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飯盒的製作方法
2023-04-25 23:48:36 1
便攜飯盒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攜飯盒,包括有盒體,該盒體可拆卸連接有盒蓋,該盒蓋設有出氣盒體,該出氣盒體開設有出氣孔,該出氣盒體相對於盒體的一側連接有氣水分離膜。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隨時隨地加熱飯菜,且飯盒內的液體不會流出的便於使用、攜帶的便攜飯盒。
【專利說明】便攜飯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飯盒,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加熱飯盒。
【背景技術】
[0002]電熱飯盒作為常用的餐具,便於外出攜帶飯、菜等食物,同時可利用電源作為熱源加熱,為廣大群眾所歡迎。由於電熱飯盒在加熱過程中必然會將大量的水分從飯菜中蒸發出來,其中用於攜帶便當等較小容積的可攜式飯盒,由於其本身容積較小,放入的飯菜較滿,一旦蒸汽無法及時排除,一方面,會破壞蓋體與盒體連接的部分,同時會悶爛飯盒中的飯菜,破壞飯菜原有的滋味。
[0003]傳統的電熱飯盒在盒蓋上設置排氣孔,通過排氣孔將多餘的蒸汽排至飯盒外部,然而,開設的排氣孔一直保持飯盒內部與飯盒外部的連通,一方面外界與飯盒內部可以通過排氣孔增加熱交換不利於保溫,另一方面如果倒置飯盒,飯盒內的流體就會流出,不方便攜帶。
[0004]在申請號為201320337576.8 (以下稱之為對比文件I)中公開了一種電熱飯盒中記載了自動矽膠閥門這一技術特徵,結合對比文件I的說明書以及附圖部分,飯盒蓋上設有自動矽膠閥門,自動矽膠閥門下設有洩氣孔,當低壓時蒸汽由洩氣孔流出,當隨著溫度升高,飯盒內腔蒸汽不斷增加轉為高壓時,蒸汽將通過洩氣孔頂開自動矽膠閥門排出。針對對比文件I其通過洩氣孔在低壓狀態排出蒸汽,本人認為這是難以實現的。同時在其低壓或高壓狀態的排氣過程中,洩氣孔或者自動矽膠閥門是需要打開的,如果此時倒置飯盒,飯盒內的液體必然會伴隨氣體流出,因此在加熱飯菜時,必須保證飯盒的平穩,不能過隨時隨地實現加熱飯菜,不方便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隨時隨地加熱飯菜,且飯盒內的液體不會流出的便於使用、攜帶的便攜飯盒。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便攜飯盒,包括有盒體,該盒體可拆卸連接有盒蓋,該盒蓋設有出氣盒體,該出氣盒體開設有出氣孔,該出氣盒體相對於盒體的一側連接有氣水分離膜,該出氣盒體相對於盒體的一端設有矽膠閥,且該出氣盒體通過氣水分離膜後與矽膠閥連通,該矽膠閥與出氣盒體可拆卸連接。
[0008]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在對置於盒體內的飯、菜進行加熱的過程中首先食品加熱產生高溫進而產生高壓,在加熱結束後食品逐漸冷卻會產生負壓,
[0009]在盒體內處於高壓狀態時,氣水分離膜保證水蒸氣在本實用新型任意角度傾倒過程中,水蒸氣中的氣體分子可以穿過氣水分離膜至大氣,同時液態分子無法穿過氣水分離膜並被限制於盒體內,
[0010]在盒體內處於負壓狀態時,外界的氣態分子可以進入本實用新型的盒體內,同時盒體內的液態分子不會從出氣孔滲透至外界,
[0011]由此可以任意的將本實用新型裝滿食物,並隨意的放入包中,隨時加熱,保證在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水蒸氣中的大量高熱的水分不會流出盒體外部,例如不會侵溼放置盒體的背包等,使電熱飯盒的加熱不再局限於其放置狀態,可以隨時隨地的對飯盒內的食物進行加熱。
[0012]在正常狀態下,盒體內的食物可能含有大量液體,在行走顛簸的過程中,盒體內的液體會反覆與氣液分離膜接觸,長時間的接觸會在氣液分離膜表層形成油汙層,導致氣液分離膜失去原有的氣液分離的功能,對此通過設置矽膠閥,只有當盒內處於高壓或負壓狀態時,矽膠閥才會導通,只有當矽膠閥導通後,氣液分離膜才會與盒體內的氣液接觸,在正常狀態下保證盒體內的液體不會長時間的與氣液分離膜接觸,同時也可以控制在加熱過程中流經矽膠閥與氣液分離膜接觸的氣液的量,有效地延長氣液分離膜的使用壽命。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地設置,該矽膠閥包括有矽膠閥門和安裝底座,該安裝底座與出氣盒體可拆卸連接,該矽膠閥門卡接於出氣盒體與安裝底座之間。
[0014]採用上述設計方案,由於矽膠閥門通常是有矽膠一體製成的,而矽膠本身材質較軟,難以實現固定,因此通過安裝底座將矽膠閥門卡接於出氣盒體與安裝底座之前,以保證矽膠閥門在行走顛簸的過程中不會由於其本身材質較軟的特性而出現形變,無法實現密封,失去其通過壓強控制啟閉的基本功能。
[0015]優選地,該矽膠閥門為米字矽膠閥門。
[0016]採用上述設計方案,矽膠閥門通常是由矽膠一體製成的,而米字的矽膠閥門對氣壓反應更加敏感,其啟閉可以通過米字形成的六塊矽膠瓣體實現啟閉,各個矽膠瓣體在盒體處於高壓或負壓狀態下自行啟閉,提高本實用新型在加熱過程中,排氣或進氣更加穩定。
[001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項設置,該出氣盒體相對於盒蓋的一側旋轉連接有出氣旋蓋,該出氣旋蓋設有啟閉孔。
