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機架冷軋機閉輥縫穿帶軋制方法
2023-05-03 04:52:36 3
雙機架冷軋機閉輥縫穿帶軋制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雙機架冷軋機閉輥縫穿帶軋制方法,通過調整雙機架冷軋機穿帶過程的控制順序及液壓壓下缸的壓下順序,實現在閉合輥縫預定值及帶壓下軋制穿帶,通過動態調節壓下系統避免帶鋼發生跑偏,利用不同彎輥力和張力調整帶鋼,保障各種規格產品的順利閉輥縫穿帶軋制;利用乳化液的潤滑和冷卻效果改善軋制情況以降低軋制力,包括以下步驟:1)調入或者輸入帶鋼信息,將生產計劃排產後發給計算機,通過計算機內的模型得出軋制所需的軋制參數,計算機將軋制參數發送到工藝控制VME系統作為控制參數;2)帶鋼穿帶,當穿帶軋制帶鋼帶頭到達卷取機鉗口後預定長度,開始按照正常的軋制進行生產。能夠同時保證雙機架軋制穩定且提高雙機架冷軋機的成材率。
【專利說明】雙機架冷軋機閉輥縫穿帶軋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帶鋼冷軋設備和工藝【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機架冷軋機閉輥縫穿帶軋制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帶鋼冷軋機技術發展比較快,現有技術中在採用單機架冷軋機和五機架冷連軋的基礎上出現了雙機架冷軋機,雙機架冷軋機在帶鋼軋制工藝技術使用了一些單機架和連軋機的經驗,由於雙機架冷軋機軋制效率高,同時雙機架軋機比其他類型冷軋機靈活,從而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存在的缺點是,由於受到現有技術中的生產工藝的制約,雙機架冷軋機軋制產品的成材率低,由於雙機架冷軋機要比其他類型軋機的要低,增加了使用和製造成本,特別是鋼材生產都是大規模生產方式,降低了生產效率和效益。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雙機架冷軋機閉輥縫穿帶軋制方法;本發明通過調整雙機架冷軋機穿帶過程的控制和壓下順序,採用閉合輥縫預定定值進行帶壓下軋制穿帶,同時利用液壓壓下缸的兩側軋制力來動態調節壓下系統避免帶鋼發生跑偏,利用不同彎輥力和張力等調整帶鋼,保障各種規格產品的順利閉輥縫穿帶軋制過程;利用乳化液的潤滑和冷卻效果改善軋制情況以降低軋制力,同時保證雙機架軋制穩定且提高雙機架冷軋機的成材率。
[0004]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雙機架冷軋機閉輥縫穿帶軋制方法,通過調整雙機架冷軋機穿帶過程的控制順序及液壓壓下缸壓下順序,實現在閉合輥縫預定值及帶壓下軋制穿帶,通過液壓壓下缸調整兩側軋制力來動態調節壓下系統、避免帶鋼發生跑偏,利用不同彎輥力和張力調整帶鋼,保障各種規格產品的順利閉輥縫穿帶軋制;利用乳化液的潤滑和冷卻效果改善軋制情況以降低軋制力,包括以下步驟:
1)從生產系統調入或者人工輸入帶鋼信息,將生產計劃排產後發給計算機,通過計算機內的模型得出軋制所需的軋制參數,包括模型計算的軋制力Frl、輥縫值、彎輥力、張力Tenl和乳化液流量,計算機將軋制參數發送到工藝控制VME系統作為控制參數;
2)帶鋼穿帶,當帶鋼的帶頭剛過第一機架軋機時,根據檢測系統發出的帶鋼就位信號,VME工藝控制系統按照控制參數對輥縫控制,輥縫按照設定輥縫的預定倍數壓靠閉合,在低速預定軋制力進行穿帶軋制;
