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傳輸、關聯方法及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10 20:45:26 5
專利名稱:信息傳輸、關聯方法及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尤其是關於複雜信息的管理和傳輸技術。
背景技術:
網際網路的意義何在?對於不同的對象答案可能各異,對社會而言有溝通交流、或是社會管理的功能。那麼網際網路對於個人的意義何在?答案也是多樣的人需要交流,於是有了即時通訊技術等;人需要了解外部世界,於是有了新浪和搜狐等;人需要發表自己的觀點,於是有了博客和微博,人需要交往,於是有了社會性網絡服務(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SNS)。但由於視角和文化的關係,目前普遍的SNS仍然沒有把握住網際網路的實質。人人網等SNS網站源於畢業時的同學相薄,思想基於的是西方個人主義的文化背景,關注點在於個人-表現個人、突出個人。而在東方集體主義的文化背景下,這種設計讓人產生不適應感。需要一個信息技術解決的方案在滿足人的需求,並能夠符合不同文化背景的要求。
發明內容
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信息傳輸方法,包括從客戶端上傳信息至伺服器,並可以對信息設定時間當有客戶端下傳若干個所述信息時,按照信息設定時間、信息生成時間和/或信息上傳時間的先後或後先順序顯示。所述信息包括照片和/或文章;也可包括關於用戶的其他信息。所述的方法,還包括設定所述信息的類型和/或級別;對於不同的使用者或根據使用的要求,按照信息類型和/或級別顯示顯示信息。所述按照信息設定時間、信息生成時間和/或信息上傳時間的先後或後先順序顯示包括在顯示器左側或右側以年為次序對信息進行歸類;在同一年,可進一步按照月份或者事件對信息進行歸類。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信息傳輸系統,以上述方法傳輸信息。提供了一種社會性網絡服務系統,以上述方法進行信息傳輸。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多用戶信息關聯方法,包括第一用戶對一信息模塊中子信息進行圈定;設定該子信息所關聯的第二用戶。進一步包括將第一用戶的關聯設定通知第二用戶;第二用戶確認後,則該子信息的關聯設定成立;若第二用戶不確認,則所述關聯設定不成立或待定。所述子信息的關聯設定成立,則第二用戶可複製共享所述信息模塊。所述信息模塊為第一用戶上傳的信息,或者為第一用戶有權設定的由其他用戶上傳的信息。進一步包括若圈定的子信息所涉及對象在當前信息所在系統中未開設帳戶,則為涉及對象在系統開設用戶帳戶,並將所述關聯信息通知所述開設的用戶帳戶。所述開設用戶帳戶的用戶名包括,涉及對象的手機號或電子郵箱,密碼為系統設定密碼;通過所述涉及對象的手機號或電子郵箱將上述帳戶信息通知涉及對象。一種信息管理系統,所述系統按照權利按照上述方法進行信息管理。一種社會性網絡服務系統,所述系統按照上述方法進行信息管理;按照上述信息傳輸方法進行信息傳輸。網際網路的意義何在?對於不同的對象答案可能各異,對社會而言有溝通交流、或是社會管理的功能。那麼網際網路對於個人的意義何在?答案也是多樣的人需要交流,於是有了 QQ等;人需要了解外部世界,於是有了新浪和搜狐等;人需要發表自己的觀點,於是有了博客和微博,人需要交往,於是有了人人網和SNS。但由於視角和文化的關係,目前普遍的SNS仍然沒有把握住網際網路的實質,沒有一種應用滿足了人的一種本質的要求和欲望 存在的需要(或可稱為對永生的追求。為什麼有這個結論,因為網際網路的歷史才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幾乎一代人的時間還沒有過去,最初進入網際網路的第一代人基本都還健在,而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也給人一種不停推動的迫近感,讓人無法以一個更長的歷史視角來研究網際網路的作用和價值,尤其是對個人的作用和價值。