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水電解除垢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07 15:43:51 1
專利名稱:循環水電解除垢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處理裝置,尤其是一種循環水電解除垢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的除垢方法有離子交換法、活性碳吸附法、化學除垢法等,這些方 法效果不理想,操作強度大,效率低,成本高,對設備有一定的損害,存在經常拆洗和除垢不 徹底而堵塞管道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水處理裝置除垢方法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循環水電解除垢
直ο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循環水電解除垢裝置,包括反應室、進水口及進水閥、出水口及出水閥、排汙口及 排汙閥、陽極、控制系統、端蓋、支架;端蓋與反應室上端通過螺栓和密封墊密封連接;反應 室內壁設有濾板安裝環,其上設有濾板,濾板將反應室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的內壁塗 襯環氧聚酯塗層;陽極通過密封環穿過濾板並固定在端蓋上;進水閥與出水閥之間設有通管。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採用PLC或單片機控制系統自動除垢清洗,清洗穩定 有效,反應中可生成游離氯,具有自動殺菌滅藻,去垢並軟化水質的功能,結構緊湊,穩固耐 用,安全可靠,適合用於循環冷卻水的殺菌滅藻和除垢防蝕使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零部件及編號1 一電極盒;2 —陽極;3 —出水口 ;4 一進水口 ;5 —排汙口 ;6 一出水閥;7 —進水閥;8 —排汙閥;9 一濾板安裝環;10 —密封圈;11 一密封環;12 —端蓋;13 —螺栓;14 一密封墊;15 —濾板;16 一反應室;17 —支架;18 一控制系統;19 一排氣閥;20 一通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循環水電解除垢裝置,包括反應室16、進水口 4及進水閥7、出水口 3 及出水閥6、排汙口 5及排汙閥8、陽極2、控制系統18、端蓋12、支架17 ;端蓋12與反應室 16上端通過螺栓13和密封墊14密封連接;反應室16內壁設有濾板安裝環9,其上設有濾 板15,濾板15將反應室16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的內壁塗襯環氧聚酯塗層;陽極2通 過密封環11穿過濾板15並固定在端蓋12上;進水閥7與出水閥6之間設有通管20。[0015]濾板15與濾板安裝環9通過螺栓和密封圈10壓緊連接。出水閥6、進水閥7和排汙閥8為氣動閥或電動閥,其中出水閥6、進水閥7為三通 閥,排汙閥8為直通閥。出水閥6、進水閥7和排汙閥8分別通過控制線纜與控制系統18相連。反應室16為碳鋼、不鏽鋼或鋁材料。控制系統18內設有PLC或單片機。實施過程反應室16的內壁充當電解反應的陰極,其電流密度可達到ΙΟΑ/m2 ;反應室16內 的陽極2通過密封環11穿過濾板15並固定在端蓋12上,與電極盒1相連,作為系統內的 陽極;陽極2長度與反應室16的直壁高度相等,置於反應室16內,可使電解反應進行充分。 反應室16採用碳鋼、不鏽鋼或鋁等金屬材料,其外表塗有環氧樹脂保護層,具有電絕緣和 防腐作用;反應室16的底部為球形或圓錐形,其底部內表面塗襯環氧樹脂層,避免在反應 室16底部附著水垢,同時具有防腐作用,反應室16固定在三腿或者四腿的支架17上。進水口 4設在反應室16側面的下部,呈切線方向與反應室16連接,出水口 3設在 同一側上部,排汙口 5設在反應室16的底部,可使進水呈切線方向進入罐體,形成渦流,同 時滿足水在反應室16內充分反應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水垢在反應室16內壁上附著。端蓋12和反應室16上的法蘭通過螺栓13和密封墊14密封連接,防止水從反應 室16中溢出,並可防止氯氣溢出,提高殺菌效果。排氣閥19以螺紋密封安裝在端蓋12上, 可以保證反應室16內壓力平衡,防止因壓力不均造成的事故發生。濾板15通過螺栓和密封圈10壓緊連接在濾板安裝環9上,濾板15通過密封圈10 和密封環11將反應室16分為兩個部分,上部分的內壁塗襯環氧聚酯塗層與陽極2絕緣做 為清水室,下部分為電解除垢室,濾板15能夠確保電解生成的水垢不會隨著出水而排出, 不影響出水水質。控制系統18由電極電源和除垢控制器兩部分組成,分別實現供電和控制功能,電 極電源採用恆壓恆流電源,滿足高標準供電需求。循環水電解除垢裝置有2個工作狀態,即電解結垢狀態和清洗除垢狀態在電解除垢狀態下被處理的水從進水口 4流入該裝置,通過濾板15從出水口 3 流出該裝置。