3)當帶鋼剛過第二機架軋機時,根據檢測系統發出的帶鋼就位信號,VME工藝控制系統按照控制參數對輥縫控制,輥縫按照設定輥縫的預定倍數壓靠閉合,在低速預定軋制力進行穿帶軋制;當穿帶軋制帶鋼帶頭到達卷取機鉗口後預定長度,使帶頭符合進入鉗口和卷取機纏繞1.5圈的要求,開始按照正常的軋制進行生產。
[0005]所述步驟2)帶頭進入閉合輥縫後,雙機架軋機液壓輥縫控制系統採用位置控制,壓下系統的兩側軋制力保持一致,所述兩側軋制力差值的絕對值小於100KN,實現帶鋼在軋制中心線上;在閉輥縫穿帶軋制過程中液壓輥縫控制系統通過液壓輥縫控制系統自動識別兩側軋制力,利用差值算法給定一定值來調節兩側軋制力,利用反饋算法保證軋制力差保持在O?100KN ;
所述軋機兩側軋制力差值根據帶鋼具體情況、在人機界面上設置軋制力差值設定值,人工輸入後,控制系統根據該設定值來調節軋制力,實現軋制力差值恆定;
所述帶鋼進入輥縫後,同時利用液壓輥縫的傾斜來調整軋機兩側的軋制力差,實現人工和自動相結合的調整方法,實現帶鋼在軋制中心線上軋制。
[0006]根據模型計算的軋制力Frl在軋機自動控制系統中給出閉輥縫穿帶軋制的預設軋制力Fr2,所述閉輥縫穿帶軋制的預設軋制力Fr2通過以下公式得到,
Fr2 =klXFrl
式中:Frl —模型計算的軋制力;
Fr2 一穿帶軋制的預設軋制力; kl —係數,0.2 < kl < 0.8。
[0007]利用彎輥力調整不同帶鋼的穿帶過程,通過彎輥力保持板形和帶鋼對中。
[0008]根據模型計算的張力Tenl在自動控制系統中給出閉輥縫後的預設張力值Ten2,所述預設張力值Ten2通過以下公式得到,
Ten2 =k2 X Tenl
式中:Tenl —模型計算的張力;
Ten2 一閉輥縫後穿帶軋制的張力; k2 —係數,0.2 < k2 < 0.9。
[0009]所述步驟3)在閉輥縫穿帶軋制到預定長度時,在閉輥縫處噴射乳化液,此時乳化液流量為模型計算的乳化液流量的1/2,保持穿帶軋制穩定和不劃傷軋輥,利用乳化液的潤滑和冷卻效果改善閉輥縫穿帶軋制情況,使得閉輥縫穿帶軋制更加順暢。
[0010]根據雙機架軋機的布置和實際軋制情況,測算出軋機未軋制部分的帶鋼長度11m,過渡段的長度41m,採用本發明將原來未軋制的帶鋼和過渡段軋製成過渡段和成品。初步估計可增加成材率1.85%。本發明的工藝路線是:
O開卷機正常上卷並開始做帶頭(帶頭長200mm);
2)W、2#軋機做好準備,打開輥縫8mm ;
3)開始穿帶到帶頭通過1#軋機300mm時,1#軋機開始壓下,進行預擺棍縫或者恆軋制力法,如輥縫為3mm或者軋制力為6000KN ;此時需要操作工記住軋機兩側的軋制力或者軋制力差;(便於操作工調節軋機傾斜防止帶鋼跑偏);
4)1#軋機和開卷機開始建立入口張力Tel,此時的張力可以正常張力的1/3-2/3;(有後張力有助於軋制的進行和糾偏);
5)建立入口張力後,繼續進行穿帶,此時操作工需要通過觀察1#軋機的軋制力差進行調節軋機傾斜,防止帶鋼跑偏;
6)帶頭穿入2#軋機300mm後,2#軋機開始壓下,進行預擺輥縫或者恆軋制力法,如輥縫為3_或者軋制力為6000KN ;此時需要操作工記住軋機兩側的軋制力或者軋制力差;(便於操作工調節軋機傾斜防止帶鋼跑偏); 7)建立2#軋機和1#軋機的中間張力Itenl,此時的中間張力是正常軋制的1/3-2/3;同時增加1#軋機的軋制力,增大壓下率,加大1#軋機和開卷機的入口張力Te2,此時入口張力可以正常入口張力的2/3-4/5;(有後張力有助於軋制的進行和糾偏);
8)建立中間張力和入口張力後,繼續進行穿帶,此時操作工需要通過觀察1#、2#軋機的軋制力差進行調節軋機傾斜,防止帶鋼跑偏;(重點是2#軋機的);
9)當帶頭進入2#捲曲機鉗口時,開始閉合鉗口,並捲曲1.5圈後,軋機開始接收正常的軋制表數據開始第一軋程軋制;
10)第一軋程軋制結束後,帶尾位置甩到2#軋機入口前200mm-500mm停車;