可以設想一下,今天的人類進入到一千年後的網際網路時,最讓我們驚奇和感興趣的情景會是什麼呢?我們一定會看到一千年來不同時代的靈魂以自己時代特色的方式飄蕩在網際網路的空間中,無休無止,永久永久,而且一定會是這樣的。那麼,生活在網際網路創世紀年代的我們,能留下些什麼呢? qq上的聊天,還是微博上的碎片語言;相信這些是最先被衝入歷史垃圾場的;SNS相對是最接近的存在方式,比較上面有個比較全的我的寫照;但毫無疑問的是,目前的SNS必將進一步的進化和改造,以實現這種功能,嘗試滿足人的這種基本需要。需要一個解決的方案在滿足人的需求,並能夠符合不同文化背景的要求
圖1是本發明中數據傳輸的流程圖;圖2是本發明中多用戶數據關聯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在一種新的人際關係網絡中,個人信息可以按照時態分成三個基本欄目欄目一設定為『現狀』欄目,揭示個人的一些基本情況,而且根據個人對現狀的修改,現狀也一個動態記錄的過程;欄目二為個人經歷該欄目是整個網站的核心與精髓;經歷的表現上以照片及照片的文字說明為主要的形式,以時間和人生的階段為線索,人生的敘述形式可概括為『在人生的哪個時間與誰經歷了什麼事情』;重要的節點如小學、中學、大學畢業和工作變動以集體合影為主線;經歷的人生重要事件也是儘量以合影為介紹和展示方式。對照片進行文字記錄之外,還可以進一步對照片中的人和/或物設立連結,連結指向該人和/或物的主頁。設定所屬連結的方法包括一、以自動設定、手動設定或選定方式選擇圓形、橢圓形、方形或多邊形選定被選目標;二、設定該選定目標的連結,連結可指向本網站中的特定網頁,也可以通過簡訊、 郵件等方式發送邀請信息;上述設定所屬連結的方法可由上傳照片本人操作,也可以由本人允許或指定的他人操作。對於設定好的連結的目標,可以通過點擊所述目標打開所指向的網頁。個人經歷可採用左側和/或右側頁籤的方法進行管理,點擊一個頁籤則進入該頁,頁面內容可以是完整的記錄,也可以是某個階段的記錄。記錄內容較多時,可根據級別設定,以目錄樹的方法管理信息。目錄的每個文字標題下可排列大於等於1張的照片和照片縮影。個人經歷的信息也可以採用以年份為索引的編排方式,年份的旁邊可以提示已在該年份收錄的照片,文章等信息;對於信息量較大的年份還可以以月份甚至日期進行進一步的索引分類,相同事件的資料存放在同一事件目錄下。這種新的用戶關係網站信息的管理上基本是以發生時間先後為次序的,類似於編年史的方式;而在信息管理上以合影為紐帶建立個體之間的關聯,結合個人通信錄;當一個對象被從合影照片中圈定後,若對象沒有開設帳戶,則可以以對象的手機號或郵箱為註冊名,設立帳戶,密碼為隨機密碼,並將上述信息發送至所述對象的手機或郵箱,並將該合影共享至該帳戶中。欄目三是關於用戶未來目標以及計劃的,用戶可在此欄目設定個人的目標以及記錄自己為這個目標付出的努力和行動。隨著時間流逝,上述三個欄目的內容也在交互流動,直到靜止的那一天。實施例二 首先是一種建立個人信息的方法1、即用戶登錄後先可以填寫個人基本情況,基本情況可以是系統預先設定的欄目,也可以由用戶自己設定並填寫信息。該步驟不是每次都要作。在第一登錄時也可以填寫或不填寫。可以由用戶自己決定何時補充完善。2、上傳合影,網站可設定上傳的數量和大小,上傳完畢後,用戶對照片上的人物進行設定,以便其他訪問者可以方便的通過照片上的設定進入該設定人物的個人主頁,該用戶可以對那些訪問者可以通過該設定訪問進行限定。3、對於設定的人物在本網站系統無個人主頁的,可要求用戶輸入該人物手機號和/或email,根據該手機號或email自動生成用戶和隨機密碼, 並通過該人物手機號和/或email告知。4、用戶可以輸入該照片的拍攝時間,以及對照片的說明,該說明可以限定最多數目以使簡潔扼要,系統根據拍攝時間對照片進行分類歸檔;如果沒有輸入拍攝時間的,可以根據照片屬性中的拍攝時間或者照片的上傳時間進行分類。實施例三用戶通過上述的方法上傳個人各個時期的合影,以記錄個人成長發展的歷程;通過設定連結可以記錄當時的交往和關係;以此為基礎信息的用戶具備了很高的真實性和可靠度,可以進一步的在真箇用戶群中進行信息的交換和交流;網站可以開展各項信息增值服務。一種信息傳輸方法,包括從客戶端上傳信息至伺服器,並可以對信息設定時間
