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02 16:22:51 1
一種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背光模組以及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背光模組包括:光學膜片,所述光學膜片包括光學膜片主體以及位於光學膜片主體側邊上的卡耳,所述卡耳具有彎折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可以在邊框較窄的情況下,仍能保證背光模組內的光學膜片具有較高的機構穩定性。
【專利說明】一種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背光模組結構,特別是一種背光模組的光學膜片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液晶顯示裝置作為一種重要的平板顯示方式,近十多年有了飛速的發展,其具有機身薄、省電、無輻射、低能耗等眾多優點,被廣泛應用於電視、計算機、手機、數位相機等現代化信息設備。由於LCD面板本身並不具有發光的功能,故在液晶顯示面板的下方必須提供一個背光模組,以提供液晶面板所需的面光源。背光模組是液晶顯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直接影響液晶顯示圖像的品質。如圖1所示,圖1為現有技術中背光模組結構示意圖。背光模組結構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鐵框111,膠框110,光源112,導光板109,擴散片108,下稜鏡片107,上稜鏡片106。在背光模組的上方設置有膠帶105,用於固定光學膜片,其中,光學膜片包括導光板109、擴散片108、稜鏡片和反射片等。
[0003]現有的背光模組中,光學膜片一般通過膠帶105固定在膠框110上,光學膜片設有卡耳,如圖2、圖3所示,圖2為現有技術中的一種光學膜片結構示意圖;圖3為現有技術中的另一種光學膜片結構示意圖,在光學膜片101的側邊形成有卡耳102,同時在膠框上設置有定位槽,所述卡耳102契合在所述定位槽中,並用膠帶105將光學膜片101貼在膠框上,從而實現光學膜片的固定。根據客戶的需求,卡耳會設置在光學膜片101靠近光源的一側邊,如圖2所示;或者設置在光學膜片101的左右兩邊,如圖3所示。
[0004]隨著人們對液晶顯示裝置的外觀尺寸要求越來越高,液晶顯示裝置的邊框也越來越窄,為實現窄邊框,現有設計通常將膠框的寬度減小,光學膜片的卡耳也相應的縮小,膠帶與光學膜片的卡耳粘貼面積減小,造成光學膜片的機構穩定性降低。
[0005]因此,如何解決窄邊框背光模組中,光學膜片的機構穩定性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光學膜片具有較高的機構穩定性的背光模組及一種液晶顯示裝置。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包括:光學膜片,所述光學膜片包括光學膜片主體以及位於光學膜片主體側邊上的卡耳,所述卡耳具有彎折部。
[0008]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組。
[000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可以在邊框較窄的情況下,仍能保證背光模組內的光學膜片具有較高的機構穩定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現有技術中背光模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現有技術中的一種光學膜片結構不意圖;
[0012]圖3為現有技術中的另一種光學I吳片結構不意圖;
[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種光學膜片結構示意圖;
[0014]圖5為上稜鏡片與下稜鏡片疊放示意圖;
[0015]圖6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種光學膜片結構示意圖;
[0016]圖7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三種光學膜片結構示意圖;
[0017]圖8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四種光學膜片結構示意圖;
[0018]圖9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五種光學膜片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儘管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詳細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應當理解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此描述的基礎上進行修改,而仍然可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的描述應當被理解為對本領域技術人員的思路的擴展,而並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0]在下列段落中參照附圖以舉例方式更具體地描述本實用新型。根據下列說明使本實用新型的要點和特徵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附圖均採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率,僅用以方便、清晰地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
[002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包含一光學膜片。如圖4所示,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光學膜片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背光模組,包括:光學膜片,所述光學膜片包括光學膜片主體201以及位於光學膜片主體側邊上的卡耳202,兩個相對設置的卡耳202設置在光學膜片主體201的靠近燈源的一側邊的兩端,所述卡耳具有彎折部203,兩個卡耳202的彎折部203相對設置。在背光模組的膠框上設置有定位槽,所述卡耳202契合在所述定位槽中,並用膠帶將光學膜片貼在膠框上,從而實現光學膜片的固定。
[002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組結構中,光學膜片的卡耳設置彎折部,增加了卡耳與膠帶的接觸面積。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組,可以在邊框較窄的情況下,仍能保證背光模組內的光學膜片具有較高的機構穩定性。
[002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背光模組還包括膠框,所述膠框用於承載所述光學膜片,所述膠框內設置有定位槽,定位槽與卡耳位置對應,即當光學膜片放置於膠框內時,卡耳容置在膠框的定位槽中,定位槽深度大於等於所述卡耳厚度,光學膜片通過膠帶固定在所述膠框上,所述膠帶覆蓋整個卡耳,將卡耳與膠框粘合固定。