11)打開1#軋機輥縫,開始反穿帶動作;
12)當帶尾穿過1#軋機入口300mm (光柵檢測),1#軋機開始閉合棍縫,棍縫值為預設或者按照軋制力6000KN進行預設;建立中間張力Iten2,此時中間張力為正常中間張力的1/2 ;
13)進行反穿帶到1#捲曲機卷上1.5圈帶頭後,軋機開始接受正常的軋制表數據開始軋制第二軋程;
14)第二軋程軋制到後期可以修改控制策略,多軋制過渡段,減少過渡段的長度;
15)同樣修改第三軋程的程序,進一步減少過渡段長度,增加成材率。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通過調整雙機架冷軋機穿帶過程的控制和壓下順序,將現有技術中的打開一定輥縫值進行穿帶,改變為閉合輥縫預定定值進行帶壓下軋制穿帶,同時利用液壓壓下缸的兩側軋制力來動態調節壓下系統避免帶鋼發生跑偏,利用不同彎輥力和張力等調整帶鋼,保障各種規格產品的順利閉輥縫穿帶軋制過程;利用乳化液的潤滑和冷卻效果改善軋制情況以降低軋制力,提高了冷軋帶鋼的成材率,達到雙機架冷軋機生產帶鋼的極限成材率。
[0012]2.利用乳化液的潤滑和冷卻效果改善閉輥縫穿帶軋制情況,在帶鋼穿帶未閉輥縫時,乳化液不噴,繼續穿帶到預定長度時開始閉輥縫噴射乳化液,乳化液流量為軋制設定乳化液流量的1/2-2/3,保持穿帶軋制穩定和不劃傷軋輥,採用比較少的乳化液流量取得最佳的閉輥縫穿帶軋制效果,使得閉輥縫穿帶軋制更加順暢,同時減少了乳化液消耗,降低了生產成本。
[0013]3.本發明的帶鋼頭尾的未軋制長度小,能夠使未軋制的厚度達到更多的壓下率,使未軋制帶鋼除去用於進鉗口部分的長度外增加了軋制延伸長度,同時通過過渡段改變在停車條件的厚度控制策略減少過渡段,大大提高了成材率。
[0014]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1#軋機穿帶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2#軋機穿帶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軋程軋制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一軋程軋制結束後,帶尾位置甩到2#軋機入口前200mm-500mm停車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帶尾穿過1#軋機入口 300mm, 1#軋機開始閉合棍縫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進行反穿帶到1#捲曲機卷上1.5圈帶頭後,軋機開始接受正常的軋制表數據開始軋制第二軋程結構示意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到帶頭進入2#捲曲機鉗口時,開始閉合鉗口並捲曲1.5圈後,軋機開始接收正常的軋制表數據開始第一軋程軋制結構示意圖;
圖8為現有技術中第一軋程軋制結束後,帶尾位置甩到1#軋機入口前500mm停車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以2.75mm軋制0.4mm為例實際軋制過程中帶剛長度方向上厚度變化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下卷後6道次軋制的卷芯未軋制部分和過渡段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下卷後6道次軋制的卷尾未軋制部分和過渡段部分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