當有客戶端下傳若干個所述信息時,按照信息設定時間、信息生成時間和/或信息上傳時間的先後或後先順序顯示。所述信息包括照片和/或文章;也可包括關於用戶的其他信息。所述的方法,還包括設定所述信息的類型和/或級別;對於不同的使用者或根據使用的要求,按照信息類型和/或級別顯示顯示信息。所述按照信息設定時間、信息生成時間和/或信息上傳時間的先後或後先順序顯示包括在顯示器左側或右側以年為次序對信息進行歸類;在同一年,可進一步按照月份或者事件對信息進行歸類。實施例四一種多用戶信息關聯方法,包括用戶1對一信息模塊中子信息進行圈定;設定該子信息所關聯的用戶2。進一步包括將用戶1的關聯設定通知用戶2 ;用戶2確認後,則該子信息的關聯設定成立;若用戶2不確認,則所述關聯設定不成立或待定。所述子信息的關聯設定成立,則用戶2可複製共享所述信息模塊。所述信息模塊為用戶1上傳的信息,或者為用戶1有權設定的由其他用戶上傳的信息。進一步包括若圈定的子信息所涉及對象在當前信息所在系統中未開設帳戶,則為涉及對象在系統開設用戶帳戶,並將所述關聯信息通知所述開設的用戶帳戶。所述開設用戶帳戶的用戶名包括,涉及對象的手機號或電子郵箱,密碼為系統設定密碼;通過所述涉及對象的手機號或電子郵箱將上述帳戶信息通知涉及對象。一種信息管理系統,所述系統按照權利按照上述方法進行信息管理。一種社會性網絡服務系統,所述系統按照上述方法進行信息管理;按照上述信息傳輸方法進行信息傳輸。本發明源於以下思考一、智慧地球-看衛星的照片看,地球是個神奇的發著蔚藍的光芒的星球,作為人類的一員,對它的喜愛不僅是因為它是人類目前須臾無法離開的家園,也是因為每個生命體對光芒的來源——海洋和大氣的熱愛。從物質的角度講,地球和高等生物的大腦有許多的共通之處1、他們都富含水分,而且有完備的水的循環系統,有血管或河流;2、主要的功能區都在外面的一薄層大腦皮層和地球生命圈;3、都有獨立有智慧的個體腦細胞/人;4、個體之間存在複雜的信息溝通......等等大腦是從低級走向高級,從蒙昧走向智慧,越來越具有理性的特徵;而地球的發展也會遵循相同的趨勢,現階段的地球處於從蒙昧走向智慧的轉折期,未來的地球將越來越具有智慧和理性,網際網路正是這個轉折期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推動力。研究人類的大腦的專家曾經指出決定人類智力水平的最主要因素並不在於腦細胞的個數及單個腦細胞的素質,而在於腦細胞之間的連接方式是否豐富、快速、高效,嬰兒期人的腦細胞數就達到了頂峰,之後的成長過程幾乎就是腦細胞之間連接的發展過程。網際網路對地球發展的影響力才剛剛開始,對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而言,第一次擁有了理論上與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的同類進行溝通和交流的能力,人們才剛剛開始嘗試應用這種能力,這如同出生的嬰兒牙牙學語一般。地球第一次擁有了獲得智慧的物質基礎,相信地球的未來因此過去的歷史包括人類自身的歷史大大不同。遙遠的若干年後,當外星球的智慧生物觀察並研究地球的時候,他們一定意識在這不僅僅是一個擁有蔚藍海洋和大氣層的藍色星球,而且也是一個懸浮在宇宙中的具有生命、智慧和理性,具有強大行動能力、擴張能力的生命體,也希望我們和他們都有足夠的智慧能夠和平相處。二、智慧網絡一網際網路的未來;前面提到人的大腦與地球的相似之處,如有完備的水的循環系統,有血管或河流;主要的功能區都在外面的一薄層大腦皮層和地球生命圈;都有獨立有智慧的個體腦細胞/人;個體之間存在複雜的信息溝通。藉此思路想要一窺地球未來的情景。大腦的組成應當是目前為止所了解的自然物質最奇特而複雜的組織形式,而智慧正是這一物質形式的產品。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可以期待未來的地球就整體而言能夠顯示出另一層次的智慧水平。地球達到這一智慧水平,可想見一張如神經網絡的信息系統是不可或缺的,從目前的情況看,當前蓬勃發展的國際網際網路最有可能是未來的地球神經網絡的最初萌芽狀態。