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8-06 03:44:46 1
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其特徵在於:包括:底模(1)和用於覆蓋所述底模(1)的頂模(2),所述底模(1)上設置有若干用於注塑塑料瓶蓋的模腔(3),所述模腔(3)包括圓形凹槽(4)和設置於所述圓形凹槽(4)中心的圓形凸起(5),所述底模(1)和頂模(2)之間設置有緊固裝置(1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頂模和底模壓合緊密,產品成型率高,脫模效率高,脫模完全,還具有結構簡單,故障率低,成本低,易於操作和維護,適合在現有的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上改造應用的優點。
【專利說明】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屬於注塑模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的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一般沒有自動脫模的功能或者是脫模方式單一,存在脫模效率低、脫模不完全等問題,部分難以脫模的塑料瓶蓋還需人工手動脫模,大大影響了流水線的生產效率,並且,現有的脫模裝置結構複雜,包括頂針結構等,存在故障率高,難以維護,維修成本高等問題。
[0003]現有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還存在頂模和底模連接不牢固,尤其是在生產一些發泡型的塑料製品時,頂模和底模連接不牢固很容易導致產品成型率低,大大浪費了生產力和原料耗材。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型的塑料瓶蓋能夠自動脫模的注塑模具;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結合氣動脫模與機械鋼性脫模兩種脫模方法,能夠有效地將不易脫模的塑料瓶蓋高效率地脫模;更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解決了頂模和底模間的壓合問題,使頂模和底模之間通過簡單操作,很容易地實現了二者的緊密壓合;更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故障率低,成本低,易於操作和維護,適合在現有的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上改造應用。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6]一種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其特徵在於:包括:底模和用於覆蓋所述底模的頂模,所述底模上設置有若干用於注塑塑料瓶蓋的模腔,所述模腔包括圓形凹槽和設置於所述圓形凹槽中心的圓形凸起,所述圓形凸起上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內設置有與其匹配的氣門,所述氣門的下方設置有空腔和擋臺,氣管設置於所述空腔內且出氣口正對所述氣門的下表面,所述氣管穿過所述底模並與出風裝置的風嘴相連;所述底模和頂模之間設置有緊固裝置。
[0007]所述緊固裝置包括設置於所述底模外壁上的第二凹槽和設置於所述頂模上的活塞,所述活塞與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
[0008]所述活塞的末端設置有手柄;所述緊固裝置的個數為至少2個且分別對稱分布於所述底模和頂模上。
[0009]所述活塞的形狀與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狀相同。
[0010]所述活塞和第二凹槽的形狀均為圓形、方形、三角形、橢圓形、菱形、梯形或不定形。
[0011]所述活塞的長度大於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所述活塞加手柄的長度大於所述頂模的厚度和第二凹槽的深度之和。
[0012]所述氣門的上表面與所述圓形凸起的上表面相平齊,所述氣門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凹槽的側壁活動連接,所述氣門的另一端搭接在所述擋臺上,所述氣門與所述第一凹槽的大小相同。
[0013]所述氣門的開啟角度為0~90°。
[0014]所述圓形凹槽的深度大於所述圓形凸起的高度。
[0015]所述出風裝置包括穩壓風箱。
[0016]所述空腔的長度小於所述氣門的長度。
[0017]述底模和頂模內均塗布有防粘層。
[0018]所述防粘層包括潤滑塗層。
[0019]所述出風裝置還與風機相連。
[0020]所述頂模上設置有將所述頂模緊密壓下的壓板。