來詳細解釋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0016]結合圖1至圖12,一種雙機架冷軋機閉輥縫穿帶軋制方法,通過調整雙機架冷軋機穿帶過程的控制順序及液壓壓下缸壓下順序,實現在閉合輥縫預定值及帶壓下軋制穿帶,通過液壓壓下缸調整兩側軋制力來動態調節壓下系統、避免帶鋼發生跑偏,利用不同彎輥力和張力調整帶鋼,保障各種規格產品的順利閉輥縫穿帶軋制;利用乳化液的潤滑和冷卻效果改善軋制情況以降低軋制力,其特徵是,包括以下步驟:
1)從生產系統調入或者人工輸入帶鋼信息,將生產計劃排產後發給計算機,通過計算機內的模型得出軋制所需的軋制參數,包括模型計算的軋制力Frl、輥縫值、彎輥力、張力Tenl和乳化液流量,計算機將軋制參數發送到工藝控制VME系統作為控制參數;
2)帶鋼穿帶,當帶鋼的帶頭剛過第一機架軋機時,根據檢測系統發出的帶鋼就位信號,VME工藝控制系統按照控制參數對輥縫控制,輥縫按照設定輥縫的預定倍數壓靠閉合,在低速預定軋制力進行穿帶軋制;
3)當帶鋼剛過第二機架軋機時,根據檢測系統發出的帶鋼就位信號,VME工藝控制系統按照控制參數對輥縫控制,輥縫按照設定輥縫的預定倍數壓靠閉合,在低速預定軋制力進行穿帶軋制;當穿帶軋制帶鋼帶頭到達卷取機鉗口後預定長度,使帶頭符合進入鉗口和卷取機纏繞1.5圈的要求,開始按照正常的軋制進行生產。
[0017]所述步驟2)帶頭進入閉合輥縫後,雙機架軋機液壓輥縫控制系統採用位置控制,壓下系統的兩側軋制力保持一致,所述兩側軋制力差值的絕對值小於100KN,實現帶鋼在軋制中心線上;在閉輥縫穿帶軋制過程中液壓輥縫控制系統通過液壓輥縫控制系統自動識別兩側軋制力,利用差值算法給定一定值來調節兩側軋制力,利用反饋算法保證軋制力差保持在O?100KN ;
所述軋機兩側軋制力差值根據帶鋼具體情況、在人機界面上設置軋制力差值設定值,人工輸入後,控制系統根據該設定值來調節軋制力,實現軋制力差值恆定;
所述帶鋼進入輥縫後,同時利用液壓輥縫的傾斜來調整軋機兩側的軋制力差,實現人工和自動相結合的調整方法,實現帶鋼在軋制中心線上軋制。
[0018]根據模型計算的軋制力Frl在自動控制系統中給出閉輥縫穿帶軋制的預設軋制力Fr2,所述閉輥縫穿帶軋制的預設軋制力Fr2通過以下公式得到,
Fr2 =klXFrl 式中:Frl —模型計算的軋制力;
Fr2 一穿帶軋制的預設軋制力;
kl —係數,0.2 < kl < 0.8。
[0019]利用彎輥力調整不同帶鋼的穿帶過程,通過彎輥力保持板形和帶鋼對中目的。
[0020]根據模型計算的張力Tenl在自動控制系統中給出閉輥縫後的預設張力值Ten2,所述預設張力值Ten2通過以下公式得到,
Ten2 =k2 X Tenl
式中:Tenl —模型計算的張力;
Ten2 一閉輥縫後穿帶軋制的張力; k2 —係數,0.2 < k2 < 0.9。
[0021]所述步驟3)在閉輥縫穿帶軋到預定長度時,在閉輥縫處噴射乳化液,此時乳化液流量為模型計算的乳化液流量的1/2,保持穿帶軋制穩定和不劃傷軋輥,利用乳化液的潤滑和冷卻效果改善閉輥縫穿帶軋制情況,,使得閉輥縫穿帶軋制更加順暢。在帶鋼穿帶未閉輥縫時,不噴乳化液。
[0022]根據雙機架軋機的布置和實際軋制情況,測算出軋機未軋制部分的帶鋼長度11m,過渡段的長度41m,採用本發明將原來未軋制的帶鋼和過渡段軋製成過渡段和成品。初步估計可增加成材率1.85%。本發明的工藝工藝路線是:
O開卷機正常上卷並開始做帶頭(帶頭長200mm);
2)W、2#軋機做好準備,打開輥縫8mm ;
3)開始穿帶到帶頭通過1#軋機300mm時,1#軋機開始壓下,進行預擺棍縫或者恆軋制力法,如輥縫為3mm或者軋制力為6000KN ;此時需要操作工記住軋機兩側的軋制力或者軋制力差;(便於操作工調節軋機傾斜防止帶鋼跑偏);