該裝置啟動後,反應室16的內壁作為電解反應的陰極和陽極2之間產生電化 學反應,可預先將水中的鈣鎂離子轉化為不溶性礦物質即水垢沉積在反應室16的內壁上, 即所謂預先結垢,同時陽極2附近析出的氯氣,具有殺死細菌和水藻的作用。在清洗除垢狀態下當時間到達指定值時,會啟動清洗除垢過程。控制系統18控 制進水閥7和出水閥6動作,通過通管20從出水口 3進入反應室16內,對罐體內部進行反 衝洗,並開啟排汙閥8,通過排汙口 5將含水垢的水排出,清洗時間到後,控制系統18關閉排 汙閥8,恢復進水閥7和出水閥6狀態,恢復到電解結垢過程。在電解結垢過程中,反應室16中維持的工作電流為直流疒25安培,在陰極(反應 室內壁)附近形成高濃度的氫氧根離子及碳酸根離子,這時PH值升高(pH> 9),水中的鈣 鎂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碳酸根離子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鎂、碳酸鈣、碳酸鎂,以水垢 的形式附著在反應室16的內壁上。在氫氣的作用下,在反應室16內壁形成的水垢屬於疏鬆的軟水垢,由於進水口 4與反應室16呈切線方向進水,水流流入反應室16內後會形成強大的旋流,由於水垢鬆軟, 旋流能夠很輕鬆的就能將水垢清洗乾淨。水垢能做到隨產隨走,隨時保持罐壁的清潔,保證 罐壁水垢的附著量很低,這樣可維持較高的電解效率,降低由於內壁的水垢厚度增加而帶 來的電耗增加,因此,切線進水方案可以隨時保持低能耗狀態,節約能源。在陽極2附近,電流將水中的氯離子轉化成游離氯,同時產生微量臭氧、氧自由 基、氫氧根自由基和雙氧水。這一系列產物提供了殺菌效應,結合較高的直流電流及陰極附 近的高PH環境和陽極附近的低pH環境,維持了一個良好的消毒環境。上面已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法進行了示例性的描述,顯然本實用 新型不限於此,在本實用新型範圍內進行的各種改型均沒有超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循環水電解除垢裝置,包括反應室(16)、進水口(4)及進水閥(7)、出水口(3)及 出水閥(6)、排汙口(5)及排汙閥(8)、陽極(2)、控制系統(18)、端蓋(12)、支架(17);端蓋 (12)與反應室(16)上端通過螺栓(13)和密封墊(14)密封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反應 室(16)內壁設有濾板安裝環(9),其上設有濾板(15),濾板(15)將反應室(16)分為上、下 兩部分,上部分的內壁塗襯環氧聚酯塗層;所述的陽極(2)通過密封環(11)穿過濾板(15) 並固定在端蓋(12)上;所述的進水閥(7)與出水閥(6)之間設有通管(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水電解除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濾板(15)與濾板 安裝環(9)通過螺栓和密封圈(10)壓緊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水電解除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出水閥(6)、進水 閥(7)和排汙閥(8)為氣動閥或電動閥,其中出水閥(6)、進水閥(7)為三通閥,排汙閥(8) 為直通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出水閥(6)、進水閥(7)和排汙閥(8)分 別通過控制線纜與控制系統(18)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水電解除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反應室(16)為碳 鋼、不鏽鋼或鋁材料。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水電解除垢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控制系統(18)內 設有PLC或單片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循環水電解除垢裝置,包括反應室、進水口及進水閥、出水口及出水閥、排汙口及排汙閥、陽極、控制系統、端蓋、支架;端蓋與反應室上端通過螺栓和密封墊密封連接;反應室內壁設有濾板安裝環,其上設有濾板,濾板將反應室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的內壁塗襯環氧聚酯塗層;陽極通過密封環穿過濾板並固定在端蓋上;進水閥與出水閥之間設有通管。本實用新型採用PLC控制自動除垢清洗,清洗穩定有效,反應中可生成游離氯,具有自動殺菌滅藻,去垢並軟化水質的功能,一機多能,結構緊湊,穩固耐用,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C02F1/467GK201923867SQ20112003181
公開日2011年8月1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30日
發明者歐群飛 申請人:成都飛創科技有限公司