對任何一個智慧系統而言,以下的因素應該是重要的,而且是共性的1、獨立的智慧體,如腦細胞、人、星球;2、智慧體的通信體如神經突出、感知器官、信息網絡;3、物質支持系統人體系統、生物圈、星系。所謂智慧系統不是對大腦的類比,而傾向於是客觀規律在不同空間尺度的表現。是否存在比大腦更細微的智慧系統?從現在已掌握的知識看,這個可能性應該是近乎為零;而往大的方向推論,大腦_》星球_》星系_》。。。。可有待探討。目前關於客觀世界的結局還沒有確定的答案,不過可以預測無論何種結局,對智慧生命體而言都會是一個時間上無比漫長的過程。先對這個發展中的過程提出一個命題客觀世界發展的趨勢是智慧化。在人類還在洞穴裡飲毛茹血時,並不知道地球的其他角落同類的存在,幾千年後我們這些原始人的後代生活在這個稱為地球村的時代。或許在宇宙的某些角落正有其他智慧體在蓬勃的發展,或許他們中幾個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聯繫,或許未來的某天會有外星來客造訪地球,如果不是人類捷足先登某一外星人的星球的話。考慮到人類在文明史過程中的諸多苦難以及目前人類社會的現狀,很難確定那時的人類會面對怎樣的境況。由智慧星球和智慧網絡的觀點可以意識到,今天的網際網路將在未來世界的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網際網路的時代剛剛開始而尚無窮盡之日。網際網路的發展應當是與地球的智慧化並行同步的,網際網路未來的發展趨勢應當是智慧網絡。什麼是智慧網絡,就定義而言,是未來地球的神經中樞系統,負責各類信息的搜集,整理,傳輸,加工和交流;同時負責行動指令的發布和反饋。鑑於人類目前對大腦的了解程度,對智慧網絡的具體構成、功能、運作機制等等目前也僅僅能象哈佛望遠鏡觀測遙遠星體一樣遠遠的窺望與探究;而比較明確的是當前嘗試和發展的方向,從社會學的角度看,一個人就是其全部社會關係的總和;這是一個外在視角的人,應該是人的精神內在的外部體現,是一個『自我』的子集。但對社會而言,這種外部體現具有相對穩定性和可觀測的特點, 因此也容易定義和區分。從生物學角度看,人應當存在於大腦,而非身體其他部位,存在於人大腦中的各種概念和物品就是人與外界聯繫的千絲萬縷的紐帶;個人擁有物品的本身不能建立社會聯繫,而是該物品在人腦中的概念建立的社會聯繫,而這種聯繫正是網絡連接的基礎和動因,如神經細胞的樹突一般。智慧網絡就是以『我』為中心,『我』類似於神經細胞的胞體;將『我的』各種物品、觀點、偏好、概念充分展示和伸展,就如同神經細胞的軸突和樹突一般。通過這樣伸展出的『軸突』和『樹突』,『我』就能夠與不同的『我』、物以及公司等人的聯合體建立個性而高效的連接。智慧網絡的發展與個人對自身存在的追求是協調一致的;對存在的追求推動著網絡的發展,令網絡越來越呈現智慧化的特點;而智慧話的網絡為個人存在提供了更多的形式、空間和自由。網際網路發展到今日,上演過幾次爆發性增長的奇蹟,網站和功能只有符合人性的需要才會有爆發性增長的動力,從互聯發展的短短幾十年歷史看,概莫能外。門戶網站的源於人對信息的需要;即時信息源於人對溝通的需求;交友網站源於人對各種感情的需求; 社交網站源於人展示自己和社會交往的需要;色情網站是性需要的一種反映;現在流行的微博滿足了人們了解信息、訴說、展現自我的綜合需求。而從未來的發展看,人性的需要仍然是網絡發展的不窮動力。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有5種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 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在我看來,都可以歸為人對存在的需要生理需要是為了維持人生理存在的基礎;安全需要是對存在的保護和確定;歸宿和愛的需要是人精神存在的證明;尊重需要是對存在的價值的評價;而自我實現的需要就是個人獨特存在並能影響所存在的環境的需要。人的傳宗接代、對長壽和永生的無限嚮往、對個人功績和成就的追求無不源於此。社會性網絡服務(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SNS)網站是順應網絡智能化, 滿足人們追求存在需要的良好開端。