4)1#軋機和開卷機開始建立入口張力Tel,此時的張力可以正常張力的1/3-2/3;(有後張力有助於軋制的進行和糾偏);
5)建立入口張力後,繼續進行穿帶,此時操作工需要通過觀察1#軋機的軋制力差進行調節軋機傾斜,防止帶鋼跑偏;
6)帶頭穿入2#軋機300mm後,2#軋機開始壓下,進行預擺輥縫或者恆軋制力法,如輥縫為3_或者軋制力為6000KN ;此時需要操作工記住軋機兩側的軋制力或者軋制力差;(便於操作工調節軋機傾斜防止帶鋼跑偏);
7)建立2#軋機和1#軋機的中間張力Itenl,此時的中間張力是正常軋制的1/3-2/3;同時增加1#軋機的軋制力,增大壓下率,加大1#軋機和開卷機的入口張力Te2,此時入口張力可以正常入口張力的2/3-4/5;(有後張力有助於軋制的進行和糾偏);
8)建立中間張力和入口張力後,繼續進行穿帶,此時操作工需要通過觀察1#、2#軋機的軋制力差進行調節軋機傾斜,防止帶鋼跑偏;(重點是2#軋機的);
9)當帶頭進入2#捲曲機鉗口時,開始閉合鉗口,並捲曲1.5圈後,軋機開始接收正常的軋制表數據開始第一軋程軋制;
10)第一軋程軋制結束後,帶尾位置甩到2#軋機入口前200mm-500mm停車;
11)打開1#軋機輥縫,開始反穿帶動作;
12)當帶尾穿過1#軋機入口300mm (光柵檢測),1#軋機開始閉合棍縫,棍縫值為預設或者按照軋制力6000KN進行預設;建立中間張力Iten2,此時中間張力為正常中間張力的1/2 ;
13)進行反穿帶到1#捲曲機卷上1.5圈帶頭後,軋機開始接受正常的軋制表數據開始軋制第二軋程;
14)第二軋程軋制到後期可以修改控制策略,多軋制過渡段,減少過渡段的長度;
15)同樣修改第三軋程的程序,進一步減少過渡段長度,增加成材率。
[0023]雙機架冷軋機現有技術中採用的軋制工藝路線:1、開卷機正常上卷並開始做帶頭,帶頭長200mm ;2、1#、2#軋機做好準備,打開棍縫8mm ;3、開始穿帶,到帶頭進入2#捲曲機鉗口時,開始閉合鉗口,並捲曲1.5圈後,軋機開始接收正常的軋制表數據開始第一軋程軋制;4、第一軋程軋制結束後,帶尾位置甩到1#軋機入口前500mm停車;5、進行反穿帶到1#捲曲機卷上1.5圈帶頭後,軋機開始接受正常的軋制表數據開始軋制第二軋程;6、第二、三軋程軋制到目標厚度的10%停車。
[0024]以下是現有技術的軋制工藝路線中未軋制和過渡段長度實際數據),以2.75mm軋制0.4mm的三個軋程完成為例,厚度變化為2.75-1.89-1.36-0.93-0.6-0.475-0.4 ;具體數據如表1,表2,表3,其中:
O第一軋程未軋制和過渡段長度,見表I
—I卷芯I卷尾I合計未軋制_ 10.23 - 10.23
過渡段OP - 8.87 ~
合計 |l8.87卜 |l8.87
2)第二軋程未軋制和過渡段長度,見表2
I卷芯I卷尾I合計未軋制— 1.0 10.23 10.23
過渡段— 26.73 15.37 42.10
合計 |26.73 \25.6 \52.33
3)第三軋程未軋制和過渡段長度,見表3
I卷芯I卷尾I合計未軋制— 10.23 - 10.23
過渡段.32.15 19.53 51.68
合計 |42.15 |l9.53 |61.91
通過上述三個表看出,一個2.75mm鋼卷在成品中有12.23m未軋制,51.68m是過渡段。
[0025]以下是採用本發明的工藝得到的實際軋制過程中帶剛長度方向上厚度變化,以
2.75mm軋制0.4mm為例,
IT制道次I成品卷內芯長度I切尾長度I合計—
四道次26.36米_19.53米45.89米六道次36.03米19.53米55.56米八道次|36.73米|l9.53米丨56.26米
另外根據實際軋制過程中工藝的統計數據如下:
