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
2023-05-10 23:05:11 3
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設及生態修復技術領域,具體設及一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我國的湖泊河道的生態汙染及防治情況不容樂觀,水體富營養化、大量的 氮、憐等營養物質流入到湖泊、河道口,引起藻類及其他浮遊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氧量下 降,水質惡化,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形成水華,且發出難聞的氣味。隨著環境意識、生 態觀念的增強W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修復嚴重受損的河流生態系統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
【發明內容】
[0003]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
[0004]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0005] -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包括外源汙染控制技術和水質生態修復處理技術 兩部分;
[0006] 所述外源汙染控制技術包括W下步驟:
[0007] A.建立環繞湖泊河道的人工溼地;
[000引B.在湖泊河道的沿岸建立水生植被;
[0009] 所述水質生態修復處理技術包括W下步驟:
[0010] C.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然後利用真空累和井,在受汙染區域產生氣流,收 集抽提到地面的氣體並向其中加入次氯酸鋼;
[001 U D .向湖泊河道投加微生物菌劑。
[0012] 進一步,步驟C中,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前,調整湖泊河道的抑為10-11。
[0013] 進一步,步驟C中,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的過程中,溫度為25-40°C。
[0014] 進一步,步驟C中,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的過程中,通氣速率為105-13化A。 [001引進一步,步驟帥,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的過程中,篩孔的孔徑為6-8mm,篩 板間距為240-280mm。
[0016] 進一步,步驟C中,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的過程中,吹脫塔的水力負荷為 2.5-4.8m^/(m2 · h)。
[0017] 進一步,步驟C中,次氯酸鋼的加入量為6-9mg/L。
[0018] 進一步,步驟D中,所述微生物菌劑的加入量為0.3-0.6g/L。
[0019] 進一步,步驟D中,所述微生物菌劑由W下質量份組分組成:黃桿菌5-8份、光合菌 3-7份、氨化菌6-10份、硝化菌25-35份和反硝化菌15-20份。
[0020] 進一步,每種細菌的活菌數不少於1.15 X 109-1.化X 109個/mg。
[0021]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0022] 該方法能夠有效對湖泊河道進行生態修復。與修復前相比,湖泊河道的溶解氧含 量得到了顯著提高,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憐和總氮含量得到了明顯降低。
【具體實施方式】
[0023] 所舉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對本發明的內容進行說明,但並不是本發明的內容僅限 於所舉實施例。所W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上述
【發明內容】
對實施方案進行非本質的改 進和調整,仍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0024] 實施例1
[0025] -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包括外源汙染控制技術和水質生態修復處理技術 兩部分;
[0026] 所述外源汙染控制技術包括W下步驟:
[0027] A.建立環繞湖泊河道的人工溼地;
[00%] B.在湖泊河道的沿岸建立水生植被;
[0029] 所述水質生態修復處理技術包括W下步驟:
[0030] C.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然後利用真空累和井,在受汙染區域產生氣流,收 集抽提到地面的氣體並向其中加入次氯酸鋼;
[0031] D.向湖泊河道投加微生物菌劑。
[0032] 步驟C中,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前,調整湖泊河道的pH為10;將壓縮空氣注 入受汙染區域的過程中,溫度為40°C,通氣速率為10化A;篩孔的孔徑為8mm,篩板間距為 240mm;吹脫塔的水力負荷為4.8m^(m2 · h);次氯酸鋼的加入量為9mg/L。
