0014]圖3是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0015]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離合器端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f圖4所示,一種可補償支承環間隙結構的離合器蓋總成,包括離合器端蓋I和設於其內腔的下支承環2,所述離合器端蓋I的內頂壁在對應於下支承環2的位置設有抵掣件3,作為優選,所述抵掣件3可以為離合器端蓋I的內頂壁向下延伸的環形凸臺,也可以為一上支承環。本實用新型的抵掣件3為環臺凸臺,在製造離合器時,在離合器端蓋I的內頂壁上一體成型一個環形凸臺。抵掣件3下方抵接有膜片簧4,所述下支承環2位於膜片簧4的下方並與膜片簧4抵接,下支承環2與抵掣件3 —起夾緊膜片簧4。所述膜片簧4和下支承環2通過兩個以上的支撐銷5鉚接在離合器端蓋I上。如果抵掣件3、膜片簧4和下支承環2之間不發生摩損的話,則下支承環2不容易發生鬆動,那麼也就不會影響到離合器的正常工作。
[0017]離合器端蓋I在對應於支撐銷5的位置設有U形鏤空部11,離合器端蓋I在U形鏤空部11所圍區域內的部分形成彈性補償部12。離合器端蓋I在相鄰兩個U形鏤空部11之間的部分形成連接部13,連接部13的形狀為弧形。所述彈性補償部12靠近離合器端蓋I中心的一端為弧形部121,連接部13在相鄰兩個U形鏤空部11的圓弧段之間的部分為基準部131,在使用支撐銷5鉚接前,弧形部121的頂面比基準部131的頂面低0.1mm以上,在使用支撐銷5鉚接後,弧形部121的頂面與基準部131的頂面平齊,由於彈性補償部12為金屬片,其能始終對其下方的膜片簧4和下支承環2形成壓力,即使零件之間因為磨損而產生間隙,彈性補償部12也能迅速向下移動而填補這個空隙,因此彈性補償部12始終能壓緊膜片簧4和下支承環2,零件之間的磨損將不會造成預壓緊力的減小,這樣下支承環2也不會發生鬆動。
[0018]本實用新型相對於改進前的離合器的結構而言,具有以下優點:
[0019]1、配件的通用性更強,便於進行大批量生產,從而可以降低生產成本,而且還降低了設計驗證工作量。
[0020]2、提高了離合器質量和穩定性,零件間配合性更好,便於生產。改進前的離合器,當零件間配合性差時,阻尼會增大,影響離合器的性能。
[0021]改進前的離合器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零件之間的磨損會造成的下支承環2鬆動,引起離合器失效,本實用新型的彈性補償部12能對始終對下支承環2保持一定的壓緊力,不會造成下支承環2鬆動,因此能延長離合器使用壽命。
[0022]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可補償支承環間隙結構的離合器蓋總成,包括離合器端蓋(I)和設於其內腔的下支承環(2 ),所述離合器端蓋(I)的內頂壁在對應於下支承環(2 )的位置設有抵掣件(3 ),抵掣件(3)下方抵接有膜片簧(4),所述下支承環(2)位於膜片簧(4)的下方並與膜片簧(4)抵接,所述膜片簧(4)和下支承環(2)通過兩個以上的支撐銷(5)鉚接在離合器端蓋(I)上,其特徵在於:離合器端蓋(I)在對應於支撐銷(5 )的位置設有U形鏤空部(11),離合器端蓋(I)在U形鏤空部(11)所圍區域內的部分形成彈性補償部(12 ),離合器端蓋(I)在相鄰兩個U形鏤空部(11)之間的部分形成連接部(13),所述彈性補償部(12)靠近離合器端蓋(I)中心的一端為弧形部(121),連接部(13)在相鄰兩個U形鏤空部(11)的圓弧段之間的部分為基準部(131),在使用支撐銷(5)鉚接前,弧形部(121)的頂面比基準部(131)的頂面低0.1mm以上,在使用支撐銷(5)鉚接後,弧形部(121)的頂面與基準部(131)的頂面平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補償支承環間隙結構的離合器蓋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抵掣件(3)為離合器端蓋(I)的內頂壁向下延伸的環形凸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補償支承環間隙結構的離合器蓋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抵掣件(3)為一上支承環。
【文檔編號】F16D13/58GK203384244SQ201320402871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8日
【發明者】汪小軍 申請人:珠海華粵離合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