通過以上將雙機架冷軋機現有技術中採用的軋制工藝路線與採用本發明的工藝得到的實際軋制過程中帶剛長度方向上厚度變化可知,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效果是:
帶鋼頭尾的未軋制長度小於lm,通過閉輥縫軋制方法可以使未軋制的厚度達到至少30%的壓下率,這樣12.23m的未軋制帶鋼,除去用於進鉗口部分的長度0.6m,可以有11.63m軋制延伸為16.lm。這樣可以將引帶方法的5m補償回來。
[0026]同時通過過渡段改變在停車條件的厚度控制策略可以減少過渡段至少20m,大大提高了成材率。過渡段按照已經有60%的延伸,折合為原始厚度8m.(=20* (1-0.6)),這樣在原始厚度上提高8m的可軋製成品,按照一卷700m的長度計算提高的成材率為:(5+8)/700X100%=1.85%。
[0027]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並非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以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雙機架冷軋機閉輥縫穿帶軋制方法,其特徵是,通過調整雙機架冷軋機穿帶過程的控制順序及液壓壓下缸的壓下順序,實現在閉合輥縫預定值及帶壓下軋制穿帶,通過液壓壓下缸調整兩側軋制力來動態調節壓下系統避免帶鋼發生跑偏,利用不同彎輥力和張力調整帶鋼,保障各種規格產品的順利閉輥縫穿帶軋制;利用乳化液的潤滑和冷卻效果改善軋制情況以降低軋制力,包括以下步驟: 1)從生產系統調入或者人工輸入帶鋼信息,將生產計劃排產後發給計算機,通過計算機內的模型得出軋制所需的軋制參數,包括模型計算的軋制力Frl、輥縫值、彎輥力、張力Tenl和乳化液流量,計算機將軋制參數發送到工藝控制VME系統作為控制參數; 2)帶鋼穿帶,當帶鋼的帶頭剛過第一機架軋機時,根據檢測系統發出的帶鋼就位信號,VME工藝控制系統按照控制參數對輥縫控制,輥縫按照設定輥縫的預定倍數壓靠閉合,在低速預定軋制力進行穿帶軋制; 3)當帶鋼剛過第二機架軋機時,根據檢測系統發出的帶鋼就位信號,VME工藝控制系統按照控制參數對輥縫控制,輥縫按照設定輥縫的預定倍數壓靠閉合,在低速預定軋制力進行穿帶軋制;當穿帶軋制帶鋼帶頭到達卷取機鉗口後預定長度,使帶頭符合進入鉗口和卷取機纏繞1.5圈的要求,開始按照正常的軋制進行生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機架冷軋機閉輥縫穿帶軋制方法,其特徵是,所述步驟2)帶頭進入閉合輥縫後,雙機架軋機液壓輥縫控制系統採用位置控制,壓下系統的兩側軋制力保持一致,所述兩側軋制力差值的絕對值小於100KN,實現帶鋼在軋制中心線上;在閉輥縫穿帶軋制過程中液壓輥縫控制系統通過液壓輥縫控制系統自動識別兩側軋制力,利用差值算法給定一定值來調節兩側軋制力,利用反饋算法保證軋制力差保持在O?100KN。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機架冷軋機閉輥縫穿帶軋制方法,其特徵是,所述軋機兩側軋制力差值在人機界面上設置,控制系統根據該設定值調節軋制力,實現軋制力差值恆定。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機架冷軋機閉輥縫穿帶軋制方法,其特徵是,所述帶鋼進入輥縫後,利用液壓輥縫的傾斜來調整軋機兩側的軋制力差,通過人工和自動調整相結合的調整方法,實現帶鋼在軋制中心線上軋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機架冷軋機閉輥縫穿帶軋制方法,其特徵是,根據模型計算的軋制力Frl在自動控制系統中給出閉輥縫穿帶軋制的預設軋制力Fr2,所述閉輥縫穿帶軋制的預設軋制力Fr2通過以下公式得到, Fr2 =klXFrl 式中:Frl —模型計算的軋制力; Fr2 一穿帶軋制的預設軋制力;