[0033] 步驟D中,所述微生物菌劑的加入量為0.3g/M所述微生物菌劑由W下組分組成: 黃桿菌8g、光合菌3g、氨化菌lOg、硝化菌25g和反硝化菌20g,每種細菌的活菌數不少於1.15 Xl〇9 個/mg。
[0034] 使用上述方法處理重慶桃花溪(動物園段),檢測處理前後的溶解氧、化學需氧量、 氨氮、總憐和總氮含量,測試結果如下表所示:
[0035]
[0036] 備註:溶解氧含量按照《水質溶解氧的測定艦量法GB/T7489-1987》進行測定,化 學需氧量按照《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銘酸鍾法GB/T11914-1989》進行測定,氨氮含量 按照《水質氨的測定水楊酸法GB7481-1987》進行測定,總憐含量按照《水質總憐的測定鋼 酸錠分光光度法GB11893-89》進行測定,總氮含量按照《水質總氮的測定鹼性過硫酸鍾消 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進行測定。
[0037] 實施例2
[0038] 一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包括外源汙染控制技術和水質生態修復處理技術 兩部分;
[0039] 所述外源汙染控制技術包括W下步驟:
[0040] A.建立環繞湖泊河道的人工溼地;
[0041] B.在湖泊河道的沿岸建立水生植被;
[0042] 所述水質生態修復處理技術包括W下步驟:
[0043] C.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然後利用真空累和井,在受汙染區域產生氣流,收 集抽提到地面的氣體並向其中加入次氯酸鋼;
[0044] D.向湖泊河道投加微生物菌劑。
[0045] 步驟C中,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前,調整湖泊河道的pH為11;將壓縮空氣注 入受汙染區域的過程中,溫度為25°C,通氣速率為13化A;篩孔的孔徑為6mm,篩板間距為 280mm;吹脫塔的水力負荷為2.5m^(m2 · h);次氯酸鋼的加入量為6mg/L。
[0046] 步驟D中,所述微生物菌劑的加入量為0.6g/M所述微生物菌劑由W下組分組成: 黃桿菌5g、光合菌7g、氨化菌6g、硝化菌35g和反硝化菌15g,每種細菌的活菌數不少於1.25 X109個/mg。
[0047] 使用上述方法處理重慶伏牛溪(幹化場段),檢測處理前後的溶解氧、化學需氧量、 氨氮、總憐和總氮含量,測試結果如下表所示:
[004引
[0049]備註:溶解氧含量按照《水質溶解氧的測定艦量法GB/T7489-1987》進行測定,化 學需氧量按照《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銘酸鍾法GB/T11914-1989》進行測定,氨氮含量 按照《水質氨的測定水楊酸法GB7481-1987》進行測定,總憐含量按照《水質總憐的測定鋼 酸錠分光光度法GB11893-89》進行測定,總氮含量按照《水質總氮的測定鹼性過硫酸鍾消 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進行測定。
[00加]實施例3
[0051] -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包括外源汙染控制技術和水質生態修復處理技術 兩部分;
[0052] 所述外源汙染控制技術包括W下步驟:
[0053] A.建立環繞湖泊河道的人工溼地;
[0054] B.在湖泊河道的沿岸建立水生植被;
[0055] 所述水質生態修復處理技術包括W下步驟:
[0056] C.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然後利用真空累和井,在受汙染區域產生氣流,收 集抽提到地面的氣體並向其中加入次氯酸鋼;
[0057] D.向湖泊河道投加微生物菌劑。
[0058] 步驟C中,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前,調整湖泊河道的抑為10.5;將壓縮空氣 注入受汙染區域的過程中,溫度為32°C,通氣速率為12化A;篩孔的孔徑為7mm,篩板間距為 265mm;吹脫塔的水力負荷為3.6m^(m2 · h);次氯酸鋼的加入量為8mg/L。
[0059] 步驟D中,所述微生物菌劑的加入量為0.5g/M所述微生物菌劑由W下組分組成: 黃桿菌6g、光合菌5g、氨化菌8g、硝化菌30g和反硝化菌18g,每種細菌的活菌數不少於1.21 Xl〇9 個/mg。
[0060] 使用上述方法處理重慶盤溪河(龍湖段),檢測處理前後的溶解氧、化學需氧量、氨 氮、總憐和總氮含量,測試結果如下表所示:
[0061]
[0062] 備註:溶解氧含量按照《水質溶解氧的測定艦量法GB/T7489-1987》進行測定,化 學需氧量按照《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銘酸鍾法GB/T11914-1989》進行測定,氨氮含量 按照《水質氨的測定水楊酸法GB7481-1987》進行測定,總憐含量按照《水質總憐的測定鋼 酸錠分光光度法GB11893-89》進行測定,總氮含量按照《水質總氮的測定鹼性過硫酸鍾消 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進行測定。
[0063] 實施例4
