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製作紙管的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4-26 01:32:46

本發明涉及紙管制作的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製作紙管的系統。
背景技術:
我們知道,在許多行業中,比如造紙、化纖、塑料、醫藥、食品、包裝等行業都會用到紙筒紙芯,而且用途日益擴大,所以需要這樣的系統來製作,而現有技術中,最常見的紙管機就是螺旋紙管機和平卷式紙管機,而現有技術中存在以下問題:
(1)在繞製紙管需要電機的帶動,在壓紙時又需要另一個電機來帶動皮帶對繞制後的紙管施壓。
(2)在切割紙管時,切割後紙管的邊緣不平整。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在繞製紙管需要電機的帶動,在壓紙時又需要另一個電機來帶動皮帶對繞制後的紙管施壓的問題,提供一種製作紙管的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製作紙管的系統,包括捲紙管,左轉動輥、右轉動輥,皮帶,所述左轉動輥和右轉動輥分別設置在捲紙管的左右兩側,皮帶繞在左轉動輥、右轉動輥、捲紙管上,所述皮帶在捲紙管上繞一圈,所述左轉動輥和右轉動輥的中心軸線的水平連線與捲紙管的長度方向的夾角為銳角,所述皮帶帶動內層捲紙和外層捲紙在捲紙管上繞製成紙管並帶動紙管向切割裝置的方向運動。
進一步地,還包括第二底座、切割裝置,所述切割裝置設置在第二底座上,所述切割裝置在第二底座上來回運動,所述切割裝置在第二底座與紙管運動方向一致時,切割裝置相對於第二底座的運動速度與紙管的延伸速度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切割裝置包括切割片、槓桿、頂伸部件、槓桿轉軸、第一底座,所述切割片和頂伸部件設置在槓桿的兩端,槓桿轉軸設置在槓桿的底部,所述頂伸部件的一端和槓桿轉軸均固定在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相對於第二底座在紙管的延伸方向上來回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切割裝置還包括第三底座,所述第三底座相對於第二底座在紙管的延伸方向上來回移動,所述第三底座相對於第一底座在水平面上垂直於紙管的延伸方向上來回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底座和第二底座的相對位置設置有匹配的導杆和滑槽。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底座和第二底座的相對位置上設置有匹配的絲杆和絲槓結構,在絲槓的兩側第三底座和第二底座上設置有匹配的導杆和滑槽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上還設置有第一託輥和第二託輥,所述第一託輥和第二託輥位於紙管的兩側且均與紙管相切。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託輥和第二託輥之間的間距可調。
進一步地,還包括光電開關,所述光電開關設置在第二底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光電開關在第二底座上沿長度方向可移動。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
(1)本發明皮帶帶動內層捲紙和外層捲紙在捲紙管上繞製成紙管並帶動紙管向切割裝置的方向運動,這樣只需要一個電機使得左轉動輥或右轉動輥轉動,從而帶動皮帶轉動,由於皮帶、左轉動輥、右轉動輥的位置設置,由於紙管上表面和皮帶的摩擦力,這樣皮帶轉動時,只需要皮帶下方有紙就使得捲紙隨著皮帶轉動繞在捲紙管上,並且一直拉動下一部分的內層捲紙和外層捲紙繞在捲紙管上,經過皮帶下方後的內層捲紙和外層捲紙也經過了擠壓。
(2)本發明中切割裝置在第二底座與紙管運動方向一致時,切割裝置相對於第二底座的運動速度與紙管的延伸速度相同,從而實現紙管的邊緣完整切割。
(3)本發明的切割裝置中的切割片使用槓桿的原理,當需要切割紙管時頂伸部件向上頂伸,此時切割片就向下運動對紙管進行切割,由於紙管一直在紙管管上轉動,所以當紙管轉動一周後,頂伸部件向下收縮,切割片遠離紙管,這樣防止誤切下一段紙管。
