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式噴液瓶的製作方法
2023-07-19 16:43:11 2
專利名稱:可充式噴液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裝液體的噴瓶,特指一種可反覆充液使用的可充式噴液瓶。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可充式噴液瓶包括瓶身、瓶底、噴頭組件和充液裝置,充液裝置設在瓶身底部,閥杆穿過瓶身底部,容易產生洩漏,而且在瓶身的底部設充液開口容易鑽進灰塵,不方便使用和攜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密封性能好、便於使用和攜帶的可充式噴液瓶。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充式噴液瓶,包括瓶身、瓶底、噴頭組件和充液裝置,所述瓶身與瓶底裝連或製成一體,所述充液裝置設在瓶身的側部,所述充液裝置包括閥體、彈簧、活塞和密封圈,所述閥體具有閥孔,所述彈簧和活塞依次裝在閥孔中,所述彈簧的一端與瓶身的內側壁相抵,另一端與活塞的一端相抵,活塞與閥孔移動配合,所述密封圈安裝在活塞上,且密封圈的圈壁上開有流液孔,所述活塞上具有充液道,充液道的出口的位置與密封圈的流液孔的位置相對應且與流液孔連通,所述閥體上具有進液孔和導氣孔,進液孔的一端與瓶身的內腔連通,導氣孔的一端與瓶身的內腔連通,所述活塞靜止時,密封圈的圈壁一側堵在閥體的進液孔處,密封圈的圈壁另一側堵在閥體的導氣孔處,所述活塞移動時,所述閥體的進液孔的另一端能與密封圈上的流液孔對接,所述導氣孔的另一端能與閥體的閥孔的外端部接通。所述閥體的埠上固定連接有固定套,活塞的外端部常態下與固定套相抵。所述活塞的一端具有沉孔,所述彈簧的另一端插在沉孔中。所述充液裝置的閥體與瓶身製成一體或固定連接。所述活塞的位於充液道的進口處還裝有密封墊圈。所述密封圈的流液孔為腰形孔。所述導氣孔的一端通過閥體上的導氣通道與瓶身的內腔連通,且導氣通道的進口設置於閥體上。所述導氣通道的進口位於閥體上的遠離活塞的側壁處。所述導氣孔的一端通過導氣管與瓶身的內腔相通。所述活塞的一端具有多邊形導柱,瓶身內具有導向孔,多邊形導柱插在導向孔中且相互滑動配合。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的結構後,由於所述瓶身與瓶底裝連或製成一體,取消了閥杆穿過瓶身底部的結構,因此減少了洩漏點;再由於密封圈安裝在活塞上,且密封圈的圈壁上開有流液孔,所述活塞靜止時,密封圈的圈壁一側堵在閥體的進液孔處,密封圈的圈壁另一側堵在閥體的導氣孔處,所述活塞移動時,所述閥體的進液孔的另一端能與密封圈上的流液孔對接,所述導氣孔的另一端能與閥體的閥孔的外端部接通,因此,充液與排氣能夠同時進行,密封性能好、不易洩漏;由於充液裝置設在瓶身的側部,因此,不容易鑽進灰塵,便於使用和攜帶。此外,本發明的密封結構簡單,便於製造,免維護,使用壽命長。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可充式噴液瓶在靜止狀態時的結構示意 圖2是圖1的A-A剖視 圖3是圖1的B-B剖視 圖4是本發明的可充式噴液瓶在充裝和排氣狀態時的結構示意 圖5是圖1中的密封圈的側視 圖6是圖5的仰視 圖7是圖6的C-C剖視 圖8是圖5的立體 圖9是密封圈與活塞的裝配立體 圖10是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11是圖10的D-D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2、3、4、5、6、7、8、9所示,本發明的一種可充式噴液瓶,包括瓶身1、瓶底
1-1、噴頭組件10和充液裝置,所述瓶身I與瓶底1-1裝連或製成一體,所述充液裝置設在瓶身I的側部,所述充液裝置包括閥體7、彈簧8、活塞3和密封圈2,所述閥體7具有閥孔7-3,所述彈簧8和活塞3依次裝在閥孔7-3中,所述彈簧8的一端與瓶身I的內側壁相抵,另一端與活塞3的一端相抵,活塞3與閥孔7-3移動配合,所述密封圈2安裝在活塞3上,且密封圈2的圈壁上開有流液孔2-1,所述活塞3上具有充液道3-1,充液道3-1的出口 3-2的位置與密封圈2的流液孔2-1的位置相對應且與流液孔2-1連通,所述閥體7上具有進液孔7-2和導氣孔7-1,進液孔7-2的一端與瓶身I的內腔連通,導氣孔7-1的一端與瓶身I的內腔連通,所述活塞3靜止時,密封圈2的圈壁一側堵在閥體7的進液孔7-2處,密封圈2的圈壁另一側堵在閥體7的導氣孔7-1處,所述活塞3移動時,所述閥體7的進液孔7-2的另一端能與密封圈2上的流液孔2-1對接,所述導氣孔7-1的另一端能與閥體7的閥孔7-3的外端部接通。如圖1、4所示,為了使活塞3在閥孔7-3中準確限位並且防止活塞3脫落,所述閥體7的埠上固定連接有固定套5,活塞3的外端部常態下與固定套5相抵。如圖1、4、9所示,為了穩固地安裝彈簧8,所述活塞3的一端具有沉孔3_3,所述彈簧8的另一端插在沉孔3-3中。如圖1、4所示,為了便於製造,所述充液裝置的閥體7與瓶身I製成一體或固定連接。如圖1、4所示,為了便於與充液泵配合,所述活塞3的位於充液道3-1的進口處還裝有密封墊圈4。如圖1、4、6、7、8、9所示,為了降低裝配難度,所述密封圈2的流液孔2_1為腰形孔。如圖1、4所示,所述噴頭組件10裝在瓶身I的頂部。如圖1、4所示,所述導氣孔7-1的一端通過閥體7上的導氣通道9與瓶身I的內腔連通,且導氣通道9的進口 9-1設置於閥體7上。如圖1、4所示,為了最大限度地充滿噴液瓶,所述導氣通道9的進口 9-1位於閥體7上的遠離活塞3的側壁處。也可以是,所述導氣孔7-1的一端通過導氣管與瓶身I的內腔相通,此時可以取消導氣通道9。如圖10、11所示,是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活塞3的一端具有多邊形導柱3-4,瓶身I內具有導向孔1-2,多邊形導柱3-4插在導向孔1-2中且相互滑動配合。這樣,活塞3在移動時不易發生轉動。其餘結構與圖1所示的實施例相同。如圖1、4所示,本發明的可充式噴液瓶在充液時,將瓶身I橫向放置,使活塞3的充液道3-1的進口朝下,導氣通道9的進口 9-1朝上,採用充液泵(非本發明)將活塞3向上頂,使密封圈2的流液孔2-1對著進液孔7-2處,使活塞3的充液道3-1的出口 3_2經流液孔2-1與閥體7的進液孔7-2接通,新充的液體進入瓶身I內腔;同時密封圈2的圈壁另一側離開導氣孔7-1處,使導氣孔7-1與閥體7的閥孔7-3的外端部接通,將瓶身I內腔的空氣從導氣通道9的進口 9-1、導氣通道9、導氣孔7-1並經由閥孔7-3的外端部排出。充液完成後,活塞3在彈簧8的作用下復位,使密封圈2的位於流液孔2-1旁邊的圈壁堵住進液孔7-2處以及密封圈2的另一側圈壁堵住導氣孔7-1處,確保不漏液和漏氣。
