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議論文分析說理走向深入
2023-07-05 14:59:21 1
高考《考試說明》把作文分為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考生要想在高考語文中獲得高分,作文就不僅要符合基礎等級的要求,更要符合發展等級的要求。從某種程度上說,「發展等級」才是作文評分差距形成的主要陣地。具體而言,主要做到:深刻、豐富、有文採、有創新。高考作文評分標準明確指出:「發展等級評分依據的評分點,不求全面,以突出點按等評分,直至滿分。」為此,我們在作文備考時要能著力打造出一些「亮點」。
對此,筆者認為高考作文議論文寫作中如果能巧妙地使用引證法,文章就能充分體現高考發展等級的「深刻」「有文採」「有創新」等要求,自然能受到閱卷老師青睞。
引證法是在議論中引用名言警句、經典著作、歷史文獻、諺語、成語、俗語、傳說、古今詩文等,以此作為論據,來證明觀點的一種論證方法,即引用理論論據來進行論證。
一、學生習作現狀分析
筆者嘗試讓學生進行引證法片段的寫作訓練,要求以「打掃心靈的房間」為題,寫150字左右的作文片段,運用引證法。但學生習作參差不齊,現選擇學生作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個語段。
語段一:
列夫託爾斯泰曾說過:「心靈純潔的人生活充滿甜蜜和喜悅。」顧城在《一代人》中也曾說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孟子》有言:「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萬科董事長王石棄業尋求心靈的一片寧靜,致力於遊學;微軟創立者比爾蓋茨放棄事業,全身心投入慈善事業。他們放棄了物質的追求,收穫了純淨的心靈。
語段二:
明代戲劇家高濂在《洗心說》中說:「福生於清儉,德生於卑退,道生於安靜,命生於和暢,患生於多欲,禍生於多貪,過生於輕慢,罪生於不仁。」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蒙塵的心會變得灰色和迷茫。我們的心靈像一杯清水,能夠容納灰塵,更能夠在一番沉澱之後仍然保持自身的純淨與清澈。
語段三:宋代的陸九淵就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的思想。明代大儒王陽明也宣揚「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命題。溫·卡維林:「推心置腹的談話就是心靈的展示。」一代國學
大師,周汝昌,一生坎坷,二十歲雙耳幾乎失聰,晚年雙眼幾近失明,面對著這樣的處境,他沒有煩躁,沒有抱怨,沒有讓生活的不如意佔據他的心靈,反而靠著右眼0.01的視力,治學數十年,為紅學作出了巨大貢獻。由此可見,心靈的滋養、淨化是多麼的重要。清理心靈,掃除痛苦的塵埃,抬起頭,你會發現天空依舊雲淡風輕。
這些語段存在以下問題:
1.引用不當〒如語段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該句是詩人北島《回答》中的句子,學生卻錯亂地將其引用為顧城《一代人》中的句子。另外,語段一連用三個名言警句,但是三個句子之間缺乏應有的內在聯繫,給人以堆砌之感。語段三中「推心置腹的談話就是心靈的展示」,看似有「心靈」,但是這句話實則表達的是人與人之間要溝通的含義,與所論證觀點「打掃心靈的房間」沒有任何聯繫。
2.「引」而不「證」〒語段一、語段三儘管有名言警句的引用,但是引用過後,沒有與之匹配的論證,沒有對引言加以分析,沒有使之與論題充分聯繫起來。學生普遍對於「引」是頗費心機的,但對於「證」則往往不夠重視;只「引」不「證」,犯了「觀點加引語」的毛病。論據本身只是一種材料,它不能代替論證。缺乏論證分析的過程,文章勢必蒼白無力。
3.論證混亂〒語段二在引用明代戲劇家高濂在《洗心說》一段話後,有了論證分析,但是分析內容與引用缺乏關聯,沒有緊扣引言內容展開。同時論證層次混亂,條理不清。「我們的心靈像一杯清水,能夠容納灰塵,更能夠在一番沉澱之後仍然保持自身的純淨與清澈。」該句表達的是心靈能自我淨化修復,與觀點「打掃心靈」背道而馳。
4.以例代議〒語段一、三中引用名言後列舉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以例代證,缺乏應有的分析論證,沒有突出引證法,對「引用」和「引證法」的不同沒有區分。
二、引證法寫作要求指導
針對學生習作中的問題,筆者對學生寫作做了一定的指導嘗試。具體說來,有如下兩個步驟:
(一)閱讀例文,分析概括引證法論證段落的基本構成
例文:
一個人一生不能沒有錢,但是不能被金錢所奴化。泰戈爾有一句名言:「任何鳥翼墜上黃金都不能再高飛了。」這就是說,鳥類的翅膀本是用來追求翱翔藍天的自由與快樂的,如果讓它與金錢聯繫起來,那就會失去這種快樂和自由。鳥如此,人亦然。人的生命本是用來追求知識與真理,追求正義與自由的,若是僅僅將生命與金錢聯繫在一起,那麼人類也將失去生命本來的價值與尊嚴。因此,我們千萬不要做金錢的奴隸。
通過對例文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典範的論證段應該包括五個部分:觀點句,名言句,闡釋句,分析句,結論句。而引用論證的核心部分應該是名言句,闡釋句,分析句。所謂闡述句即對所引用的名言做一定的分析闡述,將名言的核心本質含義揭示清楚。而分析句則更注意於將該名言所論述道理給人們在社會人生方面的啟發分析出來。
(二)結合實例,學習分析方法
那麼,面對引用的理論論據,如何來加以分析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三種方法:
1.詮釋法〒即通過對引文的詮釋分析達到證明論點的目的。