kl —係數,0.2 < kl < 0.8。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機架冷軋機閉輥縫穿帶軋制方法,其特徵是,利用彎輥力調整不同帶鋼的穿帶過程,通過彎輥力保持板形和帶鋼對中。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機架冷軋機閉輥縫穿帶軋制方法,其特徵是,根據模型計算的張力Tenl在自動控制系統中給出閉輥縫後的預設張力值Ten2,所述預設張力值Ten2通過以下公式得到,
Ten2 =k2 X Tenl 式中:Tenl —模型計算的張力; Ten2 一閉輥縫後穿帶軋制的張力;
k2 —係數,0.2 < k2 < 0.9。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機架冷軋機閉輥縫穿帶軋制方法,其特徵是,所述步驟3)在閉輥縫穿帶軋到預定長度時,在閉輥縫處噴射乳化液,乳化液流量為模型計算的乳化液流量的1/2。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機架冷軋機閉輥縫穿帶軋制方法,其特徵是,根據雙機架軋機的布置,測算出軋機未軋制部分的帶鋼長度、過渡段的長度,將未軋制的帶鋼和過渡段軋製成過渡段和成品,具體步驟是: O開卷機正常上卷並開始做帶頭; 2)1#、2#軋機做好準備,打開輥縫; 3)開始穿帶到帶頭通過1#軋機預定長度時,1#軋機開始壓下,進行預擺輥縫或者恆軋制力,記錄軋機兩側的軋制力或者軋制力差、用於調節軋機傾斜防止帶鋼跑偏; 4)1#軋機和開卷機開始建立入口張力Tel,此時的張力為正常張力的1/3-2/3以利於軋制和糾偏; 5)建立入口張力後繼續進行穿帶,通過觀察1#軋機的軋制力差調節軋機傾斜,防止帶鋼跑偏; 6)帶頭穿入2#軋機預定長度後,2#軋機開始壓下,進行預擺輥縫或者恆軋制力法,記錄軋機兩側的軋制力或者軋制力差用於調節軋機傾斜防止帶鋼跑偏; 7)建立2#軋機和1#軋機的中間張力Itenl,所述的中間張力為正常軋制張力的1/3-2/3 ;同時增加1#軋機的軋制力,增大壓下率,加大1#軋機和開卷機的入口張力Te2,此時入口張力為正常入口張力的2/3-4/5以利於軋制和糾偏; 8)建立中間張力和入口張力後,繼續進行穿帶,觀察1#、2#軋機的軋制力差以調節軋機傾斜,防止帶鋼跑偏; 9)當帶頭進入2#捲曲機鉗口時,開始閉合鉗口,並捲曲1.5圈後,軋機開始接收正常的軋制參數開始第一軋程軋制; 10)第一軋程軋制結束後,帶尾位置甩到2#軋機入口前預定長度停車; 11)打開1#軋機輥縫,開始反穿帶動作; 12)當帶尾穿過1#軋機入口預定長度時,1#軋機開始閉合輥縫,輥縫值為預設或者按照軋制力進行預設;建立中間張力Iten2,此時中間張力為正常中間張力的1/2 ; 13)進行反穿帶到1#捲曲機卷上1.5圈帶頭後,軋機開始接受正常的軋制參數開始軋制第二軋程; 14)第二軋程軋制到後期修改控制策略,多軋制過渡段,減少過渡段的長度; 15)修改第三軋程的程序,進一步減少過渡段長度,增加成材率。
【文檔編號】B21B1/22GK104148383SQ201410297119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8日
【發明者】聞青山, 高傳華, 吳冬梅, 孫清泉, 徐衛國, 林建民, 孔德奎 申請人:濟鋼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