目前網際網路的發展有個傾向,即信息的碎片化,在個人存在方面體現在微博和各種SNS的新鮮事;儘管這些關於個人的碎片信息會以某種形式長久的存在,但如果無人關注,這樣的存在並沒有什麼意義或意思;因此個人的信息應當是有組織、有條理、整體的呈現並存在於網際網路上,而最好的組織者和呈現者無疑就應當是其本人。未來網際網路的發展方向將是網絡智慧化和個體存在追求共同作用的結果。本發明是順應網絡智能化,滿足人們追求存在需要的一次推動和努力。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多用戶信息關聯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第一用戶對一信息模塊中子信息進行圈定; 設定該子信息所關聯的第二用戶。
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將第一用戶的關聯設定通知第二用戶; 第二用戶確認後,則該子信息的關聯設定成立;若第二用戶不確認,則所述關聯設定不成立或待定; 若所述子信息的關聯設定成立,則第二用戶可複製共享所述信息模塊。
3.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信息模塊為第一用戶上傳的信息,或者為第一用戶有權設定的由其他用戶上傳的信息。
4.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若圈定的子信息所涉及第二用戶在當前信息所在系統中未開設帳戶,則為涉及對象在系統開設用戶帳戶,並將所述關聯信息通知所述開設的用戶帳戶。
5.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所述開設用戶帳戶的用戶名包括,涉及對象的手機號或電子郵箱,密碼為系統設定密碼;通過所述涉及對象的手機號或電子郵箱將上述帳戶信息通知涉及對象。
6.一種信息傳輸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從客戶端上傳信息至伺服器,並可以對信息設定時間;當有客戶端下傳若干個所述信息時,按照信息設定時間、信息生成時間和/或信息上傳時間的先後或後先順序顯示。
7.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設定所述信息的類型和/或級別;對於不同的使用者或根據使用的要求,按照信息類型和/或級別顯示顯示信息; 所述信息包括照片和/或文章。
8.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按照信息設定時間、信息生成時間和/ 或信息上傳時間的先後或後先順序顯示包括在顯示器左側或右側以年為次序對信息進行歸類;在同一年,可進一步按照月份或者事件對信息進行歸類。
9.一種信息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系統按照權利要求1-5的方法進行信息管理。
10.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所述系統按照權利要求6-8的方法進行信息傳輸。
全文摘要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信息傳輸、關聯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從客戶端上傳信息至伺服器,並可以對信息設定時間;當有客戶端下傳若干個所述信息時,按照信息設定時間、信息生成時間和/或信息上傳時間的先後或後先順序顯示。第一用戶對一信息模塊中子信息進行圈定;設定該子信息所關聯的第二用戶。本發明還包括了應用上述方法的系統。採用本發明,將大大提高網際網路有關用戶信息的傳輸、關聯和保存效率。
文檔編號H04L29/08GK102413171SQ201110324659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4日
發明者孟偉, 袁蓉 申請人:孟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