(4)本發明的第三底座相對於第一底座對於第一底座在水平面上垂直於紙管的延伸方向上來回移動,這樣可以適用於切割不同直徑的紙管。
(5)本發明設置光電開關的位置和個數,並且兩個光電開關可調,這樣可以適用於切割不同長度的紙管。
(6)本發明中設置第一託輥和第二託輥,這樣可以使得在切割能夠在下端抵住紙管,防止紙管在切割時變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製作紙管的系統的俯視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製作紙管的系統的切割裝置的左視圖。
圖3是本發明一種製作紙管的系統的皮帶繞制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製作紙管的系統。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3所示,一種製作紙管的系統,包括捲紙管1,左轉動輥3、右轉動輥4,皮帶5、第二底座20、切割裝置、光電開關14,左轉動輥3和右轉動輥4分別設置在捲紙管1的左右兩側,皮帶5繞在左轉動輥3、右轉動輥4、捲紙管1上,皮帶5在捲紙管1上繞一圈,左轉動輥3和右轉動輥4的中心軸線的水平連線與捲紙管1的長度方向的夾角為銳角,皮帶5帶動內層捲紙6和外層捲紙7在捲紙管1上繞製成紙管並帶動紙管向切割裝置的方向運動。其中皮帶5為環形皮帶5,皮帶5在左轉動輥3和右轉動輥4上以8字的方式繞制,並且皮帶5的一段繞制一個圈,捲紙管1穿過該圈。由於紙管上表面和皮帶5的摩擦力,這樣皮帶5轉動時,只需要皮帶5下方有紙就使得捲紙隨著皮帶5的轉動繞在捲紙管1上,並且一直拉動下一部分的內層捲紙6和外層捲紙7繞在捲紙管1上,經過皮帶5下方後的內層捲紙6和外層捲紙7也經過了擠壓。這樣就減少了零部件的數量。
切割裝置設置在第二底座20上,切割裝置在第二底座20上來回運動,切割裝置在第二底座20與紙管運動方向一致時,切割裝置相對於第二底座20的運動速度與紙管的延伸速度相同。從而實現紙管的邊緣完整切割。
切割裝置包括切割片11、槓桿12、頂伸部件16、槓桿轉軸26、第一底座9、第三底座22、第一電機15、第二電機19、第一託輥101、第二託輥102、鏈條13、槓桿底座25。
切割片11和頂伸部件設置在槓桿12的兩端,槓桿轉軸26設置在槓桿12的底部,頂伸部件16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底座9上,槓桿轉軸26通過槓桿底座25固定在第一底座9上。頂伸部件16的另一端為伸縮杆24,槓桿12與伸縮杆24與通過活動軸17與槓桿12的一端鉸接。第一電機15設置在槓桿12上,並且位於活動軸17的正上方,這樣可以降低頂伸部件16的壓力。第一電機15通過鏈條13帶動切割片11轉動。
第三底座22和第二底座20的相對位置設置有匹配的導杆8和滑槽18,第二電機19使得第三底座22相對於第二底座20在紙管的延伸方向上來回移動。第三底座22和第二底座20的相對位置上設置有匹配的絲杆23和絲槓結構,在絲槓的兩側第三底座22和第二底座20上設置有匹配的導杆8和滑槽18結構,第三底座22相對於第一底座9在水平面上垂直於紙管的延伸方向上來回移動。該絲杆23和絲槓通過手動調節的方式實現微調。第三底座22相對於第一底座9的移動可以確保調整切割片11的位置從而適應不用直徑的紙管的切割。
第一託輥101和第二託輥102設置在第一底座9上且位於紙管的兩側且均與紙管相切。第一託輥101和第二託輥102之間的間距可調。這樣可以使得在切割能夠在下端抵住紙管,防止紙管在切割時變形。
光電開關14設置在第二底座20上。光電開關14在第二底座上沿長度方向可移動。這樣可以適用於切割不同長度的紙管。當紙管到達光電開關14的位置時,移到遠離光電開關14的切割片11開始切割紙管。
其中內層捲紙6從捲紙管1的下方向上繞制,內層捲紙6還未繞制在捲紙管1之前,內層捲紙6上方設置有滴油裝置(圖中未示出),滴油裝置將潤滑油滴在內層捲紙6上,這樣減小內層捲紙6與捲紙管1的摩擦力。外層捲紙7還未繞制在捲紙管1之前,外層捲紙7依次經過塗膠輥和勻膠輥(圖中未示出),外層捲紙7的下方佔有膠,這樣使得外層捲紙7和內層捲紙6黏合。
以上僅為本發明創造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創造,凡在本發明創造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創造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