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煤熱水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03:20:26 2
專利名稱:藕煤熱水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家用浴室藕煤熱水器,尤其是雙筒循環水箱和多層循環水箱裝置。
目前,公知的電能熱水器是利用電能使發熱器發熱達到水熱的目的。液化汽熱水器是利用液化汽燃燒,對其輸水管中的冷水循環加熱達到水熱的目的。木柴熱水器是利用木柴燃燒對水箱中的冷水循環加熱達到水熱的目的。而本實用新型是利用普通藕煤、木炭等作能源原料,採用雙筒循環水箱和多層循環水箱相結合加熱法達到水熱的目的。相互比較,電能熱水器和液化汽熱水器造價高,耗能量大,熱水量小,能源成本高,不安全。木柴熱水器室內使用,柴煙較多。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藕煤熱水器,它不僅造價低,節能,熱水量大,適應面廣,製造工藝簡單,而且所需能源普通藕煤、木炭等來源廣,成本低,城鎮、鄉村均適應。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外殼箱兩邊設置有手提環,其頂部和下端開有氣窗口,其一面設置有生火門。連接器連接的生火門一面設置有與門栓腳轉動拴接的門栓手,其另一面有用水箱固定栓栓接的雙筒循環水箱。雙筒循環水箱一端的活動火橋與雙筒循環水箱一面固定的火橋栓栓接。雙筒循環水箱內為爐膛,其有提手耳環的火屎箱的火屎箱底板一端與生火門一面固定。雙筒循環水箱的水箱連接管一端與第一個循環水箱下端一面固定焊接,其另一端與第二個循環水箱上端一面固定焊接,其進水管與第二個循環水箱下端一面固定焊接,在水箱連接管固定位置背面的下端。其出水管與第一個循環水箱上端一面固定焊接,在水箱連接管固定位置背面的上端。軟水管一端與雙筒循環水箱的出水管一端套接,其另一端與多層循環水箱的進水管一端套接。多層循環水箱的進水管一端與第一層循環水箱一邊的下方固定焊接,其出水管一端與最後一層水箱一邊的上方固定焊接。第一根水箱連接管一端與第一層水箱一邊的上方固定焊接,其另一端與第二層水箱一邊的下方固定焊接。第二根水箱連接管一端與第二層水箱一邊的上方固定焊接,其另一端與第三層水箱一邊的下方固定焊接,與第一根水箱連接管行成背立。第三根水箱連接管一端與第三層水箱一邊的上方固定焊接,其另一端與第四層水箱一邊的下方固定焊接,與第二根水箱連接管行成背立。以此類推,將多層水箱相互連接,行成多層水箱循環水路。多層循環水箱焊接有防鼓幫條。
使用時,將水源開關打開進水,待水從淋浴龍頭流出後,再轉動門栓手打開生火門,將燒燃的藕煤放進雙筒循環水箱的爐膛內,然後關上生火門,轉動門栓手位置使門栓手與門栓腳栓緊,此時,因循環水箱易熱金屬厚度在0.5-1mm以內,循環水箱內積水空間平均在4mm左右,箱內積水薄,水受熱力高,從而將循環水箱內的冷水迅速加熱成40-80度熱流水,其溫度可調。軟水管可隨著生火門開關彎曲和伸展。當火屎箱內的火屎多了,可將火屎箱抽出倒火屎。使用前必須先打開水源開關給循環水箱內放水,然後才能將燃燒的藕煤放入循環水箱的爐膛內。洗澡完畢,應搬開活動火橋栓,將爐膛內的剩餘火子全部清除,以免循環水箱內的水升溫開鍋損壞循環水箱及連接水管。在農村無自來水的情況下,可自制一個儲水桶置高於浴室水噴頭位置,儲水桶水能自動流出即可。可自制一個塑膜保溫帳,可代替洗澡室。
