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置雙前輪懸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01:23:41 2
專利名稱:中置雙前輪懸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中置雙前輪懸架裝置,是機動車輛的一種前輪懸架機構。
機動三輪車,包括三輪摩託車,三輪農用車,三輪汽車,三輪卡車等,前輪是一個輪子,具有小型、輕便的優點;但也存在前部重性不穩,容易翻車的缺點。因此本人在原三輪車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前輪為中置雙輪的機動車,即前輪為並列中置的兩個輪子,兩輪以短軸相連,因而可視為一個雙胎輪,它既保持了三輪車輛的小型、輕便的優點,又使車輛前部的重心穩定。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含有中置雙前輪的懸架裝置,它使這種中置的雙前輪能靈活地左右轉向,並能隨地形變化自如地擺動,從而提高車輛行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本中置雙前輪懸架裝置含有一對以短輪軸相連的中置前輪,還包含一個橫向擺臂和一個轉向搖臂,轉向搖臂同時與車輛的轉向主軸及橫向擺臂固定相連,中置雙前輪的輪軸嵌接於橫向擺臂的軸槽內,橫向擺臂設有主銷,雙前輪可通過輪軸及橫向擺臂繞該主銷旋轉擺動。本懸架還包括由一對縱向擺臂和一個板簧,該兩縱向擺臂的的後端以銷軸與車架鉸接,前端匯成一體並與轉向主軸的軸套焊接固定,板簧的中部掛接於轉向主軸軸套上,左右兩端通過吊耳與車架相連。
本實用新型懸架裝置使車輛的中置雙前輪能隨著方向機的旋轉而靈活地轉向,當車輛拐彎或路面高低不平時,橫向擺臂可繞主銷旋轉適當的角度,使兩前輪根據地形的變化而實現橫向擺動,確保兩輪同時著地,增加與地面的附著力。此外,當雙前輪縱向受力發生變化時能隨縱向擺臂繞車架上下擺動。因此本懸架裝置能使雙前輪根據拐彎或路面的情況,自動地左右或上下擺動,使車身保持平穩,確保安全舒適,避免翻車事故。
以下結合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結構。
圖1是本中置雙前輪懸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圖1的B向視圖。
如圖1所示,雙前輪14、14′以一個短輪軸10相連,輪軸10的軸長較短,因此兩前輪的輪距很小,可視為一個雙胎輪,並在車架1的前端處於中置的位置(參見圖3),設有前制動器總成9;轉向主軸3的下端與轉向搖臂8焊接。轉向主軸3外套有軸套15,它的上下兩端裝有軸承2和2′。本懸架的橫向擺動原理見圖1和圖2。橫向擺臂11上端與轉向搖臂8以固定銷連接,雙前輪的輪軸10嵌接於橫向擺臂11的軸槽內而成一體,橫向擺臂11繞主銷12旋轉時,雙前輪14、14′也隨輪軸10一同繞主銷12旋轉擺動。當左右地面高低不平或車輛拐彎時,雙前輪即可通過這種橫向擺動調整左右兩輪的高度,確保兩前輪同時著地,增加與地面的附著力,避免翻車。圖2中,轉向主軸3上端裝有轉向節臂4,該節臂4與車輛的方向盤轉向器相連接,轉動方向盤時,轉向節臂4即帶動轉向主軸3旋轉一定角度,同時轉向搖臂8、橫向擺臂11也一同繞主軸3的軸線同步旋轉,實現雙前輪的轉向。本中置雙前輪懸架的縱向擺動的結構原理見圖1、圖2和圖3。板簧7的左右兩端通過吊耳6與車架1相連,中部通過掛接固定在轉向主軸的軸套15上;兩縱向擺臂5的後端通過銷軸13與車架1鉸接,前端正匯合併焊接固定在軸套15上(見圖3並參見圖2)。車輛前部的重量通過板簧7傳遞給予軸套15,軸套通過兩個軸承2傳遞給至轉向擺臂8和兩前輪14、14′。因此當車輛的縱向受力(即垂直於地面方向的力)發生變化時,前輪可在板簧的振動範圍內隨縱向擺臂銷軸13作適當的縱向擺動。
權利要求1.中置雙前輪懸架裝置,有同軸相連的短輪距的中置雙前輪,其特徵是還包含一個橫向擺臂和一個轉向搖臂,轉向搖臂同時與車輛的轉向主軸及橫向擺臂固定相連,中置雙前輪的輪軸嵌接於橫向擺臂的軸槽內,橫向擺臂設有主銷,雙前輪可通過輪軸及橫向擺臂繞該主銷旋轉擺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雙前輪懸架裝置,其特徵是還包括由一對縱向擺臂和一個板簧,該兩縱向擺臂的後端以銷軸與車架鉸接,前端匯成一體並與轉向主軸的軸套焊接固定,板簧的中部掛接於轉向主軸軸套上,左右兩端通過吊耳與車架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的一種前輪懸架裝置,含有同軸相連的短輪距的中置雙前輪,一個橫向擺臂和一個轉向搖臂,轉向搖臂同時與車輛的轉向主軸及橫向擺臂固定相連,中置雙前輪的輪軸嵌接於橫向擺臂的軸槽內,橫向擺臂設有主銷,雙前輪可通過輪軸及橫向擺臂繞該主銷旋轉擺動,從而車輛在拐彎及高低不平的地面上行駛時,仍可確保兩前輪同時著地,增加與地面的附著力,避免翻車。
文檔編號B60G9/00GK2424954SQ0022050
公開日2001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2日
發明者何家銘 申請人:何家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