[002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風機與穩壓風箱的進風口相連,穩壓風箱的出風口與氣管的進氣口相連,氣管的出氣口正對風門,塑料瓶蓋注塑成型後,只需打開頂膜,然後啟動風機,風機中的風經穩壓風箱穩定後,均勻地吹向風門,風門在風力的作用下向上開啟,則機械式地推動塑料瓶蓋離開圓形凸起向上運動,風門打開後,此時瓶蓋已經與圓形凸起安全脫離,在氣管中的風直吹的作用下離開圓形凸起,從而完成塑料瓶蓋的自動脫模;擋臺的設置,實現了氣門的單向開啟,即只可以向上開啟;氣門的開啟角度為0-90°的設置,使氣門在脫模後可依靠重力自動落下;緊固裝置的設置,保證了頂模和底模在注塑過程中始終處於緊密壓合裝置,保證產品成型率;穩壓風箱的設置,保證了氣管中的風輕緩地將風門吹開,避免了強力吹開風門導致的風門打壞產品或者產品直接脫離圓形凸起而亂飛的現象;風門被打開後,風嘴的風力變大,足以將成型塑料瓶蓋吹至收料盒。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頂模和底模壓合緊密,產品成型率高,脫模效率高,脫模完全,還具有結構簡單,故障率低,成本低,易於操作和維護,適合在現有的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上改造應用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0025]如圖1~2所示,一種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其特徵在於:包括:底模I和用於覆蓋所述底模I的頂模2,所述底模I上設置有若干用於注塑塑料瓶蓋的模腔3,所述模腔3包括圓形凹槽4和設置於所述圓形凹槽4中心的圓形凸起5,所述圓形凸起5上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內設置有與其匹配的氣門6,所述氣門6的下方設置有空腔7和擋臺8,氣管9設置於所述空腔7內且出氣口正對所述氣門6的下表面,所述氣管9穿過所述底模I並與出風裝置10的風嘴相連;所述底模I和頂模2之間設置有緊固裝置11。
[0026]所述緊固裝置11包括設置於所述底模I外壁上的第二凹槽12和設置於所述頂模2上的活塞13,所述活塞13與所述第二凹槽12相匹配。
[0027]所述活塞13的末端設置有手柄14 ;所述緊固裝置11的個數為2個且分別對稱分布於所述底模I和頂模2上。
[0028]所述氣門6的上表面與所述圓形凸起5的上表面相平齊,所述氣門6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凹槽的側壁活動連接,所述氣門6的另一端搭接在所述擋臺8上,所述氣門6與所述第一凹槽的大小相同;所述氣門6的開啟角度為0~90°。
[0029]所述出風裝置10包括穩壓風箱。
[0030]所述空腔7的長度小於所述氣門6的長度。
[0031]所述底模I和頂模2內均塗布有防粘層。
[0032]所述防粘層包括潤滑塗層。
[0033]所述出風裝置10還與風機相連。
[0034]所述頂模2上設置有將所述頂模2緊密壓下的壓板。
[0035]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其特徵在於:包括:底模(I)和用於覆蓋所述底模(I)的頂模(2),所述底模(I)上設置有若干用於注塑塑料瓶蓋的模腔(3),所述模腔(3)包括圓形凹槽(4)和設置於所述圓形凹槽(4)中心的圓形凸起(5),所述圓形凸起(5)上設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內設置有與其匹配的氣門(6),所述氣門(6)的下方設置有空腔(7)和擋臺(8),氣管(9)設置於所述空腔(7)內且出氣口正對所述氣門(6)的下表面,所述氣管(9)穿過所述底模(I)並與出風裝置(10)的風嘴相連;所述底模(I)和頂模(2)之間設置有緊固裝置(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緊固裝置(11)包括設置於所述底模(I)外壁上的第二凹槽(12)和設置於所述頂模(2)上的活塞(13),所述活塞(13)與所述第二凹槽(12)相匹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塞(13)的末端設置有手柄(14);所述緊固裝置(11)的個數為至少2個且分別對稱分布於所述底模(I)和頂模(2)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氣門(6)的上表面與所述圓形凸起(5)的上表面相平齊,所述氣門(6)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凹槽的側壁活動連接,所述氣門(6)的另一端搭接在所述擋臺(8)上,所述氣門(6)與所述第一凹槽的大小相同;所述氣門(6)的開啟角度為0~9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出風裝置(10)包括穩壓風箱。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空腔(7)的長度小於所述氣門(6 )的長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模(I)和頂模(2)內均塗布有防粘層。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防粘層包括潤滑塗層O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出風裝置(10)還與風機相連。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瓶蓋的注塑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頂模(2)上設置有將所述頂模(2)緊密壓下的壓板。
【文檔編號】B29C45/43GK204249272SQ201420712181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4日
【發明者】柯禮天 申請人:百利蓋(崑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