由於採用上達方案,能源來源廣,成本低,適應面廣,城市、鄉村均適應,不受條件限制,循環水箱可用一般金屬材料製造,其結構簡單,造價底。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一是藕煤熱水器第一個實施例的局部剖面圖。
圖二是藕煤熱水器的多層循環水箱整體圖。
圖三是藕煤熱水器的多層循環水箱第二個實施例的整體圖。
圖四是藕煤熱水器的多層循環水箱第三實施例的縱剖視圖。
圖五是藕煤熱水器的第二個實施例的局部剖面圖。
在
圖1中,外殼箱(1)兩邊設置有手提環(2),其頂部和下端開有氣窗口(3)和(4),其一面設置有生火門(5)。連接器(6)連接的生火門(5)一面設置有與門栓腳(8)轉動栓接的門栓手(7),其另一面有用水箱固定栓(13)栓接的雙筒循環水箱(9)。雙筒循環水箱(9)一端的活動火橋(15)與雙筒循環水箱(9)一面固定的火橋栓(14)栓接。雙筒循環水箱(9)內為爐膛,其有提手耳環的火屎箱(17)的火屎箱底板(16)一端與生火門一面固定。雙筒循環水箱(9)的水箱連接管(11)一端與第一個循環水箱下端一面固定焊接,其另一端與第二個循環水箱上端一面固定焊接,其進水管(10)與第二個循環水箱下端一面固定焊接,在水箱連接管(11)固定位置背面的下端,其出水管與第一個循環水箱上端一面固定焊接,在水箱連接管固定位置背面的上端。軟水管(12)一端與雙筒循環水箱的出水管一端套接,其另一端與多層循環水箱(18)的進水管一端套接。多層循環水箱(見圖2)的進水管一端與第一層循環水箱一邊的下方固定焊接,其出水管(20)一端與最後一層水箱一邊的上方固定焊接。第一根水箱連接管(19)一端與第一層水箱一邊的上方固定焊接,其另一端與第二層水箱一邊的下方固定焊接。第二根水箱連接管一端與第二層水箱一邊的上方固定焊接,其另一端與第三層水箱一邊的下方固定焊接,與第一根水箱連接管行成背立。第三根水箱連接管一端與第三層水箱一邊的上方固定焊接,其另一端與第四層水箱一邊的下方固定焊接,與第二根水箱連接管行成背立。以此類推,將多層水箱相互連接,行成多層水箱循環水路。多層循環水箱焊接有防鼓幫條。
在圖3所示實施例中,圈形多層水箱(21)的防鼓幫條(22)將圈形多層水箱(21)固定焊接。進水管(23)在圈形多層水箱(21)一端的下方焊接,其出水管(24)在圈形多層水箱(21)一端的上方焊接。
在圖4所示實施例中,筒形多層水箱(25)的防鼓幫條(26)將筒形多層水箱(25)固定焊接。進水管(27)在第一層水箱一面的下端焊接,出水管(28)在最後一層水箱的上方焊接。第一根水箱連接管(29)一端與第一層水箱一面的上端焊接,其另一端與第二層水箱一面的下端焊接。第二根水箱連接管一端與第二層水箱一面的上端焊接,其另一端與第三層水箱一面的下端焊接,與第一根水箱連接管行成背立。第三根水箱連接管一端與第三層水箱一面的上端焊接,其另一端與第四層水箱一面的下端焊接,與第二根水箱連接管行成背立。以此類推,將多層筒形水箱相互連接,形成多筒水箱循環水路。
在圖5所示實施例中,外殼(1)一端內的壁式水箱(30)上角內,有通往頂部水箱(33)的水箱循環水口(31),其一面焊接有防鼓幫條(32)。頂部水箱(33)兩面焊接有防鼓幫條(34),其中心開有頂部氣窗口(35)。進水管(36)一端與自來水管套接,其另一端與壁式水箱下端焊接。出水管(37)一端與噴頭水管一端套接,其另一端與頂部水箱角焊接,與循環水口(31)行成對角位置。
