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飲食養生 中醫小寒的健康小知識
2025-07-01 10:49:11
眾所周知作為一個中國人,對於吃十分的有講究。在一個吃貨大國當中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吃法, 24個節氣也可以作為一個大致的參考節點。在小寒節氣到來時,人們為了使生活更加養生更加健康,在這個節氣也有獨特的美食吃法。
小寒節氣養生飲食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明確指出:「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指出冬季養生的原則,要求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小動暢懷,微汗盡興則止,要以葆精全神為要旨,不要擾動陽氣。尤其到了小寒季節,更要遵循《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的要求:「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早睡晚起,順應日光的運行規律,達到葆養精神和陽氣,固護陰陽,維持體內的陰陽平衡。
中醫養生知識
這段時間,飲食上要注意多吃溫散風寒的食物,口味可以加重一些。如生薑、大蔥、花椒、桂皮、羊肉等。羊肉是溫熱食物中性價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點當歸、山藥、胡蘿蔔一起煮,加上大蔥和生薑調味,建議每周吃一次,不會上火。此外,還應多食用黃綠色和深綠色蔬菜,如大白菜、胡蘿蔔、菠菜、茄子。
寒冷氣候注意要點
「寒性凝滯,寒性收引」。中醫認為,天氣寒冷,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小寒時節,保暖是第一要務。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節,尤其要注意頭部保暖,外出記得帶帽。因為頭部是人體的神經中樞所在,並且頭為諸陽之會,所有的陽經都上達於頭部。除頭部外,腹部保暖可以減少因寒冷造成的腹痛腹瀉等疾病,膝關節保暖也很重要,不宜為了追求美觀而過多暴露膝關節。腳部保暖除了穿厚實的鞋襪,還可以採用熱水泡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