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幼苗期辣椒種植適用肥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8-06 12:25:11 3
本發明屬於肥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幼苗期辣椒種植適用肥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農業正在飛速的發展,我國既是農業大國,又是肥料的使用大國。肥料的應用與發展情況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肥料種類很多,有氮、磷、鉀等化學肥料,有豆粕、動物糞便、農業廢棄物等有機肥料,還有生物菌等生物肥料,還有矽、鎂、鐵、硼、硒等中微量元素肥料,不一而足,不同作物由於不同的生長習性、不同生長階段,對肥料的需求均不相同,因此,需要結合不同的作物品種。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養分促進其快速生長,不同的土壤對作物的生長有一定的影響,這就需要對土壤進行有效的改良。現有改良土壤的肥料只是能看到肥料對農作物的影響,對土壤不能達到有效的改良。包膜肥料又稱包衣肥料、薄膜肥料。用半透性或不透性薄膜物質包裹速效性化肥顆粒而成的肥料。成膜物質有塑料、樹脂、石蠟、聚乙烯和元素硫等。包膜的目的是使包膜肥料在施入土壤后里面的速效養分緩慢地釋放出來,以延長肥效。釋放速率決定於包膜種類、厚度、粒徑、肥料溶解性、土壤溫度、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幼苗期辣椒種植適用肥及其製備方法。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幼苗期辣椒種植適用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製成:沸石粉4-5、納米碳6-7、碳酸氫銨3-5、氯化鈣5-8、α-萘乙酸鈉2-5、聚天冬門氨酸10-15、硫酸亞鐵10-16、硫酸銨4-6、大豆秸稈40~50、淘米水30~35、紫薯渣15~20、小麥麩皮20~25、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6、桉樹油1-2、生長素調節劑11-14、em菌劑8-13、水適量;
所述生長素調節劑:將香蕉莖葉3-4、烏賊粉3-6、豌豆藤5-8、丙酸鈣8-9、羧甲基澱粉鈉7-11、檸檬酸製劑2-3、吲哚乙酸製劑4-5、萘乙酸製劑1.1-1.2;其製備方法為:將香蕉莖葉、烏賊粉加入3-4倍質量的水後加熱至80-85℃,攪拌40-60分鐘,再小火將水敖幹,將所得混合物打漿,再進行密閉發酵10-12天,將所得發酵料與丙酸鈣攪拌均勻,再風乾磨成粉;2、將豌豆藤研磨成漿液再與檸檬酸製劑、吲哚乙酸製劑、萘乙酸製劑、羧甲基澱粉鈉混合加1-2倍質量的水攪拌均勻,再烘乾磨成粉與步驟1所得粉料混合即得。
所述幼苗期辣椒種植適用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將沸石粉、納米碳混合在100-150°c下高溫焙燒1-3小時,冷卻至常溫後擠壓粉碎,在11-13%濃度的酒精浸泡3-4小時,靜置澄清分離出固體物質,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再高溫烘箱120°c下烘至恆重,研成細粉後分散均勻後備用;
2)將碳酸氫銨、氯化鈣、α-萘乙酸鈉、聚天冬門氨酸、硫酸亞鐵10-16、硫酸銨混合加適量的溫水攪拌,再與步驟1所得物料混合製成漿料;
3)將大豆秸稈、淘米水、紫薯渣、小麥麩皮與em菌劑混合均勻,保持含水量38-40%,攪拌均勻密封,常溫下進行無氧發酵20-21天,期間每隔2-3天翻堆一次,在發酵結束後取出烘乾,製成顆粒,再將顆粒放入到步驟2所得漿料中,使得顆粒表面包裹一層漿料,再烘乾,將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桉樹油加適量的水製成溶液,再通過噴霧在顆粒表面形成包衣層,最後在60℃-70℃下熱風乾燥,打孔,冷卻至室溫後與生長素調節劑混合均勻即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添加了α-萘乙酸鈉、聚天冬門氨酸、硫酸亞鐵有助於幼苗期辣椒種植,利用大豆秸稈、淘米水、紫薯渣、小麥麩皮等基底發酵有機肥料,且在有機肥料的外部再包裹無機肥料層和包衣層,有效保護有機肥料的活性,防止失效,且來源廣泛,肥效高,具有活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減少水土流失和疏鬆土壤的作用;利用添加的多種多孔礦物質到無機肥料中,能夠吸附土壤重金屬,避免土壤板結,而且能夠吸附肥料中氮磷鉀等養分離子,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肥料損失,提高了作物品質,保護了生態環境;利用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桉樹油使該肥料具有釋放緩慢,肥料持久的作用,通過多種工藝步驟進行融合使得肥料適合幼苗期辣椒種植,避免了肥量過多導致燒苗的現。