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寫深刻技巧
2023-07-09 03:07:22 3
在高考應試作文中,議論文寫作又佔了很大的比重,因此,讓學生寫出說理深刻透徹的議論文在平時的訓練中是很必要的。小編收集了議論文寫深刻技巧,歡迎閱讀。
(一)探究社會背景,凸顯本質
以《話說一擲千金》為例:「有了錢怎麼花,似乎是個人的事。但是,如果我們把目光從燈紅酒綠的豪門夜宴移到農舍窯洞,警惕拜金主義的話題會變得更加沉重。改革開放給我們國家到來了前所未有的大變化,但現在還遠非黃金滿地。我國人均GDP還不到4500美元,在全世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排行榜上,我們的座次僅僅是幾十位,光是在我國的中西部地區,就有許多農民仍在為溫飽問題發愁。如果把一擲千金的做法放在精神文明建設和我國剛解決溫飽問題這個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就會發現,這種奢侈之風在汙染著社會環境,損害著社會主義人際關係。」
「我的錢該怎麼花你管不著」,這一觀點看起來很是合理,但是將其放在我國基本國情的大背景下,這種做法的錯誤性本質就凸顯了出來。因為任何現象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產生的,因此我們在論及這一現象時。若能揭示現象產生的社會背景,本質就會凸顯出來,進而使說理走向深刻。
(二)假設推導,正反對比
這種做法就是在列舉事實論據後,從正面或反面假設分析,來揭示論據和論點之間的內在聯繫。
如廣一模語文作文《不放下》:「回顧歷史,當無盡的艱辛,黑暗的現實,被貶的挫折無情的嘲笑著他們對責任的固執堅守時,他們沒有選擇放下。玄奘大師,隻身穿透五萬裡的沙漠,沒有神通廣大的徒弟,沒有結伴而行的法師,堅定地喊出『寧向西天一步死,不求東歸半步邁』的信念??特蕾莎修女,畢生在貧民窟為窮人服務,受盡千般萬般不解與嘲諷??電影《十月圍城》中,十三個普通人用血肉之軀築起中華民族的圍城,靠的是對革命勝利的責任的不放下。倘若他們放下對社會對人們的責任,倘若他們選擇了安逸的生活,他們的內心只能享受物質的富足,卻無法享受精神的富有,退縮與放棄只會永遠的拷問著他們的靈魂。??若社會僅有『放下』的故作瀟灑,卻沒有『不放下』的勇敢擔當,歷史的潮流又怎能向前發展?」
先敘述三個正面事實論據,接著用「倘若??」「若??」兩個複句,從反面假設分析,從而論證了「不放下為社會為人民做貢獻的責任」這一中心論點。
(三)反彈琵琶,逆向思考,見解新穎
以一篇《『軟骨』哲學》的文章為例。
「當我們撫摸昔日歷史那傷痕累累的面龐,當我們探得今日人性那微妙複雜的斑斕景象,我們就不難看出,「軟骨」中蘊含的「妥協」其實是一門藝術??只有內心勇敢的人,才懂得這種妥協的力量;只有意志堅韌的人,才懂得這種「軟骨」的剛硬。我甚至要說,它其實是一種成熟而深刻的人生哲學。」
「軟骨」歷來被主流社會視為卑劣下作﹑無恥低賤的品行,而本文的作者卻為「軟骨」
叫好,甚至稱其為一種「成熟而深刻的人生哲學」,闡述別人沒有闡述的觀點,讓讀者耳目一新,深受啟發。對過分強調剛直不阿的鬥士精神的人們來說,這的確是一劑清涼藥,對於人生和社會的現實意義是顯而易見的。
這就是運用逆向思維,為論證某個觀點通過反面思考確立新觀點,闡發新見解的反彈琵琶式方法。
(四)分析說理,條分縷析,論證充分
作文要想做到深刻,最關鍵的做法在於分析。南朝梁代文學理論界劉勰說過:「論如析薪,貴能破理。」意思是說議論像劈柴,重要的是能夠按照木材的紋理把它劈開。議論文寫得好與不好,與作者的分析說理得很分不開的。
要想做到分析說理透徹,一篇議論文圍繞中心論點,一般要分解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論點,然後既擺事實,又講道理,文章才有分量。
同樣以《『軟骨』哲學》的文章為例。