[0064] -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包括外源汙染控制技術和水質生態修復處理技術 兩部分;
[0065] 所述外源汙染控制技術包括W下步驟:
[0066] A.建立環繞湖泊河道的人工溼地;
[0067] B.在湖泊河道的沿岸建立水生植被;
[0068] 所述水質生態修復處理技術包括W下步驟:
[0069] C.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然後利用真空累和井,在受汙染區域產生氣流,收 集抽提到地面的氣體並向其中加入次氯酸鋼;
[0070] D.向湖泊河道投加微生物菌劑。
[0071] 步驟C中,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前,調整湖泊河道的抑為10.8;將壓縮空氣 注入受汙染區域的過程中,溫度為30°C,通氣速率為11化A;篩孔的孔徑為7mm,篩板間距為 270mm;吹脫塔的水力負荷為4.2m^(m2 · h);次氯酸鋼的加入量為7mg/L。
[0072] 步驟D中,所述微生物菌劑的加入量為0.4g/M所述微生物菌劑由W下組分組成: 黃桿菌6g、光合菌6g、氨化菌7g、硝化菌3?和反硝化菌17g,每種細菌的活菌數不少於1.19 Xl〇9 個/mg。
[0073] 使用上述方法處理重慶苦溪河(雷家橋段),檢測處理前後的溶解氧、化學需氧量、 氨氮、總憐和總氮含量,測試結果如下表所示:
[0074]
[0075] 備註:溶解氧含量按照《水質溶解氧的測定艦量法GB/T7489-1987》進行測定,化 學需氧量按照《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銘酸鍾法GB/Tl 1914-1989》進行測定,氨氮含量 按照《水質氨的測定水楊酸法GB7481-1987》進行測定,總憐含量按照《水質總憐的測定鋼 酸錠分光光度法GB11893-89》進行測定,總氮含量按照《水質總氮的測定鹼性過硫酸鍾消 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進行測定。
[0076] 實施例5
[0077] -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包括外源汙染控制技術和水質生態修復處理技術 兩部分;
[0078] 所述外源汙染控制技術包括W下步驟:
[0079] A.建立環繞湖泊河道的人工溼地;
[0080] B.在湖泊河道的沿岸建立水生植被;
[0081] 所述水質生態修復處理技術包括W下步驟:
[0082] C.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然後利用真空累和井,在受汙染區域產生氣流,收 集抽提到地面的氣體並向其中加入次氯酸鋼;
[0083] D.向湖泊河道投加微生物菌劑。
[0084] 步驟C中,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前,調整湖泊河道的抑為10.3;將壓縮空氣 注入受汙染區域的過程中,溫度為28°C,通氣速率為10化A;篩孔的孔徑為6mm,篩板間距為 275mm;吹脫塔的水力負荷為2.9m^(m2 · h);次氯酸鋼的加入量為9mg/L。
[0085] 步驟D中,所述微生物菌劑的加入量為0.6g/M所述微生物菌劑由W下組分組成: 黃桿菌8g、光合菌6g、氨化菌9g、硝化菌3?和反硝化菌16g,每種細菌的活菌數不少於1.22 X109個/mg。
[0086] 使用上述方法處理重慶化龍湖,檢測處理前後的溶解氧、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憐 和總氮含量,測試結果如下表所示:
[0087]
[0088] 備註:溶解氧含量按照《水質溶解氧的測定艦量法GB/T7489-1987》進行測定,化 學需氧量按照《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銘酸鍾法GB/T11914-1989》進行測定,氨氮含量按 照《水質氨的測定水楊酸法GB7481-1987》進行測定,總憐含量按照《水質總憐的測定鋼酸 錠分光光度法GB11893-89》進行測定,總氮含量按照《水質總氮的測定鹼性過硫酸鍾消解 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進行測定。
[0089] 實施例6
[0090] -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包括外源汙染控制技術和水質生態修復處理技術 兩部分;
[0091] 所述外源汙染控制技術包括W下步驟:
[0092] A.建立環繞湖泊河道的人工溼地;
[0093] B.在湖泊河道的沿岸建立水生植被;
[0094]所述水質生態修復處理技術包括W下步驟:
[00%] C.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然後利用真空累和井,在受汙染區域產生氣流,收 集抽提到地面的氣體並向其中加入次氯酸鋼;
[0096] D.向湖泊河道投加微生物菌劑。
[0097] 步驟C中,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前,調整湖泊河道的抑為10.7;將壓縮空氣 注入受汙染區域的過程中,溫度為37°C,通氣速率為12化A;篩孔的孔徑為7mm,篩板間距為 245mm;吹脫塔的水力負荷為2.6m^(m2 · h);次氯酸鋼的加入量為7mg/L。
[0098] 步驟D中,所述微生物菌劑的加入量為0.6g/M所述微生物菌劑由W下組分組成: 黃桿菌5g、光合菌7g、氨化菌6g、硝化菌2?和反硝化菌15-20g,每種細菌的活菌數不少於 1.24X 109個/mg。