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幼苗期辣椒種植適用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製成:沸石粉4-5、納米碳6-7、碳酸氫銨3-5、氯化鈣5-8、α-萘乙酸鈉2-5、聚天冬門氨酸10-15、硫酸亞鐵10-16、硫酸銨4-6、大豆秸稈40~50、淘米水30~35、紫薯渣15~20、小麥麩皮20~25、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6、桉樹油1-2、生長素調節劑11-14、em菌劑8-13、水適量;
所述生長素調節劑:將香蕉莖葉3-4、烏賊粉3-6、豌豆藤5-8、丙酸鈣8-9、羧甲基澱粉鈉7-11、檸檬酸製劑2-3、吲哚乙酸製劑4-5、萘乙酸製劑1.1-1.2;其製備方法為:將香蕉莖葉、烏賊粉加入3-4倍質量的水後加熱至80-85℃,攪拌40-60分鐘,再小火將水敖幹,將所得混合物打漿,再進行密閉發酵10-12天,將所得發酵料與丙酸鈣攪拌均勻,再風乾磨成粉;2、將豌豆藤研磨成漿液再與檸檬酸製劑、吲哚乙酸製劑、萘乙酸製劑、羧甲基澱粉鈉混合加1-2倍質量的水攪拌均勻,再烘乾磨成粉與步驟1所得粉料混合即得。
所述幼苗期辣椒種植適用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將沸石粉、納米碳混合在100-150°c下高溫焙燒1-3小時,冷卻至常溫後擠壓粉碎,在11-13%濃度的酒精浸泡3-4小時,靜置澄清分離出固體物質,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再高溫烘箱120°c下烘至恆重,研成細粉後分散均勻後備用;
2)將碳酸氫銨、氯化鈣、α-萘乙酸鈉、聚天冬門氨酸、硫酸亞鐵10-16、硫酸銨混合加適量的溫水攪拌,再與步驟1所得物料混合製成漿料;
3)將大豆秸稈、淘米水、紫薯渣、小麥麩皮與em菌劑混合均勻,保持含水量38-40%,攪拌均勻密封,常溫下進行無氧發酵20-21天,期間每隔2-3天翻堆一次,在發酵結束後取出烘乾,製成顆粒,再將顆粒放入到步驟2所得漿料中,使得顆粒表面包裹一層漿料,再烘乾,將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桉樹油加適量的水製成溶液,再通過噴霧在顆粒表面形成包衣層,最後在60℃-70℃下熱風乾燥,打孔,冷卻至室溫後與生長素調節劑混合均勻即可。
將本發明的一種幼苗期辣椒種植適用肥用於移植時,梨樹的即時肥料,選擇10顆幼苗期辣椒實驗組,使用本發明的肥料為幼苗期辣椒種植適用肥,對照組的10顆幼苗期辣椒種植適用肥使用常規肥料或不做任何處理,其他養護條件及供水條件均相同,結果表明實驗組的幼苗期辣椒種植適用肥,在施肥後的22~23天可以快速生長,10~15天根系穩定,對照組的植株高度明顯要矮,實驗組植株高度要比對照組高度高20%。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幼苗期辣椒種植適用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製成:沸石粉4‑5、納米碳6‑7、碳酸氫銨3‑5、氯化鈣5‑8、α‑萘乙酸鈉2‑5、聚天冬門氨酸10‑15、硫酸亞鐵10‑16、硫酸銨4‑6、大豆秸稈40~50、淘米水30~35、紫薯渣15~20、小麥麩皮20~25、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本發明通過採用在有機肥料的外壁包裹無機肥料層、包衣層有效保護肥料的活性,肥效高,同時具有活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減少水土流失和疏鬆土壤的作用,保護了生態環境。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合肥恆益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8.07
技術公布日: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