權利要求1.一個由雙筒循環水箱、多層循環水箱、生火門、活動火橋、火橋栓、火屎箱、外殼箱和軟水管組成的藕煤熱水器,其特徵是外殼箱兩邊設置有手提環,其頂部和下端開有氣窗口,其一面設置有生火門;連接器連接的生火門一面設置有與門栓腳轉動拴接的門栓手,其另一面有用水箱固定栓栓接的雙筒循環水箱;雙筒循環水箱一端的活動火橋與雙筒循環水箱一面固定的火橋栓栓接;雙筒循環水箱內為爐膛,其有提手耳環的火屎箱的火屎箱底板一端與生火門一面固定;雙筒循環水箱的水箱連接管一端與第一個循環水箱下端一面固定焊接,其另一端與第二個循環水箱下端一面固定焊接,其進水管與第二個循環水箱下端一面固定焊接,在水箱連接管固定位置背面的下端;其出水管與第一個循環水箱下端一面固定焊接,在水箱連接管固定位置背面的上端;軟水管一端與雙筒循環水箱的出水管一端套接,其另一端與多層循環水箱的進水管一端套接;多層循環水箱的進水管一端與第一層循環水箱一邊的下方固定焊接,其出水管一端與最後一層水箱一邊的上方固定焊接;第一根水箱連接管一端與第一層水箱一邊的上方固定焊接,其另一端與第二層水箱一邊的下方固定焊接;第二根水箱連接管一端與第二層水箱一邊的上方固定焊接,其另一端與第三層水箱一邊的下方固定焊接,與第一根水箱連接管行成背立;第三根水箱連接管一端與第三層水箱一邊的上方固定焊接,其另一端與第四層水箱一邊的下方固定焊接,與第二根水箱連接管行成背立;以此類推,將多層水箱相互連接,行成多層水箱循環水路;多層循環水箱焊接有防鼓幫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藕煤熱水器,其特徵是圈形多層水箱的防鼓幫條將圈形多層水箱固定焊接,進水管在圈形多層水箱一端的下方焊接,其出水管在圈形多層水箱一端的上方焊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藕煤熱水器,其特徵是筒形多層水箱的防鼓幫條將筒形多層水箱固定焊接;進水管在第一層水箱一面的下端焊接;出水管在最後一層水箱的上端焊接;第一根水箱連接管一端與第一層水箱一面的上端焊接,其另一端與第二層水箱一面的下端焊接;第二根水箱連接管一端與第二層水箱一面的上端焊接,其另一端與第三層水箱一面的下端焊接,與第一根水箱連接管行成背立;第三根水箱連接管一端與第三層水箱一面的上端焊接,其另一端與第四層水箱一面的下端焊接,與第二根水箱連接管行成背立,以此類推,將筒形多層水箱相互連接,行成多層水箱循環水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藕煤熱水器,其特徵是外殼一端內的壁式水箱上角內,有通往頂部水箱的水箱循環水口,其一面焊接有幫條;頂部水箱兩面焊接有幫條,其中心開有頂部氣窗口;進水管一端與自來水管套接,其另一端與壁式水箱下端焊接,出水管一端與噴頭水管一端套接,其另一端與頂部水箱角焊接,與循環水口行成對角位置。
專利摘要一種用藕煤、木炭作能源的藕煤熱水器裝置,它是由雙筒循環水箱、多層循環水箱、生火門、活動火橋、火橋栓、火屎箱、外殼箱和軟水管組成。雙筒循環水箱和多層循環水箱相結合,對積水量薄的循環水箱多層次,全方位迅速加熱後,將循環水箱內的水迅速升溫加熱成40—80度熱流水。熱水溫度可調。
文檔編號F24H1/18GK2367961SQ99203089
公開日2000年3月8日 申請日期1999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1999年1月30日
發明者孔海東 申請人:孔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