[0099] 使用上述方法處理重慶碧湖,檢測處理前後的溶解氧、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憐和 總氮含量,測試結果如下表所示:
[0100]
[0101] 備註:溶解氧含量按照《水質溶解氧的測定艦量法GB/T7489-1987》進行測定,化 學需氧量按照《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銘酸鍾法GB/T11914-1989》進行測定,氨氮含量 按照《水質氨的測定水楊酸法GB7481-1987》進行測定,總憐含量按照《水質總憐的測定鋼 酸錠分光光度法GB11893-89》進行測定,總氮含量按照《水質總氮的測定鹼性過硫酸鍾消 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進行測定。
[0102]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 W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 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運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 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W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 可W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主權項】
1. 一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外源汙染控制技術和水質生態修 復處理技術兩部分; 所述外源汙染控制技術包括以下步驟: A. 建立環繞湖泊河道的人工溼地; B. 在湖泊河道的沿岸建立水生植被; 所述水質生態修復處理技術包括以下步驟: C. 將壓縮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然後利用真空慄和井,在受汙染區域產生氣流,收集抽 提到地面的氣體並向其中加入次氯酸鈉; D. 向湖泊河道投加微生物菌劑。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C中,將壓縮 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前,調整湖泊河道的pH為10-11。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C中,將壓縮 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的過程中,溫度為25-40°C。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C中,將壓縮 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的過程中,通氣速率為l〇5_130L/h。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C中,將壓縮 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的過程中,篩孔的孔徑為6-8mm,篩板間距為240-280mm。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C中,將壓縮 空氣注入受汙染區域的過程中,吹脫塔的水力負荷為2.5-4.8m 3/(m2 · h)。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C中,次氯酸 鈉的加入量為6-9mg/L。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D中,所述微 生物菌劑的加入量為0.3-0.6g/L。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D中,所述微 生物菌劑由以下質量份組分組成:黃桿菌5-8份、光合菌3-7份、氨化菌6-10份、硝化菌25-35 份和反硝化菌15-20份。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每種細菌的活 菌數不少於 1 · 15 X 109-1 · 25 X 109個/mg。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湖泊河道生態修復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外源汙染控制技術和水質生態修復處理技術兩部分。該方法能夠有效對湖泊河道進行生態修復。與修復前相比,湖泊河道的溶解氧含量得到了顯著提高,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和總氮含量得到了明顯降低。
【IPC分類】C02F3/34, C02F3/32
【公開號】CN105712481
【申請號】CN201610107061
【發明人】幸宏偉, 秦坤蓉
【申請人】重慶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