例如:我們可以平凡,但不能喪失自我。正如羅曼·羅蘭所說:「每個人都有他的隱藏的精華,和任何別人的精華不同,也使人具有自己的氣味。」由此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藏著的長處,我們不必看低自己,不必仰望他人。要堅信自己的價值,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發揮出自己的精華和特色,你可以成為眾人注視的焦點。仿效別人,即使再成功,也只不過是別人的影子,無法活出自己的精彩。山寨產品永遠無法與正規商品相媲美。因此,不必在意他人,只管走好屬於自己的路,一條不同尋常的路。
原文引用羅曼·羅蘭的名言後,論證則抓住了「隱藏」、「精華」、「氣味」等字眼,揭示了它們的含義,點明了保持自我個性特色的可貴。在引用原文之後,抓住了關鍵的內容,緊扣觀點,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2.歸納法〒即從不同角度引用,然後對引文加以歸納整合,證明論點。
例如:在時空的隧道裡,側耳傾聽「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的聲音穿透地幔,聖人並不拒絕俗世的富貴,但必須以義取之;「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的聲音穿過巖層,在燈紅酒綠中脊髓流失的人們,迫切需要這至大至剛的精神補鈣;「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的聲音從千裡之外的伊犁波狀起伏,提醒人們不要一味鑽進個人的小圈子,家國天下是不可分割的一體。歷史一次次地告訴我們,真正快樂的人生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滿足,而是要堅守良知,善待天地。
這段文字分別引用孔子、孟子、林則徐詩詞格言並逐個分析,最後加以歸納整合,證明了「真正快樂要堅守良知,善待天地」的觀點,從而做到了引而有析、引而有證。
3.反向法〒即從反面引用,間接證明論點。
例如:常言道:「時間可以醫治心靈的傷疤,時間是最好的良藥,時間可以撫平一切,時間可以讓人忘掉一切。」這是我們對痛苦的自我解脫和對新生活的嚮往。可是這並非真理。有些事情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淡化,時間不會使記憶分化。
文章為論證自己的觀點「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從反面說起,引用熟語「時間可以醫治心靈的傷疤……」與作者的觀點相反,從而使作者的觀點備受讀者關注,從而證明論點。
總之,引證法的關鍵就在於「引文加分析,分析扣論點」,掌握這一點,就能使你引用的名言警句作為論據材料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學生習作升格展示及點評
【片段一升格展示】
真正高尚的人,從不會被世俗蒙蔽心靈,而是彎腰打掃,掃除心靈,打掃淨土。《孟子》有言:「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孟子行走於世,時刻保持心靈的淨土,為義捨棄一切。而在當今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這一點呢?大多都是見利忘義罷了。他們彎下腰清掃心靈,純淨心靈,淨化靈魂的姿態將成為這個世界最美麗的風景。
【升格點評】針對語段一堆砌名言警句,修改後語段做了大膽取捨,只保留孟子的名言,同時,在分析過程中,就孟子名言談及孟子「為義捨棄一切」的人生態度,繼而聯繫當今世上見利忘義之輩為人所不齒,論證層次分明,環環相扣,緊扣寫作觀點「打掃心靈的房間」,一針見血,議論很有力度。
【片段二升格展示】
淨心修身,及時清掃心靈名利汙穢塵土才能成就我們所追求的大業。明代戲劇家高濂在《洗心說》中說:「福生於清儉,德生於卑退,道生於安靜,命生於和暢,患生於多欲,禍生於多貪,過生於輕慢,罪生於不仁。」對於聲色貪慾、名利得失,關鍵在於是否看得透、識得破。識不破,則是那縛心繩、熾心焰;識得破,名如好聽之歌,聽過便無;利如昨日之食,食過不見;貪如橘洲歌舞,曲終人散;欲如春曉之花,開過便敗。古往今來,受人敬仰的君子,無不是視名利如浮雲,淡泊名利之人。唯有適時打掃心靈,毅然割捨名利之塵埃,才能找尋真我,還自我一個身潔心淨。
【升格點評】原語段沒有觀點句,修改後首尾觀點句,緊扣寫作論點。分析時運用詮釋法,在對名句進行闡釋分析時,緊扣原句中的關鍵詞「多欲」「多貪」等,寫作者加以適當引申,著重對「名」「利」「貪」「欲」闡釋說明,運用比喻,形象而生動,又含排比,文章很有氣勢,給人以無可辯駁之感。
【片段三升格展示】
掃清心靈的塵土,方能致遠。宋代的陸九淵就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的思想。他認為窮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內心就可得到天理。明代大儒王陽明也宣揚「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命題,認為良知是存在於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往往被私慾所侵蝕。時時「清掃」自己的內心,恢復良知的本性。現如今,我們生活在繁華的大都市,有多少人在物慾橫流
的誘惑中迷失了雙眼?有多少人在溫柔的富貴鄉中麻木了神經?又有多少人在歌舞昇平的繁華中磨滅了壯志?心若冰清,天塌不驚。可見,心靈的滋養、淨化是多麼的重要。清理心靈,掃除痛苦的塵埃,抬起頭,你會發現天空依舊雲淡風輕。
【升格點評】原語段以例代證,修改時大膽砍削了國學大師周汝昌的事例,取而代之的是注重分析論證。運用歸納法將陸九淵和王陽明的兩個名句分別做了概括說明,繼而將兩者之間的共性「良知」「天理」與本次寫作命題「打掃心靈,淨化心靈」做了巧妙勾連,保留原文結尾「清理心靈,掃除痛苦的塵埃,抬起頭,你會發現天空依舊雲淡風輕」可以說真正做到了揚長避短,有論證分析而又妙語連珠,錦句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