[002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組結構中,光學膜片的卡耳設置彎折部,增加了卡耳與膠帶的接觸面積。並且具有彎折部的卡耳結構,與膠框的定位卡槽契合,能實現更好的固定效果:相較於現有技術中的卡耳結構,僅可以實現一個方向上的固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卡耳結構,彎折部可以彌補單一方向固定的不足,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可以在邊框較窄的情況下,仍能保證背光模組內的光學膜片具有較高的機構穩定性。
[002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背光模組,光學膜片主體和所述卡耳為一體成型,所述光學膜片包括:反射片、導光板、散射片、稜鏡片,其中,不同的所述光學膜片對應所述卡耳的位置不同,如圖5所示,圖5為上稜鏡片與下稜鏡片疊放示意圖。以上稜鏡片206與下稜鏡片207為例,位於上稜鏡片206的上稜鏡片卡耳202a與位於下稜鏡片207的下稜鏡片卡耳202b位於背光模組的相同側邊的不同位置,當上稜鏡片206與下稜鏡片207層疊時,上稜鏡片卡耳202a與下稜鏡片卡耳202b彼此不遮擋。
[0026]可選的,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卡耳形狀為「L」型,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卡耳形狀還可以為「T」型,如圖6所示,圖6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種光學膜片結構示意圖,其中,光學膜片包括光學膜片主體201以及位於光學膜片主體201側邊上的卡耳202,卡耳202的形狀為「T」型,即彎折部203位於卡耳的兩側。
[0027]可選的,所述卡耳數量可以根據光學膜片所需強度及模組結構的需求進行設定,可以為I個,也可以為多個。
[0028]可選的,為了進一步提高背光模組中的光學膜片的機構穩定性,可以在光學膜片的相對兩條側邊設置卡耳,如圖7所示,圖7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三種光學膜片結構示意圖,其中,光學膜片包括光學膜片主體201以及位於光學膜片主體201側邊上的卡耳202,所述卡耳202具有彎折部203,卡耳202的數量為偶數,且卡耳202設置在所述光學膜片主體相對兩條側邊,且位置對稱,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如圖8所示,圖8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四種光學膜片結構示意圖,所述卡耳202設置在所述光學膜片主體201相對兩條側邊,所述卡耳202具有彎折部203,且光學膜片主體201左右兩側邊上卡耳202的位置不對稱,從而在組裝膜片過程中,防止將膜片裝反。在圖7和圖8中,同一側邊設置的兩個卡耳202彎折方向相反,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同一側邊設置的兩個卡耳202彎折方向相同,或者同一側邊設置的兩個卡耳202彎折方向相對。
[0029]可選的,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燈源,光學膜片靠近燈源的一側邊設置有卡耳,並且,卡耳與燈源不重合,即卡耳的位置沿光源外圍設置,或者設置在相鄰兩個燈源之間的空隙中。如圖9所示,圖9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五種光學膜片結構示意圖,其中,光學膜片包括光學膜片主體201以及位於光學膜片主體201側邊上的卡耳202,兩個相對設置的卡耳202設置在光學膜片主體201的靠近燈源的一側邊的兩端,所述卡耳具有彎折部203,相鄰的卡耳的彎折部203相互連接,彎折部203與光學膜片主體201之間設置有空隙204,作為燈源的避讓空間。
[0030]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組。
[0031]綜上所述,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披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可做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包括:光學膜片,所述光學膜片包括光學膜片主體以及位於光學膜片主體側邊上的卡耳,所述卡耳具有彎折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卡耳數量為大於等於I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卡耳形狀為「L」型或「T」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卡耳為偶數個,所述卡耳設置在所述光學膜片相對兩條側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相鄰卡耳的彎折部的彎折方向相同,或者相鄰卡耳的彎折部的彎折方向相對。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相鄰的卡耳的彎折部相互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光學膜片主體和所述卡耳為一體成型。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膠框,所述膠框用於承載所述光學膜片,所述膠框內設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與所述卡耳位置對應。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槽深度大於等於所述卡耳厚度。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光學膜片包括:反射片、導光板、散射片、稜鏡片。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不同的所述光學膜片對應所述卡耳的位置不同。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光學膜片通過膠帶固定在所述膠框上,所述膠帶至少覆蓋所述卡耳的部分區域。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燈源,所述光學膜片靠近所述燈源的一側邊設置有所述卡耳,所述卡耳與所述燈源不重合。
14.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如權利要求1-13任一項所述的背光模組。
【文檔編號】F21V13/00GK204084002SQ201420447106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8日
【發明者】馬雄斌 申請人: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