文章在提出發人深省的觀點之後,圍繞中心論點設置了三個分論點:首先,「軟骨」具有明確的本質和指向;其次,軟骨精神具有幽默的風骨;再次,軟骨精神具有策略性。然後分別擺了三個事實論據:毛澤東在遊擊戰中的16字方針「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文化界的一個關於七七四十九還是七七四十八的例子,七七四十八的對象是領導。光舉例還不夠,有了事實論據之後還得分析,使得觀點和材料相對接,這樣事例才能為觀點服務。一定注意:事例之後的議論分析,是觀點和材料相結合的玉紐帶。《『軟骨』哲學》這篇文章,擺事實,講道理,多方面﹑多角度地揭示了「軟骨」的本質,有力的論證了自己的觀點。這樣看來,提出新穎的見解並不難,難的是說理充分;沒有充分的分析說理,光在觀點新穎上動腦筋,就成了刻意標新立異,自然難以服人。
(五)辯證說理,全面分析
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這時就需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用全面地觀點分析事物,才能避免說理地片面性;還需要用聯繫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分析事物。
當我們把一個問題論證得差不多的時候來點辯證說理,會使道理說得更深刻。同樣,《『軟骨』哲學》這篇文章,在這一方面體現得尤為突出:「我這裡不厭其煩地談論「軟骨哲學」,並非否定鏗鏘硬骨,亦並非主張放棄原則,而是指在某種特定得情形之下,用隱忍迂迴的方式,贏得自由,贏得勝利。」在這裡,作者在肯定「軟骨哲學」的時候,也沒有否認鏗鏘硬骨。這樣一分為二地看問題,既全面分析,又有所側重,促使議論走向深刻。
(六)橫向思考,由點到面,由此及彼
運用橫向思維,由點到面想一想,可以拓寬思路,找到最佳的立意角度,既可以使議論說理走向深刻,也可以充實文章內容,做到論據充實。
廣二模的作文「改變世界」或者「改變自己」。
一篇題為《堅守自我》的文章在列舉了馬丁·路德·金「改變世界的使命」事例之後如是說:「這份自我堅守,其過程註定慘烈。世界那麼大,人與它博弈怎能不受傷。更有甚者在抗爭中走向了自我滅亡。屈原大聲疾呼,『忍而不能舍也』,最終投進了汨羅江;海子在心中建了個和梭羅一樣的小木屋,帶著它躺到了鐵軌上;為藝術失去理智的梵谷,不為世界所愛的可憐梵谷,在麥田驚起生命中最後一群烏鴉。人類與世界鬥爭得史冊上,血淚是何等悲壯的底色。」(這裡,自我與世界的博弈,排比敘例,展現「改變世界」者即使失敗而精神感天動地)試問滄浪濯纓的屈原,豈能接受滄浪之水用以濯足?試問若是嵇康從此不寫絕交書改寫奏章,三千太學生是否還能聽得進那曲《廣陵散》?試問後世諸位,梵谷的向日葵若向金錢綻放,我們豈會為之震撼?(這裡,精彩的排比反問,作者得觀點得以強化。)
這樣由馬丁·路德·金的詳例,這個點,進而引出幾個略例排比,這個面。最終使
說理走向深刻。
(七)聯繫現實,升華主題
在完成上面的幾種方法之後,我們可以在文章的結尾部分聯繫社會現實實際,使文章具有現實針對性,進而揣摩命題者的命題意圖,使全文主旨走向深刻。
同樣一篇題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2012廣二模文章的結尾如是說:「就像今天,我們不能阻止十八路人冷眼旁觀,但卻可以改變自己,做彎腰拾起道德的第十九人。讓愛與善良之星火燎亮整個中華大地。」
這篇文章的結尾回到現實熱點,讓高遠的立意落到實處,體現現實關懷。
當然,以上幾種途徑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不可能全部用到,臨場寫作時能用上兩到三個,已經實屬不易。筆者認為將上述方法加以實用的最好作文模式是「六段論式」:
第一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
第二段,詳例剖析,敘議結合。(敘事不要過於詳盡,首尾是議論性評價文字,中
間是高度概括性地敘述。)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氣勢。(三到四個為佳)
第四段,反面事例。和上面的二﹑三段形成正反對比。
第五段,辯證分析,結論不可絕對。
第六段,聯繫實際,升華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