權利要求
1.一種可充式噴液瓶,包括瓶身(I)、瓶底(1-1)、噴頭組件(10)和充液裝置,其特徵在於: a、所述瓶身(I)與瓶底(1-1)裝連或製成一體, b、所述充液裝置設在瓶身(I)的側部, C、所述充液裝置包括閥體(7)、彈簧(8)、活塞(3)和密封圈(2), d、所述閥體(7)具有閥孔(7-3),所述彈簧(8)和活塞(3)依次裝在閥孔(7-3)中,所述彈簧(8)的一端與瓶身(I)的內側壁相抵,另一端與活塞(3)的一端相抵,活塞(3)與閥孔(7-3)移動配合, e、所述密封圈(2)安裝在活塞(3 )上,且密封圈(2 )的圈壁上開有流液孔(2-1), f、所述活塞(3)上具有充液道(3-1),充液道(3-1)的出口(3-2)的位置與密封圈(2)的流液孔(2-1)的位置相對應且與流液孔(2-1)連通, g、所述閥體(7)上具有進液孔(7-2)和導氣孔(7-1),進液孔(7-2)的一端與瓶身(I)的內腔連通,導氣孔(7-1)的一端與瓶身(I)的內腔連通, h、所述活塞(3)靜止時,密封圈(2)的圈壁一側堵在閥體(7)的進液孔(7-2)處,密封圈(2)的圈壁另一側堵在閥體(7)的導氣孔(7-1)處,所述活塞(3)移動時,所述閥體(7)的進液孔(7-2)的另一端能與密封圈(2)上的流液孔(2-1)對接,所述導氣孔(7-1)的另一端能與閥體(7)的閥孔(7-3)的外端部接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式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閥體(7)的埠上固定連接有固定套(5),活塞(3)的外端部常態下與固定套(5)相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式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塞(3)的一端具有沉孔(3-3),所述彈簧(8)的另一端插在沉孔(3-3)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式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充液裝置的閥體(7)與瓶身(O製成一體或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式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塞(3)的位於充液道(3-1)的進口處還裝有密封墊圈(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式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圈(2)的流液孔(2-1)為腰形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式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氣孔(7-1)的一端通過閥體(7)上的導氣通道(9)與瓶身(I)的內腔連通,且導氣通道(9)的進口(9-1)設置於閥體(7)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充式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氣通道(9)的進口(9-1)位於閥體(7)上的遠離活塞(3)的側壁處。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式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氣孔(7-1)的一端通過導氣管與瓶身(I)的內腔相通。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式噴液瓶,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塞(3)的一端具有多邊形導柱(3-4),瓶身(I)內具有導向孔(1-2),多邊形導柱(3-4)插在導向孔(1-2)中且相互滑動配合。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充式噴液瓶,包括瓶身、瓶底、噴頭組件和充液裝置,瓶身與瓶底裝連或製成一體,充液裝置設在瓶身的側部且包括閥體、彈簧、活塞和密封圈,彈簧和活塞依次裝在閥孔中,彈簧的一端與瓶身的內側壁相抵,另一端與活塞的一端相抵,密封圈安裝在活塞上,且密封圈的圈壁上開有流液孔,活塞的充液道的出口位置與密封圈的流液孔的位置相對應且與流液孔連通,閥體上具有進液孔和導氣孔,進液孔的一端與瓶身的內腔連通,密封圈的圈壁一側堵在進液孔處,密封圈的圈壁另一側堵在導氣孔處。本發明密封性能好、便於使用和攜帶。
文檔編號B65D83/42GK103204316SQ20131014857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26日
發明者王銀軍 申請人:常州聖美包裝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