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β‑丙氨酸的生物化工廢水處理方法與流程
2023-05-03 04:04:41 1
本發明涉及生物化工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含β-丙氨酸的生物化工廢水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β-丙氨酸,無色晶體,易溶於水,微溶於乙醇,不溶於乙醚和丙酮,對水有稍微的危害,主要應用於電鍍緩蝕劑、生化試劑、製備氯黴素冷酸梅的中間體泛酸鈣以及其他微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研究。由於β-丙氨酸對水有稍微的危害,因此中高濃度含有β-丙氨酸的生物化工廢水不能直接排放,需要進行處理後才能排入普通工業廢水中。針對這一情況,本公司開發出一種含β-丙氨酸的生物化工廢水處理方法,不僅處理效率高,而且操作方便,能將廢水中β-丙氨酸的含量降低99%以上。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處理效率高,操作方便、能將廢水中β-丙氨酸含量降低99%以上的含β-丙氨酸的生物化工廢水處理方法。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含β-丙氨酸的生物化工廢水處理方法,依次設置pH調節池、絮凝池和沉澱池,先向pH調節池的廢水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到8-9,再將廢水轉入絮凝池中,利用絮凝劑形成凝聚膠體,最後轉入沉澱池中快速沉澱,沉澱池上清液排入普通工業廢水中,下層沉澱經壓濾、低溫烘乾後製成再生塑料添加劑。所述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濃度為15-30%。所述絮凝劑質量用量為0.005-0.01kg/1L廢水。所述低溫烘乾的溫度為65-75℃。所述絮凝劑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氧化澱粉15-20份、交聯聚維酮5-10份、微晶纖維素3-6份、聚氧化乙烯2-4份、聚乙烯醇樹脂1-2份、石棉絨1-2份、氫化棕櫚油0.5-1份、玻璃纖維粉0.5-1份、葡萄糖酸鈉0.2-0.3份,其製備方法為:向交聯聚維酮中加入聚氧化乙烯、聚乙烯醇樹脂和氫化棕櫚油,充分混合後靜置15min,以5℃/min的升溫速度升溫至115-120℃保溫混合15min,再加入微晶纖維素、石棉絨和玻璃纖維粉,繼續在115-120℃保溫混合10min,然後以10℃/min的降溫速度降溫至45-55℃,並加入氧化澱粉和葡萄糖酸鈉,繼續在45-55℃保溫混合10min,所得混合物轉入0-5℃環境中靜置1h,最後自然恢復至室溫,即得絮凝劑。所述石棉絨使用前經過改性處理,其處理方法為:將石棉絨分散於水中,浸泡30min後以5℃/min的升溫速度升溫至回流狀態保溫混合5min,再加入泊洛沙姆和水解聚馬來酸酐,繼續回流保溫混合10min,然後以5℃/min的降溫速度降溫至55-60℃保溫混合10min,並加入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在55-60℃保溫混合5min後將所得混合物送入冷凍乾燥機中,最後將乾燥所得固體粉碎成粉末。所述石棉絨、水、泊洛沙姆、水解聚馬來酸酐和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的質量用量比為10-15:25-35:0.5-1:0.5-1:0.3-0.5。石棉絨通過上述改性處理,有效提高其與高分子材料之間的共混相容性,促進原料的協同作用,以增強所制絮凝劑對β-丙氨酸的絮凝效果。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所述處理方法對含β-丙氨酸的生物化工廢水進行處理,處理效率高,能將廢水中99%以上的β-丙氨酸通過絮凝方式沉澱出來,所得上清液排入普通工業廢水中,以降低對環境的汙染;而下層沉澱經壓濾、低溫烘乾後製成再生塑料添加劑,實現絮凝劑和β-丙氨酸的合理再利用,從而避免大量絮凝沉澱生成後導致的環境汙染問題。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實施例1先向pH調節池的廢水中加入質量濃度為3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到8-9,再將廢水轉入絮凝池中,利用絮凝劑形成凝聚膠體,絮凝劑用量按照0.005kg/1L廢水的投入比例,最後轉入沉澱池中快速沉澱,沉澱池上清液排入普通工業廢水中,下層沉澱經壓濾、65-75℃低溫烘乾後製成再生塑料添加劑。絮凝劑的製備:向5份交聯聚維酮中加入2份聚氧化乙烯、1份聚乙烯醇樹脂和0.5份氫化棕櫚油,充分混合後靜置15min,以5℃/min的升溫速度升溫至115-120℃保溫混合15min,再加入5份微晶纖維素、1份石棉絨和0.5份玻璃纖維粉,繼續在115-120℃保溫混合10min,然後以10℃/min的降溫速度降溫至45-55℃,並加入20份氧化澱粉和0.3份葡萄糖酸鈉,繼續在45-55℃保溫混合10min,所得混合物轉入0-5℃環境中靜置1h,最後自然恢復至室溫,即得絮凝劑。石棉絨的改性處理:將15份石棉絨分散於35份水中,浸泡30min後以5℃/min的升溫速度升溫至回流狀態保溫混合5min,再加入0.5份泊洛沙姆和1份水解聚馬來酸酐,繼續回流保溫混合10min,然後以5℃/min的降溫速度降溫至55-60℃保溫混合10min,並加入0.5份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在55-60℃保溫混合5min後將所得混合物送入冷凍乾燥機中,最後將乾燥所得固體粉碎成粉末。實施例2先向pH調節池的廢水中加入質量濃度為3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到8-9,再將廢水轉入絮凝池中,利用絮凝劑形成凝聚膠體,絮凝劑用量按照0.008kg/1L廢水的投入比例,最後轉入沉澱池中快速沉澱,沉澱池上清液排入普通工業廢水中,下層沉澱經壓濾、65-75℃低溫烘乾後製成再生塑料添加劑。絮凝劑的製備:向8份交聯聚維酮中加入2份聚氧化乙烯、1份聚乙烯醇樹脂和0.5份氫化棕櫚油,充分混合後靜置15min,以5℃/min的升溫速度升溫至115-120℃保溫混合15min,再加入3份微晶纖維素、1份石棉絨和0.5份玻璃纖維粉,繼續在115-120℃保溫混合10min,然後以10℃/min的降溫速度降溫至45-55℃,並加入20份氧化澱粉和0.3份葡萄糖酸鈉,繼續在45-55℃保溫混合10min,所得混合物轉入0-5℃環境中靜置1h,最後自然恢復至室溫,即得絮凝劑。石棉絨的改性處理:將15份石棉絨分散於35份水中,浸泡30min後以5℃/min的升溫速度升溫至回流狀態保溫混合5min,再加入1份泊洛沙姆和0.5份水解聚馬來酸酐,繼續回流保溫混合10min,然後以5℃/min的降溫速度降溫至55-60℃保溫混合10min,並加入0.5份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在55-60℃保溫混合5min後將所得混合物送入冷凍乾燥機中,最後將乾燥所得固體粉碎成粉末。實施例3利用實施例1和實施例2所述處理方法分別對同批含β-丙氨酸的生物化工廢水進行處理,並對處理效果進行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表1本發明實施例所述處理方法的處理效果項目實施例1實施例2β-丙氨酸清除率99.18%99.23%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