[0018]採用上述設計方案,在非加熱狀態下,通過旋轉出氣旋蓋,時啟閉孔與出氣孔錯位,實現盒體內與外界的隔絕,儘可能的減少外部氣體與盒體內食品的接觸,延長食品的可食用期,同時提高保溫效果,在加熱狀態下,旋轉出氣旋蓋,使出氣孔與啟閉孔對齊,解除盒體原本的密封狀態。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氣水分離膜僅允許氣態分子通過,有效地鎖住位於盒體內的液態分子,使用戶可以便攜的隨時隨地的對盒體內的飯菜進行加熱,使用更加方便,能夠滿足當今社會人們快節奏的生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便攜飯盒實施例的局部示意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便攜飯盒實施例的外觀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便攜飯盒實施例的局部測視圖。
[0023]附圖標註:1、出氣盒體;11、出氣孔;12、氣水分離膜;21、矽膠閥門;22、安裝底座;3、出氣旋蓋;31、啟閉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參照圖1至圖3對本實用新型便攜飯盒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25]近年來,隨著膜技術的進步,出現了氣水分離膜12。氣水分離膜12能夠實現氣液的分離。氣水分離膜12組件是由塑料外殼或不鏽鋼外殼與中空纖維膜束組成,中空纖維膜是由憎水性聚丙烯中空纖維組成的多孔管膜,內徑240 μπι,外徑300 μπι,纖維膜管壁布滿30-40納米微孔,該纖維憎水,水不能通過微孔,氣體可從孔中通過。由於氣水分離膜12具有良好的氣液分離的效果,因此其開發以及利用的領域越來越多。
[0026]本實施例的便攜飯盒,有盒體和盒蓋,其中盒體和盒蓋是可拆卸安裝或鉸接於一體的,同時盒蓋設有出氣盒體1,出氣盒體I安裝在盒蓋上開設的通槽內,優選地,出氣盒體I是圓形的並螺紋連接在通槽內,螺紋連接部分具有密封的作用,同時也方便出氣盒體I與盒蓋拆卸分離,方便清洗。具體地,在出氣盒體I上開設有出氣孔11,用以供盒體內氣體與外界氣體進行交換,同時在出氣盒體I相對於盒體的一側設置氣水分離膜12,並與出氣孔11緊密貼合,使由出氣孔11排出的任何流體必須經過氣水分離膜12過濾。在氣水分離膜12過濾的過程中就可以保證排出或者進入至盒體的流體僅僅只有氣體,盒體內的水分子將會被鎖在盒體內。
[0027]本實施例中的氣水分離膜12優選地的類型為微孔濾膜,用途為氣液過濾,厚度可以選取0.18mm,工作溫度最高達80度,過濾精度0.0001,截留分子量為100000 (萬)即可。
[0028]進一步地,考慮到氣水分離膜12的壁厚較薄,以開裂同時容易沾染油汙,因此本實施例通過在出氣盒體I相對於盒體的一端設置矽膠閥,盒體內的流體只有在高壓或者負壓狀態下才會在矽膠閥打開狀態下與氣水分離膜12接觸,防止氣水分離膜12長時間與油汙接觸,延長氣水分離膜12的使用壽命。進一步地該矽膠閥與出氣盒體I可拆卸連接,便於將矽膠閥拆卸下來,易於清洗。
[0029]由於矽膠閥門21在工程定製的過程中,同時是由矽膠一體製成的,矽膠本身較軟難以實現固定,因此通過安裝底座22將矽膠閥門21夾定於安裝底座22與出氣盒體I之間,同時安裝底座22與出氣盒體I可以是螺紋連接的,便於快速地將出氣盒體I與安裝底座22分離,取出其中的矽膠閥門21清洗或者更換。
[0030]優選地,可以在矽膠閥門21上開設米字開口。
[0031]本實施例進一步地,在出氣盒體I相對於盒蓋的一側旋轉連接有出氣旋蓋3,並在出氣旋蓋3開設啟閉孔31,在本實施例中,啟閉孔31可以以鏤空的企業標誌作為樣式,這樣可以巧妙地隱藏原本暴露在盒蓋上的排氣孔,使本實施例更加美觀、適用,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0032]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飯盒,包括有盒體,該盒體可拆卸連接有盒蓋,其特徵在於:該盒蓋設有出氣盒體,該出氣盒體開設有出氣孔,該出氣盒體相對於盒體的一側設有氣水分離膜,該出氣盒體相對於盒體的一端設有矽膠閥,且該出氣盒體通過氣水分離膜後,與矽膠閥連通,該矽膠閥與出氣盒體可拆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飯盒,其特徵在於:該矽膠閥包括有矽膠閥門和安裝底座,該安裝底座與出氣盒體可拆卸連接,該矽膠閥門卡接於出氣盒體與安裝底座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飯盒,其特徵在於:該矽膠閥門為米字矽膠閥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飯盒,其特徵在於:該出氣盒體相對於盒蓋的一側旋轉連接有出氣旋蓋,該出氣旋蓋設有啟閉孔。
【文檔編號】A45C11/20GK204218183SQ201420659509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6日
【發明者】